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先生网 >> 教学论文 >> 语文论文 >> 正文

“怀尔明德”探析

时间:2006-11-21栏目:语文论文

  
  所引相对于《毛诗》,出自《卫风·氓》、《大雅·文王有声》,“履”字今《毛诗》作“体”;“度”,《毛诗》作“宅”;“惟”,《毛诗》作“维”22。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皆未改回。当然,改字与删字不同,上面的佐证并无力反证《中庸》原文本身绝对无“尔”字。若果有之,则注3所引吴毓江所谓后人据《诗》删掉《天志(中)》之“而”字之说倒可谓卓识;但后人并未删掉《天志(下)》中之“而”字及改“夏”为“雅”,则吴毓江之疑恐非是。而且即便有人改动《诗》文,这与本文所得之结论也并不矛盾。
  
  此处子思有可能是截引《皇矣》,转换《诗》文,《中庸》中不乏其例,如:
  
    
  
      《诗》曰:“衣锦尚絅”,恶其文之着也。故君子之道,闇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23 
  
    
  
  所引相对于《毛诗》,出自《卫风·硕人》。疏云:
  
    
  
  案:《诗》本文云“衣锦褧衣”此云“尚絅”者,断截《诗》文也24。
  
    
  
  又如前引《中庸》文末之:
  
    
  
          《诗》曰:“奏假无言,时靡有争。”是故君子不赏而民劝,不怒而民威于鈇钺。 
  
    
  
  所引相对于《毛诗》,出自《商颂·列祖》,《疏》云: 
  
    
  
  《诗》本文云“鬷假无言”,此云“奏假”者,与《诗》反异也。25 
  
    
  
  此外子思亦因文意而直接引《诗》入《中庸》,不加“《诗》曰”,如前引《中庸》文末之: 
  
    
  
  “《诗》曰:‘德輶如毛’,毛犹有伦;‘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 
  
    
  
  “上天之载,无声无臭”相对于《毛诗》,出自《大雅·文王》,子思直接引入文中。 
  
  子思于《中庸》文末之意是想说明以声色、以德化民,不如上天化民之至境。因此“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当是截引,“予”并不用《毛诗》“帝”之义,而是紧接上文指“君子”,以《诗》文来形容君子,用“不大声以色”来代表“笃恭”,用“天下平”来说明怀有明德之效。《毛诗》以“予”为“帝”,释“怀”为“归”放在此处显然是不合文意的,因为《中庸》后文又说到“上天”。一般认为,殷周之际“天”与“帝”在表示至上神之意时,是一个概念26。因此,子思所见《皇矣》当有“尔”字。 
  
  子思之截引《皇矣》,如何反与后来的四家《诗》文及《墨子·天志(中)》一致了呢?书阙有间,现在笔者只能推断说,可能因《中庸》引用该《诗》,而后文又有“子曰:‘声色之于以化民,末也”一句,后人遂以为《诗》本来是孔子所引27,《诗》之原文如此,因而改从之。 据《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28
  
    
  
  虽然所谓的子夏至毛公一系《诗》说没有间断地流传了下来,而且可能是孔子真传,但“儒分为八”,每一儒家别派都可能有其《诗》说乃至传颂的《诗经》版本,《毛诗》说所宗的《诗经》本文,有可能在流传的过程之中,有所改变。因为古人经、说分开,各自单行,《诗经》由于讽颂、传抄特别是音假、方言等缘故,小有差别,在所难免(由此遂至四家《诗》多有不同),至秦末又逢焚书,有所疑惑,无从改正。而由于孔子、子思的身份关系,况且儒家八派中有“子思氏之儒”29,《汉书·艺文志》还列有《中庸说》30,这一派影响当很大,在《诗经》出现问题时,从《中庸》确实是较好的选择;而子夏虽以《诗》闻名,但《汉书·艺文志》中未见《卜子》,其《诗》说可能有变迁,后人无法取其文作为佐证。
  
  但是,《皇矣》的两种版本见于《墨子》,这又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仔细分析,不难发现《天志(中)》所引与今《毛诗》完全一样,虽不能说就是《毛诗》,但它与《天志(下)》一“而”字的区别,却足以说明当时的墨家受儒家的影响很大。我们知道,墨家弟子也常常称引《诗》、《书》,今本《墨子》中引《诗》达12处,为先秦非儒家诸子书中,引《诗》最多者,说明墨家也以《诗》、《书》教。这并不奇怪,因为据《国语》等古籍的记载,《诗》、《书》一直是当时流行的启蒙教材。但是从墨家引《皇矣》有文字不同这一有趣的现象可以看出,不论墨家是在用哪一种《诗经》版本来教导弟子,墨家至少有一派在用儒家的《诗经》。因为儒家的教材偶有了小变化(没有“尔”字),墨家便跟着变(《天志(中

上一页  [1] 

)》也无“尔”字)。儒墨之关系,由此可见一斑。
  
  (本文原载《中国哲学史》2001年第3期)
  
  (作者为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硕士生)
  
  
  
  --------------------------------------------------------------------------------
  
  [1] 见吴毓江《墨子校注》306页,中华书局1993年“新编诸子集成”本。
  
  [2] 见吴毓江《墨子校注》323页,中华书局1993年“新编诸子集成”本。
  
  3吴注:“‘而’字毕本无,旧本并有,今据补。”见《墨子校注》335页注94。另:吴于《天志(中)》注80认为:“《毛诗·大雅·皇矣》篇文与此同。下篇‘怀’下有‘而’字,疑《墨子》引《诗》原文如此。此无‘而’字,疑后人据《诗》删之。”见《墨子校注》306页,中华书局1993年“新编诸子集成”本。
  
  4 见《文物》1989年第4期53、59页。 
  
  5 见《郭店楚墓竹简》132页注[二二],135页注[八六],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
  
  6 见《十三经注疏》41页,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版。
  
  7 见《文物》1984年第三期《马王对帛书〈六十四卦〉释文》第2页。
  
  8 见《十三经注疏》1868页,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版。
  
  9 见《史记》1765页,中华书局1982年版。
  
  10 见《十三经注疏》249页,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版。
  
  11 见《墨子校注》97页,中华书局1993年“新编诸子集成”本。
  
  12 见《墨学源流》46页,中华书局、上海书店1989年《中华精刊》本,据中华书局1934年版复印。
  
  13 见王先谦《诗三家义疏》858页,中华书局1987年版。
  
  14 参看《十三经注疏》522页,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版。
  
  15 从《荀子》杨倞注,见王先谦《荀子集解》34页,中华书局1988年“新编诸子集成”本。
  
  16 见《十三经注疏》522页,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版。
  
  17 见《十三经注疏》1635——1636页,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版。
  
  18 参廖名春《郭店楚简〈缁衣〉篇引〈诗〉考》,《华学》第4辑,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0年版。 
  
  19 见《十三经注疏》1628页,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版。
  
  20 见《十三经注疏》540页,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版。
  
  21 见《十三经注疏》1620页,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版。
  
  22 见《十三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下页更精彩: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