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报告总结>调研报告>巴中市能源发展的现状和对策研究

巴中市能源发展的现状和对策研究

时间:2023-02-24 14:20:49 调研报告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巴中市能源发展的现状和对策研究

    能源,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与人口、环境构成当今世界三大焦点,不仅其数量和质量的变化对经济、社会影响重大,而且能源本身也与人口、环境存在着相互作用和影响。研究能源发展,关注能源安全,是政府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必须高度重视的战略问题。
   一、巴中市能源发展现状
   全市能源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积累了一定的基础,有力地支持了全市的经济社会发展。2004年,全市能源工业实现总产值2.57亿元,占全部工业产值的13.52%,实现利税总额3054万元。
   电站建设方面,全市已建水火电站140余座,装机容量8.2万千瓦(其中水电6.7万千瓦),年发电量2.5亿度,人均用电量213度,初级电气化县基本达标。在建大型水电站一座(双滩3.6万千瓦)、中型水电站2座(风滩2.44万千瓦、高坑1.5万千瓦),在建装机容量7.54万千瓦,占水力资源经济可开发量的21.97%。
   电网建设方面,通过县城电网和一、二期农村电网的建设与改造,全市新建220千伏输变电站120MVA/1座,新建220千伏输电线路96公里;新建110千伏输变电站197.5MVA/5座,110千伏电线路342.9公里;新建35千伏输变电站166.88MVA/43座,35千伏输电线路1306公里;新建和改造10千伏输变电线路9126.7公里,农村60%的用电户得到改造,110KV、35KV供电骨干网络已经建成,农村98%的村、95%的户通电,农村用电量达到1.64亿度。
   天然气建设方面,通南巴构造带天然气开发取得实质性进展,目前通江河坝1#位完钻井深6130米,通过对飞仙关组三段(4970-4984米)进行测试,获近30×104立方米的日产量天然气,该层位天然气未发现硫化氢,经脱水处理后,可直接向用户供气。巴中市天然气第二气源建设工程已经启动,全市四县城区天然气用户达到2.3万户,全市发展CNG汽车400余台,CNG加气站2个,供气量达到953.47万立方。
   煤炭建设方面,全市主要煤炭企业32家,经过挖潜和技改扩能,全市煤炭生产能力达到135万吨/年左右,煤炭生产量在100-120万吨/年左右,其中电煤调运35-40万吨/年。
   农村能源建设方面,特别是农村沼气建设取得较快发展,全市累计建户用沼气池9.08万口,推广省柴节煤灶25860户,建生活污水净化池580处,总容积29580立方米,推广沼气综合利用4.9万户。
   我市一次能源总量小,能源发展不足,在能源的建设和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已建电站缺乏调节调峰能力。我市境内河流均属典型的山区型河流,又都是源头水,河道洪枯水量变化大,已建的水电站点多而分散,且多为小微型,单机装机容量不大,大部分是径流式电站,缺乏调节调峰能力,丰枯、峰谷矛盾突出,缺电与窝电并存。
   二是供电结构比较混乱。我市目前尚未建成主力骨干电源,国网、地方电网、小水电、小火电、微水电并存,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个体私营交织,一县一网多公司多供区,下国网电价偏高与余电上国网价格偏低同时存在,客观上形成了电力供应障碍和供电混乱。
   三是已建电站设备陈旧老化。我市已建电站大部分是二十世纪70-80年代修建的,由于当时技术条件、经济条件不允许,电站建设得都非常简单,经过20-30多年的运行,大都存在水工建筑破损、发电机老化等问题,带病运行的矛盾比较突出,运行维护成本很高,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四是能源建设投入不足。我市是“老、边、山、穷”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经济总量小,发展阶段滞后,财政十分困难,需要靠国家的财政转移支付来维持运转,根本没有财力来进行像能源这种投资大、周期长、回报相对较低的基础设施建设,形成经济落后制约能源发展、能源建设滞后影响经济发展的恶性循环。
   五是电站开发建设秩序亟待整顿。受新一轮能源慌的影响,我市也与其他地方一样,形成了外来企业跑马圈河的格局。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追求当前经济效益,也以多种方式为外来投资者规避能源建设基本程序提供条件,部分地方不经任何建设许可就开工建设中小型水电站的情况相当突出,无序开发和过度开发必然导致宝贵水资源的严重浪费和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背道而弛。
   二、巴中市加快能源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1、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我市2004年实现GDP124.66亿元,全部工业总产值达到46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达到25.47亿元,其中工业15.1亿元,基本形成了以食品饮料、冶金、建材、能源为支柱的工业格局,交通、通信、市政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为能源的跨越发展奠定了基础。
   2、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政策不变,投资重点更加明确,投入力度不断增强,为我市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撑;泛珠三角9+2区域合作和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构建,为我市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特别是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同志把巴中作为他的扶贫联系点,把通江县作为他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联系点,为我市实现跨越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3、能源资源比较丰富。我市属渠江正源巴河流域,全市大小河流1100多条,流域面积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7条,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45条,5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86条,河流总长4342公里,河网密度0.33公里/平方公里。河流均呈南北流向,树枝状分布,水位洪枯变化大。全市多年平均降雨1198.9毫米,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71.68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64.13亿立方米,人均1996立方米。全市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81.24万千瓦,技术可开发量41.7万千瓦,经济可开发量40.32万千瓦。
   具最新探测表明,我市通南巴构造带天然气控制储量为1450×108立方米。已经探明的煤炭资源储量为5838万吨(具省权威部门最新公布的资料,全市探明煤炭储量为3887万吨,可开采量3389万吨)。我市生物能源多样,具备发展新能源的条件。
   三、巴中市能源发展的初步规划
   能源具有战略性商品的特征,搞好能源发展规划是推进能源可持续建设和有序开发首要的和基础性的工作,要不断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保障能力和能源安全。“十一五”时期,能源产业总产值和利税总额年均增长16%。
   1、水电建设规划。根据我市水能资源状况,在全市河流上共规划水电站33处,设计装机99台,装机容量23.8万千瓦(装机0.5万千瓦以上的16处20.32万千瓦),年发电量10.7亿度,估算总投资18.41亿元。“十一五”期间,建成双滩、黄梅溪、碧滩、高坑、洪口、卡门、大河坝、石洞口、皇柏林、高桥、黄石盘等水电站,2010年,新增发电装机容量15万千瓦。
   2、天然气建设规划。加快通南巴构造带天然气开发,初步规划第一阶段实现向通江县日供气10万立方米,第二阶段完成巴中市配气站及通江县至巴中市日供气30万立方米,第三阶段形成日供气能力为700万立方米,到2010年,天然气生产能力达到21亿立方米,年产天然气15亿立方米。规划建设30万吨合成氨项目,适时建设天然气调峰电站,不断提高全市能源供应的调峰调节能力。
   3、农村能源建设规划。继续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十一五”时期,每年新建农村沼气池2万口,到2010年,全市沼气池达到20万口以上,占适宜农户的40%。推广使用节能气饭煲、沼气灯、热水器等。
   4、煤炭发展规划。以资源整合为核心,实施大集团战略,以技术进步为手段,推进大型煤矿建设。到2010年,煤炭产量达到150万吨/年,2020年煤炭产量达到180万吨/年。
   5、电网发展规划。继续加强城市及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主要抓好220千伏双回路和配套的110千伏、35千伏输变电站设施建设,形成结构合理的220千伏、110千伏、35千伏输变电系统。
   四、巴中市发展能源的政策建议
   区域经济的快速、高质量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业发展的水平和质量,巴中要实现跨越发展目标,必须在工业发展上取得突破性进展。能源是巴中工业的支柱产业之一,发展的空间十分广阔。
   我市“十一五”时期的能源发展,要按照国家的要求,强化节约和高效利用的政策导向,既积极做好开源工作,又优先做好节约工作。根据巴中能源资源状况,我们认为应积极开发水电资源,合理利用煤炭资源,进一步加大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力度,鼓励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坚持多渠道投资,实行多元发展,构筑起稳定、经济、清洁的能源供应体系,为建设美好巴中提供能源保障。为进一步加快巴中能源发展,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1、加快骨干电源点项目建设。我市目前尚未建成骨干电源点,每年外购电在5亿度左右,必须进一步拓展电力投资来源,采取一切有力措施加快骨干电源点建设。在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的倾斜扶持的同时,加大招商引资的工作力度。“十一五”时期,力争双滩、风滩、黄梅溪、碧滩、高坑、洪口、卡门、大河坝、石洞口、皇柏林、高桥、黄石盘等水电站竣工形成生产能力,带动能源工业的快速成长。
   2、规范水电站建设秩序。电力建设项目必须遵循“先规划、后设计”的前期工作原则,要按照《四川省电源开发权管理暂行办法》(四川省人民政府第182号令)和《巴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巴中市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权限规定〉的通知》(巴府办发[2005]80号)文件的规定,严格执行电力建设项目基本程序;要严格执行《四川省大中型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补偿概算调整办法》和《四川省大中型水电工程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等相关政策,切实维护好项目区群众的基本利益。
   3、加大重点煤矿建设。煤炭工业在我市具有重要发展意义,煤炭是城乡居民生活的的主要能源之一,在全省电煤市场也占有一席之地。要继续加大对煤炭行业的投资,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技术水平,提高开拓进尺、单产单进及人员效率,增强煤炭企业发展后劲。
   4、大力做好节能工作。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是解决能源问题的长期目标,要将能源效率指标作为产业发展政策的重要量化指标,落实到产业发展战略、规划和工程设计、验收指标体系中。在项目引进过程中要提升引进技术门槛,杜绝落后低效技术的盲目引进,推动产业技术水平向可持续方向发展,从源头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水平,降低能源消耗。
   5、加快电力体制改革。要按照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印发电力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务院〔2002〕5号)精神,切实推进“打破垄断、引入竞争”的电力体制改革,通过合理的平等的引导和竞争,提高进入电力行业的效率门槛,用技术和经济的效益竞争取代行政性竞争。按照《巴中市县级供电企业重组改制工作方案》,成立巴中供电责任公司,建立起“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
   在电价方面,考虑适当扩大峰谷电价、丰枯电价、季节电价的价差和实施范围,研究制定尖峰电价、可中断电价等。在产业政策方面,应考虑对节电、调荷产品和设备的开发和应用予以适当的鼓励。
   6、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电力需求侧管理(DSM)是对电力用户推行节电及负荷管理工作的一种高效的模式,可以大幅度提高全社会电能利用效率,有效减少资源、环境和资金代价,实现供需资源的协同优化整合,激励民众直接参与到节约型社会的建设,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要将需求侧管理作为一种资源纳入电力发展规划,并据此制定年度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计划,包括负荷管理目标、节电目标、实施方案等,逐步建立起法律法规健全、政策配套、组织有力、机制灵活、重在实效的长效机制。
   7、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小水电代燃料工程争取中央和地方财政预算内资金作为资本金,争取增值税“先征后还”的政策,可享受在若干年内所得税率降低至15%的优惠。供给农村和农民用电的电价要使农民用户愿意用、用得起,有承受能力,电价不能太高。农村小水电及其他清洁能源的利用采取自管自用,多余电量上网的原则,综合考虑小水电及其他清洁能源对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的贡献,予以适当优惠,其上网电价不低于地区平均上网电价,大电网供给农村的电价按照同网同价原则制定,鼓励发展农村沼气和其他可再生能源,实现多渠道投资,多元化发展,在全市逐步建立起合理的能源供应结构和稳定、经济、清洁的能源供应体系。
   

【巴中市能源发展的现状和对策研究】相关文章:

省国际海运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08-15

省国际海运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08-16

国际生物能源发展及我国的对策研究08-05

休闲渔业现状与发展对策08-12

##县农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08-12

当前中国渔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对策08-12

大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04-06

群体机器人研究的现状和发展08-06

贫困地区民营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对策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