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班主任论文>情感教育——班主任工作的核心

情感教育——班主任工作的核心

时间:2023-02-22 02:32:41 班主任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情感教育——班主任工作的核心

年轻的马克思在自己的《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中写道:“人不仅通过思维,而且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人的任何感觉都是在人取得自己的社会性质的过程中形成和获得的,人的意识是在人的世界和人化的世界的基础上,在同世界保持符合于目的的、积极的相互关系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而我们教育工作的全部意义则在于“使人的感觉成为人的”,“创造同人的本质和自然界的本质的全部丰富性相适应的人的感觉。”(《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P126页,人民出版社)这告诉我们,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对社会关系的体验能力,是培养人的感觉即情感的深度,印度诗人泰戈尔也说过:“我们人类与外部世界的全部联系在于人格之爱,而不是简单的因果规律。”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情感教育应成为教育的核心。它的目的在于深化学生的心灵世界,提升学生的人格境界,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台湾明道中学明确提出自己的办学理念:博雅教育、全人发展。将教学目标细化为涵养智慧、品格、胸怀、情操,培养诚实、自信、感恩、热忱的人生态度,在智育上强调自学、思考、沟通与创新,这种教育指导思想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下面想就情感教育中的几个较有现实针对性的问题阐述一下本人的看法。

一、爱与同情心的教育

作家王小波有句名言:“如果我不去爱他人,那么我就毁了!”这明确了爱在人生中的意义,但进行爱的教育却不是容易的事,很多人明白其重要性,但却没有操作经验,列宁夫人克鲁普斯卡娅曾说过:“单单知道爱孩子是不够的,重要的是要知道怎样爱!”“怎样爱”正是教育工作者要研究的重大课题,《哈佛女孩刘亦婷》一书中的刘卫华女士在培养其女儿的过程中对此运用得很妙,在刘亦婷小时候,刘女士每次给水果或其他食品时,总要求小亦婷与别人分享,别自个独吞,它在小亦婷心灵深处播下了爱的种子,给了她强有力的信号:爱自己,也要爱别人,这个世界才会变得美好。据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类有渴求爱与施与爱心的本能。婴儿在1周岁前就对别人有情感反应,比如如果旁边有别的孩子在哭,婴儿会不断转过去一起哭号。2岁后,这种同情开始受到干扰,人性中消根的一面——自私,开始萌芽,当初的反应变成冷眼旁观甚至幸灾乐祸。因此教育有个艰巨的任务就是努力保住这人性中的美好部分——善。柏拉图将之称为克制欲望,培养理性,孔子称为“克己复礼为仁”。

其次是同情心的教育。孟子曰:“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其实同情心仍然是需要及早培养的,卡尔威特3岁时,有一次家里来了好多人,这时他养的一条狗也跑了进来,威特一把拽住狗的尾巴,把它拉到自己的身边不放。这时,他细心的父亲走过来,伸手揪住他的头发,脸色难看,威特吃惊地松开手,父亲也把手松开了,然后问他:“你喜欢被人揪着头发吗?”威特红着脸说:“不喜欢”。“如果是这样,那么对狗也不应当那样对不对?”威特明白了,威严的父亲是要他站在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这种教育对培养一个心地善良,富于同情心的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值得我们思考的是,刘卫华女士、卡尔威特的父亲,并不是什么教育家,但他们共同的特点却是不用说教,而是用行为的感化,这种方式值得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深思!

美国教育慈善机构的志愿人员常常举行义务性质的爱心行动,向参与者颁发服务证书,证明你为慈善事业做了多少工作,学生据此可得到操行成绩,社会各界也以拥有服务证书为荣。一次,新译西州志愿人员举行了一次特殊的联欢会,一些中学生参加了志愿者队伍,而“手拉手”的对象是先天弱智或老年疾呆症患者。女学生阿尔瑟塔和凯蒂接待了一位智力残障妇人吉恩,她俩一整天不断地要满足吉恩无穷无尽孩子似的要求,还要将吉恩上厕所时糊得满身屎尿的衣服换洗干净。她俩给予了吉恩最大的爱心与帮助,因此得了操行成绩最高分。这些例证告诉我们,培养孩子的爱心、同情心不仅需要一个好的指导思想,更要有好的措施以及施教者良好的技能以及社会环境等等,而班主任在这其中的地位尤为重要。

二、诚信教育的难点与对策

谁也不喜欢撒谎、不诚实的人,可现实生活中往往又充斥着大量的谎言,尽管许多谎言是没有恶意、无关紧要的。这些会对孩子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美国一位著名心理学家的一次调查中,有位来自监狱的犯人在信中写道:

小时候,有一天妈妈拿来几个苹果,红红绿绿,大小各不相同。我一眼就看见中间的一个又大又红,非常想要。这时,妈妈将苹果放在桌上,问我和弟弟想要哪一个。我刚想说想要最大最红的那一个,弟弟却抢先说出了我想说的话。妈妈听了,瞪了他一眼,责备他说:“好孩子要学会把东西让给别人,不能总想着自己。”

于是,我机灵一动,改口说: “妈妈,我想要那个最小的,最大的留给弟弟吧。”妈妈听了非常高兴,在我脸上亲了一下,并把那个又红又大的苹果奖励给我。我得到了我想要的东西。从此,我学会了说谎,以后,我又学会了打架、偷、抢,为了得到想要的东西,我不择手段。直到现在,我被送进监狱。

不经意间,妈妈的奖励促成了孩子说谎的恶习,并最终毁掉了孩子的前程。

很多人都忘不了童年时代的往事。例如某公司的经理,在他7岁那年年,失去了母亲,由姑妈把他养大成人。当时姑妈一番好意地对他说:“母亲出去看朋友了。”他白白盼望了好几个星期。这种隐瞒虽然出于善意,可是为了这件事,他长大后轻易不相信别人的话了。美国心理分析专家佛罗姆说:“不常信任别人的人,也就不常爱人。”据说这位经理,正因为如此,所以没有多少朋友。

小明生病后不爱吃药,后来妈妈在药里加了糖,并引诱他说:“这药是甜的。”可小明还是将药全部吐了出来,开始哇哇大哭。有了这次经历,直到今天成了大孩子,他都特别反感吃药而宁肯打针,味觉的刺激显然没有心理的刺激那么持久。

有人说善意的谎言比真理更可贵,比如医生或知情的亲友对身患绝症病人的安慰;比如为了保护个人的隐私,撒一个不危害别人和社会的谎,这些都可以得到理解和认可。但是,对于教育孩子,我们永远要学会诚实、守信,学会彼此信任。

社会学家发现,说谎是孩子的本能,是人类自我保护意识行为,通过否认事实逃避责任和处罚,或得到某种好处。

几乎在婴儿刚会说话的时候,就会如此。例如孩子嘴上还粘着巧克力,仍否认偷吃过巧克力,这种笨拙的撒谎往往引起家长莞尔一笑,认为是孩子天真可爱的表现。1—3岁的孩子说谎,多是本性的流露。可差不多从4岁开始,儿童就有了判断正误是非的意识,会认识到说谎不对。通过实验表明:5岁时,92%的儿童认为说谎不对。11岁时,只有28%的孩子认为说谎不对。显然,5岁左右的儿童最不喜欢说谎,我们不是常听人说:“小孩子的话最可信”吗?这一时期,应加强对孩子的诚实教育,效果才会最佳。

怀特曼小时候,有一次去看马戏,见那些在空中飞来飞去的人抓住双方送过来的秋千,百无一失,佩服极了。他问母亲:“他们不害怕吗?”“宝贝,他们不害怕,他们晓得对方靠得住。”这时,前面有一个人转过头来这样告诉他,这个人从前是走钢索的。杂技演员生死间不容发,彼此都必须顾到对方的安全。他们虽然勇敢,并且训练有索,要是没有信任别人的心,绝演不出那么惊人的节目。日常生活中,彼此的信任就是建立在诚实的基础上的。如果我们不相信别人.那么对人便无法诚恳。古往今来,诚实、守信、正直,一直被视为做人的准则。不管父母自己的品性如何,在对待孩子的态度上,都希望孩子诚实,希望他们具备美好的品德。只是有些父母在有意无意间,却养成了孩子说谎的习惯,教会他们欺骗。随着年龄增大,孩子开始区分说谎的程度,一但让他们意识到说谎会免受惩罚.、获得好处,情况就会变得更糟。

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关键,是彼此信任的保障,这一原则一样可以运用到现代商业竞争上面,运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诚信的人,最容易受到普遍的赞赏。红脸关公因为忠信正直,被人们奉为关帝;白脸曹操生性狡诈多变,不讲信义,只能备受世人嘲笑诟骂。就连美国总统克林顿,在和莱温斯基的绯闻案中,因对国民说了谎,而受到舆论的谴责。后来,克林顿向国会坦陈事情原委,才得到谅解。

无一例外,所有的父母老师都明白这些大道理,他们都期望自己的孩子诚实,而他们的实际行动,却又与这种期望相矛盾。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

一位店主为了自己的利益,常常以次充好,过期卖剩的东西,他就偷梁换柱、更换标签,然后继续出售。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他儿子默默地看在眼里,有时甚至被叫过来帮忙。后来儿子常编造理由向父亲要钱。有一次,竟撒了一个弥天大谎索要了一大笔钱,被父亲揭穿。早就为孩子爱说谎而苦恼不已的父亲大怒,气愤地要揍儿子,谁知儿子指着那些商品辩驳道:“我不过跟你学罢了。”父亲无言以对。正所谓正人要先正己,如果父母不检点自己的言行,不能以身作则,又怎么有资格要求孩子呢?

孔子的门生曾参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十分注重培养诚信。有一次,他的妻子出门赶集,小儿子哭闹着要去,妻子哄他说:“我从集市上回来,就杀猪给你吃。”小儿子听说有肉吃,遂不再坚持随母亲赶集。曾妻回家后,曾参便要杀猪,妻子说:“不过说句玩笑哄孩子罢了,何必当真?”曾参正色道:“孩子幼小的心灵非常纯洁,做父母的如果说话不算数,孩子便学会欺骗。将来不讲信用,怎么在世上立足?”为了讲信用,曾参把猪杀了。

美国哲学家、诗人爱默生说:“你信任人,人才对你忠实。以伟大的风度待人,人才表现出伟大的风度。”忠实产生信誉,信誉产生魅力。也许,要使孩子不说谎的秘诀就在于:公正、公平、信任以及培养责任与义务意识!

三、关于青春期烦恼

也许就在不知不觉中,孩子就有了一些莫明其妙的变化,尤其是进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他们此时的心理变化需要班主任多加注意。

青春期正是生命的春天,在这美好的日子里,少男少女憧憬着美好的未来,但是,如果感到自己在身体发育上落后于同龄人,就会产生自卑感。还有相貌不够“靓”,性发育和第二性征方面似乎“与别人不同”,都会给正值青春年华的中学生带来各种烦恼。这类问题一般被称为“体貌烦恼”或“体貌意识问题,”容易产生各种“劣势心理”这应该得到父母、老师的理解和重视。

在一所知名的中学里,云集着少男少女中的佼佼者,而其中有位男生因为身材矮小而倍感沮丧,以致坐在第一排的他常常在课上不愿站起来回答问题,以避免面对那些亭亭玉立的女生,就这样自卑的心理一直笼罩着他的心灵。

也有一些女生,因为早熟,对自己丰满的胸部甚感恐慌,思想因此而受到压抑,作为父母与老师,应该认识到青少年生理上存在早熟、晚熟的现象,以及由此对他们心理产生的影响。青春期青少年最重要的心理特点就是性意识的觉醒。由于性意识的觉醒,少男少女开始注意自己的形象,而这种形象往往都是为异性“打扮”的,是给异性看的。对于他们“我喜欢漂亮了,爱打扮是不是坏事?”我们不能简单地告诉他们该怎样认识、怎么做,而是启发他们的自我意识,认识到什么是少男少女的良好形象。尤其当孩子因此而产生自卑感时,父母、老师更应该让他们明白青春期较早或较晚发育现象都很正常,对自己的身体发育建立自信心和适当的期望值,不可追求十全十美,讲明身体、外貌与一个人成材的辨证关系,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健康的自我意识。

同时,老师还应防止因体貌的烦恼而造成的心理疾病,还要科学传授青春期的生理与心理知识,使孩子认识和了解自己。孩子喜欢将歌星,影星当作自己的青春偶像,希望自己外表风度也像他们那样“有派”,对此,我们不能横加干涉,这正是他们促进自我意识发展的一种方式,是身心发育和成熟过程中正常现象。

专家指出,在人的一生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三个比较重要的决定个体发展方向的因素,即遗传、环境和自我意识。其中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对个体的认识和行为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关于自我意识的概念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各种心理学派从各自的角度都有不同的研究成果。但是不管自我意识的概念和解释怎样复杂和多样化,它总是在解释人的意识是指向自己的本身,是个体对自己作为客体存在的各方面的意识。

青春期的许多烦恼就正是孩子们身上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发展过程中常见问题的反应。自我意识的内容非常丰富,它既有感知觉、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意识,也有人我关系的意识,还包括个体对自身机体状态的意识。正是意识如此丰富的内容,才促成人的认识和行为的多样性。

关于自我意识发展阶段的划分也还没有一个比较统一的认识。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认为,6岁到12岁年龄段的儿童其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为“自己管理自己。”青年期的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为“追求自己特有的目标。”

小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比较低,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其意识活动主要指向外部环境,经常以外部环境来评价自身,很少意识到自己的个性品质和社会本质,其看法和认识基本上是建立在父母、教师等人的看法和认识之上的。但是随着年龄增长、知识增加,尤其是进入青春期,青少年的自我意识发展便进入到一个以自己为客体并进行探索和发现的新时期。他们不仅要求摆脱依赖,成为大人,而且还注重自己的身体条件以及在集体当中的地位,还有同龄人对自己的评价,即开始从新的角度去认识自己、评价自己。

进人高中时期,他们开始寻求自己所希望成为的那种人,要求自己学到关于自己应该掌握的所有东西。他们在关心“我是谁”、“我应该成为谁”的基础上,在不断地应用所学到的关于他自身的一切,以及在其努力建造他自己的现实意象中进行评价和内省。

老师只有认识到孩子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才能在不同时期加以及时的指导、帮助,培养出孩子健康的个性。可遗憾的是很多人却认识不到这一点,表现在生活中,就常常会出现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

现在,有些家长凡事不愿意或不放心让孩子自己去尝试,或者害怕孩子在行动过程中出错。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事必躬亲,每当遇到事情或需要处理的问题,孩子便表现得无所适从。以致于他们在人际交往中,缺乏自信心,没有自己的见解,容易出现自卑心理,缺乏独立自主性。

其次,父母的溺爱迁就,常使孩子遇事很少或根本不考虑别人的需要和存在,以自我为中心,一切行动都围绕自己计划的中心而进行。表现得过分夸耀自己的能力和成绩,骄傲自大,轻视别人,形成自我感觉良好的自我中心膨胀。这种孩子往往比较自私,且耐挫折性特别差。

另外,随着孩子自我意识发展的不断成熟,他们的自尊心也日益显著,他们更多地需要成人对他们予以支持和理解。可有些父母却缺乏客观地估价自己孩子的实际能力是否与父母的要求和期待是一致的,他们的希望和要求往往超越孩子的接受能力,令孩子感到力不从心,心中产生苦闷与不安。而父母的希望与要求低于孩子的接受能力也是有害的,孩子会感到你不信任他,或瞧不起他。这些行为最终可能会导致孩子的对抗,出现较强的逆反心理。这也正是独生子女普遍存在的问题。1999年4月,天津静海一中高三女生刘某因爱上同班一个男生,遭到拒绝,转而怀疑同寝室同学搞了鬼,于是邀请另一失意女生叶小宝图谋报复,她们买来剧毒农药,在毒杀了六位同寝室同学之后自杀,成为轰动一时的校园恐怖事件。

个体的发展过程表明,自我意识与人的心理健康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具有良好的自我意识的人比那些自我意识水平低的人,更少产生心理疾病,更少出现心理障碍,承受挫折的能力也更强。可见,良好的自我意识对于维护心理健康,防止心理障碍和身心疾病,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个体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也是个性特征形成的过程,其成熟标志着个性的形成。

因此,老师指导和帮助孩子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帮助孩子消除心理障碍、培养自信心,是责无旁贷的。

四、培养情商、开发能力

学了20年外语的大学生不能张口与人交流,女研究生被文盲人贩子拐卖到山村,赴美留学生受到挫折后开枪杀死导师后自杀,……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要搞清楚:知识不是万能的。

1995年10月,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戈尔曼博士出版了《情绪智商》一书,书中的“EQ”是情绪商数的英文缩写,是指信心、乐观、急躁、恐惧、直觉等一系列情绪反应的程度,有点类似中国人所说的喜、怒、哀、乐、悲、恐、惊。智商的高低或多或少会受先天基因的影响,而情商却是靠后天培养的,它会随着人生经验的丰富和环境的熏陶而提高。

爱迪生曾说过:“能力比知识更重要。”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说:“情商是决定人生成功与否的关键。”难怪《情绪智商》一面世,顿时在全世界掀起EQ热,人们已经认识到适应社会和环境能力的重要性,情商教育成为现代教育的一匹黑马。

常常有人感叹:“现在的孩子真聪明”,可智力高的人不一定EQ高,情商高表现在更善于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更具有进取心、信心和毅力,眼光远大,善于维系和处理人际关系,具备很好的应变能力。

在我们身边,有许多高智商的大学者“牛刀在手而杀不了鸡”,而一些智力平常的人却潜力充沛,生活中如鱼得水,工作中被委以重任。这种“高分低能”的现象,正是过分注重智力培养的结果。科学家杨振宁谈到中国留美学生的情况时指出:中国留学生学习刻苦,智商很高,在校成绩普遍比美国学生优秀,但实际操作水平则较差。研究科学,需要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国学生却重成绩而轻能力,因而难出大科学家,这是我们的应试教育的又一痼疾。

目前,社会上大多数家长只重视孩子的IQ的培养和提高,现实而功利,在应试教育的前提下,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子女的情绪与心理能量的教育培养,这种做法是失之偏颇的,有时还会事与愿违,造成无可挽回的结果。请先看下面一个例子:

刚上小学一年的女孩小云,已经认识2000多个汉字,还会弹钢琴,已考过钢琴6级,可见她的智商不低。可是自从到了学校以后,看到老师很严厉,经常训斥或处罚同学,便开始害怕去学校,以至于每到校门口就会呕吐,连上楼的力气都没有,还时不时担心别的孩子挤她。

据了解,这种适应不了学校环境的小学生大有人在。次全国4--16岁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调查表明,少年心理和行为问题发生率高达13.9%,71%的学生缺乏毅力,67%的学生难以承受失败。这项调查足现情商教育的缺失。从曾经多次发生的中小学生离家出走、自杀等现象也可以看出,轻视子女的情绪培养,往往会酿成悲剧。

日本人对待孩子,自小就注重能力的培养:刚学会走路的孩子跌倒了要自己爬起来,大人不去拉;3岁的孩子自己穿衣服;4岁多孩子的生活已基本自理;5—6岁的孩子除了自己管理自己外,还得做家务。孩子有小病尽量不吃药打针,要与病魔抗争。日本人全家外出旅行,小孩都要背自己的小包,装自己的东西。上学以后,许多学生都在课余时间挣钱。在许多孤岛或森林里,人们常常可以看见日本小学生、中学生的身影,他们在没有老师带领的情况下,面对着既无电源又没淡水的可怕自然界,安营扎寨,寻觅野果,寻找水源,自己营救自己。在严寒的冬天,他们还将孩子们带到寺庙去受训。

在德国,为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更有法律规定:6--10岁的孩子要帮父母洗餐具、收拾房间、到商店买东西;14--16岁的的孩子要在花园里劳动,洗餐具,给全家人擦皮鞋;14--16岁的孩子要擦汽车和在菜园里翻地;16--18岁的孩子,要完成每周一次的房间大扫除。

美国前总统里根,在他八岁那年,有一次踢足球时不小心打碎了邻居家的玻璃。邻居向他索赔12.5美元。在当时这是一笔不小的数目,闯了大祸的他只好向父亲承认了错误。父亲拿出12.5美元,说:“这钱可以借给你,但一年后要还我。”从此,他开始了艰苦的打工生活,经过半年的努力,终于挣够了这笔“巨款”,还给了父亲。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承担过失,不仅让他懂得了什么叫责任,更让他获得走上总统宝座的能力。

再对比一下我们的做法不难发现差距。有位母亲因为孩子第一次系鞋带打了个死结,便从此不再给他买有鞋带的鞋子;孩子第一次洗碗时弄湿了衣服,但不再让他走近洗碗池;孩子第一次铺床,母亲嫌他笨手笨脚;直到孩子大学毕业,这位母亲还动用自己的关系和权力,为孩子找工作……

更有甚者,有些父母竟甘愿作孩子的“书童”,成为“陪读一族”。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后门的一条胡同里,就住着几对这样的父母和他们的孩子。其中有一个17岁的男孩,4岁时开始学习小提琴,11岁考人中央音乐学院附中,母亲从孩子进入附中读书的第二学期开始来北京陪读,现已近6年的光景。她为了陪儿子来京读书学艺,自愿放弃了原有单位良好的待遇和舒适的住房条件,租赁了一间破旧简陋的房子,忍受着与丈夫长年分居的痛苦,靠打工支付房租费,靠丈夫从远方寄来的钱维持日常生活。

在另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房子里,住了一对亲姐妹和她们的父母。他俩是为准备报考当年的中央音乐学院而暂住这里的,姐姐学长笛,妹妹弹琵琶。

这些家长唯恐孩子们生活不能自理,唯恐孩子情感孤独。“娘生儿,心头肉,儿行千里母担忧”,他们的做法固然令人感动,但为此不惜牺牲自己,放弃自己的事业,把所有的光阴全部投注到孩子身上是否值得呢?从某种意义上来看,他们的做法是自私的,将自己无法实现的愿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希望从他们这里得到满足。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正相反,还会降低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不利于孩子EQ的发展和提高,并养成他们的依赖性。像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是否有能力走进艺术的殿堂呢?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增益其所不能。”这番言论正是体现在EQ方面的培养,通过各种艰苦的磨炼,提高人的学习能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应变能力、承受能力,从而构成超人的情商能力而能受以“大任”。

五、心理疏导的依据与本质

对于正在成长的中学生来说,心理健康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一时期如果出现心理障碍,将会影响到他的未来与前途。世界卫生组织1946年提出了这样一个健康的概念:健康是一种在躯体上、心理上和社会等各个方面都能保持完全和谐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病症。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认为人人心灵深处都有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有些人之所以犯罪,不是他们天性如此,而是他们的成长与发展过程中遇到了过多的挫折,而心理健康的人则是能把人性中积极向上的力量逐渐发挥出来的人,是能够顺利发展的人,那么教育工作者正肩负着发挥其积极向上力量的重任。

具体说来,心理健康与标准与内容有哪些呢?北京大学心理学教授王登峰教授集合学界新论,提出以下九点内涵:

排在第一位的品质是happiness,就是幸福感,就是自我感觉良好,过得很幸福,有被人爱与积极进取的状态。第二种品质是内心的和谐,即对事物的看法、对事物的认识、对自己眼前的处境,对将来追求的目标,还有现在所能够做的,这各方面的事情之间能够达成协调,这些人也许处境较差,但对未来充满信心,他在眼前的困难与对未来的追求之间达到了一种和谐,是一种内心的适应。有这种和谐的人不会不切实际地虚妄,也不会盲目的自弃,他会踏实努力、一步一个脚印努力奋斗。第三种品质是自尊感。所谓自尊感,简单地讲就是自己喜欢自己。实际上喜欢自己很重要,也是一种重要的能力,是一种积极意义的品质。做不到这一点,他的行为会缺乏责任感和义务感,内心深处的善良也有时会被泯灭,社会上这种人多了,人际关系难处是小,社会规则被破坏的可能就大大增加。第四种品质是个人的成长,人的一生要经历不同的阶段,从小到大担负的任务,需要承担的责任,所要完成的任务都是不一样的,在不同年龄阶段应该有跟这个年龄段相适应的行为方式或行为准则,不能存在智慧与能力低龄化倾向,若做不到这一点,此人的创造力就是值得怀疑的。当然也不能过份超前,少年老成,不苟言笑,难以合群也是病态。第五种品质是个人的成熟,是指在处理自己的问题,人际关系,环境的要求,工作的要求,处理同学、同事、家庭、朋友之间的关系时能够非常得体。有人认为一个人只要会做事就行了,走你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不对。能处理好这些关系是一个人的重要品质,关系到他事业的成败与个人的幸福感。我们说一个人的成熟实质上是指他社会化程度的高低,这符合马克思对人的论述。当你的言谈举止不能为周围的人接受的时候,就要考虑是不是自己出了问题。第六种品格是人格的完整。这句话比较笼统,什么叫人格完整?我举个例子,精神病学里面有个理论:人们之所以出现心理障碍,就是有些人在某种场合下表现不出应该表现的行为,他的这种行为被抑制住了,不能表现出来,这种行为缺失症就是人格不完整的表现。我们应该使自己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感、抑制活动相互协调一致。这里讲的只是总体原则,关于人格类型较复杂,比如中国传统的权威型人格,常常表现为对上像和坤,对下像泰森(狠拳出击),有的人属于大善大伪的片面道德型人格,这是值得中国教育工作者注意并加以改造的。这里不在话下。第七——九种品质分别是与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有效地适应环境并在环境中保持个性与独立性。在一个富丽堂皇的殿堂随地吐啖就是与环境分裂的小例证,大的问题是造成心灵的自闭,愤怒甚至采取过激行动,精神病人亦属于此类。

综上所述,只是我们做心理疏导工作的依据,要真正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要研究并了解学生心理的特点,要关注他们这个年龄所关注的热点问题,据一份调查报告显示,目前中学最关注的心理问题是:与好朋友吵了架,怎样重归于好?喜欢上了班上的男生(女生),我该怎么办?老师对我有偏见,能改变吗?怎样才能让家长给我自主权?我除了父母谁都不信任,怎么办?以及男女关系造成的恐惧、焦虑、不安、烦躁、学习压力过大,不能满足大人期望等等。也许大家还记得前些年,浙江金华四中高二学生徐力残忍地杀死自己母亲吴凤仙的事,这些年,关于中学生自杀的新闻也不少,说明心理工作的重要性迫在眉捷。对此,心理学家们提醒:心理疏导的本质不是进行生活经验的训教与开导,而是以尊重人格尊严,尊重人的心理具体特点前提下的启发,排除干扰,排除困惑,以及心理安慰与心理维护工作,在现代教育观念行时的今天,还用传统的说教与权威恐吓的方式是不仅不能有益学生的身心健康反而会变本加厉的!具体操作经验有待我们大家共同摸索,兹不赘述。

【情感教育——班主任工作的核心】相关文章:

班主任的情感教育08-13

班主任的情感教育08-17

班主任工作中的情感教育08-13

浅谈班主任工作中的情感教育论文07-21

小学班主任工作心得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07-14

【教育随笔】爱是核心,营造爱的港湾08-04

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总结08-12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月刊 南大核心05-13

护理工作核心制度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