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数学论文>课堂重构:让教学走向生成

课堂重构:让教学走向生成

时间:2023-02-22 02:49:29 数学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课堂重构:让教学走向生成

 教研活动中,我接受了执教《加法交换律》的公开教学任务。于是,趁还有几天时间,我便翻阅资料、浏览网络,意图寻求相关的经典设计来拓宽自己的备课思路。可没想到的是,搜集到的教案大多千篇一律、如出一辙。这是为什么呢?阅读了课本教材后,我逐渐意识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以下是本课教材内容)

    准备题:27+73        58+37

课堂重构:让教学走向生成

    73+27        37+58       每组上下两题有什么关系?

    例1:一家电影院,走道左边有476个座位,右边有518个座位,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左边的座位数加上右边的座位数:476+518=994(个)

    右边的座位数加上左边的座位数:518+476=994(个)

    答:一共有994个座位。

    因为上面两个算式得数相同,所以476+518=518+476。

    观察下面的题目,在○里填上>、<或=。

    28+30○30+28  207+131○131+207  54+1049○1049+54

    从上面的算式中我们可以发现如下规律: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____。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用字母a、b分别表示任意两个数,加法交换律可以写成:a+b= b+a

    以前我们用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的方法验算加法运算,就是应用了这个定律。

    统揽教材,我们不难发现,编者铺设的教材结构脉络清晰、层次分明。这样的教材结构,似乎隐示着一条顺畅的教学流程:在口算关联式题中孕伏规律——在计算座位总数中感知规律——在填写计算符号中理解规律——在补充结论空格中揭示规律。这样的教学进程,无疑会是通畅的、顺利的、容易接受的。我在想,是否受了教材编排中顺畅思路的诱惑与固有结构的牵制,众多的教案设计便显示出了不约而同的共性了呢?

    需要思考的问题是,这样的教学流程符合新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吗?在简约便捷的课堂进程中,数学的现实意味在哪里?学生的充分体验在哪里?知识的个性化感悟又在哪里?也就是说,这种顺畅思路的背后所隐藏的很多东西,成了落实小学数学新课程理念的严重障碍。于是,我便萌生了一种“重构课堂”的冲动。这种冲动支撑着我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用“动态生成”的现代教学观重新演绎《加法交换律》的课堂生态。下面,简录课堂全程,以飨同行。

【现场实录】

    一、眷注现实,感知规律

    师:课前,有位家长打听我们学校现在有多少学生。叶老师没有直接告诉他们,而给他

    们提供了这样一条信息:(出示)

    阳光学校有寄宿生251,走读生322人。

    根据信息,你能算出学校共有多少学生吗?

    生1:寄宿生人数加上走读生人数就是全校学生人数。251+322=573(人)(板书)

    生2:走读生人数加上寄宿生人数就是全校学生人数。322+251=573(人)(板书)

    师:观察这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生3:我发现这两个加法算式得数相同。

    生4:我发现两道算式中加数都一样,但位置换了一下。

    生5:我发现虽然加数的位置换了,但和仍旧不变。(板书:加数位置换了,和不变。)

    师:尽管两个加数交换了位置,但是它们的和却始终不变。所以,我们可以将这两个算式用等号连接起来。(板书:251+322=322+251)

    [反思:事实上,教材提供的“计算电影院座位数”的问题情境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这一情境似乎与学生的生活现实距离较远。因此,教师设计了“替家长计算学校总人数”的生活题材,拉近了数学内容与客观现实之间的距离,因而也有效地激活了数学学习的潜在价值,扩张了数学学习的生命意义。从中,学生能够更加充分地感知 “加法交换律”知识的鲜活存在。]

    二、开放探究,体验规律

    师:请大家猜想一下,是不是所有的加法算式中加数位置换了,和都能保持不变呢?

    生1:不是!

    生2:我觉得有时侯是,有时侯可能不是。

    生3:我认为肯定是!

    师:究竟刚才发现的规律是否符合所有的加法算式呢?接下来,请大家举例验证。

    验证建议:

    ①独立验证:交换加数的位置,和是否一定保持不变?

    ②小组交流:是否存在例外的情况?

    ③代表板演:推荐一名代表上台展示本组的验证实例。

    (学生按照建议有条不紊地展开活动)

&nb

sp;   生4:125+375=375+125

    生5:4+5=5+4

    生6:764+809=809+764

    生7:10000+20000=20000+10000

    生8:43+56=56+43

    师:请大家观察,他们写的这些算式是否都具有像刚才第一道那样的规律呢?

    生(齐):是!

    师:像这样的算式,写得完吗?

    生(齐):写不完。

    师:既然写不完,老师就用省略号表示!

    [反思:面对“251+322=322+251”的数学事实,学生对“是否所有加法算式交换加数位置和都保持不变”这一问题展开了个性化的猜想,这种猜想是学生现场思维的真实反映。然后,教师又引领学生通过独立例举、交流共享,进一步充足了学习材料,丰富了数学事实,为知识的归纳提供了更为可靠的背景。]

    三、个性解读,建构规律

    师:请观察,这些算式都有一个什么特点?

    生1:这些算式中交换了加数位置,和相同。

    生2:这些算式中的加数和得数都不变,只是加数的位置换了一下。

    师:刚才同学们概括的特点,其实就是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加法交换律。(出示定律,学生齐读。)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师:你能否用其他的方式把加法交换律表示出来呢?

    生3:我用字母表示——a+b=b+a。

    生4:我用图形表示——□+△=△+□

    生5:我用实物表示——小明的重量+小红的重量=小红的重量+小明的重量

    师:在同学们踊跃的创造中,老师有这样的感觉:加法交换律不仅仅是单纯的数学知识,更是有趣的生活文化。同时,老师要告诉你的是,用字母表示数是数学学习中的重要策略。所以,我们常常用a+b=b+a来表示加法交换律。

    [反思:针对众多的数学事实,教师并不急于引导学生发现规律,而是让学生运用朴素而原始的语言概括出这些等式的共同特点,这些特点既是“加法交换律”知识的雏形,更是学生建构知识的渐进台阶。在此基础上引出规律,水到渠成。尤其是,让学生用个性化的方式表示自己对加法交换律的理解,更是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规律意义的个性化感悟。]

    四、激活联系,应用规律

    师:学了知识,肯定有用。想一想,我们学了加法交换律有什么用?

    生1:可以用两种方法解答加法应用题。

    生2:可以使计算变的方便一些。

    师:还有什么用途呢?

    生:……

    师:其实我们早就用到过了“加法交换律”。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道题目。

    (出示一道计算并且验算的加法笔算题及解答过程)

    师:看了这道题目,你有什么想法?

    生3:以前我们用交换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的方法验算加法运算,就是应用了加法交换律。

    [反思: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不应由教师全盘托出,而应由学生亲身体味。案例中,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联想知识用途,当学生的思维不着边际时,教师适时地呈现“验算”的题例,勾起了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使其凭借自身的认知能力疏通了新旧知识的本质联系,从而真正感悟到加法交换律的广泛应用。]

[后记反思]

    纵观课例,固有的课堂模式得到了适度的重构,数学教学正逐步走向生成。在这个过程中,我得到了三点启示:

    1、眷注现实,革新教材——教学走向生成的起点。

    “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 (课标语言)笔者认为,现实的学习内容决非等同于现行的教材内容,而应是基于学生生活现实而创造性处理现行教材的产物。假如教学陷入教材设置的固有樊篱而不能自拔,那么,教学走向生成必将成为一句空话。从这点来看,眷注现实、革新教材,应该是促进教学走向生成的起点。实录中,教师尊重学生的生活现实,用“替家长计算全校人数”的生成性内容替代了“计算电影院座位数”固有性内容,较好地接轨了学生的生活现实、激活了学生的探索兴趣。

    2、开放课堂,体验学程——教学走向生成的核心。

    既然“数学学习活动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课标语言),那么,封闭狭隘的课堂环境势必应该加以打破和拓展。课堂教学不再以延续教案预定思路、带领学生参与学习为重点,而应以营造适宜的课堂生态场景、引领学生体验学习全程为宗旨。只有这样,教学才有可能真正走向生成。实录中,对于加法交换律观念的形成,学生们充分经历了“自由写算式体味规律”——“原生态语言描述规律”——“个性化方式表示规律”的丰富学程,于是,数学知识逐渐浮出水面、逐渐动态生成。

    3、个性感悟,意义建构——教学走向生成的归宿。

    动态生成性数学教学的归宿是什么?笔者认为,跳出

数学学习“齐步划一”的课堂框架,实现“不同的人以不同的方式学习不同的数学”的教学境界,这就是动态生成教学的现实归宿。尤其是,让学生建立对数学知识的个性化理解,更是动态生成性教学的终极目标。实录中,教师没有按统一的要求去指挥学生,而是以一个比较广阔的问题空间为背景,引导学生计算体验、写式体验、描述体验。这样,尽管“加法交换律”的文字表述是规定统一的,但学生心目中的“加法交换律”却是丰富多彩的、富有意义的!

【课堂重构:让教学走向生成】相关文章:

让课堂从教学走向教育课堂教学08-24

关注教学生成提高课堂效率08-16

魅力课堂动态生成08-25

凸显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成与建构”08-17

“伪生成”——课堂教学之怪现象08-15

师生预设下的课堂生成教学初探08-25

让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走向生活08-18

将社会引进课堂 让课堂走向社会08-17

动态生成——让课堂轻盈灵动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