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政治教案>九年级政治教案>专题:可持续发展战略 、科学发展观

专题:可持续发展战略 、科学发展观

时间:2023-02-27 07:11:24 九年级政治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专题:可持续发展战略 、科学发展观

  专题:可持续发展战略 、科学发展观

  【复习内容】:

  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学习目标】:

  1 知识目标:让学生初步懂得可持续发展的含义、特点;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明确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要做的工作。

  2 能力目标:使学生初步学会观察和分析我国社会生活中违反计划生育,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等现象,逐步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3 觉悟目标:培养学生自觉遵纪守法,积极地宣传计划生育政策,并坚持同破坏资源、环境的行为做斗争的良好情操。

  【复习重点】 扎扎实实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科学发展观的含义

  【复习难点】 实施可持续发展是当代中国的必然选择;对科学发展观的解读

  【复习方法】 启发、讨论。

  【复习过程】

  一、基础知识回放

  1全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背景是什么?(见教材“可持续发展是人类正确的理性选择”)

  2 什么是可持续发展战略?(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是要有计划地控制人口增长,使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相协调;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使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在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相互协调中促使经济持续发展

  重点理解

  (1)可持续发展战略核心内容是什么?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就是要保持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2)怎样才是协调发展?

  (以“杀鸡取卵”为例)可持续发展就是不仅要让当代人有鸡蛋吃,满足当代人的发展,而 且要把鸡养好,给后代人留下良好的发展基础;它要求人们要对子孙后代负责。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结合起来,不为某个局部的利益而影响了整个社会的生存与发展。

  (3)为什么强调要在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相互协调中促使经济持续发展?

  资源和环境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基本条件,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人类能改造自然、征服自然,但人口增长过快、数量过多就必然导致资源消耗过量,环境恶化。总之:之所以要在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相互协调中促使经济持续发展,就是因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正如2001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所言:世间万物,生命的网。

  (4)作为地球村的一员,中国要不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呢?

  (联系书本第五课回忆我国当前的人口、资源、环境状况)

  3 可持续发展——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重点理解“必然”二字)

  为什么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详细内容见纲要)

  ( 1 )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形势

  ( 2 )实施可持续发展师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长远大计

  4 实施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呢?(措施)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关键就是——扎扎实实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

  (1) 加强宣传教育,努力增强全民族的人口意识,资源意识和环保意识。

  (2) 坚持经济发展与控制人口两手抓,同时提高人口素质。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条件。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人口问题是制约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是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

  (3) 把经济社会发展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结合起来。

  (4)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与依法治国、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结合起来。

  (5)必须把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科教兴国战略结合起来。

  二、相关时政解读----怎样认识当前提出的科学发展观

  1背景材料:树立科学发展观,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2003年11月27日至29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公报中也进一步明确提出:“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这既是经济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解决目前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2重点理解:(1)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是科学发展观的要义。首先,树立科学发展观,要坚持全面发展。其次,树立科学发展观,要坚持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再次,树立科学发展观,要坚持可持续性发展。(2)全面、协调、可持续性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3)“科学发展观”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三个代表”的要求。(4)“科学发展观”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3辅助理解: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们得出的一条基本经验。2003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万亿元,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这一新的历史性成就,是全党全国人民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丰硕成果。

  不同的发展阶段面临不同的发展课题。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反映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不够全面;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使“三农”问题更加突出;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使地区差距有扩大趋势;经济的快速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日益加大。这些问题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发展的实践丰富着发展的理论,发展的理论指导着发展的实践。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确立,使发展的内涵更加清晰,发展的途径更加明确,发展的眼光更加深远。

  发展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必须加快经济发展。不发展不行,发展慢了也不行。经济增长是发展的基础,没有经济的数量增长,没有物质财富的积累,就谈不上发展。但增长并不简单地等同于发展,如果单纯追求扩大数量,单纯追求速度,而不重视质量效益,忽视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忽视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样的发展是片面的,难以实现全面的小康。

  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协调推进。党和国家把“三农”作为发展的重中之重,大力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积极推进“走出去”战略,立足点就是促进城乡、区域、对内对外的协调发展。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没有西部以及落后地区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

  发展不仅应尊重经济规律,还应尊重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大国,随着向工业文明的迈进,人口、生态、环境、资源等矛盾日益突出,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把控制人口、保护生态和环境、节约资源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资源相协调,我们才能实现发展的良性循环。绝不能“一地致富,八方遭殃”,绝不能“吃祖宗饭,砸子孙碗”。发展,就应该在自然界涵养能力和更新能力允许的范围内,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和人与自然相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科学的发展观是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高瞻远瞩的把握,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三、 热点例题解析

  (一)选择题 1.2003年10月10日中华网报道,针对我国二氧化硫年排放量大大超过环境自净能力,近1/3的国土酸雨严重污染的现实,国家环保总局和发改委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对燃煤电厂二氧化硫的污染防治。此举 ( ) A.能彻底解决我国现环境问题   B.会延缓我国经济发展C.是保护环境的重要举措 D.不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必须把可持续发展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坚持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在我国环境保护是 (  ) A.全体公民的自觉自愿的行动     B.公民应尽的义务C.公民应承担的责任     D.一项艰巨而又紧迫的任务

  3.近年,广西北部湾近岸海域的海水污染呈加剧趋势。除了入海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影响外,不合理地开发海洋,特别是不断升温的海水养殖等被普遍认为是主要污染源。要阻止北部海湾海域的海水污染,有关部门应该 (  ) A.采取措施,提高沿海居民的环保意识 B.对海域进行全面规划,合理开发,保持生态平衡 C.采取“先污染,后治理”的方针 D.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

  4.上海世纪公司新近辟出了“心愿林”“爱心林”“爱情林”和“相约林”四块树木认养主题林,引导人们参与公园的绿化和植物的养护。这一举措有利于 (  ) A.提高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 B.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C.体现依靠群众保护环境的原则 D.增添人们的生活乐趣

  5.我国正在修建的青藏铁路对穿过可可西里、楚马尔河等自然保护区的线路,采取了绕道、在野生动物活动区地段设置通道等措施。这样做 ( ) A.能减少青藏铁路的投资 B.可有效利用土地资源,节约耕地 C.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有利于保护生态平衡 D.根本目的是开发当地旅游资源

  6.2003年10月24日,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在全国自然生态保护工作会议上表示:今后我国生态保护要遵循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既要尊重经规律,又要尊重自然客观规律”等四条基本原则。此举 ( ) A.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 B.有利于保护我国的生态平衡和生态环境 C.表明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D.表明今后我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会再出现新的环境问题

  (二)简始终把节水、治污放在首位。请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三)阅读分析题1.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贯彻“五个统筹”: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这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党的文件中首次集中阐释新的发展观——全面发展、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请谈谈你对新一届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新的发展观的理解.

  2.某中学一兴趣小组围绕淮河流域A市的资源、环境、人口问题开展社会调查活动。为了收集相关资料,他们打开电脑,点击一个相关网络,获得了如下资料:材料一:淮河是我国七大水系之一。有句民谣唱得好:“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然而,这条养育了全流域两亿人民的“母乳”般的河流,如今干流水质大部分处于重污染状态,191条支流中有一半水质明显下降,造成鱼虾大量死亡,农产品质量下降。材料二:在该网站上,A市市府还列举了一些本市存在的问题,其中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低;资源过度开发的问题尤为突出。假如你是该兴趣小组的成员,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针对这个问题,请分别从青少年学生和企业经理的角度谈谈应怎么做? (2)结合材料二,就如何解决A市的问题,请你给当地政府提出合理化建议。 (3)请列举在日常生活中你为保护环境所做的一两件事,并说明这样做的理由。

  3. 材料一: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他统筹国内外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

  材料二:2003年11月27日——29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贯彻2004年经济工作会议的总体要求,重要的是牢固确立和认真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既是经济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对要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的理解?

  4. 材料一:近年来,国际上提出了“循环经济”的新概念,循环经济

  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资源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

  模式。上海宝钢通过采用先进工艺技术和强化管理,使水

  的重复利用率达到98%。

  材料二: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资源,我国先后制定和颁布

  了16部法律和30多项相关行政法规。

  (1)宝钢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表明我国经济建设选择的是什么发展战略?

  (2)上述两则材料说明我国是如何实施这一战略的?

【专题:可持续发展战略 、科学发展观】相关文章:

可持续发展的战略08-17

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地理科学及地理教育08-05

可持续发展观与中学地理教学08-05

可持续发展战略教学反思08-25

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 推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08-15

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初中地理教学08-07

科学发展观视阈下地方高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分析08-26

落实科学发展观, 切实增强我县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08-12

论可持续发展战略与中学地理教育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