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报告总结>调研报告>乡镇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乡镇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08-12 08:17:47 调研报告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乡镇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镇 (老城区)县城搬迁后,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农民增收难,社区低收入群众人口比重大,城镇居民贫困突出、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和驾驭市场能力水平不高,镇情研究不够,搞活城镇经济开发的管理能力和水平不高,运行机制不顺,管理不顺,依法行政、制度建设和机关干部作风不实,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着全镇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必须认真研究确实加以解决。
    关健词:**镇  经济发展  问题  对策
    **镇位于**县中部偏西北,是原**县人民政府所在地,坐落在海拔1940米的佛殿山上。**镇有国土面积20.97平方公里,全镇下辖一个村民委员会,一个办事处,一个社区居民委员会;总人口4860人,其中农业人口1315人。长年以来,**镇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几届镇党委、政府和全镇各族人民的努力,整个社会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各方面的建设有了新的起色,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低标准地解决了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但是,在整个经济建设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笔者多年在**工作,在对全镇经济发展加以研究的基础上,对**镇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谈几点看法。
    一、**镇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2004年,全镇经济社会稳步推进,全年实现了生产总值1152万元,比上年980万元增长18%,其中:工农总产值620.5万元,比上年的528.6万元增长17%,工业总产值165万元,比上年的140万元增18%,完成地方财政收入21.6万元,比上年的26.3万元下降17.9%;财政支出106.9万元,比上年的93.8万元增长13.9%,边贸进出口总额1473.2万元,其中:进口1092.2万元,出口381.2万元,占全县边贸进出口总额的84.4%,粮食播种面积1310亩,比上年的1192亩增长10%,粮食总产量19万公斤,比上年的21万公斤下降12%,农村经济总收入182万元,比上年的167万元增长9%,农民人均纯收入729万元,农民人均有粮183公斤,比上年的211公斤下降13%。
    农业是**镇经济发展中的支柱产业,现有耕地面积1877亩,其中水田594亩,旱地1113亩,水浇地170亩。森林面积1.9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5.1%。
    畜牧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镇群众增收,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之一。**镇能抓住畜牧扶贫的历史机遇,以发展生猪为重点,大力发展畜、禽和水产养殖,积极引进和推广优良品种,建盖和改进厩舍,实行科学饲养,加强疫病防治,提高出栏率和商品率,保证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年内肉类产量达191吨,其中:猪肉146吨,牛肉23吨,羊肉7吨,禽类15吨,蛋类1吨,鱼类4吨,养殖业总产值达55万元。
    非公经济健康发展,边贸进出口势头良好。
目前,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已发展到275户,其中:批发零售业145户,饮食服务业37户,服务业42户,工业(加工业)40户,汽车运输业5户,从业人员620人。营业总收入966万元,其中:批发零售业338万元,饮食服务业208万元,服务业193万元,工业(加工业)165万元,汽车运输业48万元。
    结构调整迈出新的步伐,实施退耕还林1020亩,三年累计新开发茶园1270亩,全镇累计茶园面积4117亩,当年采摘面积2696亩,产量5万公斤。
    二、**镇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经济发展缓慢。**镇农村人口占比重大,农村中总量供给不足,产业结构调整仍有局限性,也不够合理,发展不平衡。农村产业开发的条件差,可开发利用的土地少,产业结构调整上有很大困难。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不健全,致使整个经济发展的缓慢。
    (二)农业基础设施落后。教育、科技、文化以及信息滞后,科技含量低,产业化进程难以形成规模,农民增产增收较慢,人民群众的生产力水平较低,财政增收困难,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低而困难。加之,我镇地处1940米的高海拨冷凉山区,除了客观条件制约之外,更为主要的还是人们受旧的思想观念的束缚,在生产方式上沿袭过去原始粗放的耕作方法,再加上农业基础设施后径薄弱,一方面推广良种良法力度不够,另一方面受地理因素影响,很多良种不宜种植,因而导致了我镇农户粮食单产徘徊在200-300斤左右,粮食增长缓慢,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户养殖业的发展,增收渠道不畅,人民群众的生活仍然处于低水平。
    (三)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够,长期受落后思想的束缚,开放、探索、创新意识差,农村各族群众观念转变慢。事实上存在着铺张浪费,好逸恶劳等不良现象没有得到有效的扼制。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精神有待进一步加强。
    (四)干部的整体素质和人民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不高,进取精神不足,缺乏强烈的责任感和忧患意识。工作作风飘浮,组织纪律涣散,工作拖踏,积极性不高,说的多干的少,与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五)**镇是原县城所在地,县城般迁后,老县城的管理体制没有完全理顺,国有资产的管理、盘活和保值、增值的难度大,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环境卫生等治理难度大,脏、乱、差的问题和城镇农村化趋势突出的问题长期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搞城镇经济开发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不够高。
    (六)受资金、技术、交通和能源等因素的制约。交通不便,虽已通路,但路况较差,大多属于等外公路;坡陡、弯大、路窄,有些是晴通雨阻,运输能力低,严重制约着本镇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由于资金短缺,镇内几个乡镇企业经济收入不景气,没有支柱产业和骨干企业,财政收入低,没有项目资金投入,经济发展后劲不足。总体上技术力量薄弱,人才缺乏,保证不了经济建设的人力、技术的需求。
    三、**镇经济发展的潜力和有利条件
    (一)丰富的土地资源。**镇有土地面积共32191亩,其中耕地面积1875亩,林地面积19065.5亩,草山面积10000亩,荒山面积1083亩,水域113亩,耕地面积占总面积的5.8%。荒地和现有草山适宜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和畜牧业。
    (二)充足的光、温、雨条件。**镇地处海拔1940米地段,年平均温度15.3 ℃ ,无霜期319天,雾日124天,雨量充足,一年中气温变化不大,夏秋多雨,干湿分明,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总体气候利于多种农、经作物生长,适宜畜牧业的发展和养殖业的开发。
    (三)有一定的商品经济基础。**镇是原县人民政府所在地,系全县经济文化发展的前沿,交通运输相对较为方便,发展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农民温饱有一定条件和基础,便于促进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
(四)人口较为集中。发展城乡经济、蔬菜生产、水干果生产有广阔前景,相对来说具备一定的人员素质,广大人民群众有一定的生产经验和技术水平。
(五)有一定的群众素质基础。就全县相对而言,群众的自身素质、科学文化技术观念相对较好。
(六)自然条件好。土壤肥沃,适宜发展茶叶、板栗、核桃、木瓜等经济作物,是我县佤山生态茶的生产地。
(七)娜妥坝口岸是全县主要口岸通道,目前基础建设基本完备,有发展边贸和旅游业的潜力。
 四、加快**镇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首要的政治任务。一是领导干部带头学习,特别是基层领导干部要先学习、先领会、先贯彻、起表率、带好头,并以此带动各级、各部门学习,指导各项工作的开展。二是结合实际,紧密结合**镇的实际,把学习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与各项工作结合起来,与制定我镇"十一五"计划结合起来,与全力推进当前的各项工作结合起来,通过学习,增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增强加快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模式的紧迫性,增强做好各项工作的信心,理清思路,明确目标,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增长新本领、拓展新领域、努力开创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
(二)要克服农村城镇化的过急倾向,强化农业基础地位。按照政府扶持、群众参与的原则,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推行节水农业,进一步深化农业基础投资体制改革,充分调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因素,强化农业科技培训,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增加复种指数。依托城镇、县城、邻乡和境外市场,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培植蔬菜、养殖、茶叶主导产业,实行产业化、集约化、市场化经营,实现农业增产、增收、促进城镇经济发展。我认为,党委一班子人要进一步树立团结务实的思想,进一步落实书记和镇长长期工作目标责任制以及每个党委成员工作责任制,做到每一项目都有人具体抓,具体管,从镇到村(办事处)、组,层层落实责任制,把责任、目标任务与干部任期目标年度考核等紧密联系起来,奖惩分明,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实现我镇提出的各项经济指标和任务的圆满完成。
(三)紧紧围绕**县委提出的"七有",即:有饭(肉)吃,有房住(砖木结构石棉瓦房),有衣被,有水喝,有电用,有学上(适龄儿童都能上学),有病能就医。坚定不移地抓好扶贫攻坚工程。扶贫攻坚是全镇压倒一切的工作重心,这个思想不能动摇。全镇上下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正视差距,理清发展思路,找准工作切入点和落脚点,坚定信心,鼓舞干劲,把扶贫攻坚进行到底,高度重视"三农"工作,认真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落实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维护农村稳定,发扬自力更生、"苦熬不如苦干"的嘎娄精神,摒弃"等、靠、要"思想,坚持"安居+温饱+社区发展"的扶贫模式,走开发式扶贫的路子,不断改革创新扶贫工作机制,强化领导挂钩扶贫和干部包村工作责任制。
(四)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按照"稳粮调结构,调整促增收"的原则,结合实际,以市场为导向,以推广良种良法为保障,以发展"名、特、优、稀"农产品为重点,大力引导农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大老茶园改造和更新换代力度,着力培育畜牧业,积极发展蔬菜、核桃、板粟、水干果等特色农产品,认真研究开拓农产品市场,抓好农业订单,为农产品商品化牵线搭桥,为农民发展农业产业铺路搭桥。
(五)克服社区管理一般化的思想观念,开创社区工作新局面。综合治理城镇脏、乱、差现象,各种职能部门齐抓共管,形成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环境整治长效机制,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创建"平安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六)争取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按照建制镇的发展要求,理顺辖区教育、卫生等事业机构的设置和管理关系,全面发展科技、教育、卫生、计生、文化等社会各项事业,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七)加强娜妥坝口岸(通道)设施建设,综合开发利用农业资源,充分发挥出老县城对口岸的支撑作用,协调好边境贸易的各方关系,促进边境贸易持续健康地发展。
(八)强化辖区管理职责,按照设置"经济贸易法"的总体部署,用活用足发展政策。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制定有利于长远发展的优惠政策,以开放促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加快发展步伐,用发展的方式解决现实存在的各种问题。制定更加灵活的优惠政策,强化外部管理,放宽内部管理,鼓励发展"农家乐",建设上挡次的宾馆饭店,开放搞活,加快发展。
(九)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在全镇城乡大力推广节能灶、沼气的应用,积极推进电气化建设,实行以气代柴、以电代柴,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十)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民主法制建设,加大依法行政的力度,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切实转变机关党政干部的工作作风,充分发扬民主,在重大经济建设的决策上广开道路,广泛听取党内党外的意见。要进一步加强党政干部队伍的执政水平,组织干部职工加强市场经济知识,业务学习和实践锻炼,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加强干部队伍的勤政建设,建立党委、人大、政府的工作监督和社会监督制度,督察、检查和督办各项经济建设工作的落实。实行党务、政务、财务公开,保障创造性地开展城乡经济社会工作,努力开创经济建设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镇第七届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
2、有关领导的重要讲话;
3、全镇经济工作会议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