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综合教育论文>谁剥夺了孩子学习的快乐

谁剥夺了孩子学习的快乐

时间:2023-02-27 10:17:04 综合教育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谁剥夺了孩子学习的快乐

  为什么孩子上学后,亮晶晶的眼睛变黯淡了?上学前能问十万个为什么的孩子,现在竟提不出问题了……   今天的少年儿童,离得最近的是学习和教育,但我们不妨扪心自问一下,有创新性并令学生愉快和自信的教育究竟离他们有多远?   不能只有成功一个尺度   追求成功本无可厚非,但是要把成功看成人生的全部就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郑新蓉   追求成功本无可厚非,但是要把成功看成人生的全部就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在中国,快乐和成功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究其原因就是成功在中国很难。在社会分化、淘汰、选拔的机制下,人的一生要面对许多关键性的选择。首先要由普通人变成受教育的人,还要变成人才,成为人才之后,还要能够找到自己的位置。这里每个环节都在淘汰和选择,成功变成一条非常艰难的路。   成功非常艰难,快乐也是如此吗?我认为,成功不一定要和快乐挂钩,我宁愿要一个快乐但不够成功的孩子,也不愿要一个成功但自己不快乐,也不让别人快乐的孩子。   如果在中国这个人口众多的国家,所有的人都要和成功挂钩,那么这个社会将会变得异常残酷。在这个社会里,我们不能每一个人都成功,每个人都成为人上人,但是为什么我们却只追求成功而放弃快乐呢?我认为,问题出在我们的评价机制上,不知道有成功和快乐两种选择。生活中有很多快乐,如果一个人知道生活中还有更多的快乐,那么他对成功的追求,对标准化的依附,就会有一种审视的态度。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快乐过,那么他就只知道成功这一个尺度可以衡量人生。我们现在过早地剥夺了孩子享受快乐、建立快乐的权利,孩子就只知道成功这一个标准。   成功的产生可以有两种动力系统,一种是在尊重、快乐、平和的环境下成功,另一种是在逆境中成材。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在逆境中成功的例子,“卧薪尝胆”,“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些都深刻体现了一种文化的选择。   是我们的文化让我们选择了这种苦的、黑色动力系统,然而在尊重、快乐、平和的环境下成功的动力系统却没有被激活。于是我们希望孩子成功时,就会不自觉地采用这种黑色的动力系统,用激怒、羞辱的方法去激励孩子成功。看到批评孩子之后孩子所取得的某方面进步,使坚决捍卫这种黑色动力系统的人越来越多。但是他们没有看到,被赞扬、赏识的孩子进步更快,成长更顺利。人性中本质的需求是被别人赞美,能够真心赞美别人是一种优秀的品质,更能维持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   最近听到很多关于孩子们不快乐、自杀的消息,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孩子们在人生观上比较灰暗,另一方面就是缺乏一个让他们缓释的空间、时间,我们的教育制度上没有设置出口,缓冲的机制、环节也很少。   现在的家庭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是一种赌注,小升初、初升高,孩子成长中的每一步都成为赌注,可是孩子们一旦出了校门就再也进不来了,哪怕很短的几个月的时间。孩子做错事本来都很正常,很多成功的人年轻的时候都可能荒唐过,但是之后他们还依然能够回到主流社会,可是现在的社会却没有给孩子一个可以犯错误改正的机会。很多孩子既没有成功,也没有犯罪,他们没有走向两个极端,但是他们一辈子都被规束着,生命的力量消耗在一种焦虑、等待和一种被动的状态中,这一点让人很遗憾。   给孩子们加压,家长的内心也很痛苦。但是书再苦也得读,就好像从前做父母的要给女儿“裹脚”,虽然心疼,但是还要“裹”,因为不裹脚的女孩就嫁不出去,那是家门不幸。   淘汰机制下难言快乐   面对社会的浮躁,教育必须冷静;面对社会的功利,教育必须奉献。——北京市海淀区教委副主任胡新懿   从2001年起,国家启动了第八次课程改革。三年来,课程改革成效非常显著,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教师在课堂上实践新的课程理念——让孩子成功,这种成功不是考上哈佛、牛津,获得奖学金,而是让自己和社会和谐相处。但是,总的来看,教育改革的步伐还不够大,新的教育理念还很微弱,社会并没有为孩子创造快乐的大环境。社会压力重重,怎能对孩子没有影响?社会不宽容,如何让孩子宽容?成人不诚信,如何让孩子诚信?   同时,由于中国国情所限,人才选拔必然遵循淘汰原则,对于人才择优而用。   受社会淘汰机制的影响,学校必然实行选拔教育,即培养精英中的精英。在这种背景下,学校教育也要淘汰,好中选优。例如,1999年是我国大学扩招的第一年,扩招后,入学率为3.5%,而日本同龄人升学率为60%。2004年招生人数要达到400万,推算可知,今年升学的大多是1986年出生的孩子,而当年全国出生的孩子为2200万。由此看出,经过中考、高考等层层淘汰后的入学率还是相当低的。入学率低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万人争过独木桥,就是应试教育,在这种机制下,不说孩子难言快乐,就连教育者自身也是如此。   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不拘一格降人才”使人人都可成才,把“人口包袱”变成“人才资源”。以大学生就业为例,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在大学生毕业之后,号召他们创造适合自己的工作,而中国则依靠国家分配工作。尽管近几年大学生就业逐步走向市场,这的确是一种进步,但就业教育依然是如何让其找到工作,与培养创造岗位或自主创业的意识、个性化教育,还有相当的距离。   需要指出的是,现在社会的人才标准是“唯学历”,而不注重人才的实际能力。这其中当然有社会意识相对于经济发展略显滞后的原因,但是首先要改变的是教育,即教育必须为社会服务,为社会培养各级各类有用人才。   一句话,面对社会的浮躁,教育必须冷静;面对社会的功利,教育必须奉献。   在艰苦中体会快乐   学校教育要致力于学生的发展,努力为学生搭建一个发展的平台,创造一个发展的空间,通过教育使学生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北京市第二中学校长钮小桦   任何人都可以对教育品头论足,因为教育无处不在,它涉及到家庭、学校、社会,涉及到每一个人的利益。很多人都对教育持一种指责和反对的态度,认为教育有很多弊端,但是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我们更关注在教育的过程中去发现问题。现在的赏识教育、英才教育、快乐教育、挫折教育都是在教育的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让学生在过程中快乐,接受挫折,发奋努力,最后获得可称为成功的某种结果。   对于成功,可能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标准。孩子可能考上了哈佛是成功,有一份好工作、一个好家庭也是成功,关键在于成功的评价体系不一样。比如说,什么是好学校?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的评价可能是学校是否认真执行了党的教育方针;学者专家更关注学校能不能站在教育改革的前沿,创造改革的经验,教改出成果,出经验;家长送孩子上学可能是出于学校的高升学率,不同的评价体系所关注的点不一样。   现在很多家长爱孩子,却并不会赏识孩子、发现孩子甚至说不会培养孩子。赏识是对孩子的尊重和信任,相信孩子能做得好,尊重孩子的个性,让孩子有充分展现才华的机会。孩子在被赏识的目光中就会体会到自己价值的存在,感受成功的喜悦。   一些不在教育一线工作的人认为现在的孩子太苦,我不这么认为。学校现在的确是在致力于学生的发展,努力为学生搭建一个发展的平台,创造一个发展的空间,通过教育使学生具备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学校教育上升到全面优质教育阶段,追求的是学校文化,在文化中熏陶、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自制力,坚韧、克制、勇敢、合作、专注、善良等好的品质。我反对现在将任何罪责都归咎于应试教育,因为不能否认,考试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一种比较公平的方式。   现代社会的竞争是残酷的也是客观的,但是为什么年薪二十万聘不到技工?为什么社会的淘汰率那么高?教育应该有更多的分支和出口,让家长看到孩子就是不上大学将来一样会有很好的前途。   家长要学会赏识孩子   翘起大拇指暗示着“行”,“行”的活力在于能够满足孩子生命中最需要的“赏识”。——陶行知研究会赏识教育研究所周弘   赏识的实质就是爱,学会赏识就是学会爱。父母要真正学会赏识孩子,首先要学会赏识自己。家长现在不会爱孩子,不会赏识孩子的根本在于没有好好爱自己。现在的家长从小在一个要求完美,以出人头地为目标的环境中成长起来,对孩子的要求也伴随着祖辈的训诫。其实看孩子不顺眼的家长往往是看自己不顺眼。   家长要学会爱自己、学会喜欢自己。自爱是快乐的发源地,就像活水的源头,藏在内心深处。许多人不会自爱,他们爱自己身上的优点,恨自己身上的缺点。自爱不仅要喜欢自己的优点,而且要正视自己的缺点,这样生命才能成熟。家长让孩子明白无条件地爱自己,自己没有理由不爱自己的时候,孩子的生命就被唤醒,好孩子就出现了。   家长不会爱孩子,因为他们不知道在每个孩子心灵深处有两个孩子,一个好孩子,一个坏孩子。在欣赏中,好孩子被唤醒,在抱怨中,孩子觉得自己是坏孩子,只能缓慢而痛苦的爬行。现在的教育有些揠苗助长,其悲剧就在否认差异,不承认失败。而真正的好农民不会让最矮的庄稼枯萎,好家长不会让最差的孩子自卑。   其实,好孩子与坏孩子就在一线之间,那就是“行”。所有的孩子都想做好孩子,孩子现在的缺点都可能成为未来的优点。也就是,“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为什么家长在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既成功又快乐?寻找教育的规律,因为那个时候,快乐最重要而对错不重要。孩子在欣赏的目光中,欢乐轻松的环境中得以成长。然而现在是快乐不重要,对错重要。于是家长失态,孩子生活在责备和恐惧中,在抱怨教育中,孩子只能缓慢地爬行。   教育所有的奥秘在于要让孩子有安全感。孩子多动、脾气暴躁是因为“心不安”引起的。人不安心不静,静人生慧,宁静致远。   让孩子有安全感,翘起大拇指是一个有效的方法。“大拇指”暗示着“行”,有种激励的作用。“行”的活力在于能够满足孩子生命中最需要的“赏识”。然而现在的家长多用的是“食指”,对孩子指指戳戳,横加指责,两种手势代表了两种不同的心态。   失败是每个孩子必须面临的人生课题,而孩子如何面对失败,反映了父母的心态。越是宽松的成长环境,孩子越不怕失败;越是苛刻的环境,孩子越害怕失败。因此,家长赏识孩子更重要的是在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这好比是一盏灯能照亮孩子的一生,能让孩子感觉到心安。特别是对于那些屡教不改的孩子,他们怕的不是训斥打骂,他们需要的更多是信任。   兴趣是快乐最好的朋友   所谓快乐,就是要科学地将兴趣融入具体的活动中,在活动中获得一种身心的愉悦。——北京市府学小学教师张韬   孩子要变得快乐,必须使之释放自己的天性。所谓快乐,就是要科学地将兴趣融入具体的活动中,在活动中获得一种身心的愉悦。   快乐不是无条件、无原则的,它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要把最基本的事情做好。对学生来说,最基本的事情就是学习。如果学生的数学或语文亮红灯,即使在其他方面很成功也不能说是快乐的,其中有一个主次关系。如果两者发生矛盾,我认为,首要的是跟孩子和风细雨地沟通,跟他们讲道理,把主次关系说清楚,而不是严厉地加以制止。   但是,把学习搞好并不是要学生每门功课都要达到90或100分,完成最基本的要求就行,因为每个孩子基础不一样,特点也不一样。在此基础上,充分满足孩子的兴趣,发挥其特长,让其在兴趣中看到成功的一面,进而引导他的自信,改变他的生命状态。而满足了兴趣之后,快乐便会自然而然地降临。   孩子就像树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个性,对于他们的兴趣,家长和教师都应该给予足够的鼓励和支持。作为一名教师,如果孩子想郊游,我会在适当的时间带他们出去;如果孩子喜欢篆刻,我希望自己是那个为孩子磨石头的人。   人被物化何谈快乐   所有的东西都有一个标准件,不符合标准的就是问题,就要去掉,社会对之就要批评、责备,这是物化时代思维的产物。——北京师范大学教科所副所长陈建翔   从现实来讲,孩子之所以不快乐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即工业时代的物化法则依然在发生作用。   由于工业时代面临着物质极度匮乏,必须大量制造物质、制造商品,以此满足人们需要的社会矛盾。这样最终导致人的价值丧失和物的价值上升,也就是物化的结果。   事实上,当物化法则成为当时社会生产的核心,各个领域均是如此,教育也不例外。制造物的规律被照搬,人从个体的、活生生的人变成千篇一律的、无个性的人,人的心灵被物化,只能有集体,个人为了集体的利益被牺牲掉。   经过物化阶段以后,世界物质变得丰富起来,人因此有了从物质中取得解放的可能,人性才得以复苏。   我们今天面对的是一个以人为本、物质生产相对剩余的信息时代。随着信息社会的来临,人类也进入新的阶段,即从开发人以外的自然到开发人内部的自然,从改造客观世界为主过渡到改造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并重,人的地位开始被承认。物与人、整体与个体的关系发生了变化,人们也由改造世界转向改造自身。   但是,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告诉我们,社会现实进步与社会意识并不一致,即意识具有某种程度的滞后性,所以工业时代衡量价值的标准如今依然在沿用。过去讲优点不讲跑不了,缺点不说改不了,认为即使有优点也没必要看见。所有的东西都有一个标准件,不符合标准的就是问题,就要去掉,社会对之就要批评、责备等等,这是物化时代思维的产物。所以,赏识教育也好,肯定孩子优点也好,随着时代的进步,让孩子快乐必然成为一个潮流。只有从这个角度去认识,才能知道其真正的价值所在。   周弘的赏识和母亲的叹息   “孩子的成长道路犹如生命的跑道,我们应该多为他们喊‘加油’,哪怕孩子千百次地跌倒,我们也要鼓励和坚信他们能再站起来。”   台上是周弘用整个生命在唤醒教育对爱的回归,台下是听得如痴如醉的家长、老师和孩子,这是周弘最近在北京作赏识教育报告时的一个真实场景。   赏识不是万能的,但孩子的成长中不能没有赏识。而现实又如何呢?就在不久前,记者刚刚采访过一位母亲,她从心底发出的叹息至今犹在耳边:“唉,其实我本无意打孩子的,儿子挺懂事,也知道好歹,可老师总说他上课不听讲,成绩也上不去,您瞧,数学才考80分,英语也就76,作文是永远不知写什么,经常是瞪着两只空洞的眼看我。孩子的爸爸是个片儿警,整天在外忙。我呢,在家开个小买部,就是想能多照顾点儿子。每天我总是看着他背着个死沉的书包上学、放学,回来就往书桌边一趴,闷着头写字,跟我也很少有话。吃完饭又趴到桌边,好象有做不完的作业。他才是个14岁的孩子啊,成天没有笑脸,活像个小老头。你说每天他都要做作业到11点,可成绩还这么不理想。我能不急吗?这一急一气,又心疼又无奈,就动了手。事后想想我自己都掉眼泪。这算怎么回事?孩子小的时候,我们成天捧在手里,夸不够,笑不够。自打这一上学,孩子就好象浑身长了毛病,老师总嫌孩子不够优秀,家长也怪孩子不争气,有时替孩子想想,也真够难为他们的。唉,真不知是哪儿出了问题。”   教育本该承认差异,允许失败,但在应试的重压之下,过于统一的要求和评判标准却使不少孩子过早失却了童年的快乐和幸福。问题到底出在哪儿?我们请来了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和专家,请他们就此发表看法。(时晓玲)   一场远未结束的对话   当学习不快乐成为一种教育现象时,我们便不得不开始重新审视教育。   如果说饮食男女,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是人类延续生命的必须,那么教育,这种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的的社会活动则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发展的必须。在现代社会中,教育表现为通过科学、系统的教育活动,使受教育者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具备应用知识、创新知识的能力,同时为他们创造有利于心理健康发展、优良品行养成的环境。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人完成了从一个自然的人到社会的人的转变,成为社会的建设者,承担起传承、发展人类文明的责任。   但是,在现实生活里,在浮躁、功利的社会氛围中,在畸形的人才观影响下,教育却常常散发出浓烈的科举气息。学生的全面发展被简化成为各类学科知识的灌输,简化成为对考试成绩无止境地追求。受教育,成为获取高学历、高收入、高社会地位的敲门砖。要改变这种现状,需要社会相关体制的改进和完善,需要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更需要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更新,需要针对教育的现实,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令人欣慰的是,我们的教育的确在发生着变化。素质教育观念的宣示,愉快教育、赏识教育等教育模式的局部探索,以及新课程标准在全国范围内的逐步推广,都说明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为履行自己的职责在不懈地努力,不懈地实践着。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营造更加良好的青少年生存状态,这样的话题远没有结束……(鲍道苏)         

谁剥夺了孩子学习的快乐


【谁剥夺了孩子学习的快乐】相关文章:

谁剥夺了在校实习生的“劳动者”资格08-05

学习为了谁?08-16

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学习体会08-23

党员学习我是谁为了谁依托谁心得08-23

学习为了谁作文03-12

学习《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心得体会08-22

论政治权利不可剥夺08-12

谁偷走了孩子的习作兴趣08-16

孩子掉进水沟谁之责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