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先生网 >> 教学论文 >> 语文论文 >> 正文

提高语文课堂的思维含量

时间:2006-11-21栏目:语文论文

内容,“伟大”揭示了课文的思想意义。点题时可引导学生对课题蕴涵的内容和中心进行引疑推导:本文写的是谁和谁的友谊?他俩的友谊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为什么说他俩的友谊是是伟大的?再如《草船借箭》一文,请学生围绕课题质疑。有个学生提出:“借是要经过别人同意的,但在这个里,曹操中了诸葛亮的计,诸葛亮明明是诈箭,课题为什么要说是借呢?” 这一问题的提出立即激活了全班同学的阅读欲望和思维,潜移默化中,还培养了他们的探索精神。
  
  (二)抓重点词句段质疑
  
  抓准关键点,牵动一隅而提挈全篇,拈出一朵梅花,带给学生整个春天。一篇文章中往往有些词句或段落就是我们要找的关键点,所要拈的那一朵梅花。这些词句段概括性很强,蕴涵丰富的思想内涵,与全文内容有密切的关系,起画龙点睛的作用。找到了它进行质疑推导,就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如《白杨》,课文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文中有一句话:“爸爸只是在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自己的心。”这句话体现了课文的两条线:明线写白杨,暗线是赞扬扎根边疆的建设者。如果学生能抓住这句话进行质疑推导,就能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白杨的形象——白杨的品质——白杨的象征意义,进而把作者的思路转化成学路,领悟作者是怎样借白杨抒发建设者的志向情操的。
  
  (三)抓空白处质疑
  
  有些课文,构思巧妙,除了运用语言文字直陈其意外,还安排了意思含蓄言尽意未尽的部分。我们可以在这些精当、深邃处引疑。如:有的在人物的心理活动处留下空白,有的在故事的结尾处设下悬念,有的在人物对话中安排省略,有的在事件情节之间出现跳跃。这些空白、悬念、省略、跳跃本身是有内容的,可启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去填补“空白”.当然,这弦外之音、言外之意是有据有度的,必须以文本为依据,以文本所要体现的价值观为红线。《忆铁人》一课,当铁人得知自己错怪了托儿所保育员的时候,有一处人物的语言:铁人睁大了眼睛,“哦?……咳!”在此处,可引导学生对标点符号进行质疑探究。“哦?”表达了铁人怎样的心情?你能把省略号的内容补上去吗?“咳!”又表达了铁人怎样的心情?教师须高屋建瓴,引导学生寻找文章中的“空白”,提出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进而激起探究的热情,充分享受钻研思考过程的乐趣,于无声处感受文章的震撼力量。
  
  (四)找前后矛盾处质疑
  
  《小珊迪》一课,在课文开头,那位先生对小珊迪的态度非常冷漠,他花一个便士买一盒火柴只是为了摆脱纠缠,但到课文结尾,他却心甘情愿花几千倍、几万倍的代价郑重承诺:“我会永远照顾小利比的。”阅读文本时,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读读先生前后言行的句子,然后在对比中质疑:为什么“我”前后会有如此悬殊的举动?通过矛盾的对比,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处。
  
  二、赏识评价,营造宽松氛围,给学生表达的机会,树立思维自信心,呈现思维过程
  
  “如果班组里能创造一种推心置腹地交流思想的氛围,孩子们就能把自己在生活中的各种印象和感受、问题带到课堂上来,展开无拘无束的谈话。”是的,教学氛围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在课堂上,我们应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要认真审视自己在学生中所扮演的角色。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教师应尊重他们,在课堂上建立民主、和谐、宽松的氛围。新课程强调,教学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共同丰富教学文本,追求新的发展与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成长。一方面,当学生提出独特见解时,我们应该给予支持和鼓励,使他们有求知的动力,乐于走进新问题,养成质疑的习惯;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大胆思考,呈现思考的过程。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用富含真情的语言,一个会心的微笑,一次温柔的触摸,来展现一个真情投入的自我。耐心倾听学生的发言,给予恰如其分的评价,关注学生的能力发展,给予充分的信任。面对学生的正确答案,不忙着首肯,而要引领学生回顾思考的过程,使其最有价值的过程和方法让全体同学共享;面对错误答案,不忙着否定,要肯定其思维过程中有价值的因素;当学生的表现与教学要求有距离时,且慢武断评价,要给学生自我表达的机会,耐心倾听学生内心的声音。
  
  案例:
  
  教学《小站》,要求学生阅读课文思考:从哪里看出小站的小?学生认真阅读文本后,纷纷发言:
  
  生1:我从“小站上两个工作人员在商量着什么”这句话看出小站小。
  
  师:噢,是吗?我想其他同学肯定和老师一样,很想听听你是怎么想的。你能说说吗?(没有对错的评价,只是引导学生一起进入深层的思考。)
  
  生1:如果这是个大站,一定不会只有两三个工作人员。
  
  师:你能从工作人员的多少来推断站的大小,这是个好办法。同学们还有其他办法吗?(不看重结果,只肯定思考方法,激励其他学生。)
  
  生2:我是从“蜜蜂翁翁地飞舞,使这个小站非常宁静”这句话看出小站的小。
  
  师:啊?这也能看出?(师意想不到,但没有作出评价,而是让学生继续。)
  
  生2:如果这是个大站的话,人多嘈杂,就不会听见蜜蜂的嗡嗡声,所以能看出小站小。
  
  师:同学们读书真是越来越仔细了!还有吗?(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给予鼓励,并不影响其他学生对问题的进一步探究。)
  
  ……
  
  从上面的案例看,教师对学生的基本态度是接纳,是乐意倾听。教师在课堂上的评价,不止于简单评判“对”或“错”,而是展开具体的阅读和思考,寓引导点拨于评价中,给学生以方法的启迪。这样的评价显得很丰满,既营造了民主和谐的交流氛围,使语文教学在师生平等对话中顺利进行,同时,由于充分展开了思与思的碰撞,心与心的接纳,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严,感受到精神相遇的愉悦,学生思维的自信心也自然而然地树立了起来。
  
  三、留足时间,咬文嚼字,层层深入品味语言,迸发思维的火花,让思维与情感同步发展
  
  萨特曾说“阅读就是自由的梦”,这句话也许太诗意,但可以肯定,阅读是一种生命活动,是一种感悟,一种体验,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课堂上,要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思考和感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汉语言文字特别具有灵性,它凝练但意蕴丰富,所以,学习语文,不仅要有理性的分析,还要重视整体感悟。品评语言的意蕴和情味,揣摩、推敲、咀嚼语言文字,从中获得审美感、情味感、意蕴感。但在课堂中,大部分老师在品词析句过程中,都只停留在“这句话反映了什么?从哪些词语看出,请同学们朗读体会”这一层面,仅仅是从文字到文字的理解,没有把语言文字转变为形象的生活画面,无法触摸作者的心灵。语文教学应让学生体验到文字背后的生活,感受到文字背后的精彩。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得找准切入点,突破一点,读活全文。如《荷花》一文中有一句话“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这句话中的“冒”内涵丰富,可以紧扣这个语感点,重锤重敲,设计教学:
  
  1、  谈体会:你觉得这句话中哪个字用得好?为什么?
  
  2、  换词理解:“冒”还可以换成什么词?(长、探、伸、露等)
  
  3、  用心读读整段话,体会体会,怎样长出来才可以叫“冒出来”?(使劲、急切、痛痛快快、精神抖擞、喜气洋洋、争先恐后等等)在“冒” 的前面加上这些词再读一读。
  
  4、  表演体会“冒”:荷花是怎样冒出水面的?谁能来表演一下?
  
  5、  激发想象:这些白荷花冒出来后,它们想干什么呢?
  
  生: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要看看这个精彩的世界。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似乎寻找伙伴。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好象是要尽情地呼吸新鲜的空气。
  
  ……
  
  6、  教师小结:多么可爱的白荷花呀,就像纯洁活泼的小姑娘。大家看,就简简单单的一个“冒”不但把荷花写活了,而且把荷花写得那么美。简单吗?正像同学们所讲的那样,这是一种喜气洋洋的美,生机勃勃的美!让我们也像白荷花那样地冒出来吧!(学生起立诵读)
  
  对于“冒”字,通过换词比较,领悟作者用词的分寸感,通过丰富的表象领悟其形象感,通过激活体验领悟其情味感,通过扩词诵读领悟其意蕴感。随着五个有层次性的问题的解决,学生脑海中的“冒”已经非常丰满了。在语言文字的感悟中,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得到了培养,情感与思维得到了同步发展。
  
  四、给学生更多的自主空间,激发思维的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下页更精彩: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