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教学管理论文>透视校园现象解析德育工作

透视校园现象解析德育工作

时间:2023-02-24 19:41:07 教学管理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透视校园现象解析德育工作

 

透视校园现象解析德育工作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学校应从实际出发,不断积极探索适应当代青少年心理和生理特点的德育模式和德育内容,充分发挥德育的导向功能,坚持德育首位不变、全员抓德育不变、全方位育人不变,把德育工作制度化、课程化、多样化。建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结合的开放型立体化德育模式。

现象之一:课间,李老师拿着教本向楼上走去。突然,从楼梯上冲下几名学生,横冲直撞,准备去候课的李老师躲让不及,手里的东西被撞落在地,待弯腰拾起准备质问是哪个班的学生时,早已不知去向……

反思:校园内教学楼、图书楼、实验楼、科技楼的兴建与使用,给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可是与学校优雅的环境极不协调的是学生上下楼时的横冲直撞。我们不必去责怪学生的无礼,应该反思一下平时的思想教育工作还存在哪些不足。品德课上了,可实际效果呢?校园的楼道拐弯处也贴上了一张宣传画,“上下楼梯靠右走”,可是深入人心了吗?学校也三令五申地强调“两主动”(见到老师主动问好,见到杂物主动捡起”),可是,孩子见到老师问好了吗?

现象之二:一名学生从车棚旁跑过,学校一领导看到旁边地上有片纸屑,指那学生,示意其将地上的纸屑捡起,谁知学生转头望了望该领导,立刻又转身跑走了。该领导边摇头边叹息道:“哎,现在这些孩子啊……”

反思:不错,现在这些孩子是不如以前孩子听话了,可是,现在的孩子已经学会了思考。他也许会想,你离那么近,你怎么不捡?还可能会想,你又不是咱们班的老师,凭什么来命令我?孩子自有孩子的想法,我们还应该从自身找找原因。作为教育工作者,自身应该不应该做到“两主动”(见到学生主动问好,见到杂物主动捡起)呢?也许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会让教育者放不下“架子”,可是,新时期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怎么就只能说出来不能做出来呢?再者,身教重于言教。如果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能率先垂范,以无声的行为去影响、感染学生,岂不比命令学生过来捡碎纸更具有说服力和导向功能吗?什么叫“全员育人”,什么叫“学校无小事,事事是育人”,我想,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认真琢磨琢磨。

现象之三:微机室门前,一群学生本来是排着队过来的,可是一到微机室门口,便蜂拥而入,“先入为主”;进了微机室,你抢我占,“占山为王”。谁先占到了位置,那节微机课鼠标的操纵权就掌握在谁的手里,另一人只能一旁观看……

反思:电脑数量有限,确实给微机课造成了“僧多粥少”的现状,可思品课上所倡导的“谦让”、“先人后己”等美德怎么一到实际生活中就被抛到了九霄云外了呢?“两人一机”“歪打正着”,恰好给孩子们提供了合作学习的机会,也给微机老师提供了思想教育的实例。德育工作必须有机、有意、有序地渗透在学科教学中,而且,在各科教学中,要充分体现新课改的精神,各学科之间要相互融合。试想,微机课上的现象,不正是最好的德育课程资源吗?如果每一位教师都做个有心人,充分利用诸如此类的教育资源,微机课上的现象还会发生吗?

启示:长期以来,虽然德育工作被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可是德育效果总是很不理想。是德育工作的方法不对,还是德育工作的途径过于狭窄?透过以上发生在校园内的常见现象,反思之余,带给我们的是关于德育工作的一些启示:

一、要大力提倡“全员育人”的教育理念。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要接触很多人,遇到很多事,这些人和事都或多或少地影响儿童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必须以学校为中心点,加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网络建设,形成德育合力,真正做到“全员育人”。尤其是教育工作者,要身体力行,以无声的身教和崇高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和感染学生。

二、注重学科渗透。各科教师要在“育人为本”思想的指导下,承担起教书育人的责任。在进行学科知识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各学科教学中的德育资源,发挥德育的间接性、渗透性优势,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


【透视校园现象解析德育工作】相关文章:

透视“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现象08-17

透视中学生课桌文化现象08-17

解析霸王行业现象08-12

解析幼儿家庭教育现象08-19

站在巨人的肩上--“南通教育现象”解析08-17

有关太平天国的谶谣现象解析08-07

有关太平天国的谶谣现象解析08-11

透视代词it08-17

透视文学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