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政治论文>社会主义就是普遍幸福主义

社会主义就是普遍幸福主义

时间:2022-08-12 11:34:15 政治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社会主义就是普遍幸福主义

  普遍幸福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就是普遍幸福主义

  ●王占阳

  王占阳,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政治学教研室主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特约研究员。主要从事世界历史理论、普遍社会主义理论、新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现代政治思想史等领域的研究工作。致力于探究人类历史之谜,着力探索中国社会发展道路。

  很高兴今天有机会和大家做思想理论上的交流。我们今天的改革开放,实质上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最伟大、最深刻也最具决定意义的社会革命。中国实现现代化的机会,实际上已经不多了。中国能否最终实现现代化,几乎就看改革开放最终能否取得成功了。

  然而,正如大家所知道的,改革开放的道路,并不平坦。中国究竟向何处去、改革开放究竟向何处去,这个根本性的大问题,经常在困扰着我们。最近几年的三次大争论,就是最新的事例。

  但是,亦如历史上的每一次大争论都带来了一次思想大解放一样,第三次大争论也实际带来了第三次思想大解放。第一次大争论的核心问题是真理标准问题,使我们从教条主义中解放出来。第二次大争论的核心问题是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问题,使我们从计划经济模式中彻底解放出来,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观念。第三次大争论的核心问题是最直接的姓资姓社问题,它又使我们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极对立的传统观念中彻底解放出来,开始确立了在直接私有制占据多数地位的条件下也应当、能够和必须实行社会主义的理论观念。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对于社会主义起初主要还只是从制度的层面上来认识的,后来又认识到,制度只是手段,实现共同富裕才是目的。现在则又开始认识到,社会主义的终极价值、最高价值目标就是实现、增进和保障人民的普遍幸福,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这就从根本上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也是中共十七大报告的最重要的基础理论精神。

  我认为,只有从“社会主义就是普遍幸福主义”的基本理念和客观实际出发,我们才能深刻认识到为什么在直接私有制占多数地位的历史条件下也应当、能够和必须实行社会主义。

  1社会主义就是普遍幸福主义

  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问题看似很复杂,但实际上,只要通过追问什么是“主义”,我们就能使这个问题迎刃而解。

  那么,究竟什么是“主义”、什么又是社会主义呢?

  首先,任何“主义”实际都有两大内容,这就是价值观和大思路。“主义”就是由这两大内容构成的。没有价值观,就没有“主义”。因此,我们不仅应当从科学角度认识社会主义,而且还必须从价值角度认识社会主义。

  其次,在“主义”的这两大内容之中,居于首要地位的是价值观,而不是大思路。价值观与大思路的关系,实际上就是目的与手段的关系。目的与手段,目的是第一位的,手段则是第二位的。因此,在理论上,社会主义首先是一种价值观,既然社会主义首先是一种价值,那么我们自然也就只有首先从价值的角度去考察,才有可能搞清社会主义究竟为何物。正是在这个视角上,恩格斯曾经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就是“古代氏族的自由、平等和博爱的复活,但却是在更高级形式上的复活”。恩格斯的这一论断,就其基本精神来说,无疑是正确的。

  最后,“主义”不仅首先是一个价值范畴,而且还是一个价值选择的范畴。也就是说,“主义”实际首先是一个标志着终极价值、最高价值、首要价值的范畴。“主义”是个外来词,英文中表示“主义”的后缀词尾-ism,就是至上的意思。以哪种价值为至高无上的价值,就是哪种“主义”。比如,以自由为首要价值的主义,就是自由主义。以民主为首要价值的主义,就是民主主义。那么,社会主义所追求的终极价值、最高价值又是什么呢?答案只能有一个,这就是公民的普遍幸福。

  这是因为,第一,古往今来,世界上各种社会主义之间的差异和矛盾往往非常大,但它们仍然始终存在着一个最基本的共同点,这就是它们至少在口头上都主张让大多数、绝大多数以至全体社会成员都能过上好日子。这种最大公约数,就是社会主义的共同本质之所在。所以,社会主义可以用三字加以概括,这就是“大家好”,大家都过好日子。

  第二,归根到底,所谓“好日子”,实际就是幸福生活。人的全部追求,归根到底都是对于幸福的追求。由此,所谓“大家好”,自然也就是公民的普遍幸福。

  毋庸赘言,既然“主义”实际首先是一个标志着终极价值、最高价值、首要价值的范畴,既然社会主义的终极价值、最高价值又正是在于公民的普遍幸福,那么,我们也就不能不说,所谓社会主义,实质上就是普遍幸福主义。

  十七大报告最重要的理论精神,实际就是确认了“社会主义就是普遍幸福主义”这一理论观念。因为报告讲得很明确: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而以人为本归根到底就是造福人民。这就将人民幸福(即公民的普遍幸福)明白无误地放在了党和社会主义的终极价值目标、最高价值目标的崇高位置上了,因而也就是确立了“社会主义就是普遍幸福主义”的理论观念。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这就是十七大报告给予我们的正确回答,也正是第三次思想大解放所取得的一项最重大的理论成果。这是一个最基本、最重要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由此出发,我们就能在极广阔的范围内,实现更大、更彻底的思想解放。

  2从结构社会主义转向功能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就是普遍幸福主义”,这是一个价值论的命题,也是一个功能主义的命题。我们判断人类社会中的各种事物、现象、过程等究竟是不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最高标准,实际就是看其是否具有普遍幸福主义的社会功能,即看其是否能够给最广大人民带来最大幸福。邓小平的“三个有利于”,讲的实际就是这个意思。黑猫白猫,抓住普遍幸福就是好猫,就是社会主义的猫。这就是功能主义的社会主义观,或者也可以叫做功能社会主义。

  与功能社会主义相对立的,就是结构社会主义。二者的区别在于,功能社会主义认为在人的世界里,事物的性质在于它的功能,而不是在于它的结构,因而主张着重从功能角度给社会主义下定义。结构社会主义则认为,事物的性质在于它的结构,而不是在于它的功能,因而主张着重从结构角度给社会主义下定义。

  那么,究竟哪个是正确的呢?

  以医疗卫生事业为例,从功能社会主义的观点看,无论医疗卫生组织和制度究竟是怎样的,只要能够做到使人民有钱没钱、钱多钱少都能享有大致相同的基本医疗服务,它就是社会主义的医疗卫生事业。而从结构社会主义的观点看,只要有医院及其所形成的制度结构,即使它是奉行“有钱看病,没钱等死”的原则和乘人之危、借机敛财的医院,它也仍然是一个社会主义医院!由此,孰是孰非,答案也就十分清楚了。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看出,真正的、彻底的社会主义,实际上只能是功能社会主义。

  进一步看,既然社会主义的实质是在于它的功能,那么真假社会主义自然也就可以通过实践而获得检验的了。通过实践的检验,如果某种结构确实能够给人民带来普遍幸福,那就是证明了它确实具有普遍幸福主义的功能,因而这种结构自然也就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结构。

  由此,我们再来看,十七大报告究竟是怎样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真正的社会主义的呢?显然,它是按照功能社会主义的标准去证明的。报告所大力强调的是改革开放在发展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的巨大作用,并以此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则正是在按照功能社会主义的理论和方法来证明这一点。实践已经并将继续证明,在非公有制经济占据多数地位的历史条件下,也完全能够实现、增进和保障人民的普遍幸福。这在中国是这样,在各发达国家和地区,实际也都是这样。而这种社会主义,就是新社会主义。

  3全面展开对于社会主义的再认识

  十七大报告把解放思想的重要性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在社会主义问题上实现全面的思想解放呢?我认为,只要我们确立了社会主义就是普遍幸福主义、真正的社会主义就是功能社会主义、实践是检验社会主义的唯一标准这些最重要的社会主义基本理念,我们就能够全面展开对于社会主义的再认识,并由此而实现最全面、最彻底的思想解放。

  1、什么是社会主义基本价值?毋庸赘言,既然社会主义就是普遍幸福主义,既然如要实现公民的普遍幸福,那就必须使广大社会成员能够普遍享有效率、公平、富裕、自由、平等、博爱、人权、人道、正义、民主、自治、和谐等等基本价值,那么,所有这些惠及全体公民的基本价值,自然就都是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一个社会能否普及这些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观,极其重要。

  2、什么是科学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就是普遍幸福主义,而科学的实质就是实事求是。所以,从根本上来说,所谓科学社会主义,实质上就是实事求是的普遍幸福主义。

  3、什么是社会主义制度?简要地说,社会主义就是普遍幸福主义,因此,社会主义制度就是具有普遍幸福主义的社会功能的社会制度。由此亦可知,社会主义制度不仅存在于中国,而且也存在于各发达国家。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就是他们的一种发达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实际就是学习、借鉴他们的社会主义制度。

  4、什么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最一般的意义上,所谓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就是具有普遍幸福主义功能的经济制度。由此定义出发,我们就可以理解我国目前的经济制度何以在整体上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制度了。

  我们过去曾经认为,私营经济就是资本主义经济,私营经济的大发展必然导致两极分化。但这种认识实际是不确切的。严格说来,私营经济是具有两重性的经济。私营经济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它通常必须进行大批量生产,因而也必须主要是生产民用品,因为这样才能有钱赚,生产的产品用在人民身上,人民生活水平就提高了,大量生产提供的大量就业机会也让老百姓普遍受益,那么它就是一个实现社会主义的好手段。因此,私营经济导致两极分化,实际只是一种特定条件下的短期现象。私营经济的大发展能够逐步导致公民的普遍富裕,才是长时段的历史常态。改革开放后,我国国民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的载体,事实上已经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转向了个体私营经济。当然,我们也都看到,单有个体私营经济的大发展,还不可能最终实现人民的普遍富裕。所以,小平同志提出,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公平分配就越来越重要了,而十七大报告也正是对于公平分配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这就表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发展,现在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新阶段……

  总之,只要我们确立了社会主义就是普遍幸福主义、普遍幸福主义就是功能社会主义、实践是检验真假社会主义的唯一标准这些最重要的社会主义基本理念,我们的思想就会获得前所未有的大解放,因而我们也就能够更加深切地认识到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要性、合理性与重要性。

  4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完全能够实现公民的普遍富裕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能否实现公民的普遍富裕,这是当前的一个尖锐的理论问题。有一种观点认为,在公有制经济占据多数地位的前提下实行市场经济,是能够实现公民的普遍富裕的。但是,事实上,在市场竞争领域内,真正应当和能够占据多数地位的,实际并不是公有制经济,而是各种直接私有制经济。那么,在直接私有制经济占据多数地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又究竟能不能实现公民的普遍富裕呢?对此,我的回答是肯定的。

  在这里,问题的关键,首先就是要搞清究竟什么是富裕。我认为,所谓普遍富裕,应当是指个人物质生活资料领域的普遍富裕,而不是包括生产资料在内的普遍富裕。

  这是因为,第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把生活资料领域和生产资料合在一起计算,再加上一个“相对贫困”的概念的话,那就永远也不可能谈到公民的普遍富裕。按照这种逻辑,那就是全世界只有比尔?盖茨一个人是富人,而这显然是荒谬的。所以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将富裕界定为个人物质生活资料领域的富裕,我们才有可能谈到公民的普遍富裕。

  第二,更重要的是,归根到底,人的物质需要是对物质生活资料的需要,因此,衡量人在物质生活中的贫困和富裕最终标准,也只能是看人对物质生活资料的占有水平。由此,我们也就可以在原则上确定:在今天,能够占有和享有具有现代性的基本生活资料,就是富裕。我认为,只要个人物质生活水平达到现代文明的享受标准,如家电都有,三口之家的住房面积最少有六七十平方米以上,恩格尔系数也比较低,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也都享有基本保障,那就已经算是脱贫致富了。

  按照这个标准来观察,我们还可以发现,由于人的物质消费能力是有限的,因而人在物质生活资料领域的富裕实际上也是有限的。人的物质富裕的这种有限性意味着,从根本上来说,先富起来的人们实际上已经不再可能再继续富裕下去了,而这种“富裕停滞”也就为后来者也都逐步地达到物质富裕的生活水平提供了基本的前提和可能。

  由此,我们从世界范围内的经验事实中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和证明,个人物质生活资料领域的普遍富裕,实际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最后,既然普遍富裕是指个人物质生活资料领域的普遍富裕,那么,普遍富裕的实现也就并不意味着人们在占有生产资料方面的差异的消除。事实上,在生活资料领域的富裕已经实现的条件下,从个人角度看,对于生产资料的占有已经转化为了满足占有者的精神需要的一种手段,但人的精神需要还可以通过从事宗教、教育、文学、艺术、体育等众多途径获得满足,因而人在占有生产资料方面的差异,也就如同人在各方面所拥有的知识、才能、能力之类的差异一样,只是人在事业方面的一种差异,而并无高低贵贱之分,因而也就无须予以消除。从社会角度看,在这种情况下,对于生产资料的多量占有,实际又是发展经济、服务社会的一种基本条件,因而我们也就不应希望大企业家都变成小老板,而应是希望中国出现许多优秀的大企业家,从而更好地实现、增进和保障公民的普遍富裕。

  5如何实现公民的普遍富裕?

  如何实现公民的普遍富裕?这是这次改革方向之争中的一个大问题。传统观念认为,关键是公有制在生产领域占据多数地位,而近百年来国内外的经验都已充分证明,实现公民的普遍富裕,实际主要靠两条,一是实行所有制改革,特别是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二是进一步实行分配制度改革,逐步实现公平分配。

  我国的所有制改革现已取得了最具决定意义的胜利,党的十七大报告又对分配问题给予了空前的高度重视。这就表明,我国经济体制的重点,已经从所有制改革转向了分配制度改革。而从更深的层次上看,由于在实行国家调控的条件下,所有权与分配权已经能够部分地分离,所以着重从分配角度实行社会主义,已被证明是切实可行的。通过适当地实行普遍幸福主义的再分配,直接私有制也会在某种程度上转变为间接公有制,这一点在理论上也已是没有问题的了。

  在这里,我们尤应强调的是,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发展分配领域的公有制经济,就必然会成为深入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主义经济的中心环节。在这时,违背经济规律,继续坚持公有制经济一定要在生产、交换领域占据多数地位,这至少在客观上并不是在发展社会主义。

  总之,十七大报告的最大亮点,就是从重视所有制转向了重视分配制度,就是走上了主要依靠发展普遍幸福主义的分配制度来实现人民的普遍富裕的新式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道路。这种新式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道路,既是世界各国赖以实现现代化的共同的发展道路,也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6重在落实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在还没有定型,还要通过改革开放才能得到坚持和发展。

  现在我们面对的问题一点也不轻松。权贵资本主义等等问题的出现,事实上已经导致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严重出轨,而且更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未来发展的最大威胁。所以说,虽然我们在以往的三十年中已经通过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发展,但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仍然未能取得不可逆转的决定性胜利。中国现在仍然是在十字路口上。未来的关键就在于能否通过改革避免权贵资本主义、早期资本主义的前途,争取最终实现中国新社会主义的光明前途。

  在这一历史时刻,十七大就显得非常重要。十七大开得非常好,处于十字路口上的中国终于又大有希望了。十七大后,最重要的是落实。而在落实之中,我认为,改善民生、发展民主和普遍树立现代社会主义价值观,是最重要的。历史是合力的产物。团结就是力量,就是胜利。

【社会主义就是普遍幸福主义】相关文章:

世界社会主义的未来走向08-17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心得-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之我见08-15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07-03

社会主义新农村调研报告08-12

村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08-1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我见08-1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08-15

论社会主义荣辱观08-15

《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的教案08-17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工作汇报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