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语文论文>让体验在语文课堂中轻舞飞扬

让体验在语文课堂中轻舞飞扬

时间:2022-08-05 15:11:36 语文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让体验在语文课堂中轻舞飞扬

  让体验在语文课堂中轻舞飞扬
  
  【内容摘要】华东师范大学袁振国教授说:“文科是主观感受的表达,是内心情感的流露,是个人见解和智慧的展现。文科教育的真正价值在于获得这种感受,体验这种情感,理解这种见解,转化这种智慧,最终形成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要为学生设计体验活动……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的过程。”这一切,都要求我们尊重学生鲜活的个性,关注学生独特的体验。由于语文学习的材料形象生动,在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也深深感受到体验的必要性。本文从“创设情境,引导体验”、“激发情感,丰富体验”、“唤醒生活,升华体验”三个方面来有效地引导学生充分、自主、创造性地去感受、去体验。
  
  【关键词】体验  有效  语文课堂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作为一种以教师为本、以书本为中心的认知教学,重复着师教生学、照本宣科的过程。这样的教学根本没有把活生生的学生当作学习语文的主体,忽视了人的个性发展,漠视人的个性差异,更谈不上文学语言在心灵深处的独特体验。
  
  所谓体验教学,是指在教学中教师积极创设各种情境,引导学生由被动到主动,由依赖到自主,对教学情境由接受性到创造性地进行体验,并在体验中学会避免、战胜和转化消极的情感和错误的认识,发展、享受和利用积极的情感与正确的认识,使学生充分感受蕴藏于这种教学活动中的欢乐与幸福,达到促进其主体充分、自由地发展的目的。
  
  在教学中,为有效地引导学生充分、自主、创造性地去感受、去体验,我做了一系列的尝试,摸索出了一些方法。
  
  一、创设情境,引导体验
  
  “入境始与亲”.课堂上,我努力运用多种手段,创设一个恰当的阅读情境,去吸引孩子们的目光,去撞击他们的心灵,给他们铺垫一个情感基调,让他们自发地关注,全身心地投入。
  
  1.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诱发体验。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这样的话:“对所见所闻的观察、倾听和体验犹如通向美的世界的窗口。”由于小学生受生活阅历和审美经验的限制,要给学生以美的感受,就得让学生能看得到、听得见、摸得着。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可以使学生沉浸在美好的意境之中。
  
  如:教学《浅水洼里的小鱼》时,在开课之后,首先向学生播放一段一群小鱼在大海里游来游去的录像,让学生感受小鱼在大海里快活地生活的情景,然后话锋一转:不久,潮水退了,可是有许多小鱼却留在了沙滩上,困在了浅水里,再也回不到大海,这可怎么办呢?这样的导入,形象直观,能激发同学们对小鱼命运的关注和学习的情趣。
  
  在如:教学《威尼斯的小艇》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情趣,我精心制作了导入课文学习的课件,即先是高楼林立、马路纵横交错、汽车奔驰的诚实布局图;然后原图不变,将马路变成河道,汽车变成小艇,小艇穿梭于街道之中导入时,先让学生看课件(街道变河道,汽车变成小艇),再去学习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体会威尼斯这座诚实的独特风情。
  
  这种设计,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形象直观,巧妙有趣,能为学生增添学习的兴趣,为学习、体验本课作好铺垫、引领。
  
  2.人物置换,引导体验
  
  当学生充分发挥其体验的积极性时,就会对课文中的情感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升华,从而形成新的情感信息,储藏于更深的“信息仓库”.这时,教师要启发学生对保留在心中的情感信息细细品味,总体把握,寻找“弦外之音”、“言下之意”,升华体验,达到顿悟。使用“人物置换”是一个很好的办法。让学生把自己放到课文中人物的位置,替换人物去做、去说、去想,深入体会课文的思想内涵。
  
  请看案例(《赤壁之战》教学片断):
  
  师:当曹操听说黄盖愿意前来投靠的消息,他会怎么样?
  
  生:他很高兴。
  
  生:他很兴奋。
  
  ……
  
  师:老师给大家一个机会,来演一演曹操,咱们看看哪个曹操最像。
  
  生1:大摇大摆地走上讲台,仰面大笑:“哈哈哈,黄盖要来投降了,这回咱们可是稳操胜券了。”
  
  师(对着表演的学生问):曹操你怎么这么自信?
  
  生1:因为本来就是敌弱我强,这回有黄盖来投降,我军更是如虎添翼,不胜才怪呢!
  
  师:原来真有恃无恐,怪不得这么自信。谁再来演一演曹操。
  
  生2:大摇大摆地走上讲台,仰面大笑:“哈哈哈哈,识时务者为俊杰,黄盖倒不失为一个英雄。”
  
  师:小心啊,曹操,当心兵不厌诈。
  
  生2:不用担心,就是假投降我也不怕。对方区区30万兵马,我军80万,这不是拿鸡蛋碰石头吗?我还怕他不成!
  
  正是在这样的表演中,学生通过角色换位,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不但领悟到了曹操失败的原因,更重要的是人物的性格在学生心目中也因此而更为丰满。曹操的轻敌,曹操的刚愎自用都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 想像体验, 领会情感。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这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教学中,我抓住儿童想象力丰富的特点,依据教材所提供的某一支点作为启发想象的发散点,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诱发学生内心的体验;让他们在想象中巩固知识,在想象力中接受爱憎美丑的教育,在想象力中培养思维能力。
  
  请看案例《卖火柴的小姑娘》一课第一——四自然段的教学:
  
  1.这究竟是怎样的一整天呢?(变红“一整天”)让我们跟随在小女孩的身边看一看吧!凛冽的寒风抽打着她瘦弱的身体,小女孩哆哆嗦嗦地向前走着,边走边叫卖……也许,她走到了一位抱孩子的贵妇人面前,你看到了什么呢?也许,她光着脚,边喊边追赶着一辆拉着一位男士的马车,事情又将会怎样发展呢?也许她走到一家杂货店的门口去叫卖,接下来,你又看到了怎样的一幕呢?来,请选择你看到的一个画面写下来吧!(学生写“画面”,教师巡视指导)
  
  2.跟随在小女孩身边,你都看到了什么?
  
  生:小女孩来到一位贵妇人面前哀求到:“夫人,请您买一点儿火柴吧!”“走开,我不想买……”
  
  师:你想象得丰富,还用生动的语言进行了细致的描写,让我们看到了这幅画面,还有不同的吗?
  
  生:“大叔,我一整天没吃东西了,请您买一些火柴吧,买一点儿吧!” “快滚开,不然我就放狗咬你了……”
  
  3.从大家的笔触里,我们感受到了小女孩的一次次心酸,让我们来再现她的一整天吧!
  
  师:小女孩只好赤着脚走,一双小脚冻的红一块青一块的。她的旧围裙里兜着许多火柴,手里还拿着一把火柴沿街叫卖:“先生,请买我一点儿火柴吧!”
  
  这一整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起音乐)寒冷的清晨,小女孩沿街叫卖——(学生1朗读自己描述的“画面”);在人们的冷漠中,她走到了中午,渴望着能卖出一根火柴-------(学生2朗读自己描述的“画面”);雪更大了,夜色中依然可见一个瘦小的身影——(学生3朗读自己描述的“画面”)。夜幕无情地降临了,就是这样整整的一天啊!一起读!
  
  4.不仅寒冷、饥饿侵袭着她,而且因为没有卖出火柴,有家不敢回,没有过年的欢乐,更没有亲人的关爱。(板书“没有欢乐”、“没有爱”)
  
  师:小女孩的可怜足以拨动我们每个人的心弦,哪位同学愿走上前去安慰一下她呢?
  
  生:跟我回家吧,我会让你吃上一顿热乎乎的饭菜。
  
  师:如果当时小女孩能遇上你,那该多好啊!
  
  生:别害怕,别难过,生活一定会好起来的。
  
  师:你们都是善良、有爱心的孩子!
  
  小女孩的可怜、悲惨,不仅表现在她又冷又饿上,还表现在没有人去关心她、帮助她,这“可怜”的背后折射出的是社会、人情的冷漠,这正是作者所要表达的一种愤愤不平之情。为了达到这样的体验、感悟,本设计有意识地让学生充当“贵妇人”、“车夫”、“杂货店老板”,想象当小女孩向这些人叫卖火柴的时候会遇到什么情况。学生依据课文中写的“一整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她一个硬币”,会想象到小女孩叫卖时处处碰壁的遭遇,从而体会小女孩的遭遇极其可怜,进而体会社会的冷漠、人情的冷漠。在这里,让学生充当某一角色,然后创造情境再现当时小女孩的遭遇,会使学生体会得很深刻、真切,从而在体味小女孩的可怜之中感受到冷漠的社会、人情,产生一种同情之心和对社会现实的愤愤不平之感。
  
  由此可见,这种“角色体验”的教学方式,是一种想象画面、充当角色、投入真情的感受、体验的过程,是与文本对话的过程,它有别于客观地分析、理解,是一种主观的介入、投入和感受、体验。
  
  二、激发情感,丰富体验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儿童的情感易于被激发,且儿童一旦有情感参与,他们的体验会更加生动,更加丰富,更深刻。小学语言教材中有许多语言隽美、形象感人、情感丰富、可读性强的课文,文章中丰富的思想和情感内涵对学生具有很强的教育功能。
  
  1.导语激情
  
  从现代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角度看,教师对学生不仅具有主导作用,而且还有情感的感染作用。讲课的设计起着诱发学生学习兴趣乃至情感的作用。那充满激情、引人入胜的导语极易将学生导入艺术的境界,使之受到感染和熏陶。这就要求教师感情投入,深入研究教材,从宏观上把握文章的基本风格,努力发掘语言文字的丰富内涵,准确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调,然后用爱憎分明的感情、真挚的语言和恰如其分的表情动作,去扣击学生的心扉,激起他们的感情波澜。这样,才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进入意境,也才能形成“双向投入”,从而使深刻道理渗透学生的心田。
  
  我在教学《再见了,亲人》时是这样设计导语的——上课了,雄壮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在教室里响起,音乐声中,教室引出导语:在漫长8年中,在血与火的战场上,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并见作战、生死与共。当他们打败了侵略者,当他们完成了历史使命,当离别的日子终于不顾人们深厚的感情而来临时,有满头白发的大娘,有拄着拐杖的大婶,有失去亲人的孩子,他们赶紧迎上去,动情地说:“再见了,亲人!”从而,引出课题《再见了,亲人》。如此充满激情的语言渲染,极富感染力,很快就把学生的情感凝聚到深厚的情感中,为课堂教学做了感情上的铺垫。
  
  2.音乐激情
  
  音乐是一种诉诸于人的听觉、启动人的联想和想象的一门有艺术。音乐通过对音乐有组织的安排构成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人的思想感情。同时,音乐是作曲家心灵的倾诉,情感的流淌,所以音乐最能调动人心的情感,抚慰人的心灵,渲染情境,创造气氛。如果能把音乐语言与语言文学沟通起来,教学就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能真正实现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器官,在这种通感联觉中,能调节学生情感使其产生共鸣,能激发学生想象,启迪学生思维,收到异象不到的效果。所以将音乐恰当地引入课堂,可谓是拨动学生情感之弦、引导体验的好办法。
  
  如课文《狼牙山五壮士》,当学生读到“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时,《义勇军进行曲》的乐曲响起,学生在充满深情的乐曲声中激情昂扬地诵读着。课文很快就读完,而音乐在延续,学生的情感在延续。此时,我们分明发现学生的眼睛是亮晶晶的,他们的表情是愤怒、敬佩、自豪的,他们的心情是浓重的。此时此刻,学生和音乐达到了情感共振,任何的语言都成为多余,五壮士英雄形象已映入学生的心中。
  
  三、唤醒生活,升华体验
  
  阅读活动有一个重要特点,便是阅读主体凭借自己的生活阅历接受和理解读物。不同生活阅历的人,即使同时阅读同一本读物其感受和理解也会有差异,甚至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就是同一读者阅读同一本作品,由于本人境遇的变化,对读物的感受和理解也有变化。因此,阅读教材教学,教师尤其需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体验进行品味,挖掘出其隐含的意义。
  
  1.联系生活,升华体验。
  
  朱熹指出:”读书要切已体验,不可只作文字看。“”读书不可只就纸上求义理,须反过来就自家身上推究。“教师在教学时间可创设情境,努力靠近学生的真实生活,引导学生体验,从自身生活实践探究,说体会,话感受,不是浮于表面文字的理解。
  
  我在教学《养花》一课时,曾发生过这样一个小插曲。
  
  生:老师,我有一个问题,为什么说”养花也有全身心的时候“,也是养花的乐趣呢?
  
  师:这个问题问得好。我也很疑惑,”忧“和”泪“怎么也成了”乐趣“了?
  
  生1:没有忧伤怎么有喜悦?正是因为有了前面的种种挫折,所以当收获的时候,作者感到更加的快乐。
  
  师:说得好!生活中,类似的体验你有吗?
  
  生3:我数学成绩一向很好,老师让我参加奥数班,可开始不入门,什么都听不懂,考试不及格,我很伤心。后来,在老师的指点下,我渐渐地入门了,虽然有时候做一道奥数题要花去很长时间,可是题目被我做出来的时候,这种高兴真是没法说的。
  
  生4:我喜欢写作,也投过好几次稿,可前面几次一直是石沉大海,我都快失去信心了,要不是老师一直鼓励我,我真不想再投稿了。可后来有一天,一个同学拿着一本作文书从外面飞跑进来,大声宣布我的作文被选上了,我激动得都快哭了。我想要不是前面几次的是不,可能我也没那么高兴。
  
  这样的事例不禁让我想到”生活是文章的唯一源泉“,生活实际也是学生认知事物与体验情感的源泉。只有联系生活,才能把教材中所写的生活与学生的生活沟通起来,打开学生的生库藏,强化他们的体验,增进对文章的理解。
  
  2. 置身情境,深化体验。
  
  阅读教学中,教师利用学生好奇、好动的特点,有目的地、适当地安排学生动手操作,有利于给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良好的情境,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体验、思考,从而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如在教学《少年闰土》时,我让学生学着闰土的样,在课堂上刺猹。结果很多同学是握着胡叉(道具)刺猹,我马上指出这不是闰土的刺猹方法,闰土是”捏“着胡叉刺的。然后请学生捏着胡叉再刺,并体验一下”捏“和”握“着刺更狠、准、快,从而深深体会到闰土的机智能干。
  
  体验学习的方式还有很多很多,如虚拟情境体验、再现情境体验、观察图片体验等等。不管采用哪种手段,都是为了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走进文本,走进生活。没有体验的教学如一潭死水,有了体验,才有接纳、认可、感悟、共鸣,也才有了生命和拓展。它使对文本、对生活的全身心感受。这是人生的真感悟,生命的真涌动。我们应该拨响体验这根弦,让学生透过语言的外壳寻找到生命的真善美,完成人文内涵的升华。愿体验学习之花在课堂教学这块肥沃的土地上魅力绽放。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2002.5     湖北教育出版社     巢宗祺
  
  【2】《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2004.2  山东教育出版社     张运群
  
  【3】《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大胆体验的有效措施略举》2004.9 浙江教育出版社    吴艳云
  
  【4】《小学语文教学活动设计》    2005.6     北京大学出版社     郑明江
  
  【5】《小学语文教师》    2006年1——12期

【让体验在语文课堂中轻舞飞扬】相关文章:

轻舞飞扬诗歌04-27

作文教学也可以轻舞飞扬08-20

植根剪纸办园特色愿师生轻舞飞扬08-21

轻舞的叛逆作文09-01

高三,让生命激舞飞扬08-15

语文课堂因评价而激情飞扬08-13

战场,一滴血在轻舞08-15

希望,在灿烂中飞扬作文08-17

还语文课堂以“生命体验”的姿态08-15

在体验中成长作文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