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师德论文>让师生在创新中享受教育

让师生在创新中享受教育

时间:2023-02-24 20:17:49 师德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让师生在创新中享受教育


  基础教育的核心价值取向是塑造身心健康、有知识、有能力的人,而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则是塑造人的精髓。

  当前,在推进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许多学校都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采用钻研课堂教学、开展课外活动、推行研究性学习等“多管齐下”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我们的认识是:课堂教学是主渠道,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根主线,才能让教师和学生把创新当作是一种“日常的生命状态”,而非“追赶时尚的点缀”。所以,我们以学校的“大教研”活动为依托,用教学科研管理引导教师焕发出生命的活力。然后,教师就会带着这种美好的“创新体验”去研究教学、设计教学,最终使全体师生在课堂上享受教育、享受生命。如何才能实现这样的目的呢?我们在以下方面做了尝试。

  精心打造教学设计

  我们先来看一节语文课。青年教师李静在讲《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时,先抛出了“10-1等于多少”的问题,立刻有学生脱口而出“9”,也有学生用生活中的事例回答是“0”或“10”,并且解释得合情入理:“10只鸟打死一只,其余的都飞走了”,“10条鱼中死了一条,但尸体还在水塘中”。这种导入吸引了全体学生的注意力,教师顺势让学生以地理老师、语文老师、社会学家等不同的身份解释“风”的含义,多姿多彩的答案不断涌现:“大气的流动”(地理老师)、“民歌”(语文老师)、“风气、风俗”(社会学家)、“疾病”(医生)……问题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观点也极具个性,经过总结得出:身份不同,考虑问题的视角不同;角度不同,答案就不同。李老师进一步带领学生深入:“为什么说‘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很重要?”“创造性思维由哪些要素构成?”两个问题的讨论揭示了学习该课的意义——学会创造性思维,做一个富有创新思维的人。

  整节课始终将重心放在学生身上,通过学生主动参与、师生互动来生成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融合,受到听课专家和老师们的一致好评。在课后评议时,李老师深有感触地说:“千万不可小看学生,他们有很多奇思妙想。只要老师能给学生设置一个平台,给他们内容,给他们机会,他们都会不遗余力地展示自己。”可以说,“给学生设置平台”是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时的核心任务,而这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教师精心打造的教学设计。

  在开放中质疑

  创新始于提问。古人曾说:“学则需疑”,“大疑则大进”。质疑是人类思维的精华,拥有创新能力的人,必然具备敢于质疑、善于提问的思维品质;常有疑问,才能常去思考、常去创新。学生天生就有好奇心和探究欲,他们常常想方设法弄清新奇事物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教师应该教给学生探究的方法,使之养成随时发现新问题的习惯。

  在处理开放性课程时,高中化学老师王海燕就把学生变成了提出问题的“能手”。在执教《海水资源的综合利用》一课时,王老师通过网络课件链接有关资料,提供相关网站20多个,其中有文章、资料、图片,把化学课放到微机室上。学生一听老师请大家上网,全班一片欢呼雀跃。他们在老师提供的“课件包”中畅游、驰骋。

  课堂上,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解决问题之快,提出问题之多,反馈信息之纷繁,都是出人意料的。一节课,老师只是在引导和结束时讲了10分钟,其余时间都交给了学生。下课铃响了,微机还迟迟不能关上,交流还在继续,问题还在学生们脑海里徘徊。这情形不禁使人想起了一位教育家的话:“一个优秀的教师应当让学生带着一些问题离开课堂。”

  在自主中历练

  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方面,自主学习的能力训练是我校课堂教学的一个亮点。其中,尤以刘新京老师的英语教学改革最有代表性。刘老师为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英语应用能力,从每周的英语课里拿出2—3课时,交给学生搞“自主教学”,具体的实施过程为:学生自拟课题→自编教材→查阅资料→精心备课→自制课件→在全班展示→全班评议→老师点评→学生课后小结。学生自主讲课可一人或以小组为单位,内容丰富多彩,远远超出课本,老师对难易程度提出参考建议。讲课的学生将讲稿打印好,分发给全班同学,人手一份,从内容方面看大致有: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哲学、医学(如艾滋病、安乐死)、军事(如一战、二战)、体育、电影、环保等。学生还喜欢尝试记者招待会、新闻发布会等形式,就奥运会、世界杯、世乒赛等热点交流资讯、发表看法。

  这种自主性学习远远超越了规定的教材,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锻炼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大有裨益。更为可贵的是,学生自主教学每周2-3节,而正常的英语课本教学还能如期完成,学生的考试成绩突出、英语应用能力较强。经有关领导推荐,刘新京老师两次被邀请在课改大会上作主题发言,其相关经验受到西安市英语教育同行的广泛关注。

  大教研:面向全体教师

  要想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全面提高教师的业务素养。一个学校出一两个有想法、会创新的教师不难,难的是如何让全体教师都能参与到课程与教学改革当中来,难的是如何使学校教科研由“面向骨干”转为“面向全体教师”。我们的做法是搞“大教研”。

  自1994年以来,西安铁一中的“大教研”活动已经成功举办了18届。顾名思义,“大教研”就是大型的教科研活动。所谓“大”,一是规模大,涉及每一位教师;二是内容多,包括赛课、说课、评课、教研专题、论文评选、论文发布、新教材研讨、新教法展示、班主任经验介绍、课件制作展示、各教研组教改专题的研究、研究性学习的汇报等等;三是时间长,从开学到期末,天天有安排,周周有活动,集中在期末进行展示和交流;四是奖罚力度大,以奖为主,大教研成绩同职评、评优挂钩。

  要想把“大教研”真正落到实处,就必须依据教师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事业开创期、事业稳定期、事业挑战期、事业停滞期、准备退休期)确定不同的目标,才能使不同年龄段的教师都能获得最大的发展空间。新教师希望自己能够基本上维持课堂秩序,慢慢培养更大的信心,并不急于追寻教学上的重大转变。所以,我们便鼓励他们在公开课中展示他们的年轻气息以及对新的信息技术手段的熟练应用,使他们树立起自己的信心,找到自己的位置。处于事业稳定期的教师,急欲晋升,期望表现自己过人的能力。为此,在学期初,我们将富有挑战性的课题、任务布置给他们,在期末的“大教研”活动中,我们举办专门的场次让他们来展示其成果,并给与奖励。这样,就使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在大教研的舞台上竞显风流。

  为了吸引老师参加大教研,引领他们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学校还特别注意活动的新颖性。比如,教师“课本剧”的公演可以说就是其中的一个亮点。所有教师不分学科、自由结合,将中学课本中的一些小说、剧本等搬上学校的舞台,而观众则是他们的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教师们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他们纷纷发挥自身或自身学科的特长,投入到统一剧目的排练当中。虽然所有的排练都是在工作之余进行,但教师们却非常积极和主动,用他们自己的话说,这种活动形式极大地加强了彼此间的交流,产生了一种默契,找到了年轻的感觉。

  大教研要长远发展,最需要的是科学的管理与计划。我们力图运用激励机制,创造一个让教师全身心释放自己能量的氛围。在教师们忘我地展示才能的时候,每个人都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和奉献都是一道特别的风景,这风景里鲜活的生命之树凭借着自己的成绩和尊严而伟岸挺拔。当一个人的劳动、自尊被看重、被呵护时,他一定会创造奇迹。

  

【让师生在创新中享受教育】相关文章:

引导学生引导学生在尝试中创新在尝试中创新08-08

指导学生在读中获得审美享受08-07

浅谈如何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享受快乐08-05

地理教育中创新素质的培养08-17

化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08-07

让小学生在语文课外作业中享受快乐07-26

浅谈英语创新教育中的记忆力的创新08-17

创新的课堂,让学生享受语文08-17

浅谈化学实验中的创新教育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