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先生网 >> 经济论文 >> 西方经济学 >> 正文

北美的物流战略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时间:2007-3-23栏目:西方经济学

夺回在制造业上的优势,才能保持在国际上的领先地位。1999年,美国国会提出了要为国防部拟定一个同时能够体现工业界利益的较长期的制造技术规划。由受托的里海大学带领的国防部、工业界、学术界代表及100多家公司组成的联合研究组最终撰写了一份“21世纪制造企业战略”报告。报告提出了以虚拟企业或动态联盟等供应链为基础的敏捷制造模式,变企业之间你死我活的竞争关系为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共赢关系。供应链管理在美国企业得到了迅速的推广应用。
    (四)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崛起推动了供应链管理的实施
  一方面,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随着美国对市场进入、经营线路、费率等运输管制的解除及运输经纪人的出现,运输市场竞争异常激烈,承运人和货主之间原有的买卖关系被打破。随后,加拿大也解除了运输管制。运输企业纷纷作为客户战略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从事运营,不再是单纯提供运输的“车轮”公司,他们积极为用户设计、创新物流服务项目,迅速成长为提供多功能服务的物流服务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另一方面,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与加拿大两国贸易量的迅猛发展,一则造就了一批第三方物流公司,二则使得具有规模经济、专业化优势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反过来又进一步推动了货主放弃物流自营,将物流业务实行外包并促进了货主在更广泛领域里实行供应链管理。
    (五)北美自由贸易协定铺平了北美一体化物流战略的发展道路
  随着1994年1月1日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全面生效,美国在与加拿大长期经济合作的基础上,又与墨西哥加强合作,排除了关税壁垒及缩小了投资限制等其他壁垒,为构筑北美一体化战略铺平了道路。跨国公司的纷纷成立客观上要求加强供应链管理,以提高物流效率和获利能力。
    (六)零售商渠道地位的变迁,引发了需求拉动型的供应链管理
  尽管长期以来北美经济趋向消费驱动性,广告力度很大,但制造商仍然采取的是通过分销渠道将其产品推销给零售商的经营战略。随着顾客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加之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化,顾客需求的多样性和市场变化的不确定性不断增大,渠道地位发生了显著变化,产品在供应链的流动方式转由大型零售商决定,需求拉动型的供应链管理应运而生。
      三、物流战略演化的内部成因
    (一)消除部门间利益冲突
  部门间利益冲突的消除是内部一体化的成因所在。一方面,物流系统的构成要素(采购、运输、配送、储存、包装、定单处理、库存控制等)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其中一项要素(活动)的变化,会影响到其他要素相应地发生变化。如运输越集成,包装越简单,反之,杂货运输对包装要求就很严格。再者,商品储存数量和仓库地点的改变,会影响到运输次数、运输距离甚至运输方式的改变等等。因此,只有对系统各功能破除分项管理,进行统一管理,才能更有效地提高整个系统的运作效率。另一方面,物流各项成本间存在交替损益关系。如减少商品储存的数量可以降低储存成本,但由于储存数量减少,在市场规模不变的情况下,为了满足同样的需求,势必要频繁进货,增加了运输次数,从而导致运输成本的上升。也就是说,在追求库存合理性时又牺牲了运输的合理性。采用分项物流管理的各个部门追求自身的“最优化”,势必会影响到整个系统的优化性,只有通过采用一体化物流管理把相关的物流成本放在一起考虑,才能实现整个系统的最优化,实现最低总成本物流。
    (二)提高物流绩效
  提高物流绩效是创建物流子公司的根源。物流子公司作为代理企业专司物流业务管理的组织部门,通过对物流业务统一指挥并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然会加强对物流成本核算,不断提高物流效率和劳动生产率。与此同时,企业多余的物流能力可参与社会经营,避免了物流能力的闲置和浪费。
    (三)强化核心竞争力
  强化核心竞争力是追逐外部一体化的动因。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企业竞争力的研究逐渐转移到企业核心竞争力领域。核心竞争力被认为是企业借以在市场竞争中取得并扩大优势的决定性力量,其内涵十分丰富,反映在技术资源、知识文化、组织与管理系统中。由于任何企业所拥有的资源都是有限的,它不可能在所有的业务领域都获得竞争优势。有的企业具有核心技术能力、核心制造能力,却不具备核心营销能力、核心企业组织协调管理能力和企业战略管理的核心能力。快速多变的市场竞争中,单个企业依靠自己的资源进行自我调整的速度很难赶上市场变化的速度,因而企业必须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在核心业务上,强化自身的核心能力,而将自身不具备核心能力的业务以合同的形式(外包)或非合同的形式(战略联盟或合作)交由外部组织承担。通过与外部组织共享信息、共担风险、共享收益,将上述五种核心能力加以整合集成,从而以供应链的核心竞争力赢得竞争优势。
      四、中国的企业物流现状
  从宏观和外部环境来看,中国发展一体化物流存在着各种瓶颈,诸如:长期以来受“重商流”、“轻物流”理论和思想的影响,对物流在经济发展和企业中的作用和地位缺乏足够认识和重视;物流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学科建设严重滞后;缺乏物流的法律、法规建设;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对于支撑物流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信息网络建设等缺乏统筹规划,各部门、各地区各自为政,闭门造车,缺乏协作,尚没有形成统一、开放的物流市场;就业机制和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第三方物流市场薄弱,等等。从微观环境来说,企业物流管理与运作也不容乐观:
    (一)物流支离破碎,整个系统的运作效率低下
  受宏观环境的影响,企业没有将物流看成优化生产过程、强化市场经营的关键,而将物流活动置于附属地位,被动地接受生产、销售服务。大多数企业将仓储、运输、装卸搬运、采购、包装、配送等物流活动分散在不同部门,没有纳入一个部门对物流活动进行系统规划和统一运作与管理。中国的多数企业在管理机构设置上没有专门的物流管理组织就是例证。由于物流活动跨职能、跨部门设置,各部门各自为战,且缺乏对物流成本的核算和物流财务分析,致使整个系统的运作效率非常低下。以物流总成本为例,根据1997年IMF的数据,美国的占GDP的10.5%,日本的占GDP的11.4%,而中国的却占GDP的16.9%,且中国业内人士估计可能在20%或以上。
    (二)信息滞后,物流难以畅通无阻
  在物流管理上,很多企业还停留在纸笔时代,有些企业虽然配备了电脑,但还没有形成系统,更没有形成网络,同时在物流运作中也缺乏对EDI、个人电脑、人工智能/专家系统、通信、条形码和扫描等先进信息技术的应用。由于信息收集、处理、跟踪的低效性

以及企业缺乏对各方物流信息全面、准确、动态的把握,且不说企业无法实现内、外部物流一体化以寻求物流系统的最优化和合理化,参与供应链管理,就连基本的物畅其流也难以做到,更不用说去抓住稍纵即逝的机遇,快速开发出高性能、高可靠性、价格合理的新产品并准确及时地交付给顾客,满足消费者快速变化、日趋个性化和多样化的需求,进而强化企业的竞争能力。
    (三)粗放型经营突出,缺乏对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面临“经济全球化”、“物流无国界”的经营环境,美国的企业在与日本企业竞争时,已经感觉到了压力,他们纷纷实施归核战略——要求企业集中资源,培育其核心能力,大力发展核心主业,把主业做大、做强、做精,走集约化道路,并在全球范围谋求物流外包或与全球的外部企业缔结战略联盟,以整个供应链的整体优势参与国内、国际竞争。随着中国加入WTO,对外各种贸易壁垒的逐步取消,应该说,中国企业更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然而中国企业的物流管理依然是“大而全”、“小而全”,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多数企业都有自己的运输、仓储等部门,或有自己专门的运输公司、仓储公司等,奉行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原则,进行物流自营。由于这些部门或专业公司大都围绕着母体转,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不去市场找生意,资源闲置和浪费现象严重;时下,还有一些在国内具有一定竞争力的企业,不顾企业物流管理能力是否具备,不惜斥巨资在国内建立自己的物流子公司,也不把物流交由具有比较优势的第三方经营。如此这般“大而全”、“小而全”并仅依靠企业自身力量参与国内、国际竞争的粗放型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下页更精彩:1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