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范文大全>作文大全>中考作文>例谈中考作文之选材

例谈中考作文之选材

时间:2022-07-30 15:46:28 中考作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例谈2015年中考作文之选材

  天机云锦任我裁
  
  ——例谈2015年中考作文之选材
  
  冯汝权 杨红萍
  
  反思2014年各地中考作文的现状,笔者发现同学们的作文选材常常缺乏新意,进入了下面三个误区:一是毫无新意的"陈旧货".譬如2014年重庆题《有你在我身后》,不少同学都把"你"仅仅当作父母、老师、朋友,千人一面,千面一意。由于材料缺乏新意,其得分可想而知了。二是司空见惯的"大路货".材料陈旧,无法吸引读者目光。写同学,无非是一件小小的珍贵礼物,一次难以说清的美丽误会,搬家与转学引起的终身遗憾等;写老师,无非是夜半窗前的灯光,课本衬托下苍白的脸色,放学后循循善诱的促膝深谈等。三是简单模仿的"舶来货".选材一味简单模仿,陷入"抄袭"的误区。造成这些考生选材思路狭窄的原因,除了平时忽视材料的积累和不善于选材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常常局限于第一人称中。围绕自己的生活经历选材,容易给人真实感、亲切感,当然值得提倡。然而,若能跳出第一人称的窠臼,突破"我"的局限,选材的天地就广阔多了,就能做到"天机云锦任我裁"了。
  
  那么,怎样才能跳出选材陈旧之误区,精心制作独具特色的"私房菜",做到选材新颖鲜活呢?
  
  其一,"百般挑剔",弃故纳新。考场作文选材出新,贵在一个"严"字。鲁迅说得好:"选材要严,开掘要深。"茅盾提出选材要"像关卡的税吏似的百般挑剔",认真地比较、反复地斟酌、精心地挑选那些"生动情趣、奇异真诚"的"人与事",然后,准确地使用到自己的文章之中。譬如2014年四川内江中考满分佳作《爱的叮嘱》的作者,在选材时就做到了百里挑一,有个性。这位考生选取的是老师在小学毕业纪念册上给"我"的特别留言,这个留言本身就是对"我"充满担忧,满怀爱心的一种叮嘱。足见作者选材的高超智慧,经过"百般挑剔"后,所选素材既典型新颖,又采用倒叙的方式巧妙组合,像磁石一样牢牢吸引住阅卷老师的心。
  
  其二,"旧瓶装新酒",推陈出新。对于陈年旧事,如果善于发现其新的内涵,老事例也能出新光彩;如果从新的角度来点化、引申,用来表现新的主题,就能出奇制胜,让人耳目一新。譬如过生日同学送礼物,是很陈旧的题材了。"旧瓶"怎样装"新酒"?2014年湖北省孝感市一考生在《藏在_里的精彩》中用"礼物"补题,然后采用了"推陈出新法",巧妙选取角度,写家长如何处理孩子与异性同学交往的事情,陈旧的材料便写出了新意。如果文章仅仅停留在同学的"礼物"上,就肯定算不得上乘之作,恐怕还有点俗;这位考生再推进一层,结尾写道"真没想到,在我十五岁生日时会收到一个女孩的礼物;更没想到,我还收到了妈妈的一份成长的礼物——理解",画龙点睛,选材的新颖就充分显示出来了。另外,对于一些被人们冷落的史料,一旦点化得当,抒情充沛,发议巧妙,也可推陈出新、化腐朽为神奇了。
  
  其三,"带露折花",引入活水。写中考作文时,要"紧跟时代、联系社会",去发现"更新更高更好"的当代美例,让它在中考作文的表达上,彰显出当今的时代风采。譬如,2014年四川绵阳中考满分作文《就这样被美征服》中这样使用了张丽莉的素材:"前不久,黑龙江佳木斯市出现了一位‘最美女教师’——张丽莉老师。张老师之所以最美,原因就是她做出了她职责范围的分外之举。2012年5月8日晚,正当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一群学生准备过马路时,一辆客车突然失控冲了过来,与前方停在路边的另一辆客车追尾相撞,被撞客车猛烈冲向正要过马路的学生。危险瞬间,本可以逃生的女教师张丽莉,奋不顾身去救学生,自己被卷入车轮下,双腿粉碎性骨折,高位截肢,至今仍然躺在病床上。谁都知道,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责,没有法律规定教师必须舍身去救学生。张老师的伟大之举,纯粹是分外之举。就是这美丽的分外之举,挽救了学生,谱写了一曲最美的教师之歌。"作者时代意识强烈,给自己的作文引入了时代的活水,自然而然地领取了满分通行证。
  
  其四,发散思维,另辟蹊径。平时强化发散性思维训练,是考场作文选材创新的关键。所谓发散性思维,是指以某一事物为触发点,多角度、全方位引出问题,展开思路,提炼创意的一种思维方式。一是同一题目多角度选材。譬如写一个人,可从这个人的性格、脾气、品德、才能、爱好、在家庭和社会中的作用等方面进行选材,然后做一番鉴别的工作,从新的角度分析这些材料,使之具有时代气息,紧跟时代潮流,体现时代精神,反映现实问题。体现的认识深刻了,材料就提升了档次,也就有了典型性。二是同一中心多种选材。譬如2014年四川宜宾一考生在《美就在身边》中的一段论述:"沈星同志不顾个人安危,为抢救一名落水少年,不幸壮烈牺牲,年仅31岁。沈星心中有爱,心怀大善,在生死考验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勇于担当。他身上释放出的那种人性的善良,却正在裂变出巨大的能量,修正甚至重塑着我们对世道人心的观感。‘最美女教师’张丽莉面对车轮下的生死考验,她毅然决定牺牲自己保全他人,这样舍己救人的壮举,显然超越了一般人的行为境界。杭州‘最美司机’吴斌生命垂危之际,心中牵挂的却是乘客的安危。"这段话连用三则鲜活典型材料为论据,从正面论述了"美就在身边",对社会、对民族、对个人的重要性,使文章更具说服力、感染力、表现力。三是同一材料反面切入。譬如,面对2014年安徽题《说说我自己》,绝大多数考生都写真真切切的"我",但有位考生却别出心裁,以童话形式用第一人称讲述了6只苍蝇进行选美表演,最后都死于蝇拍之下的故事,旨在告诉人们:邪恶的东西,即使看上去很美,终究还是敌人,必须毫不留情地将其除掉。作者避开了正面、赞美这样的常规思维,巧选反面、讽刺这样的角度,使之成为其他考生鲜有涉及的材料,新人耳目。
  
  下面是2014年江苏苏州市中考作文一类卷,其最显著的亮点就是选材新颖而独特。相信同学们读后定会有所启发。
  
  不错过那股味道
  
  小时候,嗅不出泥土的味道。但我总不错过那似有似无的味道。
  
  我常常摇头摆尾背一些诗句:"我亲亲个黄土黄,(www.fwsir.com)我热热个黑土烫,我浓浓个红土香,我美美个热土靓……"诗里的人说,闻到了泥土的味道。
  
  我也常常看到一些人,久久地站在这片土地上,任那夹杂着泥土气息的风尽情拂面,说是闻到了泥土的味道。
  
  那个时候,我也不错过,会拉着同伴的手,趴在土地上,使劲地嗅。可是,我们却什么也闻不到,只能在我们的鼻尖上,留下黄黄的、黑黑的、红红的泥土。
  
  我去问老师,为什么我不能像那些人一样,闻到泥土的味道呢?老师说,只要你紧紧抓住,不错过,长大了,就能闻到。
  
  外面在下雨,一遍一遍地冲刷着土地,飘来的是夹杂在空气中清新的味道。是这种味道吗?我想。
  
  在那个时候,我坚定不移地认为,泥土没有味道。
  
  读初中时,我不错过走近春天的田野,终于有了新的收获。那些在泥土上茁壮生长的庄稼,在蓝天、白云、黑壤的衬托下,色彩相间、层次分明。仿佛是大地孕育的精灵,载着沉甸甸的喜悦,空气中飘荡的是那种满足的味道。
  
  秋天到了,人们都在黑色的土地上挥镰收割,汗水钻进了泥土,同时,也孕育着收获。风,吹翻了农民的帽子,吹翻了泥土上的宁静,像海浪一样翻滚起来,却丝毫吹不翻他们的心情。
  
  这时候,我第一次闻到了大地的气味,甜甜的,很充实;到处都是喜悦,很有魅力。也就是在这一天夜里,我做了一个甜蜜的梦:凭窗无风,于是飞扬的尘土缓慢地坠落。坠落那刻我闻到一种气息——天南地北的气息,广阔无垠的塔克拉玛干沙漠,铺天盖地的呼伦贝尔草原,绵延不断的大兴安岭林海,天高云淡的青藏高原,柔软细腻的西湖柳堤,椰树成林的南海沙滩……驼队的铃声,骑马的长调,吴侬的软语……回荡在尘封的空气中,我似乎是在无意间闻到脚下的泥土满是渊源深厚味儿,我竖起食指轻轻地点数,那一层层、一圈圈的年华……
  
  现在,我不会傻傻地趴在地上闻泥土了,但我不错过读懂诗里的韵味,体会离开这片土地的心情。有的人,在离开故土的时候,什么也不带,却只带了黄河边上一撮土,为的是想常常闻到这片泥土的味道。有的人,在返乡的时候,什么地方也不去,只是趴在脚下的这片泥土上,听她沉稳的心跳,闻她熟悉的气味。
  
  我执着于不错过,钟情于不错过,嗅泥土的味道决不错过,最终才真真切切地品尝到泥土的味道,很特别,却最熟悉……
  
  这篇满分作文的主要得分点有二:一是选材不落俗套。写作考场作文,三分在技巧,七分在选材。本文作者注意了这一点,巧妙地选好角度,从"不错过"嗅泥土的味道写起,对于初中生来说,这段经历是历久弥新的。由于选择了独特新颖的材料,且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写出了自己独有的"味道",耐人咀嚼。希望同学们切记:避俗求新巧选材,精挑细选为中心。二是精心安排结构。文章采用纵式结构,把"不错过那似有似无的味道"的经过,划分成几个阶段,有条不紊地写下去,且抓住"不错过"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在平缓的语言中涌动着真情,写得很具体,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也足以让阅卷老师动心动容。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湖塘阳湖名城51幢乙单元1201室

【例谈中考作文之选材】相关文章:

例谈作文选材的方法08-19

知识“盲点”例谈08-07

例谈政治课堂教学中的“转化”之美08-16

情境作文教学例谈08-17

作文开头十忌例谈08-18

例谈高考作文的写作08-24

《烛之武退秦师》.——例谈新理念语文.的编写.08-16

数学语言训练例谈08-07

段落突破式例谈08-08

“语段”分析例谈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