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综合教育论文>正月十五闹元宵:元宵起源、习俗、趣事

正月十五闹元宵:元宵起源、习俗、趣事

时间:2022-08-17 12:23:55 综合教育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正月十五闹元宵:关于元宵起源、习俗、趣事

  河南报业网讯:元宵节的起源 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民间传统的元宵节,又称上元节、灯节。正月十五闹元宵,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宵,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 元宵节赏灯的习俗始于汉朝,隋唐时发展成为盛大的灯市。到宋元时期,京都灯市常常绵延数十里。灯会的时间,汉朝只限于正月十五一夜,唐玄宗延长到三夜,到明朝规定从正月初八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七。唐朝灯会中出现了杂耍技艺,宋代开始有灯谜。明朝又增加了戏曲表演。灯市所用的彩灯,也演绎出“橘灯”、“绢灯”、“五彩羊皮灯”、“无骨麦秸灯”、“走马灯”、“孔明灯”等多种形式。始于南宋的灯谜生动活泼、饶有风趣。经过历代发展创造,至今仍在使用的谜格有粉底格、秋千格、卷帘格、白头格、徐妃格、求凤格等100余种,大多有限定的格式和奇巧的要求,妙趣横生。 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始于宋朝。意在祝福全家团圆和睦,在新的一年中健康幸福。元宵分实心和带馅两种,香辣甜酸咸五味。可以煮、炒、油炸或蒸制。桂花酒酿元宵,以肉馅、豆沙、芝麻、桂花、果仁制成的五味元宵以及用葱、芥、蒜、韭、姜制成的象征勤劳、长久、向上的五辛元宵都各有特色。 利文 元宵灯影映妙联 清朝浙江吴兴人闵鹗元自幼善属对,常常是出口成联。有一年元宵节,他随父亲到毛尚书家做客。毛尚书家里张灯结彩,主宾击鼓传花,唱和宴饮,好不热闹。席间,毛尚书雅兴大发,提议以元宵为题作联属对,以助酒兴。是夜恰逢乌云遮月,星光暗淡,有一幕僚即景为一上联云:“元宵不见月,点几盏灯为山河生色。”这则上联出来之后,满座高官名士苦思冥想,却最终没人能对出下联。这时,闵鹗元听得鼓声阵阵,不禁文思涌动,随口吟出一则下联:“惊蛰未闻雷,击数声鼓代天地宣威。”此下联一出,满座为之拍案叫绝。 传说明成祖朱棣于某年元宵节微服出游时遇到一个秀才,谈得很是投机。朱棣有意出联试他才情,联云:“灯明月明,灯月长明,大明江山一统。”那秀才立即对出下联,并且巧妙地将明成祖的年号“永乐”嵌入联中:“君乐民乐,君民同乐,永乐天子万年。”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秀才这副拍马联都可谓对得恰到好处。不用说,此联使龙颜大悦,该秀才也遂被赐为状元。 被称为“父子双学士、老小二宰相”的清代安徽桐城人张英、张廷玉父子,皆能诗善对。有一年元宵佳节,张府照例张灯结彩、燃鞭放炮。老宰相出联试子曰:“高烧红烛映长天,亮,光铺满地。”小廷玉思索时正好听到门外一声花炮脆响,顿时灵感一动,对曰:“低点花炮震大地,响,气吐冲天。”此联对仗工整,朗朗上口,极具口语色彩,堪称妙对。 在为数众多的民间元宵灯联故事中,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恐怕要数下面这一则了。传说王安石20岁那年赴京赶考,元宵节路过某地,边走边赏灯,巧遇一个大户人家高悬走马灯,灯下悬一则上联,征对招亲。联曰:“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王安石读后,一时未能对出,便默默记在心中。到了京城,你说巧不巧,考题正好是:“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王安石即以招亲联对出,并被取为进士。返乡途中,当王安石再次路过那户人家时,听说那招亲联仍无人对出,他便又以主考官的出联回对,结果被招为快婿。一次巧合竟成就了王安石两件大喜事———金榜题名、洞房花烛,王安石真可谓是不费吹灰之力捡了两个天大的便宜。当然,这只是一个民间传说,不足为信,但这个故事中所提到的灯联的确算是佳联妙对,这一点毫无疑问。 还有一副元宵灯联极为有趣,上联为:“烛向灯云:靠汝遮光作门面。”下联是:“锣对鼓曰:亏侬空腹受拳头。”这副对联不仅对仗工整,而且巧妙地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表达出某种人生感受,让人读后不禁露出会心的微笑。 刘书龙 元宵节的传说 关于元宵节的来历,民间有几种有趣的传说。一种传说是很久以前,有一只神鸟因迷路降落人间,被猎人射死。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就下令天兵于正月十五到人间放火,把人类通通烧死。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类。听说这个消息后,有个老人想了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挂起红灯笼、点爆竹、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人们就这样保住了生命及财产。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另一则传说则和吃元宵的习俗有关———相传汉武帝有个宠臣名叫东方朔,个性既善良又风趣。有一年冬天,东方朔到御花园去给汉武帝折梅花时,发现有个宫女准备投井。东方朔忙上前搭救,并问她为什么要自杀。原来这个宫女名叫元宵,自进宫后就再没和家人见面。她想,既然不能在双亲跟前尽孝,还不如一死了之。东方朔听后非常同情,就准备设法让她和家人团聚。 这天,东方朔出宫在长安街上摆了一个占卜摊,很多人争着向他占卜求卦。不料,每个人所占所求的签上都写着“正月十六火焚身”。一时间长安街人心惶惶。人们纷纷求问消灾的办法。东方朔就说:“正月十三傍晚,火神君会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访。她就是奉旨烧长安的使者,你们若看到一个红衣姑娘,马上跪地哀求。”正月十三傍晚,果真来了一个红衣姑娘,人们纷纷跪地哀求。那姑娘便说:“我是领旨来烧长安的。既承父老求情,我把抄录的偈语给你们,可让当今天子想想办法。”说完扔下一张红帖,扬长而去。老百姓拿起红帖,赶紧送到皇宫去禀报皇上。汉武帝接过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六天火,焰红宵夜。” 汉武帝一看大惊,连忙请来东方朔。东方朔假意想了一想,就说:“听说火神君最爱吃汤圆,宫中的元宵不是经常给你做汤圆吗?十五晚上可让元宵做汤圆。万岁焚香上供,传令京都家家都做汤圆,一齐敬奉火神君。再传谕臣民一起在十六晚上挂灯,满城点鞭炮、放烟火,好像满城大火,这样就可以瞒过玉帝了。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六晚上进城观灯,夹杂在人群中消灾解难。” 武帝听后就传旨照东方朔的办法做。到了正月十六,长安城里张灯结彩,游人如织,热闹非常。元宵的家人也进城观灯。当他们看到写有“元宵”字样的大宫灯时,惊喜地高喊元宵。元宵终于和家人团聚了。如此热闹一夜,长安城果然平安无事。汉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后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汤圆供火神君,正月十六全城挂灯放烟火。因为元宵做的汤圆最好,人们就把汤圆叫元宵,这天叫做元宵节。 肖依 元宵为何叫汤圆 元宵节的主要吃食是元宵,也叫“圆子”、“汤圆”。据说元宵象征合家团圆,吃元宵意味着新的一年合家幸福、万事如意。 关于元宵节吃元宵的最早记载见于宋代。当时称元宵为“浮圆子”、“圆子”、“乳糖元子”和“糖元”。从《平园续稿》、《岁时广记》、《大明一统赋》等史料记载看,元宵作为欢度元宵节的应时食品是从宋朝开始的。元宵在当时很珍贵,姜白石有诗:“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帘前花架无行路,不得金钱不肯回。”诗中的“珍品”即指元宵。因元宵节必食“圆子”,所以人们使用元宵命名之。那么,元宵因何又叫汤圆呢? 传说袁世凯在做了大总统之后心犹未甘,还想当皇帝,因美梦不能成真,终日烦恼。一日他的姨太太说要吃元宵,话刚一出口,就被袁世凯打了一个耳光,因“元宵”与“袁消”谐音,从此袁世凯就给手下人下了个命令,以后不许再说“元宵”,只能说“汤圆”。后来有人就此事还写了一首打油诗:“诗吟圆子溯前朝,蒸化煮时水上漂。洪宪当年传禁令,沿街不许喊元宵。”从此,汤圆之名也就叫开了。 星星 

 

正月十五闹元宵:关于元宵起源、习俗、趣事

河南报业网

     


【正月十五闹元宵:元宵起源、习俗、趣事】相关文章:

正月十五闹元宵02-17

正月十五闹元宵作文06-02

正月十五闹元宵的作文05-24

正月十五闹元宵作文11-17

正月十五闹元宵优秀作文08-22

【精】正月十五闹元宵作文03-09

正月十五闹元宵优秀作文03-07

【荐】正月十五闹元宵作文03-13

【热门】正月十五闹元宵作文03-13

正月十五闹元宵作文【推荐】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