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报告总结>工作汇报>农民增收年工作的汇报

农民增收年工作的汇报

时间:2023-02-24 14:09:06 工作汇报 我要投稿

关于农民增收年工作的汇报

    为落实省政府提出的“农民增收年”工作,市委、市政府从今年2月中旬至10中旬,利用八个月时间,在全市普遍开展了“抓千户、促增收”活动,现将工作情况做以简要汇报。
   一、主要做法
   (一)成立组织,加大宣传。为加强对此项活动的领导,市政府成立了由主管农业和农村工作副市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市农业局、计委、财政局等18个部门为成员单位,为活动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召开了由各县(区)主管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副县(区)长、农业局长参加的专题会议,以市政府文件形式下发了《松原市农民增收年实施方案》,对此项活动的目的意义、工作内容、任务目标和进度安排进行了专门部署。同时,各地注重宣传发动,特别是突出对中央1号文件、省委1号文件、一免三补等重大政策的宣传。市农业局和松原日报社联合在日报开辟专栏,围绕中央1号文件、省委1号文件,开展集中宣传战役,年初以来,共刊发有关农民增收政策、技术和典型经验稿件近百篇。
   (二)科学选择,点面结合。根据农户之间的差异、产业差异、收入差异和人口素质差异,全市共选择1500个农户,其中好、中、差农户各占1/3,县区间农户分布侧重产粮大县,扶余、前郭、长岭三县各400户,乾安县200户,宁江区100户。每个县(区)重点抓好一个乡(镇),重点乡(镇)突出一个重点村。每个农户都建立了详细的增收计划,健全相关档案资料。为加大对贫困村和贫困户的扶持,市委、市政府实行“四个一”经济目标责任制,确定市级领导和市直部门帮扶贫困村44个,县级领导和部门帮扶贫困村187个,特别是对千户中收入较低的农户进行特殊帮扶。
   (三)立足实际,分类指导。按照全市农村工作会议的总体部署,根据入户调查掌握的实际情况,依托各农户的自身条件和优势,把1500户农户分成六类,有针对性地帮助农户研究确定增收途径。突出抓好优质粮产业、优质畜牧业、农产品加工业、园艺特产业、绿色食品产业和劳务经济,切实提高农户的家庭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水平。
   (四)自检自查,整体推进。9月20日至9月30日,市政府组织有关涉农部门,组成三个检查组深入到四县一区,对活动的开展情况和各项工作目标进行了逐项检查验收。以县(区)为单位,重点对千户农户的收入水平和增收措施进行综合考核,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了集中整改,确保活动平衡推进,收到实效。并将检查验收的结果作为考核各县区农民收入水平及各项经济指标的重要依据和条件。
   二、工作成效
   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抓千户、促增收”活动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典型农户在各地的示范带动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在中央和省委各项惠民政策的感召下,在活动的带动下,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呈现了多年来少有的好形势。
   (一)“一免三补”政策落的较实。市委、市政府分别召开专门会议进行部署,市里和各县(区)都制定了“一免三补”工作方案。目前,首批对种粮农民的直补资金已经全部兑现到户,第二批直补资金的兑付工作已接近尾声,良种补贴和三项技术补贴工作进展良好。总体核算,我市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资金共计2.5亿元,人均获补贴128.6元。
   (二)优质粮产业带初具规模。以东南部玉米大豆轮作区为重点,建设优质专用玉米(工业高淀粉玉米、食品级活性玉米、饲料玉米)和高油大豆生产基地;以前郭灌区、拉林灌区为重点,建设优质水稻生产基地,在增加全市粮食作物尤其是高产作物的种植面积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种植业结构。全市玉米、大豆种植面积分别达到51万公顷和5.8万公顷,比上年分别增加8.3%和8.5%。全市新开发水田4500公顷,水田面积达到6.5万公顷,比上年增加9%。同时,由于今年重霜来得较晚,玉米实行适时晚收,玉米产量和质量都有了明显提高,今年全市玉米产量将达到370万吨,粮食总产量达到500万吨。
   (三)优质畜牧业发展步伐加快。以长岭县为重点,在周边的45个乡镇,建设优质肉(毛)羊生产基地,引进了道赛特、德肉美等世界顶级肉羊种羊301只;以前郭县为重点,在周边的60个乡镇,建设优质肉鸡生产基地;新建种猪场2处,年出栏父母代种猪1万头。同时,还分别建设了优质奶牛生产基地、优质牧草生产基地等等。年初以来,全市新建各类牧业小区22个,总数发展到243个,牧业“三户”达到7800个,比去年同期增11.6%;牛、羊、猪良种率分别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肉蛋产量增长较快,牧业人均收入可达420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8%。扶余县蔡家沟镇腰号村农民蒋希久科学养猪,2003年以前,都是小打小闹,今年镇政府协调银信部门帮助贷款,共投资100余万元,扩大经营规模,月均出栏生猪300头,据估算,年可获利50余万元。
   (四)农产品加工业拉动能力增强。一方面,农业产业化项目开发建设取得新突破,龙头企业带户能力增强。截止到8月末,全市开发建设农业项目46个,总投资30亿元,规模以上农业企业已发展到200户,实际加工玉米51万吨,水稻11.4万吨,大豆3.6万吨,肉羊10万只。龙头企业直接带动农户达17万户。其中,华润赛力事达玉米工业有限公司由30万吨扩产到60万吨项目,总投资3.3亿元,年初以来加工玉米20万吨;吉林不二蛋白有限公司1万吨大豆分离蛋白扩产项目,已投资1.42亿元,现加工大豆2.7万吨;前郭县裕丰米业公司年加工10万吨水稻项目,完成投资2196万元,加工水稻1.3万吨,年底前稻壳发电设备可完成安装运行。另一方面,一批以庭院作坊加工为载体的农畜产品加工专业村逐步发展壮大。目前,我市小酒厂、小豆腐坊、小粉坊、粮米加工厂、小油厂、酱菜厂等小型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已发展到6万多家,年产值达到3亿元,比上年增长25%。例如,三青山镇的粉条加工、三井子镇的木材加工,已形成了规模、形成特点、形成品牌。前郭县新立乡新艾里村农民钟凤安,种植水田3公顷,养猪150头、本地鸡300只,开发建设6亩地渔塘和340平方米粮米加工厂,预计年收入可达12.7万元。
   (五)绿色食品规模化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全市绿色、有机、无公害农(水)产品基地发展到8个,面积达到2.8万公顷,比上年增长57%;产量预计可达到53.5万吨,比上年增长24.7%;年创产值可达8.1亿元,比上年增长224%。新增绿色食品认证的品牌10个,无公害农产品5个,全市有机食品认证品牌达到16个,绿色食品品牌达到25个,无公害农产品9个。
   (六)园艺特产业快速发展。一是建设特色农产品产业带,全面提升松原特色农产品的竞争力。以长岭县三青山粉业有限公司、善友镇马铃薯深加工厂等龙头企业为依托,以三青山、巨宝山、长龙、王府等一线台地为重点,建立了马铃薯生产基地:以长岭太平川植物油厂、乾安大布苏植物油厂等企业为依托,以七撮乡、北正镇等13个乡镇为重点,建立了优质葵花生产基地;以三井子杂粮杂豆产地批发市场和增盛四粒红花生市场为依托,以新站乡、增盛镇等七个乡镇为重点,建立了优质花生生产基地。据统计,今年经济作物面积大幅度增加,花生面积达到7.94万公顷,马铃薯面积达到4.67万公顷,葵花面积达到1.77万公顷,辣椒面积达到0.75万公顷,分别比上年增长8.7%、4.2%和3.9%和87%。二是发展暖棚经济。按照“规模经营、集中开发、连片发展、多乡一业、数村一品”的发展思路,确立了“一区四线”的开发重点,即以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为中心,沿102线、长白东西两线、开方线四条公路的两侧各延伸500米进行暖棚连片开发。今年,全市各类温室大棚新增9530栋。扶余县蔡家沟镇共有大棚1560栋,从事棚菜生产人员达到3600人,占全镇劳动力的20%,全镇棚菜收入2464万元,户均收入2-3万元。三是发展井旁经济。在井旁种植西瓜、香瓜、葡萄、辣椒等作物,发展瓜菜、菜菜、麦菜复种。全市井旁经济面积达到14万公顷,比去年增加2万公顷。宁江区善友镇善友村农民李凤学今年种植西瓜、香瓜1公顷,小麦0.5公顷,玉米3.5公顷,人均收入6000元。
   (七)劳务输出力度加大。研究制定了《松原市劳务输出工作实施意见》和《松原市发展劳务经济的若干规定》,积极推广农村“3+1”教育模式,启动了“双十工程”,以保安、家政、建筑等为代表的松原市劳务输出品牌正逐步形成。截止到8月末,仅长岭县就向北京、长春等地输送保安1634人;扶余县增盛镇在辽宁、内蒙、黑龙江等地租地种花生,输出富余劳动力1855人;伊家店乡再兴村在大连市旅顺口区形成商贸一条街,全村输出280人。全市共实现劳务输出22.1万人,其中省内输出14.1万人,省外输出8万人,境外输出595人,劳务经济总收入已达4.8亿元。
   综合上述产业发展,到年末,除政策性增收外,千户农户中低收入水平的农户人均收入增幅可达到10%以上,高收入水平的农户人均收入增幅可达到8%以上,总体增幅可达到9%,在此带动下,全市农民人均收入可达到3345元左右,增幅可达到8%,实现年初即定目标。
   

【农民增收年工作的汇报】相关文章:

农民增收年工作情况汇报08-12

农民增收工作汇报材料08-17

**县关于农民增收情况的汇报08-12

乡镇农民增收工作汇报材料08-12

*村促进农民增收工作情况的汇报08-12

*办事处关于农民增收工作的汇报08-12

关于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情况的汇报08-12

关于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情况汇报08-15

如东县农民增收减负工作情况汇报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