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科学课论文>通过自然课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

通过自然课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

时间:2022-08-07 21:17:18 科学课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通过自然课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

自然课的独特性和小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决定了自然课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的多样性,教师应结合教材及学生具体特点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从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

首先,要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感兴趣的东西,儿童是不会主动去关注和了解的。因此,在学习研究新知时,教师要调动学生本已存在的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本能,激发其学习兴趣。针对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和具体教学环境,教师可以通过语言诱导(如讲故事),出示实物,演示实验以及利用幻灯、投影、挂图、录音机、录像机或多媒体计算机展示研究对象的动态、静态图象和声音来激发儿童的兴趣,同时培养其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如:在学习鸟类知识时,可出示鸟的标本,提示学生仔细观察其外形、羽毛、喙,思考为什么它要这样生长?有什么用?这与它的生活习性有什么关系?又如:学习电路知识时,先演示安装一个有小电珠或小电扇的简单电路,看到电珠亮了、电扇转了,学生都会跃跃欲试。此时,应指导学生认真观察每一步如何做,想想为什么要这样做。

其次,指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从中逐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
培养儿童的独立思考、独立活动能力及互相协作精神,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儿童思维、活动能力的形成,知识、经验的获得,最主要、最重要的途径是亲身经历和实践活动。自然常识课安排了大量的各种实践活动,但它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相对来说,其实验结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过程”,让学生学会如何通过这个过程推导出结论。因为教师不可能告诉他世上的一切,更多的东西需要儿童自己去探索、发现和创造。同时,在大量彼此分工协作共同完成的活动过程中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儿童的实践活动可分为两大类:动手操作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1.尽可能多地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活动。
动手操作活动包括各种实验操作、手工制作(操作)活动。在课内,应尽可能地让学生多动手,教师既要对学生进行具体细致的示范指导,又要做宏观的组织和调控。在实践中,逐步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思考、研究、归纳和创造,同时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例如:教五年级《声音是怎么产生的》时,可先演示尺子振动实验,指导学生观察具体操作方法及尺子振动方式,然后才让学生动手实验。此后,逐步做皮筋、鼓、吉它发声实验。指导学生边实验边思考:它们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点?声音的产生与什么有关?一步步引导其分析、推理,归纳总结出声音产生的原理。当学生明白声音产生的原理之后,则可通过研究声音的高低变化,培养学生创造性、发散性思维。如问:“研究声音的产生有什么用?利用物体产生高低不同的声音我们可以做什么?”学生自然会想到利用某些发声原理而制造的各种乐器,他们也同样会明白为什么有的人会把嗓子喊哑,……课后还可让学生自制乐器,拿同样大小的玻璃瓶(汽水瓶、啤酒瓶),分别加入高度不同的水即可。

2.结合教材组织学生参与适当的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包括对人类社会及自然界各种事物、现象的户外观察、考察、分析、研究,以及搜集和查阅各门各类的资料。学校教育不论在时间、空间上都很有限,接触社会、自然,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独立活动能力,比在教室里的“清谈”更重要。结合教材,利用各种活动(如郊游、参观等),带领学生到外面的世界去,在社会、自然中亲身体验大自然的神奇及人类对它的干预,从而真正理解人与自然。

如:三年级学习做植物压制标本,应与学生一起到大自然中去采集植物,在学习制作中既贴近大自然,又获得了许多知识,培养了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在实际活动中,学生会发现许多不知名的植物,它们叫什么名字?有什么用处?如何培植?……此时,教师可因势利导,告诉学生可以到图书馆、书店去搜集和查阅各门各类的资料,或者向父母和其他长辈请教,从中就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又如:《水域的污染和保护》、《动物和环境》、《植物和环境》、《保护大自然》等课程比较枯燥,如果与学生一起,选择一片树林、一个鱼塘、一条河流或某个生活区,溶入这样的世界:天空烟尘弥漫、耳中轰鸣不断、绿色植物剧减、高楼大厦猛增、鸟儿无影、鱼儿无踪、人群拥挤、污水横流……以及地面硬化、植被减少和一次次刻骨铭心的大洪水,思考人类、动物、植物、环境有怎样的关系,想想我们的地球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人类对地球有何等的影响,以及我们应该如何对待我们周围大自然的一切……在对自然界的实地考察中,不但使枯燥的知识变得具体化,而且能让学生在身心共鸣中得到深刻的教育,同时拓展学生的思维广度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