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语文论文>用系统观点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用系统观点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时间:2023-02-21 20:17:35 语文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用系统观点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作者]  黄耀新/聂士梅

用系统观点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内容]

 

    (辽宁  黄耀新  聂士梅)

    用系统观点研究问题,将对象视为系统。首先,要根据研究的需要“设计”要素,化整为零,然后逐个研究,各个击破。问题越具体,越便于研究。这便是分析。在此基础上,再化零为整,总括各个要素的研究成果,把它们有机地组合起来,这便是综合。比如,我们要研究景物描写,就把景物描写看作是一个系统,根据研究的目的,我们在这个系统下面设计六个要素:观察点,描写对象,描写角度,描写方法,景物特点,思想感情。第一,分析观察点。观察点决定景物描写的层次和顺序。分析景物描写,一定要搞清是定点观察还是移步换景,定点观察还要搞清是仰视、是俯视,是环顾,是远眺、是近觑。看同一景物,观看所处的方位不同,角度不同,俯视、仰视,正视、侧视,斜视、平视,距离不同,远视、近视,人们的视觉形象会呈现千姿百态,变化万千。抓住“观察点”,是理顺脉络层次,把握篇章结构的一把钥匙。第二,分析描写对象。有的描写对象较具体、单一,有的则概括、复杂。这样,作者在描写景物时,总是抓住那些最能突出景物特点的具体对象来写,而描写的顺序,也往往体现在对象的变化上。第三,分析描写角度。描写对象能够体现景物特点的并非它的全部,而是某个或某些角度,分析出这些角度,景物特点就容易抓住了。第四,分析描写方法。作者之所以把景物写得生动传神,景物特点鲜明突出,是因为恰当地使用了各种描写方法。第五,分析景物特点。世界上的景物林林总总,变幻多姿,各以其独特的面貌相区别。作者只有把握了景物的独特之处,才能真正把握它们的形象。只有把握了景物的特征,用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才能给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最后,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景物描写和其它文章一样,须有明确的立意。纯客观地描写景物,即使有几分像,也是无生命无生气的。景物要能写活,必须有作者自己的独特感受。情是写景的灵魂,一切景语皆情语。作家笔下的景物总是客观与主观互相交融,山水有情,草木知意。研究景物描写,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是一个关键性问题。

    下面以李健吾《雨中登泰山》中描写虎山水库的一段为例,看看这种方法的具体运用。

    (附图  {图})

    经过如上的分析以后,我们对这段景物描写就很清楚了。综合起来说:作者来到虎山水库后,观察点由坝前到坝桥上,所描写的景物由远观到近看。详写了从桥孔中跃出的七股大水,略写了平静的湖水。作者从各个角度对大水进行了生动的描写。巨大的水响,震天的吼声;美丽的色彩,黄(锦)、雪白、白(纱)、米黄(花纹);多姿的形态,(闪光的黄)锦、(脱线的)珠,没有经纬的细纱精制图案;雄壮的气势,“喑恶叱咤,似有千军万马。”作者既从静的方面写了懒洋洋欲步不前的平静的湖水;更从动的方面渲染了七股大水跃出,水激乱石,水珠抛撒的动人画面。有局部的工笔细描,雪白的水珠象脱线一样撒下,白纱上的米黄花纹;也有整体的勾勒,七股跃出的大水仿佛七幅闪光的黄锦。作者的主观感情不仅融汇于客观描写,也有直接抒发,“也许只有织女才织得出这种瑰奇的景色。”为了充分地描绘出景物的特点,表达自己的感情,作者运用了比喻,把跃出的大水比作黄锦,比作细纱配米黄花纹的精制图案;运用了比拟,把平静的湖水写成“迎着斜风细雨,懒洋洋只是欲步不前”,把水写活了;还引用了古代传说,给文章平添了几分神秘美妙的色彩;更妙的是作者能于“动”中看出“静”,以其传神之笔,以静写动,从桥孔中跃出的大水,本是“跳掷翻腾”,作者却能借丰富的想象,看到“一幅没有经纬的精制图案”。作者从多角度,运用多种方法,突出了雨中水的大、猛、美的特点,描绘出一幅壮观瑰奇的图画。文章之所以会把景物写得如此生动,这全出自于一个“情”字,把自己对祖国山河的厚爱,倾注在对祖国山河的极度赞美之中。

    我们再用这种方法研究小说的人物形象。把人物形象看作系统之后,确定如下六项为其要素:描写方法,典型环境,代表典型,性格特点,作者态度,典型意义。首先,分析人物描写的方法。人物的典型形象是通过一定的描写来刻画的,分析其描写方法,既有助于正确理解人物,亦有助于学习其高超的写作技巧。第二,分析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明确人物活动的背景、时间、地点,这是理解人物行为及意义的必要条件。第三,分析人物所代表的典型。小说中的人物虽然是具体的,个别的,但他是典型,是类的代表。小说人物形象的意义即在于以个性表现共性。第四,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人物虽然是类的代表,但又是“这一个”,是以丰富多彩的个性存在于作品中的,公式化、概念化的人物是没有价值的。第五,分析作者的态度。作者对自己笔下的人物是有倾向性的,是倾注了作者浓厚感情的。正确地理解人物的态度,有助于正确分析人物形象。第六,分析人物的典型意义。典型的意义,也即小说的主题或主题的一部分。下面以鲁迅的《药》为例具体操作一下。

    (附图  {图})

    分析以后,再作综合。比如:我们对夏瑜这个人物可以这样综合:本文用侧面描写的手法,塑造了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者夏瑜的形象。他革命意志坚定,英勇无畏,以至献出了生命。作者对他给予了热情的赞扬,同时也痛惜于其斗争的悲剧性。从而揭示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严重脱离群众的弱点。同样,我们不难综合出华老栓和康大叔的形象。

    从上面两例我们不难看出,运用表格式的方法不仅十分方便,而且条理清楚,一目了然。表格中各要素排列的顺序也不应是随意的,要按综合时表述的需要安排。

    表格式当然不是唯一的,还有其它许多合适的方法,具体运用哪种方法,要看所研究的问题和个人的习惯,关键是把研究对象恰当分成要素来分析综合,这是根本的。

    层次性的观点是系统的一条重要思想。它认为,系统是由一定的要素组成,这些要素是更小一层的要素组成的子系统。而系统本身又是更大系统的组成要素。以此为理论基础,我们用这种方法研究问题就有了广阔天地。仍以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为例。它与情节、环境等要素共同构成小说这一系统。而人物形象的要素之一,比如人物的描写方法,也完全可以视为系统,它的要素是: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侧面描写;白描、夸张,衬托,渲染等。还可以往下分,比如肖像描写,它的要素可定为:写什么,反映什么,怎么写的。写什么可划分为衣着、形态、神情三个要素来研究、当然还可以分下去。下面以表格的形式总结一下上面所写的内容。

    (附图  {图})

    通过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得出,在语文教学中,任何研究对象都可视为系统,通过对其要素的考察,分析综合,完成问题的研究。这样一分析一综合,既解决了问题,又训练了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分析是对综合而说的,是综合的前提,而且必须以综合为对象。但是,在任何情况下分析都是主要的,没有分析就没有综合,这在思维过程中是必然的。因此,当客观上需要研究某个问题时,首先就必须分析各种矛盾,抓住本质的东西,然后才能进行综合或总结。分析的基本规律就是由整体和全局分解为一定的部分、因素之类,这正像把一部机器拆卸为零件和部件一样。综合是把研究对象的各个部分、方面和因素联结起来进行考察,不仅看到事物自身的独特性,而且看到大系统对子系统的影响以及系统结构与要素之间的关系。从宏观上把握事物的内在本质,相互联系和整体结构。综合是在分析的基础上,找出包含在事物的各部分和属性之中的本质,把零散的、无系统的个别认识进行整理加工,从中发现规律性的东西。综合的基本规律是由局部或部分综合为全局或整体,正如由若干部件、零件装配成机器一样。

    在语文教学中,用系统观点研究问题,能够使学生得到分析综合的训练,从而提高他们的分析综合的辩证思维的能力。

                                      (责任编辑  刘金元)

【用系统观点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相关文章:

培养高中学生历史分析综合能力的探讨08-07

语文教学案例分析 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提升05-25

运用材料分析培养学生能力08-07

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08-17

新课改----多形式培养学生综合能力08-17

图象系统与学生地理能力培养08-07

加强习题教学 培养学生思维分析能力08-07

段的训练与学生分析概括能力的培养08-08

高中历史教学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