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综合教育论文>教学设计的基本构架

教学设计的基本构架

时间:2023-02-27 10:50:05 综合教育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教学设计的基本构架

第二章 教学设计的基本构架

教学设计的基本构架

教学设计(Instructional Design,简称ID)是教育技术学术语,又称“教学系统设计”,简称“设计”。它是在20世纪60年代以来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教学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科学,有人把教学设计看成是连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桥梁科学。一般认为,教学设计是指运用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从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并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简单地说,它是指对整个教学过程的系统设计。这是一个把一般的教学理论、传播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的过程。

从教学设计的定义中我们可以发现:

第一,教学设计包括两个方面“教的设计”和“学的设计”,也就是教学设计时要考虑对教师的教的资源和教的过程的设计,以及对学生的学的资源和学的过程的设计。教师在考虑自己教学能力、教学风格等的同时必须分析学习者的特点、教学目标、教学条件、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媒体以及教学系统组成部分的特点,统顾全盘,以优化教学效果为目的,提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第二,完整意义上的教学设计(也就是广义上的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的决策过程,要涉及许多因素、解决许多问题。不仅包括各种教学策略的设计,还包括对分析、设计(狭义)、开发、应用、管理、修改与评价等活动的设计。也就是说,教学设计以课堂教学设计为主要内容,不仅包括着课前的教材分析(钻研与处理)、学生分析(了解学习目的、态度、方法及知识基础、能力水平等)、教学目标分析(怎样符合科学性、操作性、检测性并怎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调整),还包括着教学初始、教学期间、教学结束的评价以及课后的反思,便于教师思索如何进行教学的矫正和弥补以及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后的再实施。

第一节 教学目标设计

一、什么是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在教育技术中又称行为目标。之所以称为行为目标,是为了强调目标的可见性和可测量性。1934年,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泰勒教授首先提出了这一概念。60年代,在梅格的推动下,随着程序教学的发展,这一概念开始受到广泛重视。

行为目标,要求用学生通过教学后应该表现出来的可见的行为来描述教学目标,目标必须明确、详细。目标的可见性和可测量性是系统研究方法的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因此,行为目标的制定就成为教育技术的一项研究内容。教育技术把教学目标不明确看做是传统教育的一个缺点。传统的教学和教学研究往往事先缺乏明确的目标,而在一段教学结束后,则把该段教学的结果当作该段教学的目标。因此,就无法准确地测定教学的效能。教育技术认为,教学的效能只有通过教学结果与教学目标的比较才能说明。因此,目标就应该用所求的结果来描述,以便比较。为了比较,目标和结果必须是可以测量的。在教学效能鉴定中,笼统的目标是没有意义的。例如“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一般认为,好的行为目标应包括下述三方面内容:第一,确定可以作为成绩的证据的行为;第二,确定行为的必要条件;第三,确定合格的标准。例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语文》(下简称《国标本(苏)语文》)一年级下册中课文《做什么事最快乐》的识字目标为“学会本课6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偏旁部首。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目标是教学任务的具体化,是指教学活动的主体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标准。教学目标是将教学目的分解为更细微的项目,并使之行为化,对教学的每一个层次、每一个小过程做出具体的教学标准规定,以便于贯彻和检验。教学目标有宏观目标和微观目标之分。宏观教学目标是指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规定的最终教学目标,主要指课程目标;微观教学目标是指每个单元及至每一节课所应达到的教学目标,主要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等。教学目标又有外显目标和内隐目标之分。外显教学目标是指学生通过学习能产生明显的看得见的行为。例如前述课文《做什么事最快乐》的识字方面的教学目标和朗诵方面的教学目标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对话时的不同语气。”而内隐教学目标是隐蔽的,不容易或不能直接看出学生的学习成果,理解、认识、获得、内化、思想、态度等都属于内隐目标的范畴。例如上述课文在情意方面的教学目标是“能认识到做对别人有用的事最快乐,学会关心别人。”

国内外对教学目标的认识不同,对教学目标的分类方法也很多。但有两种教学目标的分类理论影响比较大:一是以美国教育家布卢姆为代表的原子论分类方法,其从学生学习过程或“学习经验”中归纳总结出一系列教学目标。布卢姆等人认为教学目标包括三个方面,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技能领域”,并对每一层次作了累加性的、递进性的再分类。这种分类方法以外显行为作为基点,其明显的层次性便于教师掌握和运用,但其存在的重复交叉现象又影响教师的掌握和实施,并且这种教学目标分类只注重学习结果不重视学习过程,对文学、艺术等学科存在局限性;二是以前苏联教学论专家巴班斯基用整体论的方法来研究教学目标具体化,其从教学目的演绎出较为具体的教学目标(即教学任务具体化),分为三类:“教养目标” (包括知识和技能等亚类)、“教育目标”(包括世界观、道德品质、审美观念等亚类)“发展目标”(包括思维、意志、情感、认知兴趣和能力等亚类)。巴班斯基整体方法的教学目标分类虽不及布鲁姆的目标分类精细、确切、便于教学结果的测量和评价,但其优点是简练、实用、更接近我国教学实际。众多教学目标分类方法,我们应博取众长、创造性地运用。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认为,实现教学最优化的第一个办法或第一位工作,就是制定恰当的教学目标或教学任务。由此町以看出,教学目标具有定向、调节、激励、检测和评价等功能。

在制订教学目标时,应注意增加以下目标内容的过程含量:

第一,目标制订指向操作。

1.体现完成目标的条件。即师生在什么情况下完成教学目标,要求教师对学习内容、教学对象及其教学设汁、媒体环境进行综合分析,而后对教学目标的达成过程提出明确要求。

2.具体完成目标的质量。即对目标达到的结果进行具体阐述,要求教师根据不同层次学生制订不同层次目标。例如某一课的词语掌握程度,就全体学生而言,是90%的学生还是80%,就个体而言,要完成多少。

3.重视发展目标的操作。认知是教学的基础的实质性目标,而能力与情感是核心,是教学的发展目标。教学目标要尽可能清楚明白地表现预期的外显行为。

第二,目标内容明确具体。

应从学科特点出发,采用便于理解操作的词语表述教学目标。例如阅读课的教学目标应用的动词是“听说读写”等。

二、传统教学目标设计与新课程教学目标设计

从世界教学思潮发展的历程看,经历了从理论主义到经验主义(强调经验的心理层面)到实用主义(强调经验的行为层面,主张以学生为中心,在做中学,在活动中学),再到建构主义(以布鲁纳为代表,主张知识结构论,强调发现式学习),发展到今天的人本主义(强调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强调人格教育,强调个性教育、全人教育)。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学目标相应也由知识本位、学科本位(哲学取向的教学理论)到“预期行为结果”的教学目标(行为主义心理学教学理论)再发展到“理智发展”的教学目标(认知心理学教学理论),然后发展到“充分发挥作用的人”的教学目标(情感心理学教学理论)。这是一种适应当代、面向未来的新的教学思潮,不仅强调“智商”,而且强调原来一直忽视的“情商”,不再是“颈部以上的教学”,而是“全身心”的教学。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要求编写的《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一书中认为,应把传统的以优先考虑和重视获得知识为目标的三级层次教育颠倒过来,变成以着眼于态度和行为培养的新的三级层次教育目标,如下图所示:

▲传统的三级层次教育目标▲新的三级层次教育目标

(1)知识 (1)态度和技能

(2)实用技术 (2)实用技术

(3)态度和技能 (3)知识

从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历程看,同样我们也经历了传授知识(注重口耳授受)到培养能力(强调读写能力到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培养)到发展智力(从发展学生的一般能力到重视学生的创造能力)到重视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包括激发兴趣,培养情感、意志,发展个性等),最后归结到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塑造人,塑造身心和谐发展的一代新人。

教学思想的进步,教学目标的发展,却没有给当前的语文教学带来可喜的新局面。20世纪80年代初,著名的语言学家吕叔湘曾提出语文教学中存在严重的“少、慢、差、费”的现象,叶圣陶等专家也认为,学校教育中语文教学所花时间不少,而收效甚微。不少语文教育工作者致力于改变这种状态,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但至今语文教学存在的弊端,并没有得到根本的克服。究其原因,借用著名特级教师于漪的看法来解释:“语文教学现状的显著特点是‘应试教育’。它带来种种弊端,把语文教学引入死胡同,急功近利,舍本逐末,只在语言文字形式上兜圈子,忽视对人的全面培养。”这是最根本、最主要的原因。例如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不要求默写汉语拼音音节,但是从小学毕业考试到中考乃至高考,“给汉字注音”的题目屡次出现。又如考题“雪化了变成”,一年级学生答“春天”,老师批错,因为标准答案是“水”……教师和学生为了能考出好成绩,迎合考试意图而大量练习,而把有血有肉的生动感人的课文进行肢解,“抽筋剥皮”,死记硬背,惟恐考的没背到、考的答不“准”。语文教学失去了情趣、情感的魅力,变成了封闭沉闷的文字游戏。语文有可能变成“哑巴语文”,多“抄”(只有大量的抄写生字、生字组词、抄写解词、用词写话等)少“读” (没有或少量的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听后复述、回答提问等),多“记”少“用”(死记硬背的多、灵活运用的少)。

传统语文教学的“弊病”最终是在“应试教育”下忽视“人”后产生的后果,它把人当成了训练的机器,由此造成了教育目标的错位,使语文教学偏离了素质教育的轨道。鉴此,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而在原来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中是这样表述的:“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以往对小学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只强调工具性和思想性,造成教育内容失之褊狭,多为空洞乏味的说教,于“微言”中强求“大义”,学生往往言不由衷。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性质的核心。下面三点可以帮助我们理解:

1.站在人文的高度来理解工具。交际工具本身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交际是生命的相互展示,是生命价值的相互欣赏,是生命智慧的相互沟通、碰撞,是生命活力的相互辉映。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解读语文的工具性;

2.人文性必须在工具性中得以体现。文化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真善美假丑恶以及做人的道理就必然要通过读说等工具来体现,情在读中悟,理在读中悟,而非微言大义地贴标签、说空话;

3.语文曾追求科学化,追求客观性、确定性、抽象性的目标,向自然科学靠拢,追求理性分析,这些尝试以失败告终。因为语文中具有大量具体形象、带有情感和主观色彩的内容,具有对话性和互动性,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义务教育课程应适应普及义务教育的要求,让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够达到,体现国家对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因此,《语文课程标准》所设计的课程目标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力争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达到这一目标,获得现代公民都必须具备的基本语文素养。课程目标还必须使学生热爱学习、学会学习,打下终身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语文课程标准》基于以—上课程的性质和一些基本理念,从现代社会对未来公民素质的要求出发,加强了课程目标中“知识和能力”这一维度,并对语文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以下简称《大纲》)仅在高年级阅读方面要求“学习浏览,能根据需要收集有关材料”)、“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能准确地表达与交流,讲究文明修养”(《大纲》中为“口语交际要讲究文明礼貌。听人说话能领会主要内容。坚持说普通话,能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将听与说分列,且未重在交际)、“在语言能力发展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创造潜能”(《大纲》中没有此方面的要求);

从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出发,加强了课程目标中“过程和方法”这一维度,并也提出一些新的要求:“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大纲》中没有此方面的要求)、“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大纲》中没有此方面要求)等。

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理念出发,与传统目标相比,大大加强了课程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维度,专家添加了“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种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等内容,另外对一些涉及态度、价值观的要求表述更为详细周全。

新课程目标设计充分考虑了前瞻性(首位要求)、整体性(九年一贯设计)、适应性(适应国情)、可操作性。新课程目标是纵横交织的:纵向结构由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三个维度组成,横向结构由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以及综合性学习等五个板块(方面)组成。从而构建了立体式的目标框架,使五个板块(方面)在各个学段在三个维度上都能找到相应的教学目标要求。

新课程目标较之大纲的目标更为丰满、更有立体感、更富有人情味。引导语文教学要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技能转变到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

[1] [2] 下一页


学会做人的目标轨道上来。在阶段教学目标中,《语文课程标准》与《大纲》相比有以下区别:

(一)识字与写字

1.情感态度方面,添加和修改了部分目标;2.知识能力方面,强调多识字少写字,添加键盘输入汉字的弹性目标;3.过程方法方面,修改汉字的掌握目标。

(二)阅读

1.情感态度方面,添加和修改了部分目标;2.知识能力方面,尽可能将知识要求转换成能力要求来表述。重视了语文积累和语感培养等目标;3.过程方法方面,强调了朗读的目标要求,突出学生阅读行为的自主性,重在感受体验,整体把握,淡化机械的分析。

(三)写作(写话、习作)

1.情感态度方面,强化了各年级段的相关目标要求,注重在写作方面培养创新精神和个性化目标要求;2.过程方法方面,重视修改了课内外阅读与写作的联系、学与用的结合等目标要求;3.知识能力方面,没有写作知识要求,淡化文体要求,降低条理性方面的目标要求等。

(四)口语交际

突出了重在交际、重在实践、重在参与,提高了目标要求。

(五)综合性学习

《大纲》中只有高年级的语文实践活动,而新课程标准中每个年级段均提出相应的目标要求,并赋予了更为广泛的内容。

相对而言,传统的教学目标设计主要依据课程设置,按照教材内容,以内部参照为标准来确定,而新课程教学设计必须更多地着眼于“人”,通过学习需要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学习对象分析和学习环境分析,根据学生的行为陈述(包括言语的、动作的、态度的、心智的、认知策略的等方面)以外部参照为标准来确定。没计新课程教学目标,要充分考虑语文课程新的理念,并注意以下几个结合:

1.教与学结合;

2.“文”与“道”结合;

3.面向结果的教学与面向过程的教学结合;

4.基本能力培养与创造能力培养结合;

5.接受式学习与探究式学习结合;

6.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结合;

7.智力因素开发与非智力因素开发结合;

8.课内与课外结合。

现代教学论中,语文教学目标综合各学派观点大致可划分为两个领域,以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认知领域和以道德情操、审美情趣及个性发展为目标的情感领域。在新课程设计时,不能孤立、分散、割裂以上两块目标领域,而应整体性地综合考虑,发挥其整体综合性。例如:中低年级教第一课时,往往是学习字词,那么整堂课就只是如此吗?在目标设计时,教师应摒弃为教字词而教字词的传统思想,考虑听说读写、句段篇等的训练,考虑发展记忆力、观察力、思维力、想像力的培养以及非智力心理品质的培养。现在的教学目标设计往往是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融合在一起,也应该融合在一起。例如《国标本(苏)语文》一年级上册中课文《江南》第一个教学目标设计为“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学会‘江南’两个生字”,你能说其仅仅是认知目标吗?

上一页  [1] [2] 


【教学设计的基本构架】相关文章:

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理念(1)08-17

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理念(2)08-17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08-06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08-16

教学板书设计的基本要求04-30

《队列队形的基本训练》教学设计08-17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设计08-16

设计英语教学活动的基本要求与方法08-17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通用9篇)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