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先生网 >> 教学论文 >> 数学论文 >> 正文

关于低年级课堂教学习惯培养

时间:2006-11-21栏目:数学论文

级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教学是整个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其所占份额约为50%,因此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不仅要体现在阅读等方面,也应在识字教学中有所侧重,这样才能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在识字教学中,最基本的识字方法主要有:1、笔画分析法;2、结构分析法;3、增减调换偏旁部件法;4、运用造字规律分析记忆字形法;5、编顺口溜记字形法;6、在写字中记忆字形法;7、联系音、义记忆字形法等。
  
  在这些识字方法中,我认为其中的“增减调换偏旁部件法”、“运用造字规律分析记忆字形法”、“编顺口溜记字形法”和“联系音、义记忆字形法”符合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想象力丰富的心理特点,既摆脱识字的单调、乏味,又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达到了发展学生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能力的目的。 例如,在识记“告”字时,我自编了一个小谜语:“一口咬掉牛尾巴(打一字)”;在识记“哥”字时,我又采用小谜语:“可上又可下,老二喊老大(打一字)”;在识记“轻”字时,我自编儿歌:“左边车子轻轻跑,空中架起立交桥。横撇是跑道,一点紧紧靠。桥下工人睡着了。”在识记“坐”字时,我让学生充分发挥想像力,让学生根据“坐”字的字形特点,自己说说怎样记住“坐”字。有的学生说,两个小朋友在跷跷板上玩就是“坐”;有的说,“坐”就像老师的天平;有的说一个“土”加两个“人”就是“坐”;还有的学生说,两个“人”坐在土上就是“坐”……虽然他们运用的方法不同,但却完成了同样的一个任务──记住了“坐”字。对于这些不同的记忆方法,都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学生各展其才,既符合了学生“总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的心理特点,又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求异思维。
  
  五、积极开展活动,培养创新习惯
  
  喜欢搞活动,想搞活动这是孩子们的天性。教师应经常开展他们喜欢的活动。如朗读比赛、演讲会、答辩会,结合课文设计的游戏及小制作,引导学生深入到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去。在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大胆地放手让学生自己来设计、组织、管理、总结,发挥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锻炼他们敢想、敢说、敢做的创新精神。通过活动,学生不仅获得终生受用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创新的本领,还能养成积极主动创新的好习惯。
  
  例如《小稻秧脱险记》一课,具有极强的戏剧冲突,生动有趣,文中角色性格鲜明,极富个性,非常适宜学生进行课本剧表演。表演前先让学生仔细读课文,揣摩“小稻秧、杂草、喷雾器”的动作和语言,然后在熟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课文改为剧本,当堂进行排练、表演。从理解课文内容到改写剧本再到现场表演,亲身的体验中,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潜力得到挖掘,创造力得到开发。
  
  人类社会已经跨入新的千年,展望未来,我们面对的是日益激烈的竞争形势,这种竞争是国与国之间经济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是民族凝聚力和民族创新力的竞争。江泽民总书记指出:“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可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需要。总之,创新教育就是要允许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给学生思考、讨论、创新的空间,杜绝压制思想、扼杀创造的行为,让他们从小敢想、敢说、敢做,充分发展自己的智力和潜力,这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和最终目的。
  
  参考资料:
  
  1、王悦 《创新教学指导书系》 红旗出版社 2000年1月
  
  2、刘英陶 《教师职业技能》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年5月第一版
  
  3、黄泉名《小学语文教育科研》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0年11

上一页  [1] [2] 

下页更精彩: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