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先生网 >> 教学论文 >> 教学管理论文 >> 正文

校长更需要的是专业精神

时间:2007-10-22栏目:教学管理论文

它基于以下4个理念:

⒈学校要追求做到更好,保障可持续性,因而要特别关注学校的发展诊断和问题发现。

⒉学校的发展要重视人财物的优化配置,更要重视文化的引领,用文化来提升教职员工人生目标的期望。

⒊学校需要有形资产的扩张,更需要声誉品牌的增值,公办学校更应该把注意力放在无形资产的经营上。

⒋学校需要外部支持,更需要自身努力,要把可能的教育资源转化为现实资源来丰富学校发展。有眼界才有境界,有思路才有出路,有作为才有地位,有实力才有魅力,不能光想着靠政府支持。

这些都是为了实现学校的可持续性发展。要做到这些,首先就要从校园文化建设入手,其次是制度和机制的建设,包括预警机制、学校发展的自我约束机制、民主决策机制,在学校问题出现之前,把握问题的苗头和征兆,来解决问题。最后是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的评价,包括学校发展目标的评价、发展潜力等等。

而从实际效果来看,从1999年起,QASD在100多所学校进行了试点,很多原先发展不是很好的学校都得到了极大地改变,所以,我对它还是很有信心的。

中国教师报:您提到了学校发展的三个阶段,其中第一个阶段是“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而您曾经去过1200多所学校,接触过很多校长,在您的理解中,“好校长的基本素质”是什么?

陈玉琨:说起这个,我想,必须要辨析一下校长的职业化与专业化这个问题。我认为,“校长职业化”的提法是一种倒退。强调校长职业化是贬低了校长的专业性。专业有两种理解,学术的理解就是专门研究的领域,如化学就是研究分子结构,而比较通俗的理解就是专门的职业。在这一意义上,校长是一种职业,是360行中的一种;但专门的职业有其不同于其他职业的特点,它是经过专门训练,不可替代的职业,例如医生、律师,并不是谁想当就能当的。所以强调校长的职业化,是贬低了校长的专业性,没有看到校长职业的不可替代性。

按照我的理解,作为一个合格甚至优秀的校长,它的专业发展包含三个层次,首先他一定要有专业精神和追求,所谓专业精神就是他在对教育意义充分理解的基础上,不要把校长仅仅当成一种职业在做,要有更高的精神追求。应该说,有这种精神的校长现在并不很多;其次是校长的专业修养与道德,就是我们说的职业道德,最简单的理解就是奉公守法、遵守国家法律、社会公德等等;最后一点,校长不仅要懂得教育规律,掌握教育理论,同时还要懂得教育管理。现代社会对校长的要求可以概括为9个字:“识大势”,认清社会要求,“明大事”,知道现阶段自己要做什么,只有做到这两点,才能真正做到“成大师”。

这三个层面是相互促进的,专业精神是专业技能发展的动力,有了这种精神,校长才会想怎么全面发挥教职员工的才能;而有了专业技能和知识的提高,校长的专业自信才会得到提升,校长的自我价值才会得到实现。

中国教师报:您前面讲了很多学校管理的想法,我们很想知道,您去过很多学校调研,也认识了很多名校长,那么您对中小学校长有没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刚才您说,“识大势、明大事,成大师”,那么在这种基本认识的前提下,目前教育界有没有可能出现几个大师,并且怎么才能成为大师呢?

陈玉琨:前段时间,我参加了一个中英校长的论坛,做了关于校长专业化的一个报告。在那个报告中,我做了一个基本判断。

首先我认为,中国校长的整体素质比起以前来有很大提高,但是缺少优秀拔尖的领军人物。中国教育发展到今天,需要一批这样的校长,这是历史性的任务。

那么为什么会缺少领军人物?虽然我们现在校长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普遍比较高,高于八十年代,包括课程发展的知识、管理理念、经营能力和计算机的运用。但专业精神大不如以前,普遍的情况就是比较浮躁和短视,希望着两三年出一个政绩,然后当局长、省教育厅厅长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下页更精彩: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