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语文论文>辛安亭作文教学思想简论

辛安亭作文教学思想简论

时间:2023-02-27 11:11:07 语文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辛安亭作文教学思想简论

辛安亭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语文教育家。本世纪30年代后期,他就在陕甘宁边区政府教育厅任职,协助董纯才同志负责教材的编写和审定工作。40年代中期,他主持对边区小学教材进行统一修订,克服了教条式、口号式的简单宣传,梳理了知识体系,突出了儿童特点。新中国成立以后,任甘肃省人民政府文教厅厅长。人民教育出版社成立以后,任该社副社长兼副总编辑,协助叶圣陶编写审定了一整套小学教材,对新中国中小学的教材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辛安亭先生对中小学语文教育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他的语文教育思想涉及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本文仅对李先生的作文教学思想作简要的介绍和粗浅的分析。

辛安亭作文教学思想简论

小学作文训练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其步骤是:从说到写,从达到作,从叙到议。

1.“文从写话起”

早在40年代,辛安亭先生对边区小学作文的状况进行了分析,认为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很差的。他说,这“很差”,虽表现在许多方面,但归纳起来,不外两类:一类是错字连篇,缺乏条理,组织散乱;另一类是内容空洞,不切实际,胡拉瞎扯。前一类是程度低浅,写作能力幼稚的表现,这一类提高容易,算不上什么大毛病,后一类却是走错了作文路向,应该注意纠正。他认为,学生作文胡拉乱扯的原因有三个:一是受了学生家庭的影响;二是可能受了旧社会的影响;三是“教员指导学生作文方面存在着偏向”,这后一条是学生作文胡拉乱扯的主要原因。

辛安亭先生针对当时作文教学的状况,明确提出了“文从写话起”的思想。他认为,教师指导学生作文的偏向,虽然表现在各个方面,但错误的根源是,教师不了解指导学生作文的第一步是教学生有话说,敢说话,拿起笔来能够拉得开;是教学生了解作文就是用笔说话,想说什么,就写什么;话怎么说,就怎么写。这就是要使学生的作文向说话看齐,跟着说话走,这也就是‘文从写话起”的意思。话从哪里来呢?“学生的话是从他们的生活中来的,他们所说的一切,无非是他们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的反映。因此,文从写话起,不仅解决了语言问题,而且解决了内容问题。果真做到这一点,学生所写的自然会是实际事物,会是他们所熟悉的事物与他们真正的思想与感情。”

辛安亭先生指出,每个人都是喜欢讲话的,儿童更是这样。然而,学生作文时却无话可说,这是“教员有意无意地不许学生作文时说他想说的话所产生的不良结果。有时是学生说了想说的话,而教员不加鼓励,甚至抹掉了;有时教员出题不顾学生的生活,使学生无话可说”。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学生有话说,敢说话,让学生拿起笔来拉得开。当然,“‘文从写话起’,这只是指导学生初学写文章的方法,并不是说写文章就是永远写诗。学生如果做到有话说、敢说话了,进而如何指导,这是另一个问题。”他认为,口头语言是书面语言的基础,说话是作文的基础。说话能做到用词造句连贯,语言都很通妥,作文就容易了。现在学生的作文不好,错别字是一个方面,用词、造句、选材、材料组织都大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不能只靠作文教学,一方面要在讲读教学中、在学生日常生活中注意指导,随时纠正学生说话的毛病,以提高学生说话的能力;另一方面,初教作文时要遵守从说到写的原则,先让学生口头说,说清楚了才让他们把所说的写下来。只要是儿童所知道的事物,教师提问时,儿童是比较容易回答的,虽然回答得不一定完全,不一定有条理,但总能回答一些。口说以后再笔写,只要文字学会了,困难就不大了。最初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先共同说一个事物,把内容说完了,教师再比较全面地重说一遍,让学生都写一个题目。逐渐让学生自己说,自己写。

辛安亭先生从说到写的思想,明确了小学生作文的性质,是培养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这不仅解决了学生作文“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问题,而且强调了口头语言训练的重要性,强调了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靠平时的训练。

2.从述到作

辛安亭先生认为,学生作文要先写内容比较简单的、比较固定的东西,逐步发展到写内容比较复杂,灵活性、伸缩性比较大的东西。比如看图作文,让学生看着一张内容简单的图画写作文,图上就只有几样东西,都可写上,不需要考虑选择材料的问题,比较容易写。或者让学生写课本里学过的一篇故事,内容是固定的,词序也是固定的,只是写的详略可以不同,这也比较容易。他把这种作文叫“述”的练习。他主张小学生作文应先进行这种训练。他指出,要让学生写一次活动是不容易的,因为一个活动的内容非常丰富,该写什么,不写什么,需要考虑取舍问题;如何安排材料,从何处写起,都需要研究。这里灵活性、伸缩余地很大,需要一番创造性的劳动,因此,这种作文也叫创造性作文。创造性作文必须在多作述的练习之后再进行练习,一般地说,三四年级应以述的练习为主,逐渐进行作的练习;五六年级可以作的练习为主,有时也可进行一些述的练习。

辛安亭先生从述到作的思想,是小学生开始练习作文的基本途径。目前小学生普遍感到作文难,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要求过高,坡度过陡。只有放缓坡度,先让学生迈开步子,才不至于见了作文题目就发愁。

3.从叙到议

辛安亭先生认为,学生作文应先写许多记叙事物的文章,然后才可开始练习发表议论的文章。这是因为记叙事物虽然比较复杂,有伸缩余地,但总是有具体的事物作依据,比较容易琢磨;发表议论就更困难了,要对一定的事物讲道理,这就更抽象,很不容易琢磨。像《雷锋颂》《祖国颂》等题目,小学生一般是写不好的。有的无话说,只写了几句,还前言不接后语;有的东拉西扯乱讲一顿,与题目无关;有的写得冠冕堂皇,乍看似乎不错,实际是从书本报刊上抄的,与所写的人的思想生活脱节,言不由衷,词句方面也有不通的地方。他指出,小学中年级一般不必写议论文,高年级可试写几次,也不应写那些抽象的大题目,应该结合儿童的生活写一些。学校里、社会上发生的事情,儿童有意见可发表的,比如两个同学吵嘴了,旁边的同学就发表意见,评论是非。遇到这种机会,就让儿童写出各人对同学吵嘴的看法。这样学生有话说,可能写得好些。在教师指导下写这种作文,还可以锻炼学生辨明是非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辛安亭先生关于从叙到议的思想,进一步提出了小学生作文要以练习写记叙文为主,要写自己熟悉的内容,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用自己的话写下来。小学作文训练的要求不宜过高。力求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词句通妥,字号正确。

辛安亭先生认为,在作文教学中,有不少教师要求太高太死,框框很多。如写什么内容,分几段,如何开头,如何结尾,发表什么感想,都作了规定。还怕学生不会写,再给读范文,提供应用的词汇;又怕出毛病,再从反面提出不要怎么写,叫做堵塞漏洞。这样做的结果,不仅不能使学生开窍,反而闭塞了学生的头脑,弄得学生束手束脚,无话可说或有话不敢说。“训练学生走上作文的道路,应该从易到难,分开步骤,但要求学生对作文应注意之点却始终如一,抓住这样四个方面: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词句通妥,字号正确。随学生年级的不同、程度的高低,对每个方面要求的深度、宽度应有所不同。”“言之有物”,就是要求学生的作文必须写所见、所闻,写真心实意,不应说空话,胡编造。从低年级到高年级都应该这样要求。“言之有序”,就是要求学生的作文必须写得语言连贯,层次稍有条理,不应东拉西扯,随意乱说。这也是对各年级都应要求的。“词句通妥”,就是要求用词要妥当,造句要通顺;“字号正确”,就是要求文字和标点符号都应该用对,没有错误。这都不能因年级的不同忽视某一方面。这四个方面的要求,是小学阶段学生作文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

他特别强调,在这四个方面的要求中,每个方面的要求都是有高有低,有深有浅的。如“言之有序”,文章的条理组织是很复杂的问题,是文章家一生也研究不完的大问题,但这是高的、深的一面,它也有低的、浅的一面。比如,很简单的三句话:“我家有五口人,有爸爸和妈妈,有哥哥、妹妹和我。”也有个连贯和次序,不能随便乱说,不能把第一句调成第二句,而且这个合理次序是可以给小学生讲清楚的。再如“字号正确”,虽然大学生也写错别字,也错用标点符号,但对小学生要求的深度、宽度有所不同,如标点符号,并不是要他们对每一种都使用,并用得正确;而是只要求用其中几种,如逗号、句号、问号、叹号等。在教师具体指导下,小学生是能够用正确的。

辛安亭先生特别指出,小学生作文的要求不宜过高。有些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不满足于这四个方面的要求,对五年级的学生就提出要写得感情丰富,描写细致。而学生的实际作文却离此甚远,记叙语句都写不通,错别字连篇。他针对有些教师一定要学生在作文中写进步思想,提出:“作文教学中应注意思想教育、阶级教育问题,但应在写出正确思想或错误思想的作文时,进行具体的教育工作,不是预先规定要写正确的进步的思想。有的教师要求学生写美丽词句,于是学生寻章摘句,胡乱拼凑,写出的文章内容不符实际,前言不接后语。这些都是要求不适当、要求过高的结果。”辛先生指出的作文教学要求过高的问题,至今仍然表现得十分突出。

小学作文训练要让学生有话说,敢说话。训练的途径是:大量阅读,勤于练笔;指导的方法是:开启思路,讲求实效。

1.大量阅读,读写结合

辛安亭先生认为,大量阅读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关键之一。教学实践证明,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其中一条重要的途径是靠大量阅读。“因此使阅读教材丰富起来是十分必要的。由大量阅读而提高了读写水平,这个经验是可靠的,宝贵的,值得珍视的,可惜只是作为一个客观事实存在于少数人的学习经验上,还没有把它作为普遍的教学经验肯定下来,没有在广大儿童阅读的教科书上体现出来。”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扩大阅读量;通过阅读丰富作文的材料,学习写作的方法。

2.勤于练笔,写放胆文

辛安亭先生非常重视学生学写日记。他在《<儿童日记>编者的话》中写道:“小朋友,大胆些,随便些,不要把日记看得那样困难。什么事情都可以记,你在学校做的事情,你在家庭做的事情,你在家庭、学校、社会见到的事情,如上课、吃饭、游戏、生产、走亲戚、赶庙会、吵嘴打架、帮助别人、回忆、计划……这一切都是可以记的,记下来就是日记。”他认为,学生作文的第一步要大胆,要敢说,要“想说什么,就写什么,话怎么说,就怎么写”。他提出的作文十六字诀,看似浅显易懂,实则非常精辟,揭示了小学生作文训练的真谛。

3.选材广泛,开启思路

辛安亭先生说,有些教师在出作文题时,不是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兴趣,而是根据自己的主观要求。如《可怕的夏天》《午夜的声音》等题目,实际上就是要学生说谎,要他们捏造不曾见到过的事情,不曾发生的感情。他强调,命题不可过分地要求思想性强,日常生活的片断或具体的东西都可作为题目让学生写。因为这些题目同样可以训练学生作文的能力。命题后的指导要精当,要让学生敢说话。他说:“命题后的讲话不宜太繁、太死,不可一讲半小时,把作文的内容、段落、头尾都讲一番;一般说,也不必在课堂上给学生读范文,让学生摹仿;也不必提供词汇,让学生采用。这些做法都太死了,不只不能启发学生作文的心窍,而且会闭塞学生的头脑;用得不好,不只不能培养学生作文的信心,而且会引起学生对作文的畏惧,这不是指导学生作文的好方法,而是束缚学生作文的枷锁。这种枷锁使得学生见了题不敢自己用脑子,不知写什么,如何写,非教师讲无法下笔。”

4.作文批改,讲求

[1] [2] 下一页


实效

辛安亭先生说:“批改作文不必追求批得多,改得多,要批改得中肯,搔到痒处。可改可不改的不要改,可批可不批的不要批。批改时对于文不对题、不符实际、思想错误、语无伦次等缺点,要用总批或眉批指出来;对句子不通、用词不当、错别字、错标点要改正;错误缺点太多时,着重主要的批改。”他认为,批改作文时,应当看是否反映了实际,反映得适当与否加以指示,不应把力量放在词句的玩弄上面。可是,有些教师把文章狭隘理解为美丽的词句,而对美丽词句的看法,又脱离了实际这一标准,于是就出现了“抬头一看,鸟语花香”,明明不符合事实,也不给改正。愉快的青少年来一句“感伤的心弦”,明明是无病呻吟,反加上四点了。就是反映了实际的美丽词句,也不能孤立地加四点,如果只注意美丽词句,会暗示学生读文时只注意美丽的词句,作文时只用心于词句的抄袭。

辛安亭先生关于作文教学的这些基本观点,是在建国前后提出来的,他的作文教学思想对后来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制定、教材的编写以及作文教学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今天学习和研究他的作文教学思想,对改进作文教学,提高作文教学质量,仍具有重要的意义。

上一页  [1] [2] 


【辛安亭作文教学思想简论】相关文章:

西方思想史简论08-05

荀悦政治思想简论08-06

小学思想品德课中的情感教学简论08-17

[思品论文]小学思想品德课中的情感教学简论08-17

简论小学数学教学过程08-07

简论新时期公安执法思想和观念的破旧与立新08-05

简论作文兴趣的培养08-08

语文教学德育渗透艺术简论08-17

简论中学诗歌教学的误区及调控策略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