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先生网 >> 教学论文 >> 教学管理论文 >> 正文

论教师专业化的实现途径

时间:2007-10-22栏目:教学管理论文

西方发达国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资质量的必然的、普遍的选择。从各国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实践来看,教师专业化表现出明显的动态性特征。

教师专业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20世纪60年代以来各国教师专业化的实践进程表明,教师专业化本质上是以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为根本价值取向的。因此,我国教师队伍建设必须始终坚持这一方向,把教师队伍的质量提升放在核心地位。

建立教师职业标准是教师专业化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教师培养、培训、任用和管理制度的基本依据,也是教学成为一个独立的专业领域的重要根据。在我国教师专业化的实践中,必须重视制定统一、规范的教师职业标淮。美国卡内基财团组织的“全美教师专业标淮委员会”提出的《教师专业化标准大纲》,界定了教师“专业化”标准,提出了制定专业化量表的基本准则和主要内容,对我们具有一定的启发。该委员会提出的教师专业化标准主要包括:教师接受社会的委托负责教育学生,照料他们的学习,促进他们的健康发展;教师了解学科内容与学科的教学方法;教师负有管理学生的学习并作出建议的责任;教师系统地反思自身的实践并从自身的经验中学到知识;教师是学习共同体的成员。在教师职业标准的建设问题上,我国虽制定了一些原则性的要求,如教师资格基准、各级教师岗位的基本职责标淮等,但其科学性、规范性尚待提高,制定统一的、更为规范、科学的教师职业标准应是我们教师专业化建设方面急需要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教师的职业标淮,在内容上应当包括教师的道德标准、专业技能标准、学术水平标准、自我发展能力标准等几个方面。其中道德标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的个性品德,包括教师的道德水准、心理健康、人生态度、人际交往、个性倾向等;二是教师的职业道德,包括事业心、责任感、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团结协作、进取精神等。专业技能标准是指教师的教育科学的理论与实践修养,包括教育科学理论的学习、教育教学能力、指导学生的能力、教育科学研究能力等。学术水平标准是指教师在所教学科领域应达到的标准,包括国家规定的教师学力标准和教师的知识面、从事本学科科学研究的能力、指导学生科学研究的能力等。自我发展能力标准是教师专业化对教师发展特征的要求,包括进取开放的个性倾向、创新意识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求知欲望、更新知识的意识和能力等。

教师专业化是教师职业自身的专业技术性特征与相关的管理制度相结合的结果,没有与之相配套的制度建设,教师专业化是不能实现的。一般而言,教师职业的专业化管理所需要的基本制度应当包括职业准入制度、从业教师的基本管理制度等。

职业准入制度。建立教师职业准入制度是教师专业化的关键。职业准入制度即对某些专业性工作设置从业基准,对从业人员进行资格限制。从业人员必须首先达到要求方能从事该专业的工作,职业准入是专业性工作的重要标志。教师职业准入制度是现代教育发展中孕育出的一种教师管理制度,其普遍的做法是建立教师资格(或许可)制度。在现代教育发展过程中,各经济发达国家先后建立了教师资格制度,规定公民从事教师职业的最低从业标准,并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提高教师的职业基准。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了建立教师资格制度的要求。1993年颁布实施的《教师法》中规定了教师资格制度的基本框架。1995年12月,国务院颁布的《教师资格条例》对我国教师资格制度做出了全面、具体的规定,标志着我国教师资格制度的全面实施。关于教师的职业基准,我国《教师法》第10条规定”中国公民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本法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明确了取得我国教师资格的国籍条件、思想品德条件、学历条件和业务能力条件。取得教师资格是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条件,其条件限制是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最低要求。

从业教师的管理制度。建立从业教师的管理制度是教师专业化的重要环节。如果说建立教师准入制度是为教师工作设置了“门槛”的话,那么,从业教师的管理制度则是对入门教师进行规范化行业管理的制度保证。因此,建立从业教师的管理制度是专业化的重要环节。必须在教师职业标准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教师队伍的管理制度。目前、各国都从实际出发制定了从业教师管理的各种制度。这些制度虽然各国不同,但一般包括教师的专业技术职务制度、聘任或任用制度、工作或业务考评制度、身份及待遇等有关制度。其中,教师的专业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下页更精彩: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