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数学教案>五年级数学教案>小学数学评课稿:《看图找关系》

小学数学评课稿:《看图找关系》

时间:2022-08-21 16:26:50 五年级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学数学评课稿:《看图找关系》

  小学数学评课稿:《看图找关系》
  
  宜都市实验小学五年级数学组 张学政
  
  10月18日,一个特别的日子,全市小学青年教师集约化培训启动仪式在我校展开。五年级数学备课组刘成喜老师为我们提供了《看图找关系》研究课。一节课,一面镜子,折射学生、教师的两个方面,渗透有教学改革的一个影子,有许许多多值得深思和挖掘的地方。根据会务组安排,谈谈我个人对刘老师的课堂教学的学习体会:
  
  Part1:课堂回顾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能读懂一些用来表示数量关系的图表,能从图表中获取有关信息,体会图表的直观性。
  
  2.结合实际问题情境,学会分析量与量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3.了解图表在生活中的应用,能看懂用图来描述的事件或行为,体会数学图形语言的简洁和明了的特点,增强数学应用的意识。
  
  【本节课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看懂一些表示数量关系的图表,并根据图中有关信息分析量与量之间的关系,能按要求看图回答问题。教学的重点是认识图表,并从图表中获取信息。
  
  【教者设计的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先“声”夺人。
  
  刘老师没有采用教材中的旁白。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经常用到数学图表,它的用处也很多,比如:在报纸、杂志上,我们常常看到一些用来表示数量关系的图表,从图中看数量之间的关系,往往比看一堆数字更直观。本节课我们研究“看图找关系”来揭示课题。而是出现一段录音听一听,学生一下子被吸引过来,精力高度集中。
  
  (二)创设情境,有听觉也有视觉。
  
  出示听的录音,给学生一个音符,让学生从听觉上,感知数学知识的到来就在耳边,同时,也感知数学“听得见”。然后看实物图,给学生一个视角感官,从视觉上感知数学知识就在眼前,“看得到”。情境图后,刘老师又出示画的坐标图,反映公共汽车从解放路到商场站之间行驶的时间和速度的关系图。
  
  (三)探究新知 ,找到变量以及变量之间的依存关系。
  
  刘老师用小纸条展示出三个问题:(1)、如何看图?(2)、看到了什么?(3)、怎样看出来的?引发学生的思考。
  
  学生:在问题的指引下,开展自学。在充分的自学后,以小组为单元展开讨论,相互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后,彼此只有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后,就不止一种思想”,学生互换体会,收获大于1的思维。
  
  各小组讨论交流,集中的讨论和交流,学生依照“三个看”在小组汇报,全班交流。每回答一个问题,都要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四)知识拓展,有变式,有反思。
  
  教师:出示第二幅变式图,中间有停车,让学生再次思考,再次认识“连环图”。
  
  学生进入我来说环节:独立审题、独立解决。完成后让学生说说自己思考的过程,进一步了解图的变化与事件或行为变化的联系。
  
  在试一试、练一练中,老师列出开车去红花买橘子的事例,让学生独立思考解决,如有困难可以同位商量讨论解决,主要让学生根据图的变化确定或描述行为、事件的变化。学生完成后,要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
  
  (五)课堂检测及作业,巩固达标 。
  
  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当堂检测,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是否能正确的描述事件或行为。
  
  Part2:策略分析
  
  【设计理念分析】:
  
  叶圣陶先生60年代初期就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老师在备课时充分了解教材,了解学生,了解学情,在课堂中,让学生永远是学习的主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放开学生的手脚”,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为“不教”做更多的铺垫,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石。
  
  本节课,是五年级数学组扎实落实“三讲三不讲”后的一个汇报。即:讲学生提出的问题,讲学生不理解自己讨论解决不了的问题,讲知识缺陷和易混易错的知识;学生不预习之前不讲,没问题不讲,有问题学生不研究之前不讲。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训练,老师有更多的机会对学生进行勤反馈和强矫正,力求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回顾我们过去的课堂教学,的确存在着满堂灌、讲得太多的现象。由于老师讲得过多、过细,挤掉了学生的大量的宝贵时间,学生训练时间得不到保证,结果只是把作业留到课外做。这样的作业既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又收效甚微。这样的课堂教学效率也不高。今秋以来,五年级数学组扎实落实“三讲三不讲”,更好的落实精讲多练的原则和自学性原则,过好了“三关”,即:过好教材关、过好教法关、过好学法关。
  
  Part3:亮点纷呈与思考
  
  【咬住目标,突出新特点、新思维】:课堂围绕三个字展开。看;找;用。
  
  1、《看图找关系》突出一个“看”字。刘老师的课堂教学解决好了“三个看”:
  
  其一,看什么。看图;看横轴,看纵轴,看折线。
  
  其二,怎么看。看上升;看水平;看下降;
  
  其三,看到了什么。时间的变化;随着时间的变化速度怎么变;随着时间的变化,路程怎么变;
  
  2、《看图找关系》突出一个“找”字。刘老师的课堂教学解决好了“三个找”:
  
  其一,找什么。找时间的变化;找速度的变化;找路程的变化;
  
  其二,怎么找。
  
  其三,找到了什么。
  
  3、《看图找关系》突出一个“用”字。刘老师的课堂教学解决好了“三个用”:
  
  其一,用生活经历感知数学知识。
  
  其二,用合作学习获取数学知识。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和讨论。叶圣陶先生说过,“知识不是老师教出来的,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在同伴的互助下悟出来的”。
  
  其三,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体现“用数学”。
  
  【达到了四个突破】:
  
  1、突破了教材的局限。教师立足生活,活用教材,高于教材。从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组织鲜活的材料,凸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2、突破常规束缚。从传统的“教知识”转型为“师生一起学知识”,问题自探,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让知识自求。教师讲得少了,学生学的时间多了。
  
  3、突破经验主义。教师角色转变了,从“讲师”变成学习学习的合作者。
  
  4、突破教学的禁锢。不做知识的单纯的传播者,学生不预习之前不讲,没问题不讲,有问题学生不研究之前不讲。讲了学生也不懂的不讲。让学生进入学习过程,参与知识形成的探究,学得一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读、写的数学学习习惯。
  
  【得到了五个提升】:
  
  教师的学习能力和专业素养得到提升。常言道,“以一斑而知全豹”,刘教师备课前,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查阅了大量的资料,观看视频录像,五次重写教案,两次试教,三次修改教案,设计了三套教学方案,一一比较,最后成型定稿。
  
  学生的思考力和学习力得到提升。在刚刚结束的诺贝尔奖的评选中,思考力、学习力、创造力最为重要。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只有我们从小抓起,从每一节课抓起,才能培养出有创新力、创造力的一代。
  
  同时,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得到提升。“好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品格”,在这种模式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听、说、读、写都得到锻炼,圈点勾画等读书习惯得到养成,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都会得到反复的运用和强化。
  
  当然,研究永无止境,面对一个个鲜活的、不同性格的个体,无论那一种方案设计都不能满足学生的全面需要,都会有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现象存在。讨论中的及时性、有效性、全面性,以及问题设置更能触及学生的心灵,更能接近学生的兴趣点和发展区。如何将知识点、能力点“活化”、具体,让学生自己能在问题的带动下去捕捉、去反思、去提高,仍然是教学中永远研究的主题。
  
  对于一节课的评比,会因人而异,应看点不一样而不同。我们真诚的欢迎各位同仁,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我们更好的改革教学,服务学生。
  
  谢谢大家!

【小学数学评课稿:《看图找关系》】相关文章:

看图找关系教学反思04-08

《看图找关系》教学反思04-22

小学数学评课稿(精选7篇)06-10

小学数学听课评课心得08-24

数学评课稿(精选29篇)02-27

对外教研活动数学评课稿08-23

小学语文评课稿范文08-23

数学《圆的认识》评课稿(精选12篇)08-23

小学语文优秀评课稿(精选15篇)07-19

数学评课心得体会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