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数学论文>质疑 激疑 解疑

质疑 激疑 解疑

时间:2023-02-22 02:26:20 数学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质疑 激疑 解疑

内容摘要:

本文从“转变变观念,创设学习氛围;正确运用好评价,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引导思考,解决学生的疑问”阐述了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如何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通过内在的活动积极思维,从而提高学生自身的质疑能力,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

关键词:创设氛围  学会质疑  引导思考 

在当今社会中,由于知识、信息量的不断增加,每个人都需要不断地学习,对于当代人来说,更需要的是走自主创新的学习之路,而培养自主创新的能力对于当代教育来说是刻不容缓的问题。古人云:“学者有疑,小疑,则大进;大疑,则大进。”这句话告诉我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了疑问,才会开动脑筋去解决问题。这个质疑、解疑的过程,就是提高、发展思维能力的过程。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地发现问题。通过内在的活动积极思维,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也提高了学生自身的质疑能力,对于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有很大的作用。

质疑,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依据自己现有的学习能力,提出无法解决的问题。而对于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来说,提出的问题也各有层次。现代的教学,要求教师努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做学习的主人,享受做学习主人的乐趣。我是一个长期从事基础教育的教育工作者,在如何引导学生提出有一定价值的问题,从根本上提高他们的质疑能力,从以下几方面做了一些工作。

一、转变变观念,创设学习氛围

传统的教学方法用师生 一问一答、教师满堂灌的形式,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造成了学生对教师既迷信又崇拜,对困惑既渴望质疑又害怕“出错”。学生已习惯于被动地、无条件地接受知识(哪怕是错误),不敢向教师质疑,更不敢向课本质疑。这样的教学方法严重束缚了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也影响了他们成人后适应社会的能力。

因此我认为想让学生质疑,就应该使质疑成为学生的自身需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情境, 建立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这是学生积极主动性发挥的前提,它能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使学生处于一种宽松的心理环境中。使学生心情舒畅,就能迅速地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乐于思维,敢于质疑。另外教师要与学生角色平等,变“一言堂”为师生互动。教师在课堂上要以饱满的热情、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更应该倾注以爱心和耐心,使其深刻地感受到教师的厚爱和关注,真正体会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从而缩短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角色距离,建立朋友式的新型师生关系。同时,教师要允许学生质疑“出错”。这是学生敢于质疑的前提。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在课堂上学习有真正的学习、思考的时间,让他们真正地想透、学透,这样才是把学生放在了学习的主体地位。另外,教师在教学中如果抓住一个“巧”字,掌握一个“活”字,根据具体情况,积极创设情境,学生就乐于将自己的疑惑提出来

例如学习了分数应用题后,我出示这样一题:“某工厂把一批零件分给甲、乙、丙三个人加工,先把总数的 1/5 多60个分给甲,再把剩下的 1/5 多90个分给乙,最后剩下的全部给了丙,结果三人加工的零件同样多。问这批零件有几个?”

学生见这题中有两个不同单位“1”的 分率,往往会将这两个分率转化成相同的单位“1”才进行求解,这样显然是极为麻烦。有的学生提出:“能否不转化成相同的单位“1”进而求解?”我反问学生:“你说呢?”并鼓励学生不要局限于以前常用的解题方法,转换角度大胆思考,有的学生提出可根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三人加工的零件同样多”进行求解?我肯定了学生的提问,并表扬他“你能抓住题目的关键来思考,真是会动脑筋”。这时学生的质疑就如饥似渴,而教师的释疑则如降甘露。在我的引导和点拨下,学生则很快的掌握:因为三人加工的零件同样多,可知甲、乙、丙三人均加工这批零件的 1/5 多60个。甲、乙、丙三个人共加工了这批零件的(1/5 ×3)且多(60×3)个。因此可知道,这批零件的个数为:60×3÷(1- 1/5 ×3)= 450(个)。这样通过生疑、让学生质疑,使学生对在困惑中获得的知识会理解得更透,印象更深。

二、正确运用好评价,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

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在学习上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和问题是各不相同的,提出的问题也各不相同。有的问题完全没有讨论的必要,有的问题缺乏科学性,而有的问题是能切中要害,并具有一定的价值。可是学生有了问必有疑,疑必求解。并且正是这些疑问成了他们的求知欲望。因此,无论问题的价值如何,教师都要肯定他们敢于质疑、敢于发问的勇气,同时在学习过程中,要利用适当的评价,引导学生明白如何发问,该提怎样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

例如学习了行程问题后,我出示了这样一道题目“一辆汽车和一辆自行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向而行,汽车每小时行50千米,自行车每小时行10千米,两车上遇后各自仍沿原方向行驶,汽车到达乙地后立即返回,行到刚才两车相遇地点时,自行车在前面10千米处,求甲、乙两地的距离?”

这一道题目学生求解是有一定的难度的,有的学生提出:“这道题未曾告诉自行车和汽车行的时间,无法求解。”他们都用急切想知道答案的目光转向了我,我则点拨学生:“你能从题目中告诉的汽车速度和自行车的速度这个条件进行思考吗。”这时候学生进行了思考,有的学生提出:“我想不用相遇问题的一般思路,而用其它的思路进行求解。”我用眼神的默许对学生的质疑行为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赏,并表扬这些学生能跳出习惯的解题圈子思考,并鼓励他们用这种思路进行分析与解答。有的学生即通过汽车速度和自行车的速度这两个已知量,运用份数进行解答:因为汽车的速度是自行车的:50÷10=5倍,设自行车行1份,汽车则行5份。因此可得,第一次两车相遇时,汽车行了5份,自行车行了1份,甲、乙两地的距离为:5+1=6(份),当汽车到达乙地后立即返回,并行到刚才两车相遇地点时,汽车又行了2份,距乙地为1份。在汽车行2份的时间过程中,自行车行了10千米,自行车行10千米,汽车应该行:10×5=50(千米)。因此可得2份是50千米,每份为:50÷2=25(千米)。因此甲、乙两地的距离为:25×6=150(千米)。对学生的这一创新解法,我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赞赏,使学生感受到了学习所带来的喜悦,从而激起了他们的探索求知欲,并使他们体验到了成功的愉悦。

三、引导思考,解决学生的疑问

疑问只是思考的开始,有了疑问引导学生去思考解决,这样才能达到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如果教师通过对学生的引导,并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并大胆表示出自己的意见,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可以达到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

例如在数学兴趣小组活动课上我出示了这样一题:“有苹果和梨各若干克,现将苹果和梨进行分堆。如每堆1个苹果和2个梨,梨分完时,还剩下6个苹果;如果每堆3个苹果和5个梨,苹果分完时,还剩下5个梨,分苹果和梨各有几个?”

这题较为复杂,我放手让学生讨论进行求解,有的学生用列方程,有的学生则用实物代替进行拼摆,但总是不得要领,因此,有的学生认为这题无法进行求解。我则提示了一句:“因为每堆分1个苹果和2个梨,如果说苹果和梨同时分完,说明苹果和梨有什么关系?”学生马上回答:“如果说苹果和梨同时分完,说明梨的个数是苹果的2倍。”我则再问学生:“现在每堆1个苹果和2个梨,梨分完时,还剩下6个苹果,又说明了什么?”学生马上回答:“说明梨是苹果的2倍少12个。”我再问学生,“假设苹果的个数是原来的2倍,而梨如果增加12个,那么苹果和梨的个数又会怎么样呢?这时能不能求解呢?”经过我的启发和点拨,有的学生马上心领神会,提出了自己的分析与解答过程:因为每堆分1个苹果和2个梨,梨分完时,还剩下6个苹果,可知梨的个数比苹果个数的2倍少12(6×2)个。假设苹果的个数是原来的2倍,梨增加12个,这样可得苹果的个数和梨的个数相等。苹果的数量扩大了2倍,如果每堆苹果的个数也扩大2倍,即每堆分6(3×2)个苹果,那么堆数不变,这时题目可转化成为:每堆分6个苹果,正好无剩余;每堆分5个苹果,则余下17(12+5)个。因此可知,分的堆数是:(5+6×2)÷(3×2-5)=17(堆)。因此,可求得苹果的数量是:3×17=51(个),梨的数量是:5×17+5=90(个),或51×2-12=90(个)。

又如学习了“工程问题”后,我出示了这样一题“一件工作,甲先做6小后时,由乙接着做12小时可以完成,或甲先做8小时后,再由乙接着做6小时也可以完成。如果这件工作由甲单独做需要几小时完成?”

这道题不同于一般的工程问题,对于学生来说单独求解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学生陷入了深思,有的学生提出“这题中未曾告诉甲、乙的工作效率和,无法求解。”我提示学生,能否列出一个关系式进行分析并比较。同学们都列出了解关系式进行了分析和比较。马上有的学生提出“老师,我们从分析比较中发现,甲多做了2小时,相当于乙少做了6小时,因此可以知道,甲做2小时的工作量与乙做6小时的工作相等,即甲1小时的工作量等于乙3小时的工作量,可以利用替代办法求解。”我表扬了他肯动脑筋,并鼓励他按此思路进行解答。这个学生回答:把乙做12小时的工作量给甲做需要:12÷3=4(小时),因此可得,这件工作由甲单独做需要完成的时间为:12÷3+4=10(小时)。同学们都有认为他的这种解法简单明了。我再一次激疑:“还有不同的方法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跃跃欲试,有的学生即提出“老师,我不用替代法,还能用其它的解法。”我鼓励他说出自己的想法,他要求上黑板来进行演示,我让他走上黑板,他先列出如下关系式:

甲做6小时+乙做12小时     完成“1”

甲做8小时+乙做  6小时     完成“1”

他说因为第二种情况下,乙做的时间正好是第一种情况下乙做的时间的一半,如果把第二组时间同时扩大2倍,则两个人完成的工作量相当于总工作量的2倍,实际上多出来的工作量也就是由甲多做引起的,而甲多做的时间为(8×2-6)小时,刚好就是甲单独完成这项工作所用的时间,因此甲单独完成这件工作所用的时间即为:8×2-6=10(小时)。这种解法无疑是一种创新独特的解法,我拍手鼓掌进行了鼓励,同学们也以热烈的掌声对这个同学进行了赞扬。由此可见,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只要老师启而得法,学生的智力、能力等是可以得到充分发发展的。

常言道:授之一鱼不如授人一渔。学会是前题,会学才是目的。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要使学生认识到不会问就不会学习,会问才是具备质疑能力的重要标志。教师应注意使学生明确在哪儿找疑点,教会学生质疑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学习过程的困惑处、法则规律的结论处、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处;如果有的学生提的问题有时不得要领。有时只言片语,有时浅显幼稚。教师要循循善诱不厌其烦。还要注意让学生明确质疑问难必须勤学善思,有创见;认真观察,善比较。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根据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提倡、鼓励、引导学生质疑,运用不同的形式去启发学生解疑,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能力会得到显著提高。

江苏省江阴市青阳镇旌阳小学:蒋仪

作者情况简介:

蒋仪,小学高级教师;工作单位:江苏省江阴市青阳镇旌阳小学

邮政编码:214401;联系电话:0510——6517727

【质疑 激疑 解疑】相关文章:

激疑08-17

激疑08-11

思品课的“激疑”技巧08-17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激疑08-08

以质疑解疑为主线组织学生自主学习08-17

启思激疑,教学生学会提问08-17

初读质疑 读议解疑 熟读理解——《卢沟桥的狮子》 与评析08-15

[思品论文]思品课的“激疑”技巧08-17

运用多种激疑方法 培养学生探索精神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