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报告总结>调研报告>多维思策落实措施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多维思策落实措施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时间:2023-02-27 09:22:58 调研报告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多维思策落实措施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多维思策落实措施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农民增收缓慢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中央和地方1号文件的制定出台,充分表明了党委、政府加快提高农民收入的意志和决心。自今年2月以来,全区广泛开展农村创业帮扶活动,集全区之力来加快农民增收进程,提升辖区农民的生活质量。经过前一阶段的工作,我们深感:提高农民收入,重点是实现农民一时增收向长期增收的转变,关键是提高农民收入的持续性。

围绕“两个率先”对农民增收的要求,年初,区委、区政府制定了农民增收三年目标,即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04年底达到5890元,05年底达到6950元,06年底达到8200元,年增幅达到16以上,在现有水平上实现收入倍增。这一目标具有三个鲜明特征和具体要求:一是大幅度,切实改变农民收入滞后于经济增长的情况,确保今后三年农民收入年均增幅在16%以上。二是整体性,不断缩短农民内部的收入差距,加快农民中低收入户、纯农户的增收进程,实现农民收入水平的整体提高。三是可持续,变农民收入恢复性增长为可持续增长,保持农民收入逐年递增的良好势头。

确保预期目标的实现,必须提高农民收入的稳定性。对农民增收的现状和制约因素进行认真梳理和分析,是增强农民增收工作的针对性,增强农民收入稳定性的前提。目前,农民增收的现状和困难大致有五个方面:

一是农民收入滞后于经济增长。近三年来,京口区GDP增幅始终保持在14%以上,而农民收入虽然不断增长,但是平均增幅只有7.8%,农民收入呈现出水平偏低、差距拉大、速度缓慢的特征,与京口的发展不相适应。

二是农民的生活支出不断增加。近三年来,农民的生活支出逐年上涨,今年上半年农民平均支出为2200元,其主要原因是急剧的市场化导致农民生活和生产费用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增加低于支出增加不平衡的现象比较明显。

三是农业结构调整成效尚未充分显现。近年来,我们力图通过调优农业种植结构,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但由于农民自身对接市场能力弱、信息少,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不高,目前农业结构调整带来的增收空间尚未彻底释放,农业生产收入仅占农民总收入的10%左右。

四是农村劳动力难以充分就业。从农民自身意愿看,一方面由于农民对就业收益期望值较高,一方面由于农民尽管有就业冲动,但就业适应性较差。从企业用工看,企业认为本地农民不好管理,对超劳动时间、超强度的工作不易接受。因此,农民难以充分就业,就业困难很大。

五是农民创业意识和技能薄弱。据统计,辖区内农民文盲、半文盲和小学文化程度的人数占农民总数一半以上,即使具有初、高中文化程度的农民,多数缺少必须的技能,农村中“无资金、无技术、无项目”的农民人数众多,“创业无心”、“创业无门”、“创业无能”的现象十分突出。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以农村创业帮扶活动为载体,以结队帮扶为抓手,坚持创业就业并重、扶志扶技并举,输血造血结合,多维思策,多管齐下,在提高农民增收的可持续性上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和实践。

一是减负,政策扶持促增收。用斯科特所引用的比喻,农民生活在淹没脖子的水中,任何一点风浪都可以吞没他们,那么我们考虑提高农民收入,更现实的办法就是降低水位。今年,区委、区政府出台了《京口区2004年农村税费改革工作意见》,实行全额免征免交农业税及附加,取消了农民积累工和农村义务工。逐步建立起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这些措施切实地减轻了农民负担,在此基础上,区里制定了农业结构调整政策和加快养殖业发展的意见,鼓励农户发展高效优质农业,调整一亩粮田补贴200元;鼓励农户发展养殖业,对新发展养禽户每羽补贴0.1元。通过政策作用,确保农民长期减负,长期增收。

二是调优,农业增效促增收。积极实施“2115”工程,依托科研院所调优种植结构,从句容农科所引进日本梨和水蜜桃,从省农科院引进特用玉米和向日葵良种,全区实施农业结构调整2250亩,占全年任务的75。其中,谏壁建立林木科技示范园300亩,果树示范园100亩,发展水生蔬菜100亩,500亩粮改菜正在实施中;丹徒、谏壁发展特用玉米等经济作物800亩;共青团农场等地发展经济用材林1000亩。为了保证农民从农业结构调整中获取可靠的收益,最大程度减少市场变化对农业收益的影响,我们积极构建“公司 农户 超市”的运作模式,在做大做强大禹、象山和瑞京3个蔬菜配送中心的基础上,新成立瑞春农业有限公司,降低了农民直接面对市场的风险。

三是就业,落实岗位促增收。稳定的就业带来稳定的收入。提供相对稳定的就业岗位和就业环境,是保证增收稳定的一个重要途径。我们针对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农民文化偏低,技能欠缺的现状,健全和完善了区乡两级实用技能培训机制,紧密结合企业用工需求,开展“订单式”实用技能培训,组织各类技能培训11场720人次,有效地提高了广大群众的就业能力。针对农村农民就业信息不对称的现状,我们为辖区农民广泛提供各类就业信息,各乡镇、街道分别举办了大型劳动力转移招聘会15场次,组织用人单位151家,提供就业岗位3000多个,6000余名下岗失业人员和失地农民进场应聘,2700余名劳动力与用人单位达成就业意向。同时,为增强辖区内企业用工招收本地农民的积极性,设立了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培训基金,安排100万元用于转移劳力,区内企业凡安置一名农民工,给予政策奖励200元。

四是创业,项目帮扶促增收。项目帮扶是长效之策,治本之策。为了切实增强农民通过搞创业、兴项目的积极性,我们多次组织当地农民走出田园,步入市场,开阔眼界,拓宽思路。象山乡组织当地群众40余人赴义乌参观考察,科技工业园组织群众到丹阳蒋墅镇草菇种植基地进行学习,上元村组织村民赴苏锡常经济发达地区进行参观、考察,都进一步增强农民创业致富的欲望和动力。在结对帮扶中,我们明确了全区200户贫困户与市、区、乡89家单位一一结对挂钩。帮扶单位进行挨家逐户走访,制定了“一户一策”帮扶计划,为每位贫困户建立“帮扶卡片”,除了对农村年龄大、有残疾、无劳力的部分对象,采取实物帮扶、资金帮扶的办法以外,对大多数人员采取了就业帮扶和项目帮扶的措施,截至目前,帮扶单位为当地农民送果树苗4000余株、苗猪50多头、家禽1000多羽、实用菌100多袋,共计项目35个。同时,为了确保种养殖项目的成功率,我们举办了果树、食用菌和特用玉米技术培训班,下派技术人员引导农民调、指导农民种,组织当地养殖户与龙头企业、农业协会的联结,已有6户与温氏集团合作,进一步形成了构建“企业 基地 农户”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

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核心、实现难度最大的指标,加快农民增收工作任重道远,增强农民收入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还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努力。

【多维思策落实措施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相关文章:

发展设施农业 促进农民持续增收08-12

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与破解之策08-16

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民增收08-16

农民增收困难:现状、成因、措施08-12

县促进农民增收问题调研报告08-16

县促进农民增收问题调研报告08-15

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08-16

主产粮区农民持续增收问题的探讨08-12

*村促进农民增收工作情况的汇报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