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报告总结>调研报告>某县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某县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时间:2023-02-24 14:11:54 调研报告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某县关于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县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实现农村“三个文明”协调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方面。近年来,我县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一系列文件精神,大力培育和繁荣农村文化市场,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农村文化活动,着力推进重点文化工程建设,全县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断改善,农村文化建设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但是,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相比,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相比,我县的农村文化建设还有诸多不适应的地方,亟需认真研究加以解决。
   一、我县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总体上看,我县农村文化建设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乡镇文化站点功能消退,农村文化建设的整体基础较为薄弱。近些年来,我县加大了用先进文化引导农村抵制陋习、弘扬良好社会风气的力度,但由于乡镇文化站点功能消退,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薄弱,农村文化活动匮乏,导致一些村庄赌博、迷信等活动开始蔓延,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好形势下出现了不和谐的阴影。一是乡镇文化站基础设施缺乏。各个乡镇均没有独立的文化站舍,大部份镇文化站配置是“一块牌子一间房、一枚章子一张床”,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缺乏必要的设施、设备、场地和经费,加之乡镇财政状况都不乐观,群众文化活动开展难度大。二是乡镇文化站队伍建设滞后。队伍老化、学历偏低、专业技能差是目前乡镇文化专干亟待改变的现状。全县的XX名文化专干和XXX名文化辅导员中,大专学历的_人,中专学历的_人,其余人员文化程度均在高中以下。文学艺术创作、群众文化编导等人才紧缺,加之人员年龄偏大,缺乏进行系统的继续教育培训经费,现有队伍已不能很好的发挥管理辖区内文化市场和指导群众文化活动的作用。三是乡镇文化站管理体制不顺。我县乡镇文化站的管理体制是县局管人事,乡镇管财、物、事,工作由镇里安排,在各级财力都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对乡镇文化站的人员,大部分是县局管不了,乡镇又不管,管理体制的不通顺,也导致乡镇文化站难以发挥应有作用。
   二、农村现有演艺队伍生存还很困难
   农村自发组织的演艺队伍对活跃农村文化生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填补了政府出资送文化下乡以外的农村文化生活。我县现有业余剧团XXX个,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来,农村生产的组织形式,人们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变化,农村演艺队伍生存与发展环境有了较大改变,但以目前调查的情况来看,相当一部分业余剧团生存与发展困难重重,面临严峻挑战。一是管理有限。在农村业余剧团中,自发性、季节性剧团多,发展盲目,分布不均,流动性大,且几乎没有办证,县文化局掌握不了情况,当地政府也管理不到,形成管理空白,问题发现不了,即使发现了也难以纠正。二是指导有限。部分农村业余剧团没有固定的场所,人员是临时搭班子凑合,流动较大,文化部门很难对其进行业务方面的指导。三是提高有限。农村业余剧团的演出价格低廉,为了节省演出成本,大多数业余剧团不愿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经费进行排练,演员临时凑合,剧本临时照搬,甚至沿用老剧本唱流水戏,影响剧团演出水平的提高。
   导致农村演艺队伍特别是农村业余剧团发展空间有限,发展后劲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受经济大潮的冲击,新传媒抢占观众群体等大环境影响外,主要原因为:一是缺少人才。由于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大多数青壮年都外出务工,即使留下的部分青年人也因待遇低等问题不愿学戏,造成业余剧团现有大部分演员年纪偏大的现状。二是缺少经费。业余剧团没有政府扶持资金,从服装到道具,从音响设备到乐器都得自己添置。由于剧团经费不足,只好因陋就简,难以更新灯光、音响等设备,影响演出效果。三是缺少剧目。农村业余剧团演出的剧目大多数是传统折子戏,缺乏艺术创新。四是缺少场地。有些地方对农村文化不重视,尤其轻视农村业余剧团。一些乡村舞台被拆了,没有重建、新建,导致农村业余剧团只好在学校、晒坪、庙宇等地进行演出。五是缺少辅导。县财政拨给县文化馆的经费还不能足额发放基本工资,没有正常的活动经费、下乡差旅费,文化馆难以下乡开展辅导、培训农村剧团骨干工作。六是缺少平台。一方面缺少展示的平台。各地政府组织的农村业余剧团会演或调演活动较少,业余剧团之间缺少展示的机会和交流的平台,未能在竞争中进行交流提高。另一方面缺少公平竞争的平台。民营性质的农村业余剧团虽然价位低廉,却很难进入政府采购的演出市场;而专业剧团价位高、演出时间短,却几乎包揽了政府采购的演出市场。
   三、发展我县基层文化的对策与建议
   (一)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强化基层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
   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各级党委、政府要克服将文化工作视为可有可无,单纯追求GDP增长的急功近利思想和“一手硬、一手软”的片面认识和做法。把基层文化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打实核足文化事业经费,把基层文化建设由单纯的部门行为上升到政府行为,统筹安排,有计划、有重点的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力争几年内将乡镇文化站和村文化活动室建设成为有场地、有设备、有经费、有队伍的功能较齐全的农村文化基站。在乡镇机构改革中,文化站只能加强,可结合乡镇机构改革和站(所)整合,组建集图书阅读、广播影视、宣传教育、文艺演出、科技推广、科普培训、体育和青少年校外活动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站,并以此为模式,复制“一室多用”的村文化活动室。基本解决农民群众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等问题,真正发挥文化在促进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方面的作用。
   _、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培育灵活有效各具特色的农村文化中心户
   文化馆(站)工作人员除了开展春节、“五一”等节庆大型活动外,其他时间大部分用在经济、政务工作上。同时,文化下乡时间和内容固定化、程序化,而当前农村都是一户户分散生产、生活,定时定点组织集体活动已不太适应农民群众的需要。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政府不能包揽、操办一切,只能发挥政策倾斜、资金扶持的主导作用。要明确农民的主体地位,必须坚持让农民自愿、自觉、自发的原则,这才是农村文化活动发展的前提。因此,在坚持送文化下乡的同时,把挖掘和培养农村文化人作为重点,组织人员对全县农村有一定文艺特长的人员进行摸底建档,在各村选择_—_户有场地、有人员、有活动时间和内容的农家,政府适当出资帮助购置必备乐器、道具,设立一批“文化大院”和“示范文化中心户”,实行动态管理和考核。各文化中心户充分利用晚上、传统节日、农闲季节开展各种学习交流、政策宣传、科技培训、文化娱乐、健身休闲活动,以贴心、正派、趣味性强的节目激发农民的创造性和艺术细胞。同时对有意向发展文化产业的农户进行规范引导,鼓励他们发展电影放映、剧团演出、农村书屋等。让农村文化传承于农村,扎根于农村,活跃在农村,成为一支不走的“心连心”艺术团队。
   _、发挥管理主要作用,抓好工作方式的转变
   抓农村文化建设不能按部就班,而要因地制宜,相时而动。文化主管部门的管理思路和工作方式要有转变。一是工作目标要从过去单纯的唱、跳、看、玩为主向转变群众思想观念,提高文化科技综合素质能力为主转变,树立“大文化”意识,把组织文化活动与提高我国文化竞争力,实现先进生产力有机地结合起来。二是工作方法要从过去对农村文化自生自灭、任其发展的态度向政府引导、群众主动参与转变。三是工作模式要从过去以政府文化部门办文化为主向宏观调控、政策引导、市场运作、群众自主参与转变,注重以市场手段推动文化事业的繁荣。四是要从以单纯利用、追求时尚为重点向以挖掘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重点转变。在扶持文化中心户建设的同时,要给予一定的经费将民间、民俗一些优秀的,特别是濒临灭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挖掘保护,并传承发展下去。五是工作重心要突出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从为领导贴金、经济搭台向真心实意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转变。
   

【某县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相关文章:

当前我县农村文化建设滞后的现状、成因及对策08-12

街道村级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08-16

街道村级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08-15

某县关于农村成人教育现状与思考08-12

农村教育:现状、困难与对策08-08

某县农业投入品经营现状及管理对策08-12

当前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与对策08-13

农村文化建设现状调研报告08-1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现状与对策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