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先生网 >> 报告总结 >> 调研报告 >> 正文

农村养老保险现状、问题和对策

时间:2007/11/4栏目:调研报告

必须充分体现社会保险的强制性特征,凡达到全国农村平均收入水平以上的农民必须投保;同时,也应该考虑到全国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对收入在全国平均水平以下、贫困线以上者鼓励投保。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推进,可以按人群和地区分类、分步进行。首先在农村的不同人群中分类推进,如乡镇企业职工和民办教师,强制其必须参加保险;其次在较为富裕的地区,一方面要加大政府资金的示范效应,另一方面也要逐步强制农民参加养老保险,然后逐渐扩展到其他地区。
   =、积极扩大农村养老保险的筹资渠道。一是从扶贫资金提取一部分。我国农村开发式扶贫已经取得了显著成绩,====年以后基本解决温饱问题后,农村扶贫资金的使用方向应该进行必要的调整。随着国家经济形势的不断好转,加之绝对贫困的消失,逐步转移并加大财政对农民养老的支持应该是可行的。二是从国家财政收取的个人所得税、财产税、消费提取一部分。三是从农村税收中提取一定比例。农村税收包括对乡镇企业、农村个体工商户以及农民个人征收的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等。四是部分先富起来的农民交纳一部分。农民个人年收入达到一定水平,可按适当比例缴纳保险金。受保个人做一定奉献,也是国际社会保障制度通行的原则。不过,要以农民的收入达到一定的高度为条件,而且要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
   =、加大“三农”投入,逐步改善农村软环境。“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那么在这个五年计划里农村必须将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何改变农村贫穷落后的面貌,如何改变农村落后的精神风貌,这既是摆在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也是我们财政部门急需解决的财政分配问题。要从农村基础设施入手,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结合区的“家园建设行动计划”,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明显改善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加大农业收入力度,促进现代化农业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投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大农业设施建设,为农民增收夯实基础。农村经济综合水平提高了,就会促进农民思想意识的提高。增加对农村养老保险重要性的认识,也就会积极参加养老保险。
   =、为“农民工”建立社会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工业化、城市化是必然趋势,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势不可挡,“农民工”已经如潮水般涌向城市,进城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日益引起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是一个战略问题、全局问题、长远问题。如果把农民工纳入社会保障新计划,由于实行全国统筹,无论农民工在哪里就业,即使回到了农村,随着全国社会保障信息系统网络将遍布城乡,国家对其养老和医疗保障的承诺能够兑现。最重要的是,国家既可以扩大社会保障基金的缴费基数、缓解养老金近期支付压力,又可以使更多的劳动者享受养老保险的权利,为全社会的老年保障目标创造条件。
   =、搞好农村养老保险与其它社会保障制度的协调和衔接。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由农村养老保险、新型合作医疗、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等制度组成的完整体系,各项制度功能各异,缺一不可。同时,各项制度又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关系。搞好了养老保险与医疗保险,可为保险对象解除养老的后顾之忧,身体好,收入多,贫困线以下的人就会减少,就能促进社会救济事业的发展;社会救济搞好了,能帮助贫困的人解决基本生活问题,从而促其搞好生产经营,增加收入,参加养老保险与医疗保险的人则多,也就促进了养老保险与医疗保险的发展。反之,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与社会救济之间关系处理不好,都难以发展。因此,在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时候要注意将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与其它社会救济、农村低保等社会保障制度协调和衔接,规划、设计必须统盘考虑,统一进行,这样才能综合利用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
   

上一页  [1] [2] [3] 

下页更精彩: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