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语文教案>小学语文教案>《空气的流动》教学设计

《空气的流动》教学设计

时间:2022-08-24 04:39:02 小学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空气的流动》教学设计

  《空气的流动》教学设计

《空气的流动》教学设计

  曾宝俊

  教学资源开发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中的第二课。本课主要是指导学生探究空气是否是流动的,空气流动的常见原因,热空气比冷空气轻,空气流动的路径,并了解风的成因。

  学生对空气是流动的有许多感性的生活经验,但对其流动的原因并不清楚,本课以学生平常所见物体随空气运动的现象和上一课的挤压气球、塑料袋的实验感知为基础,启发学生提出本课探究的问题——空气是不是会流动的,并作出假设,说出依据,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发现空气流动的常见原因有挤、压、吹、扇、加热等,通过实验可以看到蜡烛火焰上方的空气在往上冲,由此可知热空气会上升,反之,冷空气比热空气重,会下降。

  在教学过程设计方面,遵循儿童科学认识活动的规律,以简单明了的科学探究活动来展开整个的教学过程:提出问题——讨论研究方法或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加以验证——交流研讨得出结论——解决实际问题的探究。本课的实验设计简单,现象明显,易于操作,学生在这一探究活动过程中既能获得直观的信息又训练了动手能力。本课从科学知识目标上来说,是比较浅显的,较容易达到的。

  教学准备:

  1.证明空气的流动:

  气球、塑料袋、扇子、纸、小风车、蜡烛、火柴等。

  2.热空气比冷空气轻:

  (1)大小相同的两个纸袋、支架、横杆、蜡烛、火柴等。

  (2)有关孔明灯、热气球等的多媒体课件。

  3.寻找空气流动的路径:

  透明水槽、线香、线香座(可用胶泥代替)、火柴等。

  本课的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有依据地对空气具有流动性作出假设,并能自行设计实验进行验证,会记录;

  ●能借助烟雾观察空气的流动,并能描述;

  ●在探究的过程中,让学生围绕"空气的流动"进行科学主题探究活动,获取有关流动物体的特性的经验和知识。

  知识与技能

  ●知道空气是流动的及流动的常见原因;

  ●知道热空气比冷空气轻,会上升;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资料收集、处理能力和动手设计操作能力;

  ●了解风的成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待实验实事求是的态度,得出结论要以收集到的证据为依据;

  ●让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问题,经历探究科学的过程,培养科学的能力与态度;

  ●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认识到进行信息、观念、思考的分享和相互启发的意义,获得交流合作的经验和能力。

  教学过程设计

  课前准备:课前,教师在教室的走道上喷了些香水,之所以用香水,是因为香水的气味浓一些,喷一些在地上,让全班的同学都能闻到,便于教学。另外,每个小组的同学各准备4支线香,并系在一起,这样冒出的烟多,便于观察。

  一、提出问题,激发兴趣

  1、谈话:今天教室里有什么不同?

  2、学生回答(闻到了香味)

  3、提问:香味是怎么被我们闻到的?

  4、学生回答。

  5、提问:香味我们只是闻得到,却看不见,怎么办呢?

  6、谈话:我们拿桌上的材料(香)做个实验吧!

  二、亲身体验空气的流动

  1、关闭门窗,把各组的香集中在讲台上点燃。(这样做的目的一是使学生看得更清楚,二是亲身感受空气的流动。)观察烟怎么飘的?都飘到哪里?

  2、学生回答:有时向上飘,有时向左右飘,都飘到教室里。

  3、提问:怎样能使烟飘得快一些?

  4、学生讨论(有的学生说用嘴吹,有的学生说用书扇,又有学生说用电风扇吹。)

  5、学生实验

  6、提问:为什么在电风扇底下吹,烟就飘得快些?

  7、学生回答。

  8、提问:用电扇吹了这么长时间,现在你们有什么感受?那么怎么让烟出去呢?

  9、学生回答。

  10、提问:大家现在又有什么感受了?

  11、学生回答(开窗通风)

  12、师生小结:请两位同学在黑板上画出香在电扇底下吹时,烟在教室里流动的图,其他同学照着黑板上的图在记录本上画。风使烟、香味到处飘,风实际上就是空气的流动。

  三、探究热空气上升的原因

  1、出示书上P7的实验装置。

  2、讨论:两只纸袋有哪些相同的地方?点燃蜡烛后两只纸袋可能会产生的现象?

  3、学生讨论,交流。

  4、演示实验。

  5、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6、提问:为什么底下点蜡烛的纸袋会上升?

  7、学生回答。

  8、师生小结:点燃蜡烛后,会使纸袋里的空气变热,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就会上升,上升的热空气就推着纸袋往上升了。

  9、电脑出示孔明灯、热气球:你知道它们是什么?是谁发明的?利用了什么道理?

  10、引导学生回忆生活经验,进一步认识冷空气会下降:观察打开的冰箱,会看见什么现象?

  【评析】提出问题就是让学生提出要了解的内容,选择可实施的内容,确定实施方向。

  科学研究的过程就是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过程,学生认知的过程也要遵循这一规律。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后者仅仅是方法和实验过程,而提出问题则要找到问题的关键、要害。"在课堂教学中要培育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要让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因为在科学课中,学生在学习前人的知识经验时,只有从疑开始、以疑引思,才有可能在解疑的过程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教师要创造条件鼓励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学生在提问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的情况,教师要针对不同情况加以解决。

  四、探究空气流动的路径

  1.  提问:我们周围的空气是怎样流动的? 风是什么?风是怎么形成的呢?

  2.  学生思考、讨论

  3.  谈话:为了研究风是怎么形成的,我们可以做一个小实验:把透明水槽倒扣在桌面上,里面点燃一支香,观察水槽内的空气是怎样流动的。

  4.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5.  提问:实验中发生的现象与自然界里风的形成有什么关系呢?

  6.  学生讨论

  7.(演示多媒体课件)小结:在自然界,地面上各个地方的空气有冷热的不同,热空气会上升,冷空气会下降,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就形成了风。自然界空气的流动形成了风。

  【评析】让学生根据问题自己确定实验目的,设计实验方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活动。学习热情高,课上积极举手发言。自己确定实验目的,自己设计实验方法的意识大大提高。

  学生在自主实验活动中创新意识、创新能力都有所提高。学生不在依赖老师,迷信书本。他们开动脑筋自己想办法。学生设计出来的实验方法,就是他们创造性思维的体现。

  培养学生自主实验能力就要增加学生独立操作实验的机会,学生有了实验的材料,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在明确实验目的和方法的基础上,提高了实验的成功率。实验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在实验设计、操作、结果的记录与分析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态度。

  教学片断赏析

  师:今天教室里有什么不同?

  生(不约而同地):闻到了香味。

  师:你知道香味是怎么被我们闻到的吗?

  生:风一吹一搅,我们就闻到香味了。

  生:我们要呼吸空气,香味随着空气被我们闻到的。

  师:香味我们只是闻得到,却看不见。到底空气会不会流动呢?

  (关闭门窗,把各组的香集中在讲台上点燃)

  师:观察烟怎么飘的?都飘到哪里了?

  生:有时向上飘,有时向左右飘,都飘到教室里。

  师:怎样使烟飘得快些?

  生:用嘴吹。

  生:用书扇。

  生:用电扇吹。

  (师演示:打开电扇,把香端到电扇底下吹,结果,烟直往下飘,烟一下子就弥漫到整个教室。)

  师:为什么在电风扇底下吹,烟就飘得快些?

  生:电扇下风很大,烟飘得快,风可以加快烟的扩散。

  师:现在有什么感受?

  生:教室里有好大的烟味,呛人,而且还熏眼睛,有点难受。

  师:那么怎么让烟出去呢?

  生:可以打开窗户。

  (学生打开门窗。)

  师:现在,大家感受怎么样?

  生:打开门窗后,外面的空气可以流到教室里来,教室的空气流出去了。

  生:烟淡了,教室里的空气新鲜多了。

  【片断评析】通过这个活动,学生亲身看到、感受到空气的流动,再不是纸上谈兵了。最后,请两位同学在黑板上画出香在电扇底下吹时,烟在教室里流动的图(教师可以先在黑板上画出简单的教室立体图,然后让学生画烟的流动路径,如果完全让学生自己画,他们无法画清楚)。其他同学照着黑板上的图在记录本上画。

  研究性学习强调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学习为基础,让学生按自己的兴趣选择和确定研究内容。学生在某种意义上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在规定时间内,成为某一研究课题的提出者、设计者、实施者。学生真正被置于主体地位,探究才会有积极的内在动力。

  现阶段,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在国外发达国家的影响下,我国的科学教育目标在"着眼培养学生能力"的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提出"让受教育者理解科学",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在研究性学习活动突出的就是注重学习的过程以及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

【《空气的流动》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空气》教学反思04-22

《流动的颜色》教学反思04-14

流动的画教学反思04-11

《空气的成分》教学反思08-24

《空气》教学反思(通用18篇)04-02

空气在哪里教学反思03-07

空气在哪里教学反思08-25

《空气的热胀冷缩》教学反思01-20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学反思04-11

空气的作文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