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报告总结>工作总结>高考备考:诗歌赏析总结

高考备考:诗歌赏析总结

时间:2022-08-23 01:03:09 工作总结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2014年高考备考:诗歌赏析总结

  2014年高考备考:诗歌赏析总结
  
  诗歌语言的特点主要是从三个方面分析,分别是诗歌的内容,语法,风格。
  
  首先,从内容方面
  
  (1)意象语言。如梅兰竹菊这一类事物被人们赋予其特定的意义,象征高洁的品格,诗人常借助他们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
  
  (2)情感语言。“悲”“孤”直接表达感情的;还有间接的,如“不堪身外悲前事,强向杯中觅旧春”
  
  (3)象征语言。大部分是说理诗
  
  (4)特定称谓。如“秋水”指眼睛,“盗泉”旧常喻不义之财。大部分引用典故。
  
  其次,从语法方面
  
  (1)动词巧用动词,可使诗歌意象化静为动,形象生动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王之涣)
  
  这里动词“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www.fwsir.Com)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杜甫)
  
  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登岳阳楼》杜甫
  
  (2)形容词——巧用形容词,可绘景摹状,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历其境。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凉州词》王之涣)
  
  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杜甫)
  
  “细”字细密缠绵,贴切形象地写出了春雨的特征和诗人喜悦的心情。
  
  (3)数量词——运用虚数,虚化烘托,增强表现力;运用确数,精炼有力,诗意隽永,富于趣味。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州。(《咸阳城西楼晚眺》许诨)
  
  未必只望一眼,愁又怎能以“万里”计。但对比中有夸张,增添了表现力,把思乡之愁写得极富感染力。
  
  *前村深夜里,昨夜一枝开。(《早梅》齐己
  
  这首诗中,“一”原作“数”,郑谷将“数”改为“一”,与题目“早梅”契合。
  
  (4)副词   “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一个“忽”字,把少妇看到柳色想起丈夫的伤感表达的淋漓尽致,这也是本诗耐人寻味之处。
  
  (5)在形式上与众不同的特殊词,主要是叠韵词、拟声词、表颜色的词,实际上是一类特殊的形容词或副词——增强韵律感、节奏感,模拟声音形态,使诗文更加生动形象。
  
  ⅰ叠韵词  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者起强调作用。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李清照)
  
  ⅱ拟声词  有些拟声词就属于叠词,因为其出现频率很高,特单列一条。作用: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浪淘沙》李煜)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杜甫)
  
  ⅲ表颜色的词  一般用颜色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一剪梅·舟过吴江》 蒋 捷 )
  
  *红藕香残玉簟秋。(《一剪梅》李清照)
  
  (4)词性改变的活用词——化腐朽为神奇,增强了诗词的表现力、感染力。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使这些词在特定的语境中,起到不同寻常的作用,而成为一句诗或一首诗中的关键词,甚至成为一首诗的“诗眼”或一首词的“词眼”。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罄音。(《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山水美好而使鸟儿感到愉悦,潭影幽深而使心性感到空灵。“悦”和“空”均使用了使动用法。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周邦彦
  
  一“老”一“肥”,形容词使动,想那黄口雏鸟从昂首待哺的娇憨,慢慢长满了一身羽毛,再到展翅离巢,决非一日之光,却只用一个“老”字,当真浓酽醉人。梅子几经风雨,直至丰肥。“肥”字写出了动态,梅子成熟的过程;写出了形态,梅子黄黄肥肥的圆甜,黄中晕红的丰润
  
  关于“诗眼” (题型:某诗的诗眼是什么,请作简要分析)
  
  诗眼就是一首诗或某联、某句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的,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的能笼罩全篇、全联或全句的词语,它是读者窥探诗歌内容的窗口。
  
  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还有一些虚词。
  
  一般的说,五言诗诗眼多在第三字,七言诗诗眼多在第五字。
  
  当然,并非所有的诗句都有诗眼,有的诗眼不在诗句中,而隐藏在标题中。
  
  具体阐释如下:
  
  1、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这类词一般具有浓厚的感情色彩。
  
  如“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其中的“空”流露出作者自许塞上长城、满腔报国热忱却一直到老仍报国无门的深重的怅惘与悲愤,准确深刻地点明本诗主旨
  
  2、具有概括性、准确性、生动性、形象性或情趣性
  
  这一般指动词,如大家非常熟悉的王安石《泊船瓜洲》中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其“绿”字诗思深沉,情思浩荡:既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江南春风和煦、百草逐生、千里江岸一片新绿之景,又在这盎然生机中展示出作者当时奉诏回京的喜悦,其高度的概括性,丰富的表现力,的确让人称道,难怪王安石不厌其烦,易“十许字,始定为绿”。
  
  又如宋祁《木兰花》中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运用拟人手法,将春杏怒放,生机勃勃之景生动形象、极具情趣地展现在我们眼前,王国维赞之“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3、能笼罩或点染全句、全联、全阕甚至全篇
  
  如白居易的《长相思》上阕:“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其中的“愁”字,就是全阕的诗眼。读完前三句,尚不足为奇,就写两条河在流,流到瓜洲的一个古渡头,但一读出“愁”字,词意就陡然变化,山水含愁,万物齐悲,主人公的哀愁弥漫山水,充塞天地。一字点醒全片,产生了撼人心魄的艺术魅力。
  
  阅读戴叔伦的《题三闾大夫庙》,完成诗后练习。
  
  题三闾大夫庙
  
  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
  
  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
  
  问:“诗眼”是一首诗中最能体现诗歌主旨的字或词,你认为,本诗诗眼是什幺?
  
  参考答案:本诗诗眼是“怨”。
  
  阅读柳宗元的《江雪》,指出诗中的诗眼并结合全诗简析。
  
  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参考答案:本诗诗眼应为“独”字
  
  赏析1
  
  溪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 孤灯隔远汀。
  
  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4分)
  
  【答案】
  
  “穿”在文中有“穿行”之意,“数”即“数数”。诗人独自在落叶飘零的树林中穿行,又坐在林中百无聊赖地数起了流萤。“穿”字形象的传达出诗人孤独、徘徊的情绪,“数”字传神地描绘出诗人苦闷无聊的心境。
  
  赏析2
  
  登快哉亭  陈师道
  
  城与清江曲,采流乱石间。
  
  夕阳初隐地。暮霭已依山。
  
  度鸟欲何向?奔云亦自闲。
  
  登临兴不尽,稚子故须还。
  
  (1)第二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4分)
  
  答: “隐”“依”。(1分,只答出一个不给分)“隐”“依”二字在这里运用的是拟人(或“比拟”)的修辞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落日刚刚隐没于地平线下,暮霭便依傍着山峦升起的景象,富有情趣。(2分)
  
  赏析3
  
  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其一)
  
  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诗中哪一个字最能表达诗人的情感?请作简要赏析。
  
  答案:闲。诗人闲居乡村,初夏午睡后,悠闲地看着儿童扑捉戏玩空中飘飞的柳絮,心情舒畅。诗中用一个“闲”字,不仅淋漓尽致地把诗人心中那份恬静闲适和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表现出来,而且非常巧妙地呼应了诗题。
  
  再次,从风格看
  
  第一,了解作家的风格流派与语言特点:
  
  豪放—苏轼、辛弃疾
  
  婉约—柳永、姜夔、李清照
  
  隽永—李煜、刘禹锡(意味深长,引人入胜)
  
  朴素自然—陶渊明、谢脁、谢灵运
  
  屈原—雄浑悲壮
  
  王安石—雄健高峻
  
  李商隐—委婉含蓄
  
  李清照—婉约缠绵
  
  陆游——慷慨悲凉
  
  杜甫——沉郁顿挫、激愤悲慨
  
  白居易——明快简洁、明白晓畅
  
  李白——清新飘逸、豪迈洒脱
  
  王维——闲适恬淡、清幽空寂
  
  辛弃疾——豪放悲慨
  
  杜牧——俊爽明快
  
  苏轼——豪迈旷达、雄健奔放
  
  第二,能用来答语言风格的词一般有:
  
  清新自然、朴实无华
  
  华美绚丽、明白晓畅
  
  多用口语、简练生动
  
  婉约缠绵、委婉含蓄
  
  雄浑豪放、慷慨悲凉
  
  (一)清新生动  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
  
  《绝句》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四句写了四种景色,有动景,有静景,有近景,有远景,有实景,有虚景,色彩绚丽,语言清新生动。
  
  一般用在写景诗中,诗风比较亮丽,语言比较通俗,比喻新颖独到,包含着作者的喜悦之情。
  
  大部分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的诗相对比较清新。而陶潜的诗特点不乏清新,但主体风格是平淡。
  
  清新淡雅-- 像一朵别具风采的小花
  
  (二)平淡质朴
  
  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又平易近人。平淡不等于简陋和寒伧,它是用语上的返璞归真,体现了诗人的真功夫,如陶渊明的诗,李煜的词。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陶渊明《归园田居》
  
  平淡质朴--像一条静静流淌的小溪
  
  例如:阅读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问:这首诗的语言有何特点?
  
  答:这首小诗,无华丽的词藻,以平常用语入诗,显得清淡朴素,更加耐人寻味,蕴涵哲理。
  
  李白曾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说明自然的风格。如李白《古朗月行》中的“小时不知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写出了儿童时期对月亮稚气的认识,表现出月亮的形状和月亮的皎洁可爱,不加雕饰,生动自然。
  
  (三)绚丽雄奇
  
  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情思。如李商隐的诗。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华美绚丽--像一朵富丽堂皇的牡丹
  
  明净绚丽--像一株静静开放的月季
  
  (四)简洁明快
  
  其特点是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往往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如白居易的新乐府诗。
  
  江楼月  白居易
  
  嘉陵江曲曲江池,明月虽同人别离。
  
  一宵光景潜相忆,两地阴晴远不知。
  
  谁料江边怀我夜,正当池畔望君时。
  
  今朝共语方同悔,不解多情先寄诗。
  
  明白晓畅--像一杯透明洁净的矿泉水
  
  白云泉  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这首七绝犹如一幅线条明快简洁的淡墨山水图。诗人采取象征手法,写景寓志,以云水的逍遥自由比喻恬淡的胸怀与闲适的心情;用泉水激起的自然波浪象征社会风浪,言浅旨远,意在象外,寄托深厚,理趣盎然。
  
  明快简洁-像一幅线条简洁的淡墨山水
  
  五)委婉含蓄
  
  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的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如杜牧的绝句,李清照后期的词。
  
  如梦令(李清照)(1995年高考题)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绿”、“红”分别借代绿叶和红花;“肥”和“瘦”分别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词人惜花,为花悲喜,为花醒醉,为花憎风恨雨,实际是含蓄地表达了青春韶光短暂、好花不常的惋惜之情。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本意在于表达作者对妻子的怀念,但是没有直接写出,而写了“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委婉含蓄--像一位怀春的名门淑女
  
  (六)朴素自然
  
  即不加雕饰的率真朴素的语言,多用口语,较少炼字,读来平白如话,自然生动,韵味无穷。
  
  如李白诗歌的语言,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把酒问月》)“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古朗月行》)都是脍炙人口的名句。
  
  朴素自然--像一池雨后出水的芙蓉
  
  (七)奔放豪壮
  
  其特点是直率而有气势。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词句,将滚滚长江与历史长河融于一体,凸现出了历史荡涤千古风流的奔放气势,使读者体味到作者兀立江岸对景抒情的壮怀气魄。
  
  再如,毛泽东《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它描写了北国雪景的美丽壮观,也反映了诗人视野的辽阔和对祖国山河的喜爱赞美之情。
  
  (八)悲慨苍凉即悲壮慷慨、寂寥苍劲的艺术风格。此风格的作品,含思悲壮,出语高昂,充满着对时代的感慨,或雄才不得志于时,或感时伤乱,忧国忧民,心中郁结,愤慨不平。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诗歌以苍茫原野为背景,勾勒出一位胸怀大志却因报国无门而孤独悲伤的诗人形象,苍凉悲壮,慷慨激昂。
  
  例1
  
  春怨 唐·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答: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叙),“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析)。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评)。
  
  例2
  
  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回答问题。问:这首诗的语言有何特点?
  
  叙:本诗语言清新自然、朴实无华。
  
  析:这首小诗,无华丽的词藻,以平常用语入诗,不着一色,寓问于答,简炼而自然,寓深沉于平淡之中。
  
  评:全诗景中寓情,表现了诗人对隐者钦慕而不遇的惆怅之情。
  
  例3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榭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请简要赏析这首诗歌的语言特色。
  
  《乌衣巷》一诗语言含蓄深沉,(叙)通过对野草野花在曾经繁华的朱雀桥边肆意蔓延和斜阳残照笼罩着曾经繁华而今冷落凄凉的乌衣巷的今昔对比描写,寓情于景,借环境的烘托、气氛的渲染,同时赋予燕子以历史见证人的身份,体现了咏史诗的特色,(析)抒发了诗人对人事沧桑、兴衰无常的深沉感慨。(评)

【高考备考:诗歌赏析总结】相关文章:

杜甫诗歌的赏析03-29

《乡愁》的诗歌赏析01-15

《清明》诗歌赏析01-24

生命的序曲诗歌赏析08-24

高考励志诗歌01-05

现代诗歌赏析07-29

徐志摩诗歌《偶然》原文及赏析08-02

《乡愁》的诗歌赏析(6篇)01-15

《乡愁》的诗歌赏析6篇01-15

现代诗歌赏析(热门)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