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教学管理论文>学校管理学回顾与前瞻

学校管理学回顾与前瞻

时间:2023-02-24 19:32:56 教学管理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学校管理学回顾与前瞻

 

学校管理学回顾与前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校管理学获得了新生。时代的呼唤,实践的催促,使我国学者焕发出了极大的热情。短短的10多年中,出版了100多部专著,研究论文难计其数。

对这一阶段研究状况,人们评说不一。

一是“几多几少说”。认为:现行的学校管理学著作,是经验描述多,理论思辨少;一般管理理论多,学校管理理论少;过时的理论多,新的理论少。二是“误区徘徊说”。认为:现行的学校管理理论研究,进入了一种“误区”,并在“误区中徘徊”。只讲对现在的管理,不讲对将来的管理;只讲常态的管理,不讲变态的管理;只讲对下的管理,不讲对上的管理;只讲对内的管理,不讲对外的管理。这种静态的、单维的、封闭的管理思维模式,使实际工作者感到学了很难用,看了“不解渴”。三是“高原现象说”。认为:我国学校管理学经过奋勇冲击以后,似乎显得筋疲力尽、难以有所作为了,出现了一种“高原现象”,出现了类似西方“教育管理理论运动”之后,在70年代末出现的一种困惑迷惘现象。

我国学校管理理论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取得了三类成果。

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是我国学者对学校管理实践经验进行初步的整理归纳的时期,是一个起动阶段。当时,应我国教育事业恢复和发展的急需,应校长培训之急需,出版了一些学校管理学专著和教材。这些著述试图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学校管理实践的经验和教训,也力求升华出一些规律性的“原理”、“原则”,但由于理论的薄弱、思想的禁锢,都未尽人意。

80年代中期,是我国学者对学校管理实践经验进行升华,并译介、融通西方管理和教育管理理论,进而构建我国学校管理学学科体系的时期,是一个冲刺阶段。这一时期,学校管理研究队伍逐渐形成,各级教育管理研究会及所属的专业委员会相继成立,并进行了一系列的学术研讨活动。随着对西方管理和教育管理理论的不断融通,随着对学校管理实践经验的总结升华,我国学者奋笔疾书,一时间,各种学校管理学著作和教材相继出版,迎来了一个丰收的季节。但是,或许由于理论的融通不够,或许由于经验的积累不多,或许由于方法的运用不妥,以致一些著述的力度不够,理论颇显苍白,经验不够典型。

80年代末至今,是我国学者对前一段“学校管理理论运动”进行反思的时期,是一个休整补充阶段。这一阶段,我国学校管理理论研究处于一种相对的停滞和沉闷的状态。表现为:少有学校管理学力作问世。面对汹涌澎湃的市场经济大潮,面对新型的学校管理实践,理论工作者似乎感到力不从心,理论和实践的“积蓄”似乎已被“掏空”。虽然时有思想火花出现,但更多的是迷惘和困惑。应该看到,这是一种正常现象,是事物呈波浪式前进的一种表现,是一种修整补充后的待冲刺状态,现在的“谷底”正孕育着新的“波峰”。

三类成果:

一是“经验升华类”。这类著述的作者注重对自己和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学校管理的经验进行整理和总结,同时也注意运用西方管理和教育管理理论及其方法作为分析工具,立足于中国学校管理的现实,形成体系。其代表作首推肖宗六教授所著的《学校管理学》。肖教授在中学工作近30年,后又在华中师大任“双肩桃”干部,“是从实践中滚出来的”。他“不用经不起科学鉴定的‘新名词’”,“强调常规管理”,重视案例分析,“在写法方面采用了总结法和比较法”,自成一体,很有特色。

二是“理论融通类”,这类著述的作者主要是运用西方管理和教育管理理论来分析我国学校管理现象,力求揭示出一些带有普遍性的规律和原则。北师大陈孝彬教授所著的《学校教育管理科学》是其代表作。陈教授试图改变传统的教育行政学和学校管理学的学科体系,着重研讨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在教育管理上的应用。他“既不对教育方针、政策和工作条例做规范化的解释,也不对丰富的教育管理经验做系统的描述,而是向读者提供教育管理的新观念、新知识和新方法。”该书普遍受到好评。

三是“政策解析类”。这类著述的作者以我国现行中小学教育的方针政策为依据,以常规管理为基础,适当吸收西方管理和教育管理理论,对我国当前中小学管理现象进行解释、剖析,力求找出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学校管理模式。这类著述颇多,近10多年来出版的学校管理学著作大部分是这种类型,它们对推动我国学校管理的改革和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这正是我国学校管理学学科体系结构的一大特色。政策,是教育管理理论和教育管理实践中一个重要的中介环节,起着沟通理论和实践的桥梁作用。对教育管理政策的研究,不仅必要,而且是一个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

可以预料,我国学校管理理论研究将呈现下列趋势:

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并重

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人们对于其重要性的论述几乎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只不过,理论知识也好,实践经验也罢,它们既是财富,又是包袱。若为财富所累,即是包袱;若放下包袱,则是财富。至于如何“结合”,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成熟的标志。它需要一个“修炼”过程,不是拿点“理论”,拣些“经验”,一叠加就算“结合”了。我们看到,有些学者,为了搞点“真学问”,下决心“沉”到实践中去“摸爬滚打”,其文章的“厚度”和“力度”正不断增加。我们也看到,有些校长,力求点“真经”,下决心“啃”大部头,已“出语惊人”了。上海教育学院定导师、选苗子(校长)、研专题,志在“出成果、出人才”。北京市政府投资几十万元,请一批中科院院士、博士导师为15位校长“开小灶”,志在培养“学者型的校长”。可以预料,这种高层次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一定会结出丰硕之果的。

综合研究与分化研究并重

我们看到,我国学者对学校管理的研究,呈现出一种高度综合的趋势,其表现是:他们把学校当作一个整体,放在社会大环境中进行研究,致力于探索新形势下的学校管理规律,最大限度地综合各种研究成成果,构建新的学校管理学体系,力求拿出有一定份量的学校管理学新作。如:北京教育学院贺乐凡教授的《学校管理研究》是在对近500名中、小学校长进行过4轮讲授和研讨的基础上写成的。作者试图揭示学校管理的本质与矛盾,研究影响学校管理质量的因素及其控制,探索优质、高效管理学校的思路与方法。湖北大学黄兆龙教授的《现代学校管理学新论》,在10多年的专题研究基础上,尝试突破传统模式,按“理论--方法--应用”的金字塔模式构造学校管理学新体系。它们都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另一方面,我国学者对学校管理的研究,呈现出一种高度分化的趋势,其表现是:他们对学校管理进行分解式的研究,把某一方面的问题放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以便说通论透,正是“学”中有“学”。如:黄成林编著的《校长学概论》、黄兆龙主编的《教学管理学》、盛绍宽主编的《学校公共关系学》、张萍芳编著的《学校目标管理》、广西教育学院、广西课程组编著的《校长成长的探索》等等。这些分解研究使学校管理学枝繁叶茂,使这一正在成长的年轻学科更加充实和不断成熟。

硬管理研究与软管理研究并重

从某种意义上说,管理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硬管理,它是一只看得见的手,有形的手,是管理的硬件;一种是软管理,它是一只看不见的手,无形的手,是管理的软件。硬管理体现在管理的方针政策、规章制度、技术方法等方面;软管理体现在管理的思想观念、文化氛围、价值取向等方面。硬管理要以软管理为指导,软管理要以硬管理为依托,这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对学校硬管理的研究表现在:注重对教育政策法规的研究,强调依法治教,依法治校;注重对学校管理常规的研究,强调科学的常规是管理好学校的基础;注重对统计、测量以及计算机等现代管理技术和工具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研究,强调学校管理的科学性,等等。对学校软管理的研究表现在:注重对学校管理原理、学校管理哲学的研究,强调学校管理现代化首先是思想观念的现代化;注重对学校文化、心理氛围、人际关系的研究,强调对人的重视,强调管理的“感情投资”,强调“管理要管人,管人要管心”,等等。对这些“软硬兼施”的研讨,很多报刊都发有专稿,辟有专栏,还有一些专著问世。

我国学校管理学科体系将出现一个多元化的趋势。

首先,这是由于学校发展状况的多层次决定的。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地区间发展极不平衡,学校也是如此。一所贫困山区的乡村学校与一所全国重点名校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学校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对指导学校管理实践的理论需求是不同的。

其次,这是由于读者“消费要求”的多层次决定的。书是写给人看的。由于读者的经历不同,目的不同,“消费”学校管理理论的品位也不同,所以学校管理理论的“货架”上也应“货色”齐全,应有尽有。

第三,这是由于著者研究视野的多角度决定的。有的人实践经验丰富,有的人理论功底深厚;有的人喜欢哲学思辨,有的人擅长数理分析;有的人偏爱西方管理理论,有的人笃信东方传统文化;有的人外语基础好,有的人古文功底深,于是由于研讨的角度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类别的成果。

第四,这是由于学校管理的多维性决定的。学校管理活动的一个很重要的特性,就是它的多维性,或称立体性、发散性。成功的学校管理实践表明:要管好一所学校,不仅要对下管理,而且要对上管理;不仅要对内管理,而且要对外管理;不仅要对别人管理,而且要对自己管理;不仅要对现在管理,而且要对将来管理;不仅要对硬件管理,而且要对软件管理。这种放射性的性质,要求我们多维思考学校管理问题,这就必然出现多种风格的学校管理学的学科体系。

第五,这是由于管理实践发展的多趋势决定的。80年代以来,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由于劳动性质以及人们对工作意义认识的改变,由于国际经济逐步走向一体化,企业管理,特别是美国、日本等西方经济发达国家的企业管理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些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7个方面:(1)从管理科学性到管理艺术性;(2)从硬管理到软管理;(3)从“手段人”到“目的人”;(4)从强调个人间的竞争到重视组织成员间的协作;(5)从集中(集权)到分散(分权);(6)从强调理性到重视直觉;(7)从外延式管理到内涵式管理。这些企业管理理论和实践发展的新趋势必将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我国学校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从而导致学校管理学学科体系的多元论。

由是观之,一种风格、一个体系、一本著作一统天下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既要总结升华新形势下的新经验,又要论证解析新的形势下的新政策法规;既要借鉴西方最新的管理理论,又要挖掘东方传统文化的精华;既要整分结合,又要“软硬兼施”;既要尽可能开放地到实践中去,又要尽可能封闭地回到书桌上来……不同的人、不同的目的、不同方法、不同内容,就会出现不同类别的成果。“千书一貌”是畸形的发展,多元格局是规律的体现。可喜的是,“学校管理理论丛林”的格局正在形成。

【学校管理学回顾与前瞻】相关文章:

中国旅游业发展回顾与前瞻08-07

我国新闻学定量研究的回顾与前瞻08-11

中国独生子女研究:回顾与前瞻08-05

宪法“司法化”的反思与前瞻08-05

中国流通产业发展前瞻08-06

中国流通产业发展前瞻08-06

中国网上广播的现状与前瞻08-06

做一名前瞻者08-20

社保基金市场化运作前瞻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