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教学管理论文>我国学校德育实效研究综述

我国学校德育实效研究综述

时间:2023-02-24 19:32:20 教学管理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我国学校德育实效研究综述

 

我国学校德育实效研究综述

 

 

关于我国当前学校德育实效问题引起人们普遍关注,很多人都认为学校德育实效低下。这种说法到底准确否?如何科学界定和判定学校德育实效?如果德育实效真的不令人满意,原因何在?如何改进?我国学校德育到底应该对整个社会道德水平负有多大责任?……带着上述问题,笔者查阅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学术界有关德育实效研究的文章,欲从中找到问题的答案。

一、德育实效的内涵

关于德育实效的内涵,学术界有如下几种界定:

1.实效是指一个阶段内德育工作的成功率,或者说是预期目标任务的到达度与完成率。凡符合德育目标任务的有价值的、有效度的信息和事实依据,都可视为“德育实效”。

2.德育的实效性,既是指德育的内在效果,即德育的要求能够顺利地转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道德素质;同时也指德育的外在效益,即德育通过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学校德育的实效性还表现在德育效率上,即以一定的人、财、物、时间投入获得最佳的效果和最大的效益。德育的效果、效益和效率共同构成了学校德育实效性的基本内涵。

3.德育实效是指德育工作成功率,或者说是预期目标任务的到达度与完成率。它包括德育效果和德育效率两个方面。德育效果是指在一个德育过程结束后德育工作所得到的结果。德育效果可分为三种类型:正效果型、零效果型和负效果型。德育效率是指德育工作所得到的效果与取得这个效果所用的教育工作量之比,即德育效率:德育效果÷教育工作量。零效果型和负效果型的德育根本无效率可言。其特征为:多层次性与多维度性;外显性与内潜性;平衡性与不平衡性。

4.德育的实效实质上就是德育的现实功能与期望功能的吻合程度。

5.学校德育的有效性是指在学校德育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中体现出来的教育者以自己的活动引起学生的品德发生变化并使之符合自己目的的特性。

人们在提到“德育实效低下”时,往往是持第四种观点,即德育的现实功能与期望功能的吻合程度。由于对德育功能的期望过高,故常常觉得吻合程度太低。笔者认为上述五种观点中,尤以第二种较为全面。

二、对德育实效评价

讲德育的实效,离不开对社会道德水平的总体评价。专家学者对当代中国社会道德水平的总体评价存在着两种对立的观点:

一部分人从传统道德立场、观念和原则出发,认为当前人们的道德生活是紊乱无序的,个人和社会的道德水平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这是一种道德悲观论的观点。

另一部分人却代表着道德乐观论的观点。他们站在社会历史发展的高度,把道德发展和社会进步结合起来看待,认为社会进步、生产力的发展必然产生与之相适应的新道德。这种道德代表历史发展趋势,它的产生表征着历史和道德的进步。有些人认为当前社会道德虽然在局部作战略退却,但总的来说是在前进。

当然,在上述两种观点中,认为我国学校德育实效低下的仍占多数,这可从学术界分析德育实效低下原因的论文数量上得到证明。笔者推敲:人们在谈到我国学校德育实效低下时,可能往往是从现象层面出发,把学校德育实效扩大化为整个社会道德水平。对于社会风气,人们感触最深的是现象层面,而不是理性分析,这本身并没有错,问题在于:无论是道德“爬坡”论还是道德“滑坡”论,都是以另一时的道德规范来衡量今日道德现实,不能得出公正的结论。此外,要求学校在德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是过高估计了学校德育对社会道德规范的影响,把德育视为救世的万能工具似乎提高了德育的地位,但这种夸大的功能观必然导致人们对德育实效过低的沮丧和对德育功能的消极评价。即因为学生身上存在问题,因为社会风气不好,就归因为学校德育实效低下。事实上,学校德育只能是影响社会风气的一个因素,而不是全部,这一点将在后文详述。

学校德育实效究竟如何?我们可以从学校德育目的的角度来加以分析。学校德育目的可分为实然的目的和应然的目的。“实然的”目的,即现实的学校德育,其目的主要是让学生无条件地接受某种固定的价值、标准或具体的道德规范和纪律条文,衡量学校道德教育成功与否就是看这些标准和条文是否成功地规范了学生的行为。简言之,是“他律性”的德育目的。“应然的”目的,即要求将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成学生自己的道德品质。简言之,就是“自律性”的德育目的。因此,现行学校德育,就其“实然的”德育目的而言,具有不容否定的有效性。然而,从“应然的”德育目的的要求来评价,则其低效性、无效性又不容置疑。

三、学校德育低效的原因

关于学校德育低效的原因,论者主要提出了以下一些观点:

1.学校实施道德教育的一个潜在假设是,学校德育所传授的道德知识和道德规范必将外显为一定的道德行为。但这一假设往往忽视道德规范向道德行为转化过程。具体说来:道德行为即德行是否有成本问题?任何道德主体在履行道德义务、遵循道德规范、实施道德行为过程中是否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是否应该对那些为公众利益、为他人幸福牺牲自我利益的道德行为给予有价(物质)或无价(精神)的补偿?若忽视了这些问题,即忽视德行成本的问题,极可能导致学校德育的低效。

2.德育实效低下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社会转型时期的道德失范,使既有的道德教育内容受到现实行为方式与观念的冲击;另一方面是道德教育过程中只注重德性的培育,而忽略了制度教化这一道德教育的本源形式。

3.道德教育中缺乏道德对个体需求满足的理性分析以及没有把道德知识的传授与道德思维、道德判断能力的培养有效整合起来,是影响高校道德教育实效的重要原因。

4.德育实效低下是因为没有注重学生实际。

5.德育缺乏实效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德育内容“假、大、空”;脱离学生实际和社会实际;虚而不实;一刀切,不分层次,不讲“序”;呆板、枯燥。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的教育方法太简单,或是硬性灌输,或是简单训斥,甚至讽刺挖苦,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

6.社会环境中的消极因素对德育的冲击不可低估:金钱观念不断升温,削弱了对学生进行“为人民服务”教育的力度;不正之风直接干扰了教育的培养目标;脑体收入倒挂现象,挫伤了部分师生上进、求知的热情。

教育内部某些工作弊端的严重性、危害性:弄虚作假、欺上瞒下侵入了教育这块圣洁的土地,是德育负效应的典型表现;教育中搞形式主义,其结果只能是低效应、零效应;部分教师师德不佳,影响德育效果;有章不循,有法不依;应试教育“分数第一”的育人导向依然钳制学校的全面工作,德育尚未真正到位。

7.德育内容泛政治化;德育内容脱离生活世界;德育内容呈现方式单调,缺乏情景性;德育内容注重超越性,忽视其适应性。

8.德育丧失生活的基础;市场的泛化造成德育内容的失范;德育科学化产生的负面影响。

9.我国道德教育之所以难以走出困境,就德育工作自身来说,最根本的问题还不存在于德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中,而在于我们对道德内涵认识错位。我国道德价值取向和道德教育的一个重大失误,就是一直不愿意承认合理利己的合理性。

10.当代德育实效性低靡的原因,从根本上作哲学分析,是知德分离、智德分离。在这种分离状态下,德育变成被割裂的教育的一部分,而不再是生命、灵魂的统领性东西了。从深层看,缺乏情感性是现行德育的机能性缺陷。现行德育并没有把情感作为其核心目标。而道德的深层本质应该是发于情、出于自愿的行为。”

总的来讲,对学校德育失效的原因主要是当前社会经济基础发生了改变,一套稳定的价值观体系尚未形成,我国法律制度还不健全,现实生活的伦理价值对学校德育的冲击。此外,德育自身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德育目标过于理想化,德育内容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德育方法太过单调,德育者(主要指教师)自身德性修养有待加强,等等。

四、提高学校德育实效的对策

提高德育实效性的建议众说纷纭,我们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来总结。

(一)宏观层面,学者们提出了新的德育模式,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九种:制度德育(杜时忠)、情感德育(朱小蔓)、生活德育(高德胜)、欣赏型德育(檀传宝)、教会选择的德育(吴康宁)、整合德育、主体性德育(肖川)、启发式德育(金维才)、角色德育(李禾田)(括号内为其中一个代表人物)。

笔者认为上述九种德育模式又可大致分为两类:理性德育模式和情感德育模式。

从搜集的资料来看,支持理性德育模式的人基本上主张道德和法律制度并重,可以称作“道德外铄论”。如杜时忠在《制度德性和制度德育》中的观点是主张通过道德的制度来教育人,鼓舞人,即通过道德的制度来培养道德的个人。他从“人为什么做好事,人为什么讲道德”出发论证其依赖两个条件,一是个体对以“道德”来解决利益冲突的正确认识;二是社会对道德行为者的确实保障。即社会建立一套让好人得到好报,使坏人受到惩罚的制度。

注重道德教育的情感特征的也有充分的理由。这一派基本上是在挖掘德育自身的魅力,可以称作“道德内发论”。朱小蔓、朱曦在《中国传统的情感性道德教育及其模式》中认为,中国传统的道德教育思想有着自己独特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以情感和人性作为道德人格最基本的因素,这种重视情感在道德教育中的地位与价值,提倡在道德教育中关心人的情感发展并且以情感品质的道德化来表征人的德性的德育范式就是情感性道德教育。李玢在《道德教育应重视关怀》中认为,对当代青年学生来说,只有他们真实感受到道德是他们的个体需要时,感受到人格魅力是他们在社会的立足之本时,道德教育才能出现良性循环,只有以一种“关怀学生”、“给予学生”的方式,而不只是纯粹“要求于学生”的方式,才能使学生自觉自愿地履行道德义务。因此,道德教育必须重视关怀。

笔者认为,理性德育和情感德育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二者若相辅相成,效果最佳。只不过,不同时期应有所侧重。针对我国当今社会转型这个大环境而言,理性德育应该更有效果;我国社会渡过转型期后,则应侧重情感德育。因为制度德育虽然会有效果,但它不过是处于他律阶段的德育,情感德育才可称得上是自律的德育。

(二)微观层面,德育目标要注重现实性和超越性的统一,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的统一。

一要以人为本,德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道德推理的技能和能力且通过学生的自主选择和反省探究来确定自己的价值观念,德育实践应从现实社会的人际关系出发,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持此观点的代表人物有西南师范大学的张敷荣、和学新,南京师大的鲁洁等。

二要加强与现代生活相联系。人的道德是植根于人们的现实生活的。人的道德品行的养成与体现发生在每个具有偶然性的真实生活情景中,道德教育不可能是建立在远离人实际生活的空中楼阁。从道德理性能力出发的德育是一种思维的、割裂的知性德育。而从生活出发的德育,或者说以生活为起点的德育不是将德育消解在生活里,而是以生活为依托,以儿童生活中遭遇的、体验的社会性、道德性问题为自己的切人点。

在德育的教学法上,提倡:(1)启发式德育教育。启发式德育促使学生深思、熟虑,从而引发学生明理、觉悟和警惕,由此逐渐迈向学生健全的个性和人格这一目标。(2)实践。实践是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为学生的道德品质的机制,也是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基础。(3)榜样教育。对于榜样的学习,不能止于对其行为的模仿和类推性实践,而应从这些具体的行为样式中学习到体现在其中的道德精神,学习和领悟到在行为中表现出的道德观念自身的那种精神,从中培养自己的道德判断力。(4)从抓消极因素人手转向抓积极因素为主。德育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个体品德的社会化进程,形成有益于人类发展的高尚的思想品德,而不是发现消极因素越多越好、道德败坏者越多越好,当然,我们也不否认反面例子能从反面教育人。

 

【我国学校德育实效研究综述】相关文章:

我国地方文献领域研究综述08-09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羊群行为研究综述08-05

近年来我国地方文献研究综述08-09

我国图书馆地方文献研究综述08-09

我国应急管理的人力资源研究综述08-18

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研究综述08-17

郑观应研究综述08-07

郑观应研究综述08-11

个人研究过程综述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