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语文教案>六年级语文教案>《理想的风筝》教学实录与点评

《理想的风筝》教学实录与点评

时间:2022-08-17 20:34:05 六年级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理想的风筝》教学实录与点评

  精点丰学情思共生 一《理想的风筝》教学实录与点评
  
  执教/张敬义 点评/滕衍平
  
  一、课前谈话,学法引领
  
  师:同学们,对于咱们六年级的同学来说,大家一定掌握了很多有效的学习语文的方法。比如:不动笔墨一
  
  生:不读书。
  
  师:意思是说读书的时候要思考,在读书的过程中留下圈画、思考的痕迹。还有:读万卷书——
  
  生:行万里路。
  
  师: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突出了读书与实践的重要性。既要读有字的课本,更要学会读无字的课本,有时我们也可以说,读万卷书不如——
  
  生:行万里路。
  
  师:行万里路,不如——
  
  生:读万卷书。(众笑)
  
  师:(板书:不如阅人无数)知道什么意思吗?读书很重要,实践也很重要,从别人的身上学习更重要。同学们,我们不妨把刚才的这句话连起来说一说。
  
  (生自由练习)
  
  生: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
  
  师:同学们,阅人就是读人,从他人身上获得人生的启迪!今天我们再一次走近刘老师,并和他一起去放飞一只只理想的风筝(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生:(齐)理想的风筝。
  
  【点评】“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课前张老师与学生的谈话,自然、朴素、有效。看似随意,实则有意。一方面拉近了师生间的情感距离,另一方面给予了学生学习方法的回顾与引领。
  
  二、整体回顾,循“情”而入
  
  师:作家苏叔阳写作本文的时候,不见刘老师已近30年了,但是作者却永远怀念自己的刘老师,他在文中说——(师生齐读)
  
  出示:
  
  他将永远在我的记忆中行走、微笑,用那双写了无数粉笔字的手,放起一只又一只理想的风筝。那些给了我数不清幻想的风筝,将陪伴着我的心,永远在蓝天上翱翔。
  
  刘老师呀,您在哪里?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您……
  
  师:当作者拿起笔来,要把对老师的无尽思念写下来的时候,当年的一幕幕不禁又浮现在眼前。那么,让作者难以忘却的又是哪些事呢?
  
  (指名说、教师适时板书:
  
  谈丢腿
  
  写板书
  
  放风筝)
  
  【点评】从整体入手,师生共同进入作者的写作时态,和作者一起回想,一起感动,一起入文,师生共同遵循这条情感路线走进课文。
  
  三、精选内容,悉心指导
  
  1.谈丢腿,一“笑”见神韵。
  
  师:一位普普通通有腿疾的教师,几件平平凡凡的小事,却撼动着作家苏叔阳的心。这是为什么呢?首先,让我们把目光锁定在“谈丢腿”这件事上。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第4自然段,想一想:这段文字中最打动你的是什么?边读边想,圈画出最让你怦然心动的语句来。
  
  (学生轻声读文,思考,圈画。)
  
  师:谁来分享一下自己的阅读感受与发现?
  
  生:“只是有一次,他在讲女娲造人的传说时,笑着对我们说……”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刘老师非常乐观。
  
  师:从这段文字中,你又读出了什么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请其他同学也针对这段文字谈一谈。
  
  生:本来丢了一条腿是不幸的,可他却能“笑”着说出来,可见他是一个身残志坚的人。
  
  师:一个“笑”字有魅力,平常表情见精神!
  
  生:我读出了他的智慧,他的腿丢了,深怕学生伤感。他把自己的不幸变成了一个古老的传说,把同学们逗乐了。
  
  师:有见地!一次“笑”谈,给同学们带来什么样的情感变化呢?
  
  生:教室里腾起一片笑声。
  
  生:但笑过之后,每个学生心里都泛起一股酸涩的感情,同时更增加了对刘老师的尊重。
  
  师:再读一读课文中的这段描写,写笑声用了一个“腾”字,写酸涩的感受用了一个“泛”字,这有什么不同吗?
  
  生:“腾”起了笑声,说明刘老师刚才的话太有趣了,大家都被逗乐了,更看得出来他很乐观。“泛”字说明同学们笑过之后,觉得这么好的刘老师腿残疾了是多么的不幸,心里难过。
  
  生:同学们理解刘老师,同情刘老师,内心深处敬佩刘老师。
  
  生:“腾”字写出了笑声来得突然,道出了场面的热闹,而“泛”则是慢慢地,想一想之后的,是发自心底的感受!我觉得很准确。
  
  师:爱之深,痛之切。一个“笑”(板书)字很有神韵,我们可以读出刘老师是那么的坚强,那么的乐观,那么的充满智慧,给我们带来了欢乐,更给我们带来了酸楚,增添了我们对刘老师的尊敬。真是一语打翻“五味瓶”,语言文字就是这么神奇,让我们用心地读一读这一段话。
  
  (生自由读文,师指名读。)
  
  【点评】谈丢腿,一“笑”见神韵。问题指向言语的表达,切中关键,且把刘老师的言笑与同学们的表现勾连起来,让学生沉入“一语打翻‘五味瓶”’的文字之中,感受到语言文字的神奇,感受到师生情谊的深厚。
  
  2.写板书,一“转”扣心弦。
  
  师:刚才刘老师的一个表情、一串话语,给我们带来了丰富的感受,那么“写板书”这件事中打动我们的又是什么呢?一边默读一边思考,刘老师是如何写板书的?圈画出有关的文字,想一想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生:“逢到要写板书的时候,他用圆木棍撑地,右腿离地,身体急速地—转……”我读出了刘老师爱教育事业,爱学生,宁愿自己受苦。
  
  生:刘老师认为自己和别人一样是健全的人,他用一个健全人的行动面对自己的工作,身残志不残。
  
  师:理解得深!说得好!同学们,这段话中留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个字?
  
  生:转。
  
  师:课文中用了几个“转”字?
  
  生:五个。
  
  师:课文中说刘老师“一天不知要这样跳跃旋转多少次”,他用圆木撑地,跳跃板书,难不难?(生异口同声:难!)可他逢到写板书时,仍要——
  
  (投影出示,师生齐读。)
  
  用圆木棍撑地,右腿离地,身体急速地一转,便转向黑板,写完了粗壮的粉笔字,又以拐杖为圆心,再转向讲台。
  
  师:刘老师已是一个五十多岁的人呀!他只靠着自己的一条右腿,一天要站上好几个小时。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累不累?(生异口同声:累!)可他逢到写板书时,仍要——
  
  (再次投影出示上面的文字,师生动情齐读。)
  
  师:刘老师这看似平常的一个动作牵动着同学们的心。他的每一次旋转,都会引起同学们激动的心跳。如果你就在刘老师的课堂上,此时你最想对刘老师说些什么呢?请在课文的空白处,写下此时你最想对刘老师说的话。
  
  (学生挥笔疾书,教师指名表达。)
  
  师:同学们,读书一定不能停留在表面,还要往文字的背后想,你们觉得支撑刘老师的仅仅是根圆木棍吗?
  
  生:支撑他的是理想、抱负、乐观、志向。
  
  生:对教育事业的热爱、认真负责。
  
  生:对学生的热爱。
  
  【点评】读书如登山,渐入佳境,品味语言也是如此。张老师引导学生捕捉了一个“转”字,将刘老师与常人进行比较,在“难”与“累”的体察中,学生自然感受到同学们心跳的内涵,感受到“撑”的深层意义。
  
  3.放风筝,一“喊”抒真情。
  
  师:从刘老师的一个表情和一串话语中,我们读出了他的坚强与乐观;从刘老师的一连串的动作中,我们感受到了他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与赤诚。看似平常的文字,倾注了作者几多心血;而同学们经过一番用心揣摩,细细咀嚼,于文字的细微处听到了惊雷。这样的读书才是有收获的读书,高品质的读书。下面,就请同学们走进“放风筝”部分,走进课文第八至九自然段,一边默读,一边圈画出最能打动你心灵的句子,并做批注。
  
  (学生默读,圈画,批注。)
  
  师:我们来分享彼此的阅读收获,好吗?
  
  生:“他的腿自然不便于奔跑,但他却绝不肯失去亲手把风筝送上蓝天的快乐。”刘老师虽然失去了一条腿,但是他却不愿意失去快乐,可见他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
  
  师:没错!
  
  生:老师,我有一个问题,刘老师放风筝的时候为什么要故意撒脱手呢?还有,当风筝飞跑时,他为什么不让我们管,而要自己去追呢?他可是个腿有残疾的人呀!
  
  师:读书贵在有疑,你能提出这个问题太了不起啦!请同学们都来想一想。
  
  生:这能看出来他是在向命运挑战,甚至要做一些正常人都没法做的事情。
  
  生:第8自然段说他不像一个老人,而像个少年。第9自然段这样写更能看出他有着孩子一样的精神与活力。
  
  师:读书贵在上挂下联。
  
  生:这样的刘老师既像老师,更像朋友,像一个大朋友,更值得尊敬。
  
  生:从“笑着”我读出了他的乐观,从“叫着”我读出了他的忘情,从“蹦跳着”我读出了他忘记了自己是个残疾人。
  
  生:这段话写出了刘老师的语言、动作、表情,很细致。
  
  师:会学习!你不仅关注文章写了什么,还关注了表达方法。还有吗?
  
  生:“你们不要管,我自己来!”从他的语言我读出他很自信、顽强。
  
  师:同学们想一想,刘老师为什么这样做,这样说?
  
  生:他把自己看成了一个正常人。
  
  生:不,他比正常人做得好,他超越了正常人。
  
  师:刘老师不向命运低头,你是刘老师的知音!这里,我们分明感受到刘老师他忘记了自己的年龄,忘记了自己的残疾。刘老师这一喊,喊出了——
  
  生:得意和满足。
  
  生:生命的强壮和力量。
  
  师:刘老师用他那残疾之躯和实际行动,对自己的学生施加了影响。30年过去了,苏叔阳最不能忘记的是刘老师的这一“喊”。至今还历历在目,真可谓刻骨铭心呢!所以作者怎能不发出这样的感慨,同学们齐读——
  
  他将永远在我的记忆中行走、微笑,用那双写了无数粉笔字的手,放起一只又一只理想的风筝。那些给了我数不清幻想的风筝,将陪伴着我的心,永远在蓝天上翱翔。
  
  刘老师呀,您在哪里?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您……
  
  师:“理想的风筝”到底是什么呢?
  
  生:理想的风筝就是刘老师坚强、乐观的精神,他要超越正常人,像风筝一样在蓝天上翱翔。
  
  师:正确。同学们再思考,刘老师为什么要带领他的学生放飞风筝?
  
  生:他想让自己的学生也像风筝一样在蓝天上飞翔。
  
  师:是呀!刘老师是一位普普通通的老师,他却是一位让人敬仰的好老师,他乐观、他敬业,他不向命运低头,他在言传身教,他在用自己的人生态度影响着他的学生。
  
  【点评】在“谈丢腿”“写板书”学习的过程中,张老师注重了一个“导”字,“点”在语言上,“拨”在关键处,学生“意”“文”兼得。在教学“放风筝”这一环节里,张老师又充分地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读出自己的见解,读出自己的问题与困惑,然后展开对文本的深入对话与交流。
  
  四、整体感悟,“情”“思”共生
  
  师:30年过去了,苏叔阳从刘老师身上读出了做人的道理。自由读一读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把“他”换成“您”,这种思念的情感就会更浓了。
  
  (生读,指名读。)
  
  师:同学们,其实苏叔阳自己就是一个生活的强者,文革期间,他由一个大学教授,一下跌落成了一个伞场的工人。1994年4月,他做了肾癌手术,切除了左肾;2001年10月,又做了肺癌手术,切除了一叶左肺。但是他和他的刘老师一样仍然坚强而乐观地生活着,写作着。因为在他的世界里,永远有一只只飞翔的风筝。他在六卷本《苏叔阳文选》的总序中说:
  
  (出示)
  
  “不管我多么衰弱,
  
  只要生命的烛火还在烧着,
  
  我就会走,哪怕是爬行,
  
  也还在这路上挣扎。”
  
  师:读了上面的诗行,我们知道,刘老师放飞的理想风筝在一直鼓舞着苏叔阳,刘老师凭借着自己的不屈精神与人格魅力,在作者的心田里播下了一颗颗乐观的种子、坚强的种子。
  
  师:“春天又到了。柳枝染上了嫩绿,在春风里尽情摇摆,舒展着自己的腰身。连翘花举起金黄的小喇叭,向着长天吹奏着生命之歌。蓝天上,一只只风筝在同白云戏耍,引得无数人仰望天穹。”为什么作家苏叔阳在这样的时候想起了自己的老师?为什么拿起笔来,开头没有直接写回忆的三个故事,而是描写了春天的景色?请同学们思考这些问题,下节课交流。
  
  【点评】公开课的教学有许多结尾的方式,张老师此处的结尾将学生再次引入了情感和思维的高峰体验阶段。阅读教学切忌上满,切忌把所有的问号变成句号。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教室,保持一直思考的状态才是最好的。因为有了前面对课文的深入思考,这些问题的提出与解决并不突兀,学生一定会领略到顿悟的美妙。
  
  【总评】“精点丰学”是张敬义老师“教学品质观”体现在课堂教学中的鲜明特征,其要义是教师精心点拨、精妙点拨,学生潜心学习、会心学习;其要领是“读”占鳌头,以读见悟;其目标指向为经历一番“丰富的安静”,达成全体的“情思共生”。就本课而言,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遵循一般规律,充分地读悟。明代的胡宪仲说:“引之自悟,则得之渐,故为身心之益;倾之速悟,则得之轻,故口耳之赘而旋忘之。”读书是学生获取文本信息的重要途径,读书也是学生表达感悟和见解的有效栽体。本节课上,张老师留出了大量的读书时间,让学生默读思考和动笔圈画,为学生读出自己的思考、读出自己的见解提供了有效的保证。张老师让学生经历了自由读,理解读、探究读、想象读,这是一个不断提升的过程,可谓做到了读有目的、读有层次、读有提高。
  
  2.选择简约内容,精巧地点拨。张敬义老师善于在教学中抓住主要矛盾,精选内容,精巧点拨,以简驭繁,以少胜多。这篇课文篇幅长、内容丰、信息量大。张老师在教学中敏锐地捕捉到“谈丢腿”“写板书”“放风筝”三处细节描写,继而层层刺笋,引导学生聚焦一“笑”、一“转”、一“喊”,激发学生认真敞亮地思、热烈地说、动情地读,使教学渐入佳境。在这种点拨下,学生的理解和认识是层次渐进的,是立体的,是扎根的。从词语的品味到对课文的理解,到体会作者遣词的妙处,课文的语言魅力得到了充分的揣摩,作者遣词造句的智慧也得到了充分的领悟。
  
  3.追求情思共生,快乐地学习。有品质的阅读教学要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收获情趣和理趣,做到“情”“思”并重才是语文品质教学的诉求。该课教学从开始就立足于循着作者的情感思路走进课文,和作者一起感动,一起回忆,在课文的学习中师生共同被刘老师的一言一行所感动,被他那坚强、乐观的精神所感染,植入作者心田的“理想的风筝”就是那不屈的乐观精神和对生活的热爱,这样的种子也同样播撒在了我们的心田。正是有了“思”的参与,学生才读得更加兴致勃勃,才有了内心真实的感动;正是有了“情”“思”的交织,学生的读书感悟才有了真实的意义,才有了持久的动力和张力。
  
  (滕衍平系江苏徐州市铜山区实验小学教师)

【《理想的风筝》教学实录与点评】相关文章:

《江南春》教学实录及点评08-20

《理想的风筝》教学反思02-10

理想的风筝教学反思08-25

语文《理想的风筝》教学反思01-30

《理想的风筝》教学反思15篇03-30

理想的风筝作文02-22

纸船和风筝教学片段实录 引发想象充实文本05-01

《理想的风筝》评课稿08-18

《丑小鸭》的教学设计及点评08-19

作文教学实录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