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报告总结>调查报告>县人大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情况调查报告

县人大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情况调查报告

时间:2023-02-24 14:20:50 调查报告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县人大关于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情况调查报告

   
   按照主任会议安排,我们于*月*日至*日深入三个乡镇,对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通过听、看、查、访等方式,详细了解了三乡镇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做法、效果及存在的问题。现将调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成效与做法
   近年来,县乡两级政府把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关键,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调整,注重政策引导,实现规模发展,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取得了明显成效。整体看,三个乡镇基本形成了以优质小麦、林果、生态林网、蔬菜为特色的农业生产布局,三个乡镇优质高效粮食面积达109601亩,经济作物面积58259亩,其中,尖椒面积5795亩,经济林面积30834亩,食用菌220棚。三个乡镇共建设龙头企业7家,初步形成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农业产业化格局。具体看,三个乡镇在调整中均有自己的调整思路,也都壮大了各自的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如:*乡结合沙区实际,大力开展生态林网建设,发展速生林种植,打造经济林基地,目前,速生林总面积达到15000亩,其中仅千亩以上规模连片基地就有6个,这项工作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镇在深入市场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食用菌种植为主导产业,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扶持菇业公司和菌业公司,不仅带动了该镇食用菌产业的发展,而且带动了同边乡镇甚至周边县区的食用菌产业发展;**乡确立“果菜兴乡”战略,大力发展优质林果和蔬菜种植,目前,葡萄、杏等林果种植成为该乡农民增收的着力点。从调查中我们了解到,三个乡镇种植结构调整的成效主要得益于以下几点:
   1、深入的思想动员。县乡村三级干部都能够积极引导农民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通过外出参观、算帐对比、现身说法等形式,引导广大农民群众思调整、议调整、抓调整。大批干部群众开阔了视野,解放了思想,转变了观念,为种植结构调整奠定了思想基础。*乡为发展林果种植业,先后分三批组织村干部代表、群众代表到外地参观学习,他们看到了效益,种植积极性非常高,促进了该乡林果业的顺利发展。
   2、有效的工作载体。近几年,县政府为促进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构建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载体。各乡镇围绕这一工程,确定优质高效产业,合理规划,开发了大量高效农田,促进了农民增收。今年,县政府又确定发展“三色”农业,各乡镇围绕这一目标,采取得力措施,全力抓好落实,加快了高效农业的发展进程。
   3、完善的服务体系。县乡两级政府为鼓励农民调整种植结构,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措施,从资金、技术,销售、信息等各方面强化服务,保护了农民调整种植结构的积极性,也为调整后的种植业健康发展提供了保证。**乡免费为农民提供树苗,**乡从农科所、农校聘请专家教授为群众义务讲授林果管理技术,**镇扶持菇业公司,解决了蘑菇种植户销售的后顾之忧等,对于种植结构调整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4、有力的组织领导。县政府及有关部门坚持把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来抓,将其列入目标考核,做到了经常督导检查,经常调查研究,经常听取汇报,工作抓的比较死。乡政府能够精心谋划,合理布局,认真落实,通过县乡两级真抓实干,促进了我县农业结构向名、优、特方向发展。
   二、存在的问题
   1、信息渠道不宽畅。虽然多数农民已经认识到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必要性,但是由于信息渠道不畅,他们对于调整种植什么比较好,怎样调整,心中没有底。
   2、农产品和农业竞争能力较弱。一是农产品的竞争能力弱。粮食生产成本高、规模小,不具备价格竞争优势,而效益较好、颇具比较优势和出口潜力的农产品,如水果、食用菌等,由于大多数达不到国际质量标准要求,市场竞争能力受到限制。二是农副产品加工不能满足农业产业化发展要求。农副产品加工面不宽,大多停留在粗加工上,产品的加工率和附加值低,缺乏精深加工的龙头企业和具有本地特色的名牌产品,产品难以在市场中突显。
   3、基地规模效应和龙头企业的辐射能力不强。各种农业基地和龙头企业的规模绝大多数偏小,基地根基不牢固,管理经验不足,不能突破资金、市场、技术等方面的制约,抗风险能力弱,规模效益还不能充分发挥,尚不具备强有力的规模竞争优势。
   4、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不完善。尚未建立起真正能够协调各方利益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农民经营组织化程度低,农业产业化的组织体制、利益分配和风险机制还不完善,农户与企业的关系仍处于松散型阶段,农民自我服务组织处于分散状态,企业与基地和农民之间的利益分配不尽合理,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5、农业种植科技含量不高。多数新技术、新品种引进缓慢,绝大部分的农产品均为传统农业的产物。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品种少。农民科技水平不高,市场观念不强。
   6、财政投入不足。财政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投入少,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示范、推广缺乏资金,影响结构调整的力度。
   三、要求与建议
   1、加强政府对农业结构调整的领导。各级政府必须切实加强对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领导,要调整财政、金融等支农结构,扩大支农范围。同时,要着力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引导和扶持农村各种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等不同类型的专业合作组织,扩大流通渠道,积极开拓农产品市场,解决好生产与市场、产品数量与质量、农民的文化素质不高与科技进步等矛盾,在充分尊重农民经营自主权的前提下,加强引导和服务,不搞一刀切和强迫命令,组织种植结构调整健康有序进展。
   2、做好农业种植结构调整规划。县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及时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因地制宜地制定农业结构调整规划,而且要制定分区域、分行业、分品种的调整规划,确定优势产业、产品和项目,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各乡镇要引导农民把握结构调整的方向和重点,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形成各具特色的优质高效农产品开发带,实施专业化生产。要根据各乡镇不同的资源状况,重点选择最有优势或是有相对优势的产品或项目,集中连片发展,真正实现一村一品,甚至一乡一品,实现规模化的集约经营,加快形成布局合理、产业结构优化的农业种植结构。
   3、进一步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要把市场体系建设的重点放在农产品批发市场、市场信息体系上。要增加投入,重点搞好场地、道路、通讯等公共设施建设,形成一批有规模、有影响的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
   4、切实搞好科技服务。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创造性地开展面向生产和流通的技术服务和中介服务,为种植结构调整提供技术保障。要强化农民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体系,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增强农民自主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的能力。
   5、加强龙头企业的建设。要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特别是精深加工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加快对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技术改造,鼓励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工艺,提高加工能力和产品档次。各类经济组织,可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储藏、保鲜、运销业。及时消化我县的农产品,增加经济效益。
   6、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资金投入力度。在坚持以农民投入为主的前提下,政府应加大投入力度,积极扶持优质、高产、高效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转化。金融机构要根据实际,加大对从事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储藏、保鲜、运销等企业的扶持力度,促进高效农业的迅速发展。
   

【县人大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情况调查报告】相关文章:

**乡农业结构调整情况汇报08-12

种植业结构调整情况调研报告08-24

关于我区农业结构调整情况的考察报告08-12

农业结构调整的成效08-16

关于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调查报告08-17

关于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调查报告08-12

农业结构调整要注意的问题08-26

关于全市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情况的调查报告08-12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调查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