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师德论文>爱生 德育工作不可缺少

爱生 德育工作不可缺少

时间:2022-08-13 05:57:09 师德论文 我要投稿

爱生 德育工作不可缺少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有个是十分精彩的比喻,他说:“教师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的心灵。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却又是十分脆弱,一不小心露珠滚落:就会破碎不复存在。学生的创造心灵,就如同露珠,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倍加呵护。”这种呵护就是爱。

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爱是基础,爱是本质,爱是师德的核心,爱是教师最基本的行为准则,爱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可以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就没有学生的一切;没有爱,教师的生命也就失去了意义和价值。

可见,教师对学生的爱就像学生心目中至高无上的母爱,这不是血缘关系,亲情关系,而是教师职业的特有的道德准则,也就是说,你是一个教师,就必须真心诚意地关爱你的学生,应该像母亲爱自己的孩子那样无私的关爱自己的学生。爱生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教育因素,否则“教书育人”就达不到预期的目标。

一、 热情地面对全体学生。

爱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更何况身心处在发展变化尚未成熟的中学生,他们不仅需要温暖、关怀、尊重、信任和理解,更迫切需要爱。爱是学生的一种心理寄托,是一种内心渴望,教师只要真心付诸爱,不仅可以是学生体会到温暖之情,而且很容易使学生感动,一旦学生这种心理需求得到满足,就可以启迪学生的心灵,唤醒学生的理智,沟通师生之间的了解,增进师生之间的友谊,使师生之间的情感产生共鸣,学生就会从内心深处对教师产生亲近感和依恋感,学生就会把对教师的爱迁移对教师的尊重,接受教师的教育上,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油然而生,从而产生最佳的学习效率。

“亲其师、信其师”进而“乐其师”,爱生之师受人爱。教师只要付出爱,就能得到爱,就会体验爱,因此,爱是一种心与心的交换。只有这样,教师爱的教育才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成功,这就是爱的感染作用。反之,如果教师用粗暴专制的教育方法去等待学生,用讽刺挖苦的口吻去数落学生,那么,教师不仅不会得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反而会给学生的心灵投下阴影,让学生内心感到痛苦和教导,反而会对教师望而生畏、敬而远之,这些学生还会与教师产生对立情绪、逆反心理,久而久之,这些学生还会发展到厌恶老师、厌恶学习、厌恶校园生活,导致自暴自弃,消极无为,不思上进,有的学生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我们知道,爱优生、好生,对大多数教师来说不是困难的事,而要爱那几个为数不多却令人头疼没商量的差生却不是容易的事。这也正是需要我们用心去等待现实。我们要认识到:差生也是你的学生,你不能视而不见,不能把这些学生搁在一边,漠不关心,或一味批评、漫骂。不要在有意、无意间让学生觉得你看重这个,忽视那个。每个教师都应该清楚,你的学生,他们每个人都很明白自己在教师心中的位置。

例如,下课了.许多学生围了过来,想与老师交谈,当教师面对的是优生时,教师脸上是笑容灿烂,边说边点头,流露出的是赞赏与肯定.而当差生挤过来想与教师交谈时,教师却马上眉头一皱,用不满的眼光看了他一眼,更有甚者,或用手将他推开,或自己转过身子背对此生。

因此,教师要热情面对全体学生,仅仅不训斥、不指责、不苛求他们,是不够的。必须重视自己的非语言方面的行为在与学生交往中作用。教师要让所有学生感到老师对我很好,老师是喜欢我的。

所以,热情地面对全体学生,是全社会的需要,是素质教育的需要。在学生的心中培养一种爱,需要比培养任何一种名花更多的细心和耐心。教师不仅要爱聪明的、漂亮的、健康的、稳重的、学习好的和家庭富有的学生,教师还要爱迟钝的、残疾的、调皮的、有不良行为习惯的和家庭贫寒的学生;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还要关心学生的精神生活。爱可以使学生的知识得到丰富,精神得到充实,情操得到陶冶,性格得到优化,思想得到升华。总之,爱是一种最有效的成功教育。爱,可以使好的学生更加充满信心,朝气蓬勃,积极向上,也可以使违法犯罪的学生产生犯罪感和忏悔感,使他们悬崖勒马,从而产生教育的奇迹。实践证明:只要教师有爱心,并把爱心奉献给每一位学生,那么,教师就能把握成功教育的真谛。

二、 给予差生更多的偏爱。

所谓偏爱,只是给差生关注多一点而已,情感靠近差生一点而已。对相当一部分教师来说,偏爱优生已成为一种倾向,好像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因此说起来优生来,他们是津津乐道,如数家珍。而在对待差生,特别是双差生时,他们的态度则截然相反,不是抱怨这、抱怨那,就是不问不管。实在不管不行的时候也是不分青红皂白,大骂一通。更有甚者,那是想尽一切办法甩包袱,直弄得你自觉在此再无法待下去,想法走人了之。而对这种种现象,我们不禁要问:这些差生真是无可救药了吗?但答案是否定的。特别是中学生,他们的可塑性很强从生理、心理的角度看,他们渴望被喜欢、被注意、被关爱。而问题的根本恰恰在我们为人之师的教育者身上。由于教师的所作所为使得其他学生对差生侧目而视,使得差生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怎么做得到的总是批评、训斥,甚至嘲笑、讽刺、漫骂……,干脆将错就错,破罐子破摔,竭尽捣乱之能事,叫你头痛没商量。

然而,有些教师在等待“差生”问题上却是另外一种态度,以全部心血倾注在他们上,全心全意,耐心细致地进行转化教育工作,不仅不嫌弃、不歧视,而且多加爱护,对他们常常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持之以恒。善于发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从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记得,我在班主任工作期间,班上有一位叫刘吉祥的学生,由于父母离婚而造成家庭变故,使其更加放任自己,自暴自弃,经常出入游戏室,厌学情绪突出,学习成绩越来越差。为此,我经常找他谈心。有一次,发现刘吉祥已有两天未到校上课,于是及时进行家访,其母反映刘吉祥这两天早出晚归,不知所为。当天晚上,终于在集镇的某一游戏室找到了他,没有责备,也没有呵斥,而是为其买来了可口的饭菜,送来了干净的衣服,用爱心的甘露滋润着该生的心田。之后,该生彻底地转变了,毕业以后,入了伍,多次受到部队的嘉奖,曾来信中有这么一句话:“老师,我感激您,是您改变了我的一生。”这句感激之言,道出了对我工作成绩的肯定,这也是我为做好差生转化工作的一个成功的典型事例。

爱是一种纯洁的感情,它不是说教,不是靠强制,更不是利诱培养起来的。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去面对这些差生呢?其实很简单,只要你像爱优生一样去爱差生就行了。要做得更好一点,那么给予差生多一点的偏爱即可。

给予学生更多的爱吧!素质教育需要给学生更多的关爱!

三、 在移情中,善于与学生沟通。

所谓“移情”,就是指自己在觉察他人情绪时自己也体验到的与之相同的情绪。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心理体验过程。美国学者戈尔曼说过:“不能识别他人的情绪是情感智商的重大缺陷,也是人性的悲哀。”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做个有心人。用“移情”这一心理互换的方法来等待学生中出现的问题,发生的事情。这样,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有学生进办公室,要向老师报告,而老师此时谈趣正浓,因此,学生刚开口说话,或说了半句,或还没有说完,教师就极不耐烦地说:去,去,去,别来烦我!教师这样粗鲁地对待学生,完全不顾及学生的情绪、学生之所想,能跟学生心心相印吗?如果教师能站在这个来报告的学生的角度去考虑一下的话,那么他就体验到学生的无助。他是抱着求助老师的希望来报告的。如教师能及时认识到这一点,体验学生当时的心情,那么他,不应该出现的场面就可以避免了。

实际上,这里面也有一个师生理解的辨证关系。教师理解学生,尊重学生,那么相应的,学生也一定会产生“我要好好学习”“我要对得起老师”“我一定要出色”这些朴素的思想感情,并会用行动来回报老师。

对于教师来说,其实也有一个“被认同”的问题。自己的学生是不是能认可你,你在教学中是否能如鱼得水,这都取决于你与学生之间的沟通程度,沟通的成效。

人是感情动物,在与学生的沟通中,教师要以情为重。也就是说,你所说的每一句话,你所做的每一件事,都要顾及到学生的感情。是“动之以情”“以情育情”,还是“一意孤行”“惟我独尊”?显而易见,前者更能引起师生双方情感的共鸣,更能满足学生情感的需要,从而有利于师生双方的沟通。

两位同时分配到学校的新老师,由于他们对学生态度的截然不同,所以,两人的教育教学效果也就有悬殊的不同。一位教师在工作中想学生所想,经常把自己融于学生之中,得到了学生的爱戴、认可。而另一位则常常把自己置于学生之上,脑子里想的就是如何“制服”学生,结果,师生之间关系紧张,影响到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

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时时事事运用行之有效的方法与学生沟通。

一个教师曾碰到这样一个学生。由于这个学生散漫成性,再加上他经常不断的惹是生非,以往的带班老师历来不让他参加学校的春、秋游活动。该生及家长对此颇有微词,而这个学生早已在心理上设置了一道防线,往往以更多的犯错这样的对抗情绪来“回报”教师。在这种师生情绪强烈对抗的情况下,教师的严厉批评已失去了作用。这个教师了解到这一切之后,从一开始,就从“移情”这个角度来思考、等待该生的问题。当这位教师与该生第一次见面,第一次交谈的时候,教师将两把椅子靠近,与这位学生并排而坐。

从这一谈话形式上,这位教师用自己的行为在明白无误地告知学生:我明白你的心思,你希望得到老师的平等对待。

由于这位教师对这位特殊的学生做出实事求是、符合学生心理的教育、帮助,最终,达到了师生情感上的共鸣。后来,这位学生取得很大的进步,并能在班集体活动中起积极作用。

四、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爱是教师的天职,爱是一种伟大的教育力量,一个有爱心的教师是有足够的魅力去吸引学生的。假如我们年轻的教师都把学生视作自己的兄弟姐妹,年长的教师都把学生视作自己的亲生儿女,那么,我们的学生是多么的快乐,我们的校园生活又是多么的美好。古人说:“知之深,爱之切,行之坚。”如果每一位教师都懂得要去关心爱护学生,那么,就必须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把握学生的情感动向,从而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当然,教师爱学生也要讲究方法。只要教师采取爱中有严,严中有爱,严而有度,爱而有方的科学方法,就会受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实现教育的目标。

因此,在教育教学中,创设民主平等的气氛,建立亲密无间的新型师生关系,关键在于观念的转变,在于教师是否有与学生讲民主平等、把学生当作朋友的意识。如果不树立这样的观念,还会一味地坚持自己是师长,惟我独尊,颇指气使,自己是金口玉言,只能你听我的。这种家长式的专制教育,已远远落后于时代的要求和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不是吗?

在学校里的任何地方:教室、办公室、走廊……,我们经常可以听到教师说的这些话:我懒得对你讲了,你不要拖欠作业了,拖欠作业最后受害的是你自己;我这样也是为了你的孩子好,他的这些毛病再不改,后果不堪设想;你怎么这么不争气,总是给我捅漏子,你不会学学好吗?凡此种种,都让我们感觉到了教师在为学生着想,教师是恨铁不成钢。但事实是如此吗?实际上,教师的这些话给学生留下的信息是:我不好,我没救了!至于自己究竟该如何做,学生却是稀里糊涂不明白。

有人说,教育是一门艺术。面对个性各异,千人千面的学生,如何引导他们,积极鼓励他们努力向上,这对教师来说不是一个简单的课题。教师要对学生少警告、多鼓励。法国教育家第惠多斯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质,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学是这样,教育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已被认同。那么,首先是作为人的学生,他们渴望被尊重、被理解、被接受、被认同。他们也有讲民主、讲平等的热望。所以,建立民主、平等、亲密新型的师生关系,也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

综上所述,教育的本质是爱,爱是一种真挚的情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教师只有懂得爱自己的学生,才能有巨大的热情去爱事业,进而在事业上取得成功。

【爱生 德育工作不可缺少】相关文章:

爱生 德育工作不可缺少08-17

不可缺少的“求”作文02-22

不可缺少的配角优秀作文08-24

迷惘的季节系列之二——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08-16

生活中不缺少美08-24

……非……不可……造句06-07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作文05-15

非走不可的弯路作文03-24

人间不可无亲情08-15

可靠不可靠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