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经济论文>金融学论文>中国银行业改革开放历程研究——基于发展路径选择的视角

中国银行业改革开放历程研究——基于发展路径选择的视角

时间:2022-08-26 05:37:51 金融学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国银行业改革开放历程研究——基于发展路径选择的视角

  中国银行业改革开放历程研究——基于发展路径选择的视角
  作者:吕祥勍(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四川成都610064)
  摘要:文章系统、全面地梳理了中国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改革发展历程,并引入主流银行业发展理论进行了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发展路径:即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主要围绕公司治理建设进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采取了跨区域发展的发展路径;地方金融机构随着地方政府金融意识的转变进行了试错式发展;政邮机构随着金融市场功能的演变而进行调整转型;非银行业金融机构主要随着国家制度变迁进行发展演进。这些规律的总结和路径的分析,对于中国银行业下一步的统筹科学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中国银行业;改革开放;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F83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5831(2010)03-0021-09
  一、引言
  传统的银行发展理论多侧重于从某一方面研究银行业的发展,但由于中国银行业机构体系多元化、推动因素多样化,单一理论难以系统、全面地解释中国银行业发展的种种逻辑。笔者通过对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实证分析认为,不同类型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具有不同的发展主导因素,研究中应该采用差别化的理论研究和分析范式,分门别类,有针对性地考察银行业中各类银行机构的发展路径。
  二、国有商业银行改革——逐步完善现代金融企业公司治理
  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是对于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的制度性安排问题1。。银行由于具有高负债经营、债权入主体多元化、业务活动的巨大外部性等特点,使得公司治理对于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学术界对于国有银行通过改善公司治理来推动改革的理论由来已久,其核心思想是推动国有银行完善公司治理,建立产权结构、制衡机制和激励机制等制度2。如王大用指出国有银行改革效果并不显著的原因在于体制未动,治标未治本,管理进步慢,并主张从改革国有银行的治理结构下手,因为改革治理结构是改进治理的基础;许小年认为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核心任务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有了良好的治理结构,管理的改善、风险的控制只是技术问题。
  实际上,国有商业银行这30年的改革开放,正是围绕公司治理这一核心命题,完成了从行政管理体制下的国家专业银行到国家控股、境内外上市的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蜕变。从公司治理的角度考察,这一变革过程可以分为3个阶段。
  (一)国家专业银行阶段的公司治理(1979—1993年)
  国家专业银行在成立之初就在商业化改革方面开始进行一些探索,银行具有了一定程度的经营管理权,业务交叉也开始出现。但国家专业银行在内部管理上仍然实行行政性的管理体制,尽管银行一定程度上拥有了自行融通和运作信贷资金的权力,但这一“权力”的行使只能在国家下达的信贷计划这一“笼子”里行使,是否遵守和完成国家下达的信贷计划,仍然是考察评价银行和银行管理者的关键,国有银行还谈不上市场化经营。因此,其公司治理实际上就是简单的行政命令再执行的管理模式。
  (二)国有独资商业银行阶段的公司治理(1994-2002年)
  在这一时期,随着《商业银行法》赋予国有银行市场化主体法律地位的确立以及政策性银行成立使国有银行政策性业务的分离,再加上国有银行的专业分工逐渐淡化,使工、农、中、建4家银行向市场化方向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一是加强内部管理和风险控制建设,正式取消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规模管理,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二是进一步强化统一法人管理,改革内部稽核体制,建立权责明确、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内部管理体制。三是引入国际先进的贷款风险识别和管理理念,推行贷款5级分类试点。四是根据市场化原则积极推进机构管理改革,针对分支机构重叠、管理层次多、运行低效的状况,进行机构改革和人员精简。这些措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国有商业银行的市场化进程,但总体上看,银行经营管理还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没有真正的公司治理机制,与巴塞尔银行公司治理准则相比差距明显(表1)。
  
  (三)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2003年至今)
  严格意义上说,国有商业银行在实施股份制改革之前,还不能称之为具有现代市场环境意义下的公司治理。前一阶段改革主要是在梳理内外部关系、引进先进管理技术以及处置不良资产的层面上进行的,并没有触及银行管理体制(如产权结构、制衡机制的改革)这一深层次问题。对此,经过多年的反复论证和研究,2003年,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以更加彻底的市场化改革方式启动。
  1.围绕公司治理制定股改战略并出台制度安排
  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明确了把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并通过引进境内外战略投资者帮助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和内控机制的战略。同时,监管当局以公司治理改革为核心做出大量制度安排,如银监会出台了《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及相关监管指引》,并提出了涵盖经营绩效、资产质量、审慎运行3大方面的7项具体指标,为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改革确立了监测和评估的标杆。
  2.完善公司治理构架
  各家股改银行建立了专业化、多元化的董事会,形成包含国家股权董事、管理层兼任的执行董事、战略投资者派驻董事和独立董事多种成分构成的董事会,并合理划定职责边界,协调好党委会与“三会一层”的关系和分工,有效延续党委会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表2反映了目前工、建、中、交4大银行董事会结构。
  
  3.完善管理机制
  股改后,四家银行按照集约化、扁平化的原则和前、中、后台分离的要求,积极推进系统内管理机制的改进工作,减少管理层级,精简管理机构,改变过去“多级经营、多级管理”的分级经营机制,加强执行力的穿透性和报告路线的通畅性,并普遍引入了矩阵式管理模式(图1)。
  
  概言之,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发展,主要围绕现代金融企业公司治理的改进和完善,即“企业化改造一商业银行转型一股份制商业银行改革”这一线索展开,并最终初步建立了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金融企业公司治理模式。
  三、股份制商业银行改革——逐步实现跨区域的增量改革发展
  刘雪瑞认为,中国改革是增量改革,即在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内,让市场机制在资产增量的配置上发挥作用,从而使增量部分不断扩大,计划经济的存量比重逐步缩小,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实施成本。特别对于具有一定后发优势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增量改革就是其应对国有银行垄断竞争,取得发展的必然选择。由于市场上巨大的金融资源需求自发引致相应的供给结构并导致市场自发均衡,因此股份制商业银行通过增量改革既可以避免存量改革的利益博弈成本,又可以渐进地满足金融需求‘叫。董红蕾也建议股份制商业银行改革可以采取通过对增量品质的控制而渐进地改变存量品质的方式来进行。7-。事实上,股份制商业银行,正是采用了增量改革发展的模式,通过跨区域发展战略,不断发展壮大。其跨区域发展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1986年到1998年是股份制商业银行发展的初级阶段
  在成立之初,股份制银行大多定位于服务地方经济,(范文先生网收集整理www.fwsir.com)发展模式主要以抢占大中型对公客户为主。随着自身实力的壮大和市场环境的发展,股份制商业银行逐步打破了按行政区划层层设置分支机构的传统做法,结合经济区域的划分,按照市场原则和成本一效益原则设置机构,为跨区域发展奠定了基础,并形成了在沿海、沿江、沿边对外开放度大、货币化程度高的经济中心城市的机构网络。发展初期,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网点主要分布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胶东半岛和辽东半岛等沿海地区。
  (二)第二阶段:1998年到2003年是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快速发展期
  随着自身业务的快速膨胀,股份制银行在当地的市场份额渐趋稳定,增长潜力有限;另一方面,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使得企业客户呈现出较为明显的集团化发展趋势,要求银行提供越来越多的跨区域金融服务。因此,各股份制商业银行纷纷制定机构扩张战略,加快网点布局速度,以突破瓶颈,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如招行抓住上海浦东大开发的机遇,于1991年2月19日获批成立了第一家外地分行上海分行,标志着招行走出深圳,走向全国。同时股份制商业银行瞄准机遇,稳步展开了华东南经济发达城市的机构布局。到20世纪末,基于西部大开发的发展战略,股份制商业银行在立足华东南的基础上,又加快了机构网点向内陆地区的延伸,股份制商业银行真正完成了从“区域性商业银行”到“全国性商业银行”的转变。
  (三)第三阶段:2003年以来,股份制商业银行随同中国经济一起进入到一个黄金发展时期
  这一时期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壮大直接表现在增量的大幅提升上。特别是2003以后新成立了3家全国性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即恒丰银行、浙商银行和渤海银行,进一步壮大了股份制商业银行的队伍。这一时期,股份制商业不仅规模、市场占比和数量其提高,更主要的是其竞争力的形成和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引进。随着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全国范围内的网点布局和增量发展,其市场份额也在不断地扩大,截止到2007年底,股份制商业银行总资产的比例由10.71%上升到13.78%,复合增长率为19.62%:总负责比例由10.76%上升到13.94%,复合增长率为19.28%(图2)。
  
  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发展,主要在增量改革理论的指导下,按照跨区域发展的路线图在进行,经历了“区域内扎根一跨区域发展一引入战投、提升竞争力”的发展路径后,已经成为银行业中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四、地方金融机构改革——受控于地方金融意识变化的发展
  从制度经济学角度来看,转轨中的经济需要一种特殊的过渡金融制度安排。由于政府干预的特殊金融制度安排的存在,才为转轨过程中的经济提供足够数量的低成本货币供给,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地区金融改革。在地区金融发展过程中,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作为委托人和代理人,一方面从最优激励契约的角度讲,其风险共担契约可以产生巨大的激励效应和资源配置效果;但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官员具有不同于中央政府的相对独立目标,其政绩最终要通过维持本地社会稳定,提高本地经济发展水平来体现,因而要在体制改革中利用对“金融工具”的控制来实现上述目标。按照学术界的普遍看法,金融控制即是政府为有效并低成本地集中个人部门储蓄为己所用,而对金融体系采取控制和垄断性质的措施安排。在这种制度安排下,地方金融机构随着地方政府经济发展规划和金融产业化意识的变化,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其中,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等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的发展过程就是典型。
  (一)城市商业银行②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城市私营、个体经济蓬勃兴起,为其提供金融服务的城市信用社也迅速发展,但是,在地方政府的干预下,加之城信社自身风险意识、管控能力不足,在经营中背离了合作制原则,城市信用社实际上已办成了地方性的小商业银行,经营风险日益显现和突出,保支付形势严峻。为此城市信用社先后经过了3次清理整顿(1989-1991年、1992-1994年、1997-1998年),并最终采取保留、改制、合并重组、收购、组建城市商业银行和撤销等6种分类进行了终极处置。
  在城信社基础上组建起来的城市商业银行同样受制于地方政府,特别是1996-1999年,在各地政府的强力推行下,一批位于地级市、资产质量较差、历史包袱沉重的的城商行开业,对整体利润水平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虽然城商行的数量由18家增至88家,但税前利润却从42.84亿元锐减至0.66亿元。为此,2000年人民银行将全国城市商业银行分为6类进行差别化监管和整顿。同时,随着地方政府市场意识和金融产业意识的改善,加大了对城商行规范发展的支持力度,一些高风险的城市商业银行通过资产置换、重组、政府注资以及相应的配套政策等多种方式来化解风险。截至2004年末,各级地方政府及股东为处置城市商业银行历史遗留包袱、解决不良资产问题累计弥补城市商业银行财务亏损51.42亿元,累计剥离不良资产71.73亿元,累计置换不良资产235.12亿元,投入的资产总额达358.27亿元,表2反映了1996-2007年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状况。
  (二)农村信用社的发展
  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农村金融形成了政府主导型的金融模式,农村信用社同时受中央银行、各级政府的领导。1979年,中央确定农信社由中国农业银行管理,但是农村信用社合作化运动发生扭曲,演变成集体化运动,并进而逐步转变为国家银行在农村的基层机构。1996年,国务院作出《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把农村信用社逐步改为由农民入股、由社员民主管理、主要为人股社员服务的合作性金融组织,这实际上是要减少政府对信用社的干预,体现其“合作制”的特点。1998年到2002年,全国共减少农村信用社法人机构1万多家,不良贷款比例由1999年的51.23%下降到2002年的36.92%。
  2003年,按照“明晰产权关系、强化约束机制、增强服务功能、国家适当支持、地方政府负责”的总体要求,农村信用社新一轮改革启动,其核心是产权制度改革。在保证人股社员利益、加强监管的前提下,充分调动了地方政府对农村金融支持的力度,各地根据农村经济发展的情况,以及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不平衡性,分别进行不同产权形式的试点,探索形成了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合作制等3种产权模式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统一法人、两级法人体制等4种组织形式并存的农村合作金融产权结构,图3反映了农村信用社法人机构的变化。
  
  随着现代金融意识的逐步养成,地方政府从早期单纯控制“金融工具”转向积极打造地区金融产业。地方金融机构正是在这样的意识转变和力量推动下进行了试错式的发展,并最终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五、政邮机构、资产管理公司的改革——适应金融结构和功能调整的转型
  市场经济国家的发展历程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金融资产的规模会不断扩大,金融相关比例(FIR)会不断提高。与上述过程相伴随的是金融机构本身的结构变迁,即银行类金融机构在资产总额中的比例会趋于下降,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比重显著提高。1969年,戈德史密斯发表了《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创立了金融结构理论,对金融结构演变过程中其他银行金融机构的发展规律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博迪和默顿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提出了基于金融体系基本功能来分析和观察金融体系的新方法——功能观点,强调相对于金融机构和组织形式,金融体系的基本功能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它很少随时间和地域的变化而改变;而竞争会导致金融机构的结构变化,向更有效的金融系统演进,于是政策性银行、资产管理公司、邮政储蓄机构便应运而生,并不断转型调整,以实现不断演进的金融体系的功能。
  (一)政策性银行的转型
  政策性金融在中国的发展由来已久,是中国计划经济时代的一种主要金融制度安排,也是适应当时金融市场发展程度的必然选择。但在改革开放初期,政策性金融任务由4大国有专业银行承担。I994年3-11月,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先后成立,实现了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的分离。但是随着中国经济和金融环境发生变化,政策性银行作为财政补充功能的历史使命已基本结束,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财政逐渐有能力替代政策性银行部分工作。此外,国内对资本利用的手段和技术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商业性资金已经能够较容易较安全地进入过去需要政策性金融大力支持的领域。因此,金融市场的结构性变化和功能性改变,都要求政策性银行改革。对此,为适应金融市场发展需要,提高金融业的竞争力和对经济的支持力度,国家开始启动了政策性银行的转型工作。2008年12月16日,国家开发银行有限公司挂牌,政策性银行商业化转型取得重大进展。
  (二)资产管理公司的转型
  1999年4-10月,华融、长城、东方、信达4家资产管理公司先后成立,并于当年和2004年2次分别从4大国有商业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剥离了13939亿元不良贷款、13171亿元④不良资产。随后4家资产管理公司通过协议转让、招标、打包、债务重组、债转股、发行上市等方式,以及发展金融产品创新和上市公司重组等其他市场化手段,积极处置不良资产(表3)。但是随着原有历史使命的完成和存续期的临近,资产管理公司原有的金融功能逐步改变,特别是2006年底,4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均完成国家下达的政策性不良资产处置回收考核目标后,市场的竞争促使资产管理公司开始探索向商业化金融企业转型。在此情况下,国家果断开始尝试给予资产管理公司新的制度安排。2004年3月,财政部发布《资产管理公司目标考核责任制方案》,允许资产管理公司使用自有资金进行投资,开展商业化委托资产处置业务,并利用自有资金商业化收购、经营、管理和处置不良资产。这为资产管理公司的商业化转型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支持。
  
  (三)邮政银行的成立
  邮政储蓄发展初期,与邮政业务混合经营,储蓄资金全额转存人民银行。通过这种制度安排,邮政储蓄起到了汇集资金,在城乡经济建设和金融服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有效填补了中国农村金融服务空白问题。但是,随着中国金融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村金融市场的结构已经发生了变化,而邮政储蓄与邮政混合经营管理体制与金融专业化经营管理的矛盾日益突出,也制约了其金融功能的有效发挥。由于邮政储蓄依附邮政企业,维系目前作为简单吸存机构的经营体制,不仅无法建立有效的储蓄资金返哺农村的机制和渠道,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邮政储蓄分流农村资金问题,反而加重了从农村“抽血”的问题,削弱了其服务“三农”、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2005年8月I9日,国务院正式出台《邮政体制改革方案》,明确提出要按照金融体制改革的方向,积极完善条件,加快成立邮政储蓄银行。2007年3月20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总行正式挂牌营业。
  政策性银行、资产管理公司、邮政储蓄机构,是一定金融市场结构和环境下的产物,其发展定位、业务范围和职能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金融市场功能需求的演变而不断变化和调整,并逐渐步入了商业化转型之路。
  六、非银行业金融机构⑤的改革——在金融创新与制度变迁下发展
  根据戴维斯、诺思的研究,虽然制度长期来看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但从短时期来看则处于相对稳定的“制度均衡”状态。但是这种均衡往往会因为经济中利益主体对“潜在利润”⑥的追逐行为而打破。实际上,在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发展过程中,打破“制度均衡”的诱因,正是金融创新,并形成了相应的制度变迁。林毅夫依据变迁主体的不同,将制度变迁分为诱致型制度变迁和强制型制度变迁。而作为制度供给的最大主体,国家或政府就是通过强制型制度变迁,一方面使其“经济人”的福利和效用最大化,实现帕累托最优;另一方面促进市场效率的提高,进而提高竞争力。因此,对于以信托公司为代表的非银行业金融机构,正是随着制度变迁下创新与管制不断博弈,从而完成了机构发展变化的历史进程。
  1979年10月9日,中国第一家信托投资公司——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集团)成立,揭开了信托业发展的序幕。当时,企业实行利润留成,财政实行“分灶吃饭”,企业持有的自有资金、企业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持有的预算外资金等增加,产生了资金管理需求;加之,各专业银行在存贷款利率、贷款规模、贷款对象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受到计划体制的限制,而信托投资公司的业务在传统信贷体制下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能有限度地突破这些限制。各地方和部门出于本地经济和本行业发展的需要,纷纷筹建信托投资公司,因此信托公司当时发展很快,资产规模增加迅猛。但是市场结构和功能的不完善,导致资金所有权集中于政府,企业和个人持有财富并未达到需要专业机构管理的程度,信托业务的发展基础薄弱。长期以来,信托投资公司虽有信托之名,却无信托之实,信托业的金融创新变成了对制度安排的规避。因此,从1982年到1993年,国家对信托公司进行了4次全国性清理整顿。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关键时期。信托投资公司作为金融业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在不断进行创新的同时也承担了巨大的改革成本。特别是随着1992年以来国内新一轮宏观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信托投资公司机构数量继续上升,业务的发展创新被简单打政策“擦边球”所取代,违章拆借、违规经营现象抬头。为规范信托行业,国家于1999年对信托公司进行了第五次清理整顿。清理后,信托投资公司的总数减少到218家,后来进一步撤并重组,经重新登记仅剩下60多家。此时的信托业,由于制度的缺陷,已经完全跟不上市场的发展变化,直到2007年银监会修订并重新颁布了《信托公司管理办法》和《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为信托业的发展提供了明确的制度规范,才使信托业开始了全面复苏,使其金融创新逐步走上正轨。截至2007年12月31日,全国正常经营的54家信托公司固有资产总额819亿元,比2006年增长20010;管理的信托资产余额9621.9亿元,比2006年增长166%;54家信托公司共实现利润137.6亿元,是2006年的3.45倍(图4)。
  
  以信托公司为代表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在不断变化的制度安排下,在金融创新与金融管制的交替中逐步发展壮大,历经整顿和制度变化。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完善,其自我纠错能力得以强化,功能定位也日渐清晰。
  七、结语
  综上所述,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银行业已经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由于其特有的金融属性和政策背景,依托自身在金融结构中的功能定位和在市场竞争中的比较优势,随着制度变迁和各方力量的推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发展路径。对这些发展路径的研究,对于中国银行业下一步发展具有指导意义。尤其在当前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下,投资银行模式的失败和金融控股混业经营的不足,使银行业的发展模式和路径选择更值得认真分析和研究。因此,中国银行业要在全面梳理回顾历史、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吸取次贷危机的教训,结合各类机构的路径选择,做到3个统筹兼顾:即国内竞争和跨境发展的统筹兼顾,自身特点和外部环境的统筹兼顾,市场力量和行政主导的统筹兼顾,认真研究中国银行业下一步发展的战略模式,切实提升中国银行业的竞争实力和金融服务能力。
  参考文献:
  [1]董建卫,柳颖君.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研究[J].云南财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86-89.
  [2]胡延平.国有银行改革观点评述与对比[J].南方金融,2007(5):16-18.
  [3]鞠方,伍志文,国有银行改革:理论观点述评[J].科学经济社会,2006(2):46-50.
  [4]许小年.国有银行上市是银行体制改革的有效手段[EB/OL].财经,[2004-07-25]http://hi.baidu.com/trhy/blog/item/Olb548a98e68f3fblfl7a222.html.
  [5]刘雪瑞.我国渐进改革的动因及理论基础[J].北方经济,2008(3):3-4.
  [6]欧阳文静,江奇,中国银行业的增量改革:原因、前景及其对策[J].新金融,2003(3):6-9.
  [7]董红蕾,增量改革模式中的民营银行市场准入[J].财经问题研究,2003(4):46-48.
  [8]杨瑞龙,我国制度变迁方式转换的三阶段——兼论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行为[J].经济研究,1998(1):3-10.
  [9]冯伟珈,李思维,从制度的视角解读我国政府金融控制行为[J].海南金融,2007(1):30-34.
  [10]陶浪平,晏宗新,试论农村信用社的产权多元化[J].农业经济问题,2007(7):32-36.
  [11]徐英富,论农村信用社的产权多元化[J].科技和产业,2007(9):76-80.
  [12]MERTONRC,BODIEZ.Designoffinancialsystem:to-wardsasynthesisoffunctionandstructure[J].JournalofInvestmentManagement,2005,3(1):1-23.
  [13]荣庆.对发展我国政策性金融的思考[J].经济师,2006(3):243-244.
  [14]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刘守英,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94.
  [15]林毅夫,蔡舫,李周.论中国经济改革的渐进式道路[J].经济研究,1993(9):3-11.
  [16]段新玉,从制度供给角度提高我国银行业的竞争力[J].商业研究,2005(9):87-90.
  [17]孙飞.中国信托业发展的审视[J].华东经济管理,2004(5):144-153.
  
  

【中国银行业改革开放历程研究——基于发展路径选择的视角】相关文章:

物流管理的发展历程11-25

现阶段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问题及对策——基于入学与就业的视角08-26

中国的发展作文05-09

中国的发展作文6篇05-09

基于Performance Assessment理论的英语写作教学研究04-09

成长的历程作文02-16

成长历程作文02-18

基于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提升整体教学质量的研究08-26

中国符号学研究20年03-30

以“路径”为话题的作文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