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综合教育论文>少一些责难,多一些宽容

少一些责难,多一些宽容

时间:2022-08-17 13:50:10 综合教育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少一些责难,多一些宽容

少一些责难,多一些宽容   教学 2003-12-30 15:52:42   

□ 李建军   ——对语文新课程的思考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开,语文教学涌现了一些前所未有的新鲜景观。原来教师讲学生静听的单一模式,逐渐为人们所摒弃。座位排列改变了,马蹄式、圆桌式已不再新鲜;有的老师们甚至走到了台下,而学生们则自己主持,组织起了辩论会;有些教学甚至打破了学科界限,与思想品德、科学、艺术相结合;实验、游戏、画画、唱歌、表演,甚至上网查资料……这些以前根本不敢想像的东西也走进了语文教学。     然而,就在这些改革给人耳目一新的同时,也引发了不少争论。其中有些人称这些改革为“怪异”现象,认为是误入歧途,惊呼“语文课又怎么了!”有些感慨语文课不姓“语”了,是“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家的园”等等,并且在文中总是冠之以“异化”、“本性的迷失”。这一类近乎责难的苛评还不在少数。难怪不少老师困惑道:“稍微有点变化,就要遭来不少的责难。一些举措只不过是一种尝试,还没来得及改进,就被一下子‘批’倒,真不知道改革该怎么改,还该不该改?”     对语文教学改革做一些简单甚至“激烈”的批评是容易的,而且语文教学改革从来就不缺这种激烈的批评。但我们认为“不能只破不立——20世纪我们已经有了足够的教训,而要立,就必须研究。”(钱理群:《以“立人”为中心》、《语文教育门外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笔者认为,在目前,“立”,就是语文教学改革;“研究”,就是“实验”。     应该明确的是,这一轮语文课程改革不是对传统语文教学的修修补补,而是在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和观念指导下,新的语文教学模式建构的过程,是新语文课程理念的操作性转化过程。因此,语文教学改革的过程不可能像原有的语文教育理论和实践体系那样公允、稳健、平和。习俗的打破,必然会带来一些不适应和许多意想不到的新问题。     但是,我们不能因为这些不适应和新问题,就否定这些探索的作用和意义。我们不能因为学生还没有学会讨论,老师还不能随机应变进行行之有效的调控,就把那些可能还没有结果的讨论,简单地斥之为“形式主义”。我们不能因为老师没有能把握好上网的时间,而影响了学生的读书时间,就说成是“语文本体的迷失”。我们不能因为学生在语文课上唱了歌、画了画,就认为这些活动一定没有“语文”了。总之,我们不能把一两次的“探索课”理解为语文教学改革的全部。     语文教学改革不仅仅是语文教学观念的变革,更要带来语文课堂教与学的行为的转化。而这个转化的过程就是实验的过程,只有不断的实验探索,才能促进新的理念向行为方式的转化,实现教育观念的行动价值和实践价值。无疑,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教学智慧都面临着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挑战,会暴露出教师原有知识结构等方方面面的不足。但是,这样一些不足,也蕴藏了语文教学改革的出路和机遇。     语文教学有着悠久而丰厚的传统资源,但传统,即使是优秀的传统,也并不能在这场改革中自然而然地发挥作用,仍需要在新课程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创造性的转化,注入新鲜血液,才能在新的形势下绽放出应有的活力。如果我们头脑中仍然充斥着旧有的先验的条条框框,并且认为这就是所谓的“真理”,来套解目前的改革和实验,只能是圆凿方枘,南辕北辙。只能让艰难前行的改革在这种“拟想式”的批评中“迷失”自己,甚至放弃自己的追求,回到原来的路上去。     对语文教学改革要少一些苛责,但并不反对人们对之作建设性的批评,发现浮浅之中的深刻,挖掘出其中蕴藏的“生长点”。只有这种理性的、建设性的批评,才能推动人们对语文课程改革的深入思考,推动改革的深入。在这场改革实验中,我们应该“放出眼光,大胆地拿来”,“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决不能因为一些言辞激烈却囿于陈见的批评而放弃自己的探索,画地为牢,束缚住自己的手脚。“老调子已经唱完,不改革是没有出路的。”(鲁迅语)如果我们能以宽容的姿态,给改革者以反思提高的机会,沉着地一点一点地做下去,或许语文教学能够真正走出一条新路。  

少一些责难,多一些宽容

     


【少一些责难,多一些宽容】相关文章:

多一些赞赏,少一些批评08-15

多一些宽容作文04-11

多一些宽容作文05-07

多一些宽容教学反思04-15

多一些宽容话题作文(精选3篇)08-21

生活多一些宽容话题作文(精选3篇)08-21

多一些宽容话题作文范文(精选3篇)08-21

让语文课多一些自然本色08-24

一些经典的句子10-02

一些经典句子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