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语文论文>如何搞好小学阅读教学

如何搞好小学阅读教学

时间:2022-08-05 15:22:38 语文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如何搞好小学阅读教学

  如何搞好小学阅读教学
  
  阅读是一项重要的“语文能力”,是识字的一个目标,也是作文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在正确领会所听到的内容,恰当表达自我意思方面的能力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我认为应该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注重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自学能力。人们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给学生阅读方法,等于交给学生一把打开知识宝库之门的钥匙,学生有了这把钥匙,就有了获取知识的自由和能力。
  
  一、从指导预习中培养自学能力。
  
  小学教育是打基础阶段,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能力的强弱,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获得知识的多少和取得成就的大小。新课标教学大纲也指出:“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指导他们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并鼓励他们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习,逐步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所以,学好语文的关键还在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怎样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呢?我认为,抓好预习是培养自学能力的好途径。
  
  预习是阅读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教师讲课前学生先进行阅读的一个阶段,是训练阅读最主要的阶段。其最大的好处是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使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技能弄懂新课的内容。获得成就感,激发学习动机,为老师上课做好听说准备。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 “养成学生阅读书籍的习惯”,就“非教他们预习不可”,“上课以前,学生要切实预习”,“预习一项规定为必须使学生实做的工作”,“预习的事项一一做完了,然后上课”.叶老之所以这样重视和强调预习,正是因为预习可以促使学生“开动脑筋”,提高自学能力。而且,学生预习以后。熟悉课文,上课时老师的“启发”, 就不会局限在枝节问题上。 对那些贯穿全文的线索,涉及整篇的要旨,可以重点点拨; 预习,是上好课的前提,是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了解课文的一个重要的学习方法,是学生学会读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必由之路。因此,必须增强对预习重要性的认识,使学生由被动到主动,由不自觉到自觉,由要我预习变成我要预习,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从“精读课文”中,学习阅读方法。
  
  我们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就是强调教学活动中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中的主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就要鼓励学生发挥“个性化”阅读,“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的实践”.教师就应该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习目标,知识规律,以课文为例子教给学生学习各类课文的阅读方法,以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1、先扶后放,循法自学。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可先理顺文章结构,采用“先扶后放”,让学生循法自学。“教材无非是例子”,针对小学生喜欢“跟着做,爱模仿”的特点,教师可以通过每组课文中的“精读课文”,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使他们拿着金钥匙去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在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的基础上,通过小组讨论,理顺课文的结构。例如学习《海滨小城》,学生通过阅读,明白课文“先写‘海滨的景色’再写‘小城的景色’”.接着,运用“先扶后放”的方法进行引导。“先扶后放”,意思就是着重以教学某一段为例,引导学生探究学习,重在让学生知道“写了什么”和“是怎样写的”,从中培养学生“感受、理解和评价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计划地向学生渗透学习这一段的方法,然后由学生掌握学法后用类似的方法进行自学。这种方法比较适合于一些段落结构相似的课文,如:《桂林山水》、《海滨小城》等。我在教学《海滨小城》时,抓住描写“庭院”这一自然段作为例子,采用“扶”的方法,通过精读,使学生理解中心句子、重点词语,找出所写事物的特点,领会写法,并按照以下三个问题整理:⑴、找出这段的中心句。⑵、围绕中心句,作者是怎样抓住特点写的?⑶、作者在写景物特点的时候采用了哪些观察方法?通过交流,教师把这三个问题加以提炼,板书在黑板上,方便学生摸仿自学。当学习描写“公园”这一段时,则采用“引”的方法,引导学生仿照上一段的学法,学习讨论这段的课文。接着学习描写“街道”这段时,就采用“放”的方法,完全放手让学生用掌握学习到的方法进行自学。
  
  2、自读感悟,领会内涵。
  
  “自读感悟”是指学生对课文有目的地自我意识的过程,是通过理性分析与思考,认识事物,掌握规律,并从中得到鼓舞和启迪的一种自我体验。它是学生心理特点发展的需要。因此老师在引导学生“自读感悟”时,应努力满足学生这种学习要求,并使之不断体验到成功与快乐。在教学实践中,我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自读感悟”就要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学生通过“自读感悟”用自己的头脑加工整理后才能消化理解。如果在课堂上教师一味把自己的认识结果告诉学生,代替学生的认识过程,必将抹煞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只有把“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有机结合起来。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才能使课堂真正活起来、动起来。为此,我在每篇课文的教学之前,都会布置预习作业,内容以诵读为主。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初读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只有反复地诵读,在诵读中进行想象,才能使学生产生与作者较为一致的心境,从而更好的掌握课文。在教学时我鼓励学生在读中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自读感悟”解决一些问题,对于较容易回答的问题,学生学习气氛十分活跃。对于课文中的重点或难点,我引导学生先找到能够回答这些问题的段落,在指导反复精读,读深,读透。再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交流完毕各组派代表发言,教师只在一旁作必要的点拨和引导,这样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动脑、动手、动口获得了知识,学习语文的能力也提高了。

【如何搞好小学阅读教学】相关文章:

搞好阅读教学 提高阅读质量08-17

如何搞好团队建设07-17

如何搞好语文期末复习08-15

谈如何搞好税源管理08-18

小学阅读教学如何改进08-17

如何搞好活动课的设计08-17

如何搞好作文教学08-17

浅谈如何搞好英语教学08-20

如何搞好初中化学教学08-20

谈谈如何搞好课堂组织教学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