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先生网 >> 教学论文 >> 历史论文 >> 正文

论高考试题对教学导向的几个问题

时间:2007-3-30栏目:历史论文

生有很宽阔的思维空间,任其驰骋。参考答案在明确要求的同时,还特意给思维开阔、创新意识 强、善于表述的考生以表现的机会——凡超出答案,有所发挥,言之成理的考生酌情加分。试题中的活性因素 在创新意识的指导下将使历史教材与教学真正“活”起来。
    四、史和论的关系与试题“史性”
    在历史教材的编写和历史教学活动中,对“史”和“论”,既不偏废,也不可偏爱,这是在史学界取得共 识的。近年来历史教学改革步伐加大,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均有加厚与拓宽,但是,我们对历史发展的基本理 论——什么是历史科学(历史学的对象、任务、特征、要求),历史学的认识特点、研究方法、科研成果的表 现方法等,却多有疏忽。教师的忽略,就会直接影响学生历史思维的训练,从而对“史学概论”中所论及的科 学原理颇感生疏;在教学活动(备、教、改、考等环节)中,常常会出现偏差,把历史教学活动,自觉或不自 觉地与语文教学活动或政治教学活动相混同。我们应该严肃地看到,政与史、文与史虽然有很难分开的地方, 但确实又必须区别开,前者的发展会出现对历史的偏执,后者的归宿则容易坠入历史虚无的泥潭。我们认为历 史教材与历史教学的“史性”绝不可削弱,高考命题必须要有“史味”,这是史学的科学性所决定的。1998年 试题在阅读史料与历史思维表述上的要求大大增强,中心是坚持历史学的科学性,充分显示了命题人实事求是 ,还历史本来面目的明确意向。对历史教材中语焉不详、史事与观点欠明确的地方,均有针对性地予以澄清, 富有挑战性。可以说,高考试题可以补充教材与教学中的陈旧和不足,历史教师应该关注并欢迎这种命题心路 的走势,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1998年试题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提请人们注意对“史学概论”的研习。追求教学中史与论的统一,实现史论 统一命题原则,可以说是渴望已久的。如二战后日本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表格上,对战后日本教育、科学与经 济发展各有什么特点一问,要求回答:60年代末出现高度发展,特别要求强调60年代教育的发展,为依靠本国 力量搞科技打下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再强调教育、科学开发与经济大幅度增长的相对应性,又在此处专门设“ 可加2分”一条,以资鼓励。历史学一贯注重左图右史,在读图表时对考生设下三种不同层次的要求,考生的能 力水平也就自然地落在三个不同层次的分数段上。在“史”与“论”的关系中,明确由“史”引出“论”,又 以“论”指导“史”,两者之间辩证统一。1998年试题“史性”足,“史味”浓,这是捍卫历史学的科学尊严 ,是历史教学与高考命题高标准的体现。
    五、教学、命题与阅卷
    在选拔考试的全过程中,阅卷的操作地位一向是较低的。从各省了解的信息,稍作考察便知道,问题的关 键是主管部门对学科专业特点认识不足,因而在组织工作上难以保证有一支素质高、责任感强、结构合理的专 业队伍。下表是1998年湖北省高考历史阅卷成员结构表(总共90人,阅卷49449份)。
    附图{图}
    值得一说的是,湖北大学人文学院在本年5月份便着手组织阅卷工作,依旧不能尽如人意。武汉大学、华中 师大派不出足额的大学教师,原因多种,不作分析,只是对历史阅卷的专业知识要求,不能不提请注意。人们 知道,为了阅卷的公正,客观试题大增,以电脑技术的快速准确,保证成绩确凿无误,这恐怕是选择题大批出 台的重要动因。从近年实际情况分析,我们认为历史科高考试题不宜选择题分数大于主观题分数。长此以往, 这种结构对学生历史思维与表述能力的积极影响便没有了,对教师教学会造成茫然无措。教师无奈只好搞“大 运动量”训练,学生只好在历史事件的脉理尚未弄清楚的背景下,拼命的去硬记知识点,使分析问题和解决问 题能力的增长受到阻碍,历史课教“死”了,学生也学“死”了。1998年试题,在提高试题水平的同时,对阅 卷要求也大大提高,参考答案所留下的空间相当宽阔,按分数计算,是主观题分值的1/5。假若阅卷人驾驭不了 试题要求,不能把握命题精神,完全依参考答案一字不漏地批卷,那么,所谓酌情加分,事实上是多余的。煞 费苦心的良好举措无法贯彻,选优成绩也就反映不出来。更何况“持之有据,言之成理”连阅卷人就根本没有 把握,怎么给考卷评分呢?由此我们有充足的理由要求阅卷人一定要具有较高的思想及专业素质,如果良莠不 分,在最关键的地方损害了历史教学,损害了命题的意图,更直接损害了优秀考生的成绩,这是不能允许的。 中国封建科举考试,历来注重阅卷,其中合理部分和优良传统应该保持并发扬开来。阅卷是历史教学的继续, 是试题质量的又一项根本保证,意义绝不寻常,殷切希望高考主管部门给予高度的重视

上一页  [1] [2] 

下页更精彩: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