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教学管理论文>学校德育的“双重心”

学校德育的“双重心”

时间:2022-08-13 01:29:57 教学管理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学校德育的“双重心”


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主要是解决育人的问题。而德育是育人中的主要元素。对这一点,恐怕没有人会怀疑。那么,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千头万绪究竟谁为先呢?

近日,上海市进才中学举行德育工作会议,校长袁小明提出要“坚持学校德育的‘双重心’”、“以教师行为规范学生行为”,联想到上海市将明年定为“师德建设年”,两者一联系,就觉得有好多话可说。

学生身上永远有教师的影子。在校园内,师生的共存环境、共生状态、共同目标,已经不仅把教师与学生置于“同一屋檐下”,而且师生间的思想影响也是“润物细无声”。即使在网络极度发达的今天,教师仍然具有天然的稳固的长远的魅力。

基于此,在学校德育中,把教师形象、言行的“归正”放在与被教育对象受教育的同等重要地位是十分理智,而又恰当的。我们不能完全说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但至少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学生,必然会显出什么样的老师的“身影”。

试想,一个不谙做人道理的教师,岂能让学生了解更多的为人之道?一个不善关爱别人的教师,岂能让学生自然产生更多的关爱之情?一个不懂言行如一的教师,岂能让学生养成君子的风度?在德育实施过程中,教师的师德修养左右着学生品格的高低。德育的效果,一半是在教师的模范行为中蕴就的。因此,这些年,进才有一个传统的做法,就是坚持学校德育的“双重心”,开展“德育模范教师”和“行为规范教师”评选,促进教师的道德优化,进而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建设师生互动、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良好育人环境。

显然,德育的“双重心”,这是对学校德育主体对象的合理确定,也是对学校德育关键部位的正确把握,更是对学校德育主干内容的清晰界定。没有教师的师德,就没有学校完整的德育;没有教师做人的“重心”,就没有学生成人的“重心”,这是相辅相成的。

再说,德育要讲,更要做,只有知与行统一,这种德育才有生命力和想像力。进才提出学校德育认知、行为规范和情感体验“三途径”,“认知途径”,要通过教师的教而让学生通道义明事理,讲是必须的,教师当然要告诉学生为什么要这样做而不能那样做。德育中讲道理很重要,要讲得有理、有情、有方,有吸引力、有感召力、有影响力。在道理上说不清的教师,也未必是一个能行得好的教师。然而,真正道必然要行之。因为教师所讲的道理能不能被学生所接受,既取决于教师的讲,还取决于教师的做。有些道理如果讲的人自己昏昏,而要让听者昭昭,讲了又不去身体力行,那效果肯定要打折扣。

因此,坚持德育“双重心”,以教师行为规范学生行为,这是师德有效的转化形态,也是教师有情的物化形态,更是师道有价的表现形态。

【学校德育的“双重心”】相关文章:

论学校德育方法的重心转移08-17

语重心长造句08-16

用语重心长造句08-16

第10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08-17

多层面实现教育重心转移08-17

论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变迁03-22

重重心事何时了 女生心思你别猜08-16

注重心理调适提高学生数学解题能力08-16

一例严重心理问题的案例分析08-19

学校德育的启示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