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经济论文>证券论文>对我国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基本分析与判断

对我国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基本分析与判断

时间:2023-02-20 10:28:08 证券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对我国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基本分析与判断

来源:全景网络


  深圳证券交易所博士后工作站 叶青 大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王婧
    上市公司是股市的微观基础,其经营的好坏对股票价格有直接影响。在成熟股市,股价主要由盈利来推动,公司的经营前景好,股价会上升,反之会下降。那么,我国上市公司的整体经营状况如何,其经营业绩与股价波动是否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本文对1996-2000年上市公司业绩波动轨迹及相关方面做了全样本分析,指出了一些引人注目的现象,提出了令人思索的问题.
    □我国上市公司绝对盈利水平呈增长趋势,上市公司主营收入和总资产的成长性较好,但利润的成长性较差,盈利能力有所减弱 
    □1996-2000年我国亏损上市公司数、亏损金额呈上升趋势,亏损公司数占公司总数比重近年有所下降,亏损额占净利润总额比重呈波动变化;绝大多数亏损上市公司属于暂时性亏损,但有不少亏损上市公司具有连亏效应 
    □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综合质量变化经历了两个阶段,1996-1998年上市公司质量不断提升,1999-2000年上市公司质量有变差的迹象 
    □上市公司经营质量与股价波动的关系表现为,当年高质量的上市公司在当年有较好的市场表现,当年低质量的上市公司当年的市场表现较差;上市公司质量信息对市场中股票价格的变化有提前反应 
    一、我国上市公司经营能力趋弱 
    我国上市公司经营业绩总体情况表现为以下特点: 
    1、上市公司绝对盈利水平呈现增长趋势。1996-2000年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利润连年增长。2000年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利润的平均值分别为986541906元和194174925元,比1996年分别增长了58%和243%,净利润除1997年有所下降外,1998-2000年也出现递增趋势,2000年净利润为70384324.7,与1996年比较,增长了21%。 
    2、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有所减弱。每股收益从1996年的0.33元,减少到2000年的0.20元;净资产收益率1996年为15.57%,2000年竟然出现负值,这主要是由于亏损公司的亏损额占净资产的比例过大而引起;资产报酬率1996年为9.89%,2000年下降为5.29%。 
    3、上市公司主营收入和总资产的成长性较好,而利润的成长性较差。1996-2000年各年主营收入增长率和总资产增长率均为正值,说明上市公司主营收入和总资产的成长性较好。而净利润增长率除1997年为正数外,其余年份均为负数,说明我国上市公司利润的成长性较差。 
    4、上市公司资产运作总体状况基本良好。从权益资本规模来看,我国上市公司每股净资产变化比较稳定,基本上保持在2.5元左右。从资本结构来看,资产负债率在45%-50%之间变动,说明资本结构比较合理。从资产的流动性看,上市公司流动比率、速动比率除1997年较高外,其它年份在1-2之间变动,总体来看,上市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较强。从上市公司管理资产的效率看,1996年上市公司的应收帐款和存货周转速度较高,平均周转天数分别为4天和7天,而2000年二者分别为60天和15天,虽然周转速度有所降低,但基本上还在正常范围之内,说明上市公司应收帐款和存货总体管理水平尚可。 
    二、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行业和地区差异明显 
    上市公司由于所从事的行业不同和所处的地域不同,其经营业绩会表现出差异。我国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在行业和地区上的差异特点表现为: 
    1、从盈利能力来看,2000年从事传播与文化产业和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的上市公司盈利能力较强,而从事综合类和批发零售贸易的上市公司盈力能力较弱;贵州、安徽、宁夏、北京、江苏的上市公司较强,而福建、海南、深圳、湖北、广东的上市公司较差。 
    2、从成长性来看,2000年信息技术业、农林牧渔业和金融保险业的上市公司成长性较好,而社会服务业、批发零售贸易和制造业上市公司成长性较差;安徽、新疆、宁夏、北京、广西的上市公司成长性较好,而四川、深圳、河南、天津、云南的上市公司较差。 
    3、从资产运作状况来看,传播与文化产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较好,综合类、房地产业、金融与保险业较差;江西、北京、湖南、内蒙古、安徽的上市公司资产运作总体状况较好,海南、青海、深圳、上海、新疆的上市公司较差。 
    三、上市公司亏损出现新的情况 
    1996-2000年我国上市公司亏损情况具有以下特点: 
    1、亏损上市公司数、亏损金额呈上升趋势,亏损公司数占公司总数比重近年有所下降,亏损额占净利润总额比重呈波动变化。亏损上市公司家数、亏损金额除1999年有所回落外,其它年份比上年都有增加。亏损上市公司家数1996年为32家,2000年增加到98家,增长了2倍;亏损金额1996年约为20.9亿元,2000年增加到138亿元,增长了5.6倍;亏损公司数占公司总数比重近年有所下降,1998年亏损公司数比重最高,为9%,2000年下降到8.8%;亏损额占净利润总额比重呈波动变化,1998年最高,为24.1%,1999年大幅下降,为14.1,而2000年又有回升,为17.5。 
    2、上市公司亏损与行业景气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历年亏损公司中,制造业、综合类上市公司亏损家数最多,而金融保险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亏损家数少。将亏损上市公司数按行业分类可见,1996-2000年制造业、综合类尽管每年亏损公司家数不同,但他们每年都是亏损家数最多的行业;金融、保险业五年来没有一家公司亏损。这说明上市公司亏损与行业景气有着密切的联系,夕阳产业公司经营不景气,亏损面较大,而朝阳产业、基础产业经营景气,亏损面小。 
    3、亏损上市公司地域分布广,并且

对我国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基本分析与判断

经济越发达地区,上市公司越多,亏损公司也越多。1996年亏损公司家数多的省市为深圳、上海、海南、辽宁、四川,亏损公司数占上市公司总数比重大的省市依次为海南、深圳、辽宁、四川、陕西。2000年亏损公司家数多的省市为上海、深圳、四川、广东、海南、福建,亏损公司数占上市公司总数比重大的省市依次为海南、福建、贵州、广东、四川、深圳。可见,历年亏损上市公司多、比重大的地区,多是经济发达、上市公司多的地区。 
    4、亏损上市公司数量与上市公司上市时间呈正相关关系,上市时间越短,亏损上市公司比例越小。在1996-2000年亏损上市公司中,大多是1993年、1994年和1996年上市的公司。 
    5、绝大多数亏损上市公司属于暂时性亏损,但有不少亏损上市公司具有连亏效应。从统计看,1996-2000年年报中,仅亏损一次的上市公司有108家,这些上市公司很快扭亏为盈,属于暂时性亏损。而亏损发生过两次的有67家,发生三次的有15家,发生四次的有9家;连续两年发生亏损的上市公司有58家,连续三年亏损的有14家,连续四年亏损的有4家,连续五年亏损的有3家,表明一些上市公司亏损状况很难扭转,其亏损具有连续性、复发性特征。 
    四、上市公司经营质量综合评价偏低 
    前面,我们从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单项指标和不同层面进行了分析,描述了上市公司的基本经营状况。然而,由于每个指标仅反映上市公司每个经营侧面的情况,同时,每个上市公司在不同指标、不同层面的表现会有很大不同,因此,为了综合反映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及其质量状况,我们需要对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进行综合评等。 
    这里我们选择12个财务指标,采用加权平均方法计算各上市公司得分,并参考标准普尔 S&P 评级公司、穆迪 Moody 公司评级标准等方法,根据综合评分将上市公司经营质量分为9级;并将上述9个等级按照上市公司综合经营业绩分为好、较好、一般、差四种质量类型,1-3级,为质量好类;4-5级,为质量较好类;6-7级,为质量一般类;8-9级,为质量差类。根据上述评等方法,得到各年上市公司评等结果,将其整理得到历年上市公司质量分布表和质量状态转移概率表。我国上市公司经营质量状况表现为以下特点: 
    1、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综合质量变化经历了两个阶段。1996-1998年质量好和较好类型的上市公司家数连年增加,比重连年增大,而质量差的上市公司数和比重连年下降。1996年质量好的上市公司有89家,占当年上市公司总数的比重为11.6%,1998年该类公司数增加到166家,比重增加为15.3%;1996年质量差的上市公司有129家,占当年上市公司总数的比重为16.9%,1998年该类公司数减少到73家,比重减少到6.8%;1996年质量差的上市公司多于质量好的上市公司,1998年则相反,质量好的上市公司大大多于质量差的上市公司,说明这一时期上市公司整体质量向好。 
    1999-2000年上市公司质量有变差的迹象。1999年与1998年相比,质量好的上市公司和质量差的上市公司无论在绝对数量还是相对数量上,都有所减少,而处于中间质量(较好和一般)状态的上市公司数量和比重都有所增加,说明1999年是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发生转折的一年。2000年较1999年,质量差和中等类型的上市公司数量增加,比重上升,说明2000年上市公司经营质量普遍变差,但质量好类上市公司数量、比重有所增加,且质量好的上市公司数量仍然高于质量差类上市公司数量。因此,整体来看,2000年我国上市公司质量变差,但并未明显恶化。 
    2、上市公司经营质量状态有变化规律。质量好的上市公司一般在下一年度质量下降变为较好的占一半左右,质量差的上市公司在下一年度质量提高变为一般或较好的占很大比例;而质量较好的上市公司质量变化比较稳定,继续保持质量较好状态的比重最大。 
    1999年质量好的上市公司在2000年能够继续保持的,仅为11.18%,而由质量好变为较好的上市公司所占比重最大,为51.32%;1999年质量差的上市公司在2000年经营质量仍然没有起色的比重较小,为14.71%,而质量由差转变成一般或较好的比重较大,分别为36.76%和38.24%;1999年质量处于中间状态,2000年继续保持这一状况的比重最大,能够继续保持较好状态的为44.55%,能够仍然维持一般状态的占39.83%。其他年份的状况与此类似。 
    经营业绩与股票价格波动关系 
    理论上,上市公司是股票市场的微观基础,其经营业绩和质量对股价波动会有决定性的影响作用。在我国,现实与理论是否吻合?是否质量高的上市公司会有较好的市场表现,而质量差的上市公司市场表现会较差? 
    为了分析这一问题,我们在质量评等的基础上,将评等为1等的上市公司作为高质量股票组合,将评等为9等的上市公司作为低质量股票组合。由于当年的评等结果是根据当年的财务指标计算的,而当年的财务指标是在下一年才公布的,因此我们分别计算各年高质量股票组合和低质量股票组合当年每日股价指数和后一年(即财务指标公告年份)每日股价指数。 
    这样,如果当年的上市公司质量与当年的股价波动有相关关系,说明上市公司质量对股价波动有超前影响作用,市场对上市公司质量好坏信息的反应提前;如果当年的上市公司质量与后一年的股价波动有相关关系,说明上市公司质量对股价波动有正常影响作用,市场对上市公司质量这一信息的反应正常。根据这样的思路我们得出了计算结果。 
    从当年的上市公司质量与当年的股价波动关系来看,各年的高质量组合平均收益率都高于其低质量组合的平均收益,例如,1996年高质量组合收益为0.0025,而低质量组合收益为0.0018;2000年高质量组合收益为0.0021,低质量组合收益为0.0014,很明显,当年高质量的上市公司在当年有较好的市场表现,而当年低质量的上市公司当年的市场表现较差,这说明上市公司质量对股价波动有超前影响作用,市场对上市公司质量信息有提前反应效应。 
    从当年的上市公司质量与后一年的股价波动来看,1996年高质量上市公司在年报信息公布后的1997年的组合收益率为

0.0018,高于低质量上市公司在后一年的组合收益率(0.0007),除此之外,1997-2000年的高质量上市公司在相应后一年的市场收益率反而低于低质量上市公司在后一年的市场平均收益,这从另一侧面说明,上市公司质量好坏信息在信息未公布的当年已提前反应,而在信息公布年上市公司质量信息对市场中股票价格的变化并未产生正的影响作用.

【对我国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基本分析与判断】相关文章:

我国证券期货业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的实证分析08-05

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体系分析08-05

我国上市公司分行业成长性分析08-05

上市公司托管经营信息披露问题分析08-07

我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与代理成本问题分析08-07

我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与代理成本问题分析08-07

AHP方法综合评价上市公司经营业绩08-05

上市公司托管经营信息披露问题分析 论文08-08

我国高科技上市公司股票价格分析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