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报告总结>调研报告>返乡农民工节后就业相关问题的调研报告

返乡农民工节后就业相关问题的调研报告

时间:2022-02-08 10:06:17 调研报告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关于返乡农民工节后就业相关问题的调研报告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报告的用途越来越大,不同种类的报告具有不同的用途。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返乡农民工节后就业相关问题的调研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关于返乡农民工节后就业相关问题的调研报告

  返乡农民工节后就业相关问题的调研报告 篇1

  为全面掌握辖区劳动力就业形势特别是农民工节后返岗就业情况,龙眠街道通过实地走访、电话问询等方式对节后农民工返岗情况和就业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摸底,并进行了归纳和分析。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一、农民工基本情况

  龙眠街道辖6个行政村、7个社区,街域总人口5.4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65万人。通过调查统计,2018年,龙眠街道在市外(桐城市外)务工人口0.66万人,返乡约0.48万人,市内本地农民工约0.2万人。农民工节后返岗就业形势稳定。其75%的农民工已返回工作岗位,15%的农民工处在留乡创业、就地择业两者间徘徊,10%的主要来自山区的农民工准备待茶季结束后再外出就业。省外就业主要分布在北上广和江浙一带,约占出省就业人员的70%。年龄构成上,以70后为主,80、90后新生代农民工队伍正在壮大中。外出人员与总人口的比例距离城区较远的山区村较大,如街道黄燕村总人口数是1442人,外出务工大约600多人。根据调查,外出务工人员从事的行业只要集中于传统的建筑和装潢行业,其中涌出很多如东盛村的杨海在上海的统帅集团那样的规模企业和成功人士。在2019年街道和各村居举办的在外杰出人士恳谈会上,不乏农民工的优秀代表。

  二、节后就业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1、节后农民工返岗率渐降。根据电话调查问卷分析,接受调查的300名农民工中有220名表示春节后会返回现在岗位工作,48名不会返回,32名目前还不确定,返岗率达到75%,距离上年度下降8%。愿意返岗的原因中,有50%的农民工是因为习惯了作业内容和工作环境,35%是因为所选择的城市更有利于自身学习提高和对下一代的教育和培养,10%是由于返岗单位工资待遇好,5%是因为购买了住房及其它原因。返岗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外向型经济走低,造成就业、待遇等都不稳固,因此更多的人在无法保障稳定就业的情况下愿意选择回乡就业和创业,本地企业不断提高薪酬待遇,改善工作环境,满足了农民工对务工生活的心理预期,就近就地就业趋势加大。

  2、农民工就业选择和利益诉求多元化。随着80后、90后新生代农民工队伍的壮大,就业选择从传统的建筑工地更日趋倾向于安全、舒适的工作。因此建筑行业、作业环境脏乱差的行业对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的吸引力逐渐变小。农民工就业的领域更广,大概40%的'农民工进电子厂、服装厂,类似“产业工人”,另外60%广泛分布装潢、餐饮、物流、建筑工地等行业中。对第一代农民工来说,“提高工资待遇”依旧是该群体最大的诉求,相较于老一代农民工,新一代农民工的诉求更加多元,薪酬高低已不再是他们找工作的唯一标准,他们更看重工作环境、生活品质、职业发展等因素。

  4、用工难和就业难同时存在。根据街道不完全统计,龙眠辖区内工商业总的就业大概1万多人,全市估计10万人。大量农民工外流让我地很多劳动密集型企业出现不同程度的用工荒,经政府多方协调解决,尚有不少缺口。综合全市农民工就业形势,劳动力总量充足,但“合适”的劳动力不足,结构型短缺已经成为新常态。经过多年发展,龙眠辖区形成输送机械、羽绒家纺、包装印刷、电线电缆和农产品加工等五大产业,需要大量高素质、复合型的人才,在本地很难招到熟练和充足的员工。

  三、意见和建议

  1、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建议市级层面结合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研究制定农民工创业政策,以投资补助、贷款贴息、创新创业引导基金等方式积极引导有技术、有资金、有创业能力的返乡农民自主创业,发展乡村特色餐饮、旅游、服业等三产融合产业。结合桐城近年来形成的产业集群和产业发展实际,鼓励经济开发区、各镇街工业园项目建设农民创业园、科技孵化器、小微企业创业孵化基地,为创业者提供创新创业平台。进一步健全返乡农民工创新创业工作体制机制,完善政策支持和配套服务体系,从而扎实推进“农民工回乡创业工程“。

  2、着力提升就业技能。以80后、90后为主体的新生代农民工大都中学毕业后直接外出务工,既没有老一代木工、瓦工、钢筋工的专业技术,所从事的也大都是力气活,要化解“用工难和就业难”这一矛盾,需大力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帮助农民工提升就业技能,促进农民工就业由“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也为企业用工找到“合适”的用工对象。

  3、完善就业服务体系。针对务工信息传输不畅通,乡村劳务人员基本得不到正规渠道信息等情况,加大市、镇街、村居三级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力度,强化平台职能,全力做好信息发布、公共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和推荐培训等工作,定期举办各类劳动力招聘会。加大企业空岗报告制度的推广完善力度,使各大园区劳动用工供需情况掌握在劳动就业部门手里,发挥好基层基础平台的“穿针引线”作用,为农民工就业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精准的服务。

  4、优化企业用工环境。近年来,外出务工的性价比越来越低,与此同时,地方经济逐步发展,家乡对农民工的吸引力也越来越大,在这样的情况下,农民工就近就地择业就成为一种理性选择。但多数农民工普遍反映,本地企业上班时间长,工资低,假期少,因此规范企业用工,及时查处不签订劳动合同、拖欠工资、超时加班等损害劳动者权益的违法行为,依法保障员工的正当权益势在必行。

  5、营造返乡创业氛围。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为彻底解决乡村人口大量外流,村庄日益凋敝的事实,吸引“农民工返乡创业”这项工作尤为重要。为此,建议每年要充分利用春节这一契机,举办专场招聘会,发放返乡创业政策宣传单页,面对面向前来咨询的返乡创业人员讲解各项扶持政策。广大镇街干部进村入户,大力宣讲国家各项惠农政策,利用乡情、亲情、友情和我市驻外招商机构及行业协会鼓励农民工成功人士返乡创业,增强外出务工人员建设家乡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大力选树农民工创业成功典型,在返乡农民工中,培养和挖掘一批乡贤,发挥乡贤文化的道德张力,使尊重农民工创业、推崇农民工创业成为全社会的良好风尚。

  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地生根和惠农政策的逐步普及,农民工长期向城市和发达地区单向转移的旧格局将会逐渐被打破,必然会呈现出双向流动的新局面,“返乡潮”则为期不远。

  返乡农民工节后就业相关问题的调研报告 篇2

  春节过后,返乡农民工面临新的就业选择,是继续外出打工,还是返乡就业、创业?为了解节后xx市返乡农民工的就业意向,国家统计局xx调查队抓住春节期农民工大量返乡有利时机,在节日期间深入建安区、禹州市、长葛市、襄城县等四个县(市)、区,采取座谈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对15个行政村的400名返乡农民工进行了走访调查,及时掌握了大量一手资料,基本摸清了xx市返乡农民工节后就业意向。

  一、调查了解到的基本情况

  (一)大部分农民工选择回乡过年

  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有三分之二左右的农民工选择返乡过节。其他农民工未返乡过节的原因多种多样,除去部分已经在外出就业城市安家的以外,主要原因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很多行业在春节反而是生产或销售旺季,加上节日期间劳动报酬更高,很多农民工选择节日期间继续工作;还有部分农民工认为回家过年来回路费、人情往来花费负担较重,不必年年回家过节。

  (二)返乡农民工基本情况

  以中青年男性为主。在受访的400位外出农民工中,男性占75%,女性占25%;从年龄阶段来看:16-30岁阶段的占21%;31-45岁阶段的占41%;45岁以上的占38%。综合来看,45岁以下占比达到62%,由此可见,我市外出务工人员以中青年男性为主。

  学历水平普遍较低。受教育程度小学及以下占9%,初中占68%,高中及以上的占17%,大专及以上仅占6%,外出务工人员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值得注意的是,在大专以上文化学历中,年龄在30岁以下的占29%,30-45岁之间的占59%。

  省外是主要就业地,就业方式以打工为主。从调查结果来看,有77%的外出人员选择省外就业,仅有23%的人员选择在省内市外其他地市就业。有87%的农民在外以打工为生,仅有13%人员在外自主创业。

  务工行业以传统制造业和建筑业为主。从事传统制造业和建筑业的人员比例分别占41%和22%;但新兴的服务业也逐渐成为出外打工的选择,有11%的人员从事居民服务业,从事住宿餐饮业和交通运输业的人员分别为6%;另有7%的人员从事批发零售业。

  (三)大部分农民工节后外出意愿强烈,收入差距是主因

  大部分务工人员仍选择继续外出。从节后就业意愿看,有高达85%的人员选择继续外出打工;仅有9%的人员愿意留在市内;有6%的人员还处在犹豫当中,但如果这部分人短期内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继续外出就业的可能性很大。

  在外打工收入更高是最主要的因素。在对继续外出的人员调查其原因时:有57%的人员认为外出打工收入较高;有35%的人员选择“就业机会多”。从我们对外出务工收入的调查中,外出人员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占41%;“3500-5000元”的占40%;“201-3500元”的占17%。月收入3500元以上占比达到81%,如果考虑到部分企业提供免费食宿等相关因素和务工人员的怕露富心理,高收入占比会更高。在进一步的询问中,很多人表示,外出务工特别是远离故土也并非农民所愿,如能在本地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且收入可以,他们也不愿远离故土。

  就业渠道选择有惯性。除收入原因之外,我们在调查中得知,农民在外出就业选择时,往往习惯由先期外出的亲戚、朋友、老乡等社会关系介绍工作,从心理上也更加相信熟人介绍的工作,认为比较有保障,容易形成一村一地“抱团”就业的趋势。以长葛市南席镇方于村为例:该村有2人常年在新疆承包工程,吸引带动了全村100多人前去就业,工作相对稳定并且老乡之间能够相互照应,所以该村几乎所有返乡的农民工都选择过年后继续到新疆打工。

  家庭原因是返乡主因。在对选择留在市内就业的人员调查原因时:选择“家庭原因”的比例最高,占31%;仅有14%和10%的人员选择“自己想返乡创业”和“国家政策鼓励返乡创业”。

  (四)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意愿较低

  从返乡创业的意愿看,仅有25%的人员选择愿意返乡创业。在对创业动机的调查中,选择“创业扶持政策好”、“兼顾家庭”、“自主创业收入高”等原因的占比最高,分别占43%、30%和24%。

  (五)高学历务工人员创业比例高,收入水平高

  在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务工者群体中,有35%的人员在外自主创业,在外创业比例高于全体水平23个百分点。从务工收入看,71%的人员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27%的人员收入月收入在3500-5000元之间,在外务工高收入仍是吸引xx返乡务工者继续外出务工的重要因素。在问及是否会留在家乡创业时,仅有6%的人员表示愿意自己返乡创业。

  二、影响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因素

  (一)风险承受能力较低

  创业意味着风险与机遇并存。在调查走访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农民工家庭负担较重,往往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的生存状态,家庭风险承受能力有限。因此普遍存在不敢创业的心理,认为创业风险大,一旦失败,很有可能把大半生积蓄赔光,甚至背上债务。打工相对而言安全性较强,不用承担经营风险,若就业企业经营状况不好或者出现拖欠工资情况,可以马上跳槽,“东家不打打西家”,收入损失也相对小一些。

  (二)自身缺乏创业能力

  返乡创业最大难题是资金不足。在问及何种帮扶措施最受期待时,选择“小额担保贷款、创业补助、税收优惠”的比例分别占到23%、21%和13%;选择“创业培训和指导”占16%;另有11%的选择“行政审批手续简化”。可见资金问题是目前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的最大制约因素。

  创业技能不足。农民工虽然在外出务工时掌握了一定的技能与经验,但在信息获取能力、市场分析能力、经营管理能力等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在选择创业项目、市场定位、发展前景等方面极易出现决策判断偏差,影响到下一步发展。

  (三)客观环境存在制约

  创业优惠政策力度小,手续多。近年来我市相继出台了多项优惠政策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对农民工返乡创业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但政策的扶持力度、发展前景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仍显不足。另外,一些优惠政策在申请时手续繁多,令一些创业者望而止步。

  农民工创业者对政策的主动关注度不够。据我们了解,农民工群体对政策关注度普遍不高,总觉得扶持政策很难惠及自己,造成许多农民工对各种扶持政策缺乏基本了解。在调查中,有高达68%的受访者完全不知道当地政府是否有优惠或扶持政策;仅有9%的被访者表示会主动关注扶持政策。这些都导致了很多帮扶政策落实不到位、不充分。

  用地、环保等要求较为严格。目前,由于环境生态保护和节约使用土地资源的政策导向,各职能部门对设施用地审批等方面较为严格,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养殖和休闲农业创业者的经营发展。

  专业技术、管理经验和创业指导缺乏有效性。目前xx市已初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农民工创业就业培训体系,据调查了解,培训还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对策建议

  (一)抓大放小,精准扶持。吸引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关键在于吸引外出就业的.“领头羊”回流。这部分人很多在外面已工作多年,打工者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技术,有了一定的资金积累;自主创业者不少已经开了店铺,甚至办了企业,这一类人有经验、有技能、有能力、有眼界,单纯的依靠大水漫灌式的普惠政策,很难吸引他们回乡二次就业。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我们的相关部门认真了解掌握情况,有针对性地为这部分人返乡就业提供切实有效、量身打造地“政策大礼包”,增强返乡就业的吸引力,切实提高扶持政策的实际产出价值。从而产生带动作用,达到“回来一个、带动一群”的效果。

  (二)打铁还需自身硬,吸引外出人员回流,充足的就业岗位是基础,提高收入水平是关键。农民工外出务工本质上是自由劳动力自发流动的结果,是市场对劳动力资源进行配置的一种现实反映。要吸引劳动力回流,就必须在承认并尊重市场规律的基础上,加快区域发展速度,提升发展质量。一是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加快农业转型速度,从农村解放更多劳动力;二是合理布局工业体系,既要有劳动密集型产业提供足够的劳动岗位消化就业人口,实现充分就业;同时又要加大转型升级力度,确保高附加值产业快速发展,以提供足够的利润和税收,为中间收入阶层的发育提供收入支撑,进而刺激促进三产快速发展,最终推高本地工资收入水平,吸引劳动力,特别是高素质劳动力回流。

  (三)提高培训指导针对性,扩大培训指导政策惠及面。一是政府免费为需要较高专业技术的创业者搭建技术学习交流平台或提供中介服务,让其可以及时学到全国范围内的先进技术;二是为需要规范管理经验的创业者增加学习研讨机会,并请行业内典范介绍成功经验;三是加强培训前期调研,掌握农民工群体实际需求,开展针对性地培训指导,同时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培训质量和成效。

【返乡农民工节后就业相关问题的调研报告】相关文章:

农民工返乡对我区社会治安影响调研报告01-19

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调研报告01-29

就业现状调研报告11-29

农村土地问题调研报告03-05

城市中农民工生存现状调研报告08-31

农村教育问题调研报告12-21

关于空巢老人问题的调研报告10-13

大学生就业调研报告11-24

产品责任法相关问题比较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