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综合教育论文>构建多维互动的《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模式

构建多维互动的《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模式

时间:2022-08-17 10:48:10 综合教育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构建多维互动的《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模式

    内容摘要:多维互动课堂教学方法将是一个可操作的课堂教学模式,它强调师生交往,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这种互动被赋予新的意义,要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体现"以人为本"的创新教育教学理念;采用各种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创设以活动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改变单纯接受式的学习,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互动学习。在多维互动式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课程、学生与课程、教师与环境、学生与环境之间都存在信息交流和相互作用,因而使整个课堂教学呈现出组织性、非确定性,成为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的开放系统。如果这样来认识和实施教学,整个过程就会生动活泼,充满活力,从而远离单调、沉闷和程式化。基于现有课堂教学的种种弊端和互动课堂教学的诸多优势,在新教材实施之时,为了更好地上好《品德与社会》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也为了适应新教材的特点,结合自身课堂教学,以及本校教学实际,进行《品德与社会》多维互动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探索,确实初显成效,孩子们在品德课中积极参与,乐于学习,学习能力大有提高。
    关键词:构建   多维互动   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是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主阵地、主渠道,改革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是教育改革的永恒主题。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把教学改革的着眼点放在教学模式这一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结合的中介上,以此来引导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是,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制约,目前,小学品德课堂教学还存在着不少问题,特别是以"统"(统一性教http://www.51uc.net.cn学)、"独"(教师独占课堂)、"死"(教师教学方法呆板,学生被动学习)、"费"(费时费力,教学效率低下)为特征的课堂教学还比较普遍地存在着。这样的课堂教学显然是不利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的,必须加以改革。我们要在教学实践中构建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操作性的以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为基本特征,以实现学生多方面能力综合发展为核心,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为目的的教学模式。以此来改变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构建起全新的教学模式。
    多维互动教学模式是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目标教学基本模式的前提下,让学生在课堂上动手操作体验,动眼观察思考,动口表达议论,动耳感知体会,动脑思维创新,充分调动他们的各种感官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突出了主体性,活化了思维。在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中,通过导学谐振,满足学生主动探索的需要,从而促进主体发展。多维互动教学模式以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和人境互动来完成教学任务。它以活动教学理论为依据,把教学活动视为师生进行一种生命与生命的交往、沟通,把教学过程视为一个动态发展着的教与学统一的交互影响与交互活动过程。"多维"是指在课堂教学中,信息传递、师生交往等不是单向的,而是多向、立体的;"互动"是指在课堂教学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交互活动(交往、沟通)。因此,"多维互动的课堂教学"将从活动入手,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谐师生的人际关系,强化学生的参与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发展。"多维互动的课堂教学"的构建将有利于改善课堂中的人际关系,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能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从而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各方面的素质和谐全面地发展。"多维互动的课堂教学"的主要结构要素包括:一是教师、学生、教学资源构成"四边形关系。
    在这基本流程中,根据不同品德与社会教学内容的教学目标,以及教材自身的特点,构建了以下几种不同的教学模式:
    (一)情境-陶冶式
    人的认识是一种复杂的活动,不仅是有意识的心理活动,还是无意识的心理活动,不仅是理智的活动,而且是情感活动。在品德课堂教学中,我们的教学任务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要全面通过情感陶冶,充分调动学生无意识心理活动的潜能,使学生在思想高度集中、情绪愉快饱满和精神放松的情况下进行学习。 多媒体教学具体有综合文字、表格、图形、图象和动画的能力,具有图文声像并茂,动静快慢结合的优点。教学中,我们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教学情境,如:《我来做个小导游》一课中,教师为学生展示熟悉的家乡风景名胜:杭州乐园、东方文化园、所前生态园、山里人家、钱江观潮城……并颁发小导游证激励学生为大家导游,《家乡特产知多少》一课时,让学生与家乡特产亲密接触,走进乡村与田野,围垦沙地的萝卜干、所前杜家的杨梅、进化的青梅、海涂的水产、新街的苗木……活生生的画面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们的地球》一课中,美丽的星球、七大洲、四大洋,麦哲伦航线,呼之欲出;《世界真奇妙》,举世闻名的建筑,异国他乡的地理风光,精彩纷呈的文艺作品拓之而来,这种情境-陶冶式模式,真正把学生带入了一个美丽灿烂、生情并茂、富于挑战性的知识海洋,激发了学生渴望学习的冲动,产生了强烈求知欲望,从而使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积极思维、探索知识的认知活动中去。经过课堂教学实践,我们总结出情境-陶冶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为:
    学生:质疑--入境--联想--练习      
    教师: 设问--创情--引导--评价             
    这一教学模式广泛运用于品德课堂的教学中,使课堂教学突破了传统的教师就文提问,学生看书回答的老框子,形成了以"境"促"情",以"情"化"境"的主动参与教学模式,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发现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效果。
    (二)导学-探索式
    教学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双边活动,只有双方的 活动相互配合、协调,只有充分发挥两方面的积极性,并且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教学的高质量。所谓教师的主导作用,应当要体现在引导学生去发现真理,通过自己的积极思考去掌握知识技能上,而不是表现为教师不顾学徒实际的拼命灌输知识。学校教育的目的固然要使学生掌握人类积累的知识成果,但对学生个人来说,接受这种的知识同样要经历一个在已知基础上掌握新知,由不知到知的认识过程。因此,不能单纯靠记忆现成的结论来完成这个过程,尤其是在品德教学中,应当让学生认识社会、学会学习。在当今社会中,知识更新的步伐越来越快,教育不仅教会学生一种知识,

构建多维互动的《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模式

[1] [2] [3] 下一页


更重要的是要教学生学会自主、学会探索和发现。在现代社会,知识过时很快,但是自主、探索和发现的能力永远不会过时。
    教学中,我们注重为学生提供探究发现的优化教学条件,创设有利于学生探索发现的教学情景,使学生能有目的地进行独立探索发现学习。例如,我们在教《我国的行政区》一课时,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的优势,展示我国34个行政区,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如何巧记行政区的位置与名称。比较、发现各个行政区的特征。形象的演示、引导中教师鼓励学生去探究行政区的特点,引导学生去归纳、总结。最后产生了一系列的好办法:有的利用名称中的"湖"、"广"、"河"等特殊字识记;有的利用自编的诗歌来识记;有的利用版图形状来识记……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优势,将抽象的教学知识形象化、趣味化,在深化教学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的"引导-探究"模式的操作程序是:
    学生:观察--发现--探究--归纳--运用
    教师:设计--创境--激励--引导--评价
    这一模式在品德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有助于激发学生勤动脑、勤动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现、解决问题能力、实验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自学-交互式
    学生学习的规律表明,学生获得任何知识都是通过学生个体(自己)的大脑进行系统的独立思维的结果。这个学习过程是任何他人(包括教师)都不能代替的。
    自学-交互式模式是对传递-接受模式的一种改造,主要是根据学生学习的规律,把原来由教师讲授的部分改为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学,实现学生学习的个体化,让学生理解和体验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种模式有效地克服了班级教学存在的"满堂灌"、"注入式"、"一刀切",不能照顾个别差异的缺陷,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思维、学会自我教育,实现教学活动现代化。
    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的相关教学软件,可以向学生提供形象直观的感性知识和大量学习材料,学生通过人机交互作用,学习他们最感兴趣的知识,展开丰富的联想,拓宽思路。如教学《长江长城、黄山黄河》一课时,老师将与课文有关的大量资料、信息输入微机,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了解长江、长城、黄山、黄河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的文化内涵,然后,相互交流学习体会,激发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最后学生可自行浏览欣赏祖国其他名山大川、名胜古迹,畅谈心中的感受。当然,在学生读取教学信息的过程中,始终得到教师的帮助指导,教师依据学生反馈正确的分析,评价与诊断学生的学习效果,随时调整学习进程,不同的学生在微机上能自主选择不同的学习策略,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体现。
    这一模式的基本程序是:
    学生: 自学--交流--练习--归纳
    教师: 引导--组织--设计--评价
    品德课运用这一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 在和谐的竞争环境中学习,有利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的提高。
    (四)启发-创新式
    江泽民同志站在时代的高度指出,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高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和教育观念,教育模式。因此,教育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从脑科学的角度讲,创新就是大脑皮层区域不断地恢复旧联系和形成新联系的过程。通俗地创新是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萌发出新想法,新观念的一种学习活动。创新分两种类型,一种是特殊的,另一种是一般的。小学生的创新性学习主要表现在:1、在教师讲解的基础上提出新的独到见解;2、能以现不同于书本,不同于老师所介绍的解题方法和学习方法;3、能灵活地运用学过的知识独立地解决新的问题等等。
    我们将计算机看作一种认识的工具,鼓励学生用计算机、互联网来进行创造、研究和设计,获得新的知识。例如:通过学习编辑电脑信息小报、"一分钟设想"制作等创造品,发挥创作能力,利用网络技术获取收集信息能力。如我们教学《了不起,家乡人》一课时,孩子对家乡名人既熟悉又陌生。熟悉,在于我们经常提到;陌生在于我们也没有亲身接触过,也没有机会接触。教师利用学生"心求通而尚未通,口欲言而未能言"的心态,启发、鼓励学生根据老师提出问题去网上自己寻找任何有关家乡名人的资料,学生马上操作起计算机,从网上寻找有关家乡名人的资料,结果有的学生了解了萧山农民革命的领袖李成虎;有的学生了解了唐朝着名诗人贺知章;有的学生认识了万向集团总裁鲁冠球……。每个学生将他们寻找的资料整理成家乡人物榜、小论文、小报告,然后在全班面前朗读,分享这些学习资源,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我想:这就是创新教育它既是人类教育史上最高级的阶段,也是素质教育最高形态的实践模式。
    这一模式的基本程序是:
    学生: 探索--交流--归纳--创新
    教师: 设计--组织--指导--评价
    "启发-创新"这一教学模式在品德课堂中的运用有利于开发学生潜能,培养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学生创新精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从而将以创新为核心的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课堂互动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媒体、教学目标等选用不同的教学模式。以上所列几种互动模式并非定式,我们会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根据学科教学内容、特点,再创  课堂互动的新模式。
    总之,这些多维互动课堂教学模式的共同特征是:强调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学习活动的个性,在学生理解、掌握、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积极探索的自觉性,自强不息的独立性,多元思维的灵活性和自我实现的实践性,从而达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品德课多维互动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它将思考权、发言权都还给了学生,将发现的问题通过师生、生生及人机之间的互动逐步加以解决,从而促进了知识体系的自主建构。"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 我相信,孩子们在这样的课堂中学习,肯定是快乐,也肯定是轻松的,这就是我们最大的希望。

上一页  [1] [2] [3] 


【构建多维互动的《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模式】相关文章:

构建高中英语互动教学模式的探究08-17

社会功能与空间模式的互动作用08-17

如何构建和谐的化学课堂教学模式08-19

针对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08-23

自学—互动—训练三段式课堂教学模式08-22

如何构建互动的物理课堂08-17

浅谈生成互动的数学课堂的构建08-20

打造农村小班化语文课堂教学,构建课堂互动的点滴收获08-24

"双主互动"教学模式的感悟08-25

浅析互动理论在英语写作教学模式的实施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