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数学论文>让数学走向生活化

让数学走向生活化

时间:2023-02-22 02:27:04 数学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让数学走向生活化

  着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启动,我们兖州市于2002年8月被列入课改实验区。我作为一名年青教师巧借课改的春风,认真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数学课程标准》和先进的教学理念,不断地探索、实践和创新。课改三年来,我取得了一些荣誉,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下面结合实践从二个方面谈谈我的不成熟的做法:

    一、让数学教学走向生活化:

  新《课程标准》强调指出:数学学习应从学生己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为此,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我本着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教学思想,找准每一节内容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境,诱发学生学习解决现实问题的欲望,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反思等数学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从而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1、入生活化,创设体验情境。

  数学学习的基础首先是学生的生活经验。现代数学在教学设计上很重要的新理念,就是要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的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理解和发展数学,密切数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学习的材料与学生己有的知识和经验相联系时,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数学是活的、富有生活力的,因此,数学课堂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就存在于自己熟悉的现实世界中。如一年级教材“快乐家园”一节,选取了学生自己的家园这一生活情景,让学生去感受数学,体验数学。教学时,为使情景图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我对“家园”图这一情景进行了大胆地改造,先取本地学生熟悉的景物入画,使其更符合我校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在真实、具体、熟悉的生活情境中,通过看一看、数一数、说一说、比一比的活动,不仅正确的数出10以内物体的个数,认识了10以内各数的大小及其基数与序数的意义,而且初步体验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及学习数学的愉悦,经历了构建简单数学模型的过程。再如学习《购物》单元“买衣服”一节时,我带领学生分小组到服装商场参观学习,让学生认真观察买衣服的具体情景、过程,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汇报,让学生亲自用人民币演示购物的过程,使他们真正理解了计算中的算理。然后,再让学生用学到的计算方法,到市场或商店买东西。从而深刻体验并领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感到数学是活生生的,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过程活动化,体验、感受数学。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学习不是单纯的知识接受,而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数学活动。现代认知科学,尤其是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知识是不能被传递的,教师在课堂上传递的只是信息,知识必须通过学生主动建构才能获得”。也就是说,学习是学习者自己的事情,谁也不能代替。《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索欲望,而这种宝贵的天性,只有通过教师恰当的引导才能使之转化为数学探究的热爱和兴趣。如教学“动物乐园”时,我精心设计了一幅各种动物欢乐集会的投影画面,画面为学生提供了丰富数学信息:4只小熊、4只小鹿、5只小白兔、3只小猴、3只飞翔的小鸟、1匹小马。指导学生认识了画面的主要内容后,再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数一数各种动物的只数,并进行分类统计,让学生在组内任意选取两组动物进行比较,逐步体会谁比谁多,谁比谁少,谁和谁一样多,初步感知比较物体多少的方法,然后给学生大量的图片、小棒等,让学生摆一摆、比一比,并联系实际说一说。通过比较实物的多少,逐步抽象到比较数的大小,并渗透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逐步让学生体验实物、符号、数字间的联系。再如学习第二“桌子有多长”一节时,开课之初,我就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参与探究活动的欲望。“我们天天看到的讲台有多长?使用的课桌有多长?”然后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测量、去表述。学生纷纷动脑筋想办法,在动手活动中,学习了测量的知识。这样的学习活动,使静态知识过程化,数学学习活动化,学生在活动中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经历了探究知识的过程,体验了探究的成功快乐,逐步培养了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实践能力。

  作为一名参与课改的实验教师,应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并尊重其差异。如教学“有几瓶饮料”时,我出示了课本中情景图,引导学生提出了许多的数学问题,然后组织学生探讨“一共有几瓶饮料?”这一问题,让学生观察主题图,并利用小棒摆一摆、算一算,之后,教师适时地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计算方法,除了教材上两种“凑十法”,学生可能会出现各种不同的思路和想法,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思考,提倡个性化学习,鼓励算法多样化。

  二、努力构建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新体系:

  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在实际教学中,我力求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主体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逐步对数学产生积极的情感和态度。

  1、“我给学生戴高帽”——教师随时性评价

  面对天真烂漫、渴望得到老师表扬与赞美的孩子,我开展了“我给孩子戴高帽”活动。用爱心去发现、欣赏每一个孩子的闪光点,对孩子的突出表现和精彩回答给予积极的回应。

  首先,在课堂上改变了以往非对即错的评价,取而代之的是充满热情的鼓励性评价:如“你出色的表现一定会赢来大家的掌声”、“你的回答真创新!老师都很受启发!”“你的方法老师都没想到,你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听!同学们的掌声多响啊,我们都为的进步感到高兴!……”在运用语言鼓励的确良进,还结合体态语进行表扬,如对孩子翘翘大拇指、鼓鼓掌或与学生握握手,祝贺学生的精彩回答。我通过这些热情洋溢的语言和亲切的动作,使学生的积极情感得到了良好的体验,激发了对数学的热爱,帮助孩子树立了学好数学的信心。

  2、“闪闪金星”——课堂综合评价

  在每一节课结束前,我通常留出3分钟左右的时间开展“大家评评我”活动。这是一种同学之间的交流和自我评价,主要根据课堂表现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合作精神、任务意识、求异思维、对集体任务完成的贡献大小等方面进行评价。通常由小组长组织,组内同学共同参与,根据学生课堂表现,直接在分项指标下涂星:

让数学走向生活化

内        容

评      价

他爱动脑筋了吗

☆  ☆  ☆

他经常举手了吗

☆  ☆  ☆

他仔细倾听了吗

☆  ☆  ☆

他敢于回答问题了吗

☆  ☆  ☆

他乐于小组合作了吗

☆  ☆  ☆

他能想出和别人不一样的方法吗

☆  ☆  ☆

他对今天的知识掌握熟悉吗

☆  ☆  ☆

  在小组评价的基础上,我采取推举制度,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闪闪金星”活动,评选出本节课的“数学小金星”我把准备好的各种小金星(合作金星、质疑金星、创新金星、进步金星……)奖给本节课表现突出 的孩子。我还在这些金星上写上日期及对他的期望或鼓励性的话,学生得到这些奖品都非常高兴。许多家长看到孩子的进步都非常高兴,还在奖品的背面也写了一些他们的期望与感爱。如:一位家长这样写到:“宝贝,看到你的金星,妈妈真为你骄傲,妈妈希望你象这颗金星一样,在以后表现中发出灿烂的光芒!”你看!这种家长对孩子的关爱和期望,难道不对孩子在学习上是一种很好支持与鼓励吗?实践证明:评选金星活动,不仅使孩子明确了自己在班级中的位置,家长清楚了孩子的表现,而且增强了教师与学生和家长地沟通和联系。

  以上仅仅是我在课改三年来的一点有益尝试,还欠缺深层次的思考与实践。在今后的实践中,我将借助新一轮课改实施的契机和空间,不懈地探索为学生的发展寻求更大的空间。我坚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一定焕发出更新的生机和活力。

【让数学走向生活化】相关文章:

数学教学与生活化08-08

数学教学应生活化08-17

让数学学习生活化08-12

让数学知识生活化08-12

数学课堂生活化08-08

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08-17

数学生活化? 生活数学化08-08

构建生活化的数学课堂08-18

小学数学课堂生活化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