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先生网 >> 教学论文 >> 班主任论文 >> 正文

影响学生对班级管理适应的因素

时间:2007-10-22栏目:班主任论文

2.师生交流的阻隔

在班级教育教学过程中,尤其是教学过程,通常被视为教师向学生讲授道理、传授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教师成了知识和技能的援助者。教师把已经完全明确的既定知识传递给学生,学生显然是受动者。在这种情况下,师生之间不存在共的的基础,双方都没有全身心投入探求真理的过程,这样师生交流便不可能深入,不仅如引,当教育者以真理代言人的身份自居时,很容易认为自己比学生优越,对学生耳提面命,不能与学生平等相待,更不能向学生敞开自己的心扉,这样自然会阻隔师生间的交流。此外,如果教育者缺乏爱心,以至于不是以充满活力的活动,而是以机械的、冷冰冰的、僵死的方式去从事教育、管理活动时,也会使教育管理过程机械、僵化,从而缺少充满爱心的交流,这样学生对管理工作也只能消极、被动适应。

3.班级的集体规范

班级是一种社会组织,与其他社会组织一样,班级有其特定的成员、特定的目标。根据教育工作的规律与原则,班级应成为规范性组织,即在班级中,影响学生的服从和参与的应是精神的激励或监督手段,而不是硬逼手段。使班级成为规范性组织,就是要求班主任把班级建设成朝正方向发展班集体。因为在一个尚为未形成集体,而且是没有正确方向的班级中,由于缺乏被全班学生认同且内化的、足以对学生服从和参与起支配作用的集体规范,因而班主任往往会自觉或不自觉地采取一些威逼手段来影响学生的行为。换言之,只要班级沿未成为具有正确发展导向的班集体,班级尚未形成集体规范,那么学生对班级管理的适应,主动性就低,积极性就不高。甚至于可能采取完全对立的态度。

4.班主任自身的行为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自身的态度及行为也是影响学生对班级适应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班主任违背教育道德规范的现象,如当教师有过失时,或笔误或口误时,不向学生表示歉意,不说“对不起”“请原谅”;吩咐学生做某事时,往往是以发号施令的口气,没有恳请的语调或不用“请”字。对学生的回答漫不以心或经常打断学生的谈话等等。这些都会使学生感到班主任老师没有尊重他作为一名学生,尤其是作为一个人的独立人格,是凌驾于其人格之上的,自然内心会对班主任产生一些想法,甚至敌意。那么班主任的要求相应地很难引起其主动积极的行为。

 

上一页  [1] [2] 

下页更精彩: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