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数学论文>激趣 合作 探索 创新——“小学数学分组合作学习”模式初探

激趣 合作 探索 创新——“小学数学分组合作学习”模式初探

时间:2023-02-22 02:26:31 数学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激趣 合作 探索 创新——“小学数学分组合作学习”模式初探

一、问题的提出:

激趣 合作 探索 创新——“小学数学分组合作学习”模式初探

小学数学作为义务教育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除了应传授给学生一些初步的数学知识以外,还担负着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历史重任。但由于受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数学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忽视知识的发生过程、忽视情意教学目标、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现象,从而造成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负担过重,探索精神与创新意识的匮乏,极大妨碍了全体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得到质疑。同时,在科技日益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可以看到,任何大的科学研究和试验、任何大的工程建设,都不可能由一个人独立去完成,它需要集体的智慧与合作,合作精神和能力的培养正有日益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如何探索一条适合学生生动发展,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合作品质培养的教学路子,成为新时期教育工作者不得不面对的新课题。因此,我们决定在小学课堂教学中进行“小学数学分组合作学习”的研究,旨在通过对现行的以知识为主要教学目标,教师传授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的个性探索与小组的合作探索有机结合,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主体性、创造精神、实践能力及合作意识、交往品质等多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

二、课题可行性

1、心理学理论表明: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促进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三种不同层次的学习心理状态的提高。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能在课堂上积极交往的机会,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及在交往中养成良好的合作意识,培养合作能力等方面都是有极大作用的。

2、课堂实践证明:多向交往,除了师生讨论外,允许学生互相学习,这样有利于形成积极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各类信息的沟通,有利于学生间的互帮互学、相互启发,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3、从激发学生主体性而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就要求在较短的课堂时间内给予学生较为充裕的活动时间,包括动手操作与相互交流、相互启发、探索创新的时间,而小组合作学习就较好的解决了这一矛盾,使学生能在和谐的气氛中,共同探索、相互学习、逐步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三、 模式初探

1、创设良好的小组合作氛围

(1)转变观念,迎接“合作”: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对教师而言,决不仅仅是一种教学形式上的简单转换,而是一种教育观念上的深刻转变,是对学生主体性的进一步的认识过程,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创新潜能,对学生们参与未来社会竞争能力培养的一种积极有效的做法。对学生而言需要其认识到交往合作的必要性及感知模式转变带来的学习的趣味性和高效性,最大程度的投入的小组合作学习中去。

(2)优化组合,增强合作信心:分好学习小组,是合作学习的基础,应根据学生的认识基础、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进行综合评定,然后搭配成若干异质学习小组,通常为四—六人一小组。这样,缩小了组际差别,便于小组之间的竞争,从而真正体验在合作的基础上竞争。小组长为轮换制,让每一位小组成员都有锻炼和展示的机会。

(3)不断丰富,激发“合作”:不但在数学课堂中实施小组合作,而且经常利用一些活动,如指导组长帮助组内成员巩固当天学习内容、互查当天作业;同做一件好事,每周变换一次日记,每周搞一次小组娱乐活动,实施组际对抗赛等等,通过这样相互之间的协作活动,使每个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得到帮助和提高,同时也对小组合作的认识趋于一致,兴趣激增,为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和合作意识。

2、小组合作学习贯串教学始终

(1)复习中创设情境

复习中的合作学习可以有效地创设氛围,一方面使学生尽可能多的参与到复习中去,通过对旧知的唤醒,为新知的学习作知识上的准备;另一方面也创设了一个较为积极的课堂学习氛围,从而使学生尽快进入到新知的学习状态中,以一种更为积极的心理状态进入新课的学习。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知识的获得是一种主动的认识活动,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这一结论尽管已正被广大教师日益接受,但往往体现在新授比较多,而复习中依然是一问一答的基本模式,学生的参与率比较低,兴趣也不浓,对旧知与即将学习的新知之间的联系不大感兴趣,更难以激发一种积极的状态进入下一个环节的学习了。而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则有效的避免了这一点。如笔者在教学“比的认识”时,通过出示一面长3分米、宽2分米的小红旗,要求学生提出问题用以前学习过的方法进行比较长和宽的关系,经过小组讨论,使学生明确在比较数量的意义和方法上有两种关系:比差和比倍。这样通过全体同学的讨论参与,一方面复习了比较的方法,完善了原来的认知结构;同时在热烈的讨论中进入了一个新的环节——新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为提高。再如在教学“体积”这一概念时,在通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引导下讨论为什么乌鸦能喝到水,得到了“石块占空间”,这样“占空间”就成了新知的起点。情境导入越来越在课堂中得以体现,而适时引入小组合作进行讨论、发现与解决问题,从形式上更为活泼,从心理上也是一种促进。

(2)新授中启发心智

新授中针对重难点,有步骤、有目标地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是课题的研究重点。学习交往理论认为,多项交往的组织形式,信息交流量大,交流渠道多,有利于形成积极的课堂气氛,有利于课内信息的沟通,有利于学生们间互帮互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适时引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使师生、生生之间相互补充,相互启发,相互评议,以达到训练思维品质,发展学生智力的目地。具体实施分以下四个步骤:A、独立思考:学生们在小组合作前必须有一个较为充足的独立思考时间,在自己原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上感知新知,进行思考,而不仅仅作为小组中的一位听众。教师在此时要鼓励学生,特别是能力中等和较弱的学生,引导其观察、审题。B、组内讨论:小组成员交流各自思考成果,互相帮助解决问题。形成初步共识,得出结论。这其中还包括小组内的合作操作、启迪思维、开拓创新、锻炼能力。C、组际交流:这是各小组之间互相学习、互相竞争、互相促进的过程。通过组际交流可以把小组的认知成果转化为全体组员的共同认知成果,进一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互相启发,开拓思维,更可纠正小组全局性的错误。同时,在互相学习的过程中能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从而通过横向的比较意识到与别组的差距,促进齐心协力共同进步。D、引导评价:我们在尊重学生主体的同时,往往又容易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而课堂中,只有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协调发展才能促进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中,同样需要重视教师的引导作用,在“放”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独立思考,讨论交流,而后因适当的“收”,集中对教学内容进行概括、小结,并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评价,同时质疑问题,以求开拓创新。

例如教学“在2、4、6、7、10这五个数中,哪一个数与众不同,为什么”这样一道开放题时,教师依次出示了以下几个极富思考性的问题及环节:(1)请每一位同学都独立思考,尽可能多的找出与众不同的数。(2)请每位同学整理自己的思路,准备小组汇报。(3)小组交流:小组成员一个一个轮流说,听不懂的可以问,前面说过的后面就不要重复。(4)小组整理成果,准备全班汇报。(5)全班交流。再如三年级中“估一估”实践活动课中,教师在讲授了基本方法后让学生展开小组讨论——对高高的一摞本子进行估算、展开小组竞赛,看哪个小组离正确的本数最接近。小组成员的积极参与使课堂气氛达到高潮,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汇报时的自豪之情更是溢于言表。这样有步骤的小组合作学习,一方面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风,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促进自我学习能力的不断提高,锻炼了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与创新精神。

(3)练习中提高效率

“精讲多练”一直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努力实现的教学形式,其实,这里的“多练”不仅指练习的数量上,更多是在质量上的要求。而小组合作学习,一方面加大了学生的参与率,另一方面也是实施分层教学思想的有效形式,从而保证了练习的有效性。合作学习中,教师就要针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其重、难点,结合班级学生实际,选择和设计能激起学生参与学习认知功能的思考题、讨论题,提高同伴间合作的效率。比如在学习组合图形的计算中,教师选择了队旗这一几何图形,让学生对于计算的方法在小组中进行讨论。由于解法的多样性,不同的学生就有了不同的思考方向,同时在小组讨论中,还能互相启发与提示,增强其学习的信心与积极性。再如在学习了“圆的认识”以后讨论,车轮为什么都是圆的,学生们有的放是,讨论中能把新知与日常生活相联系,并进行了发散性的推广。

(4)小结中评价提高

教师的期待与评价对学生有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班级人数较多,对每一位学生进行评价又是不现实的。因此,合理运用小组成员互评与自评,对于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其学习的自信心尤为有效。而正确的评价与被评价也正是学生将来走上社会所必须具有的基本素质之一。如在教学“比的性质”中,教师提问:在相等的几个比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小组讨论及交流中先后得出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经评价补充成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讨论评价后又补充出“零除外”这一重点词。这样一个讨论、评价与补充的转化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认真听取别人发言的良好品质,也培养了学生思维逻辑性,同时还激发了学生参与讨论,体验成功的积极性。又如教学中对新授进行小结时,往往可以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的基础上进行,既让每一位学生回顾了新知,又培养了学生概括及口头表达的能力。

(5)几个注意点:

A、小组讨论中的思考题要具有整体性、层次性、操作性与思考性。

B、给予足够的讨论时间,讨论中教师可适时参与,捕捉相关的教学信息,辅导部分有困难的学习小组。

C、教给学生们合作学习的方法,如合作前的独立思考、整理思路,别人发言时的注意倾听,不断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等。

四、存在的问题

1、时机的把握:由于受教材、教室等一些传统教学材料及条件的影响,不同类型的课(计算、应用题及几何知识)的是否都可采用分组合作学习?教室如何进行更为合理的空间安排,使学生能在宽松的环境中交流、讨论?

2、理论的指导:在心理学中合作、交往等心理现象的相关研究;兄弟学校及国外教学这方面的现状研究;如何借鉴目前部分地区正在试点推广的“小班化”教学的已有经验等。

当然,以上只是本课题初步实施阶段的一些不成熟的做法,尽管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着许多不足,这一教学模式的探讨、实验还将继续深入的研究下去,真诚希望各位专家、同行给予热情的指导,谢谢。

【激趣 合作 探索 创新——“小学数学分组合作学习”模式初探】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应用探索08-03

构建数学教学模式与合作能力的初探08-13

初探语文教学中学习方式的激趣08-01

构建分组合作尝试学习模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益08-17

小学英语合作学习模式08-18

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模式的创新尝试07-30

致用、激趣、参与、互动、创新08-07

探索新课改下高中化学合作学习教学模式08-18

激趣 导读 探究 创新——《皇帝的新装》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