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信息技术论文>刍议以校为本的信息化教学研究制度的建立

刍议以校为本的信息化教学研究制度的建立

时间:2023-02-21 19:06:57 信息技术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刍议以校为本的信息化教学研究制度的建立

南昌市继红小学    施虹冰  李小丽
摘要:笔者认为,“校本教研”是一种融学习、工作和教研于一体的学校性活动和教师行为,是一种以解决教学实际问题为目标的学校教学研究制度,为此,笔者在自己所在的学校开展了一系列的尝试与探索。循着学习、实践、反思和再学习、再实践、再反思的行动研究思路与方法,围绕“专题研读、主题沙龙、案例分享”等形式,凭借以校为本的信息化教学研究制度,在学校教育教学研究活动中,搭建了独具魅力的信息化平台,构筑了自主参与的虚拟空间,提供了高效快捷的研讨路径。

关键词:以校为本  信息化教学研究

“校本教研”是一种融学习、工作和教研于一体的学校性活动和教师行为,是一种以解决教学实际问题为目标的学校教学研究制度。它的内涵是行动研究,即相信教学本身就是一种研究,把自己的实践行为看作是一个研究过程,将教研的成果运用于课堂,借助于观察、反思、行动三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循环来实现教师自身教学行为的改善,其实质是教师反思性的实践和专业成长的过程,是教师职业生活的基本方式和特征。
实施“校本教研”的基本途径是教师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三者相互渗透、相互依赖,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统一体。而信息化教育将为校本教研的顺利实施搭建独具魅力的信息化平台,构筑自主参与的虚拟空间,提供高效快捷的研讨路径。
我们经过长时间的酝酿和积淀,确立了基于信息化平台的,以促进每个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发展为宗旨,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的校本教研制度,组织全体教师共同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
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校长是第一责任人。我们首先成立了以正职校长为组长、分管校长为副组长的继红小学校本教研领导小组,成员包括教导处正副教导主任和各学科备课组长,并研究确定了立足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总体目标和适合继红小学校情的阶段目标。

一、宏观导引、微观细化的教研目标
1.总体目标
通过开展深入有效的教研活动,认真研究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和课程管理,深入了解并及时解决教学中的困难和问题,总结推广教学经验,探索教学规律,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课程建设与管理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学校的课程建设能力,全面提高基础教育教学质量。
2.阶段目标
继续深入学习本学科《课程标准》,通过自我研修、专家引领等途径,认真领会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掌握本学科课程标准要点和实践方法。
在学习和掌握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让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回归到课堂中去,在实践中运用课程理念,在实践中检验学习效果。
掌握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在理念回归课堂的教学实践中,能依托现代教育技术,开展信息化教学研究活动,设计制作信息化教学案例。
做反思型教师,在多种形式的观摩展示、互动评价中实现同伴互助,分享各自的经验,并努力提升教育教学理论水平。

二、任务明确、形式多样的实施步骤
1.确定一个主题的教研重点
各学科可根据各自学科课程标准和学科特点,确定学期研讨主题,并记载于集体备课记录本上,作为本学期的中心研讨内容。
由于我校语文、数学学科承担了国家级师资培训课题研究任务,经课题组成员讨论确定,语文学科本学期研讨主题为“以读为本,实现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平等对话”,数学学科本学期研讨主题为“数学课堂生活化”。这两个研讨主题就分别被作为全校语文、数学教师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时的主题。
各综合学科也根据各自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科特点自行确定了研讨主题,记载于集体备课记录本,并上报分管领导。
2.形成两个层面的教研特色
第一个层面,分段分学科探讨。根据我校规模较小,各学科各年级教师人数相对较少,目前仍然为五年制的特点,我们把语文、数学两个学科分为两段,一到三年级为一段,四、五年级为一段。
第二个层面,全校集中学习培训。
3.开展八种形式的教研活动
①主题沙龙:围绕主题,根据各年段特点、各人特长分解成小专题,由中心发言人引题,开展分段、分学科的集体备课、教研活动。
②包件研制:根据各自专题,实验组教师在各备课组的集体智慧指导下,设计教学案例,制作信息化教学包件。
③专家讲座:校本教研离不开专家引领。学校将不定期聘请有关专家就新课程改革实验中的各种问题作专题学术讲座。
④观摩展示:组织教师对前期研讨活动中设计制作的教学案例或信息化教学包件进行观摩,展示教师在校本教研活动中的学习历程和实践成果。
⑤互动评价:开展教师与专家、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与社区干部之间等多层面、多角度的互动评价。
⑥案例剖析:通过对本校案例或其他学校、其他地区优秀案例的学习借鉴和分析、解剖,进行教学研究,开展校本培训。
⑦经验总结:在学习研讨、观摩评价、案例借鉴的基础上,开展经验总结活动,撰写心得体会或经验论文。
⑧理论提升:要求骨干教师、课题实验组教师、样本班教师尝试在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理论文章、著作的基础上,对经验论文进行理论提升,把成为专家型教师作为自己努力的方向,奋斗的目标。

三、基于主题研讨、倡导经验分享的信息化教学研究操作流程


                                                             (以专题研读为主)
                                                         


                                                     

                                                     
(以主题沙龙为主)
                                                                 

                                                     



(以案例分享为主)
             

图1:继红小学信息化校本教研操作流程图
图1为我校开展信息化校本教研活动的操作流程图,这是一个基于主题研讨,倡导经验分享的信息化教学研究操作流程。
按照这个操作流程,我们从教研制度、职称评聘、奖励措施等多方面考虑,建立了教学研究的导向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努力使每位教师的困惑能及时得到回应,每位教师的经验能及时与同事分享,使教师能够与校外同行保持经常性的沟通和联系,从自我反思、同伴互助、经验借鉴、专业引领、资源共享五个方面推动校本教研工作的深入开展。
循着学习、实践、反思和再学习、再实践、再反思的行动研究思路与方法,我们落实教研职能,加强校本教研,努力使各学科备课组形成自我研修、自我反思、自我超越的内在机制,发展成为学习型组织。
1.以专题研读为主,创设资源共享、个性感悟、自我研修的情境,为信息化教学研究活动搭建独具魅力的信息化平台。
我们不仅要求已经使用新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的教师要深入研读课程标准,还组织全体教师学习课程标准,深刻领会课程标准的精神,并分组、分学科围绕一个个教师在实践遇到的困惑和难题开展专题研读,除了传统的资料室、图书室,学校通过资源征集的形式,还在局域网内为教师提供了大量的教育教学资源,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资源共享。如去年我们在全体教师中开展的“分析案例、领会课标”的课程标准考试活动,就是在教师个人研读学习基础上对课程标准学习领会效果的一次检验。我们采取提供各学科教学案例的形式,组织教师对这些来自一线教师的教学案例进行个性化的分析和评价,以此检验我校教师对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精神实质的领会程度。
2.以主题沙龙为主,倡导实践检验、自我反思、同伴互助的行为,为信息化教学研究活动构筑自主参与的虚拟空间。
我们依托主题沙龙,实践着我们的校本教研宗旨,即学生与教师的共同发展。为此,“以案例展示理念,让理念回归课堂”是我们开展主题沙龙活动的重要形式。教师在设计信息化教学案例,实践检验案例的过程中,不断对照课程标准的精神反思自己的实践活动,在反思中修正,在反思提高中。重视教师个人反思的同时,我们还特别强调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协调与合作,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防止和克服教师各自为战和孤立无助的现象,努力营造求真、务实、严谨的教研氛围。如,我们在本学期开展的“教师个人成长档案展评”、“教学叙事研究报告研讨、展示”等一系列主题沙龙活动,以及依托我区教育信息网开展的信息化教学研究活动、网上业务学习活动、网上新课程改革实验论坛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课活动等,就是真实反映一线教师在自我反思、同伴互助的良好氛围中开展的一系列教学研究活动,这些校本教研活动检验和提升了教师的教学实践水平。
3.以案例分享为主,营造经验借鉴、专业引领、自我超越的氛围,为信息化教学研究活动提供高效快捷的研讨路径。
校本教研是教研活动基础上的提升,是把教研作为一项制度进行强调。教师的自我反思、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教研员的专业引领是开展校本教研的三种基本力量。
我们在以案例分享为主的系列活动中,或实施微格教学,拍摄典型教学案例,对执教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剖析,分享经验与教训,如本学期南昌市教科所3月23日下午在我校召开的国家级师资培训工作研讨会,我校课题组教师执教的观摩课《奇妙的动物世界》,我们不仅全程拍摄,还组织教师进行分析讨论;或借助BL0G这个平台,在因特网上发布教师在课程改革实践中的教学故事,分析执教教师的教学叙事研究报告,学习借鉴,体会教学故事的捕捉和挖掘的方法和角度;或举行平等对话型的专家引领活动,对教师设计制作的案例进行剖析,实现经验的分享,如我们请到了江西师大课程与教学研究所的教授、研究生,与专家进行面对面的互动交流,以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用实践印证专家观点。

四、引领发展、促进提升的教研成果
根据我校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设计,结合教学常规的要求,我们研究确定了以下几种校本教研成果表现形式。
①一份心得体会:听专家讲座或学习课程标准后的心得、感想、体会等。
②一本专题笔记:即业务笔记,就学期研讨主题或围绕该主题分解的几个专题进行系列化、系统化的摘抄或复印剪贴,实验教师则可以建立自己的电子业务档案。
③一次评课发言:选择学校开展的观摩活动中的一节课,以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进行评析。
④一篇经验论文:结合东湖区教育学会年会论文征集活动,围绕学校校本教研主题和东湖区教育学会年会主题,撰写经验论文。
⑤一份成长档案:骨干教师、课题实验组教师、样本班教师每学期要设计制作一份真实反映个人成长过程、富有个性特点的成长档案,并在学校课题主页上建立个人成长网络档案袋。
⑥一个信息化教学案例(或信息化教学包件):骨干教师、课题实验组教师、样本班教师每学期至少设计一个教学案例(或信息化教学包件),上一次课题实验汇报课。

众所周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我国百万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教师的培训、学习,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教师真正的成长必须立足于教学实践。“建立以校为本的信息化教研制度,把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化组织”,是继红小学,也是我们每所学校在教育信息化建设道路上追求的目标。

【刍议以校为本的信息化教学研究制度的建立】相关文章:

上海中小学创建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制度探索与启示08-17

立足以校为本,创新教研制度08-17

立足以校为本 创新教研制度08-17

坚持以校为本实施有效教研08-20

×校建立“家庭图书角”的方案08-12

信息化与企业信用体系建立08-15

公共图书馆建立地方著作捐赠专库刍议08-09

加快建立城市信息化试点示范体系08-05

刍议我国股东诉讼制度的缺与失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