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语文论文>阅读教学中一点突破教学法新探

阅读教学中一点突破教学法新探

时间:2022-08-17 16:22:54 语文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阅读教学中一点突破教学法新探

教学方法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教师要想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就必须依赖于教学方法的发展、创新和运用。笔者在讲读课文方法上不懈地进行改革、丰富和创新,使之灵活地运用于教学实践。其中最有效的是一点突破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法的优化结合,从而使“一法为主,多法相助”的教学策略得以有效的实施,真正提高了阅读的教学的效率、质量。

阅读教学中一点突破教学法新探

一、一点突破教学法的界说与特点

所谓“点”,即一篇课文最敏感、最关键的部位,它可以是一个词、一个句、一个过渡段等,如同象棋对垒中的一个关键子,动这个关键子就能活全局;所谓“突破”,即以这个点为突破口切入,然后逐步延伸、扩展,突破教学重点。这种从“点”上突破,以此带动对全篇课文理解的讲读方法,就是一点突破教学法。它具有四个特点。

1.选择性。一点突破教学法,具有较多的选择性、灵活性,可根据不同的课文教与学的实际,作出不同的选择,使学生感到新颖、新奇,有利于唤起学生阅读的兴趣。

2.集中性。一点突破教学法,还有较强的集中性,它可以紧扣每一篇课文一个点来讲读课文,由点延伸、扩展,以达到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3.多容性。一点突破教学法,不排斥其他教学法与之优化组合,不排斥现代教学手段与之配合,更不影响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这种包含、多容的特点,可以真正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4.实效性。这种教学法,训练重点明确,训练线索清楚,一线穿“珍珠”,环环紧相扣,能给学生以“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觉,能使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学习情绪高涨,学得积极、主动,从而收到实效。

二、一点突破教学法的实施

1.点的选择。点的选择的是实施一点突破教学法的首要环节。讲读一篇课文,只有准确地选择突破点,才能“牵一点动全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引导学生选择突破点,要注意因文而异,灵活多变,易教易学,能指引思维方向,激发学习兴趣,使之变被动学为主动学。点的选择可有以下几种类型:

(1)以题眼为突破点。题眼多是中心词或重点词。透过题眼,可窥视全文内容。如《我爱故乡的杨梅》,“爱”是题眼,又是中心词。可这样引导选择:A、从题目看,这篇课文是写什么的(写物)B、作者要表达什么(爱故乡的杨梅)C、哪个词是中心词(爱)D、杨梅的可爱表现在哪几个方面此问意在提领全文,是下一环节的教学重点。又如《捞铁牛》,“捞”是重点词,可设计连锁式的提问:为什么捞怎样捞捞的结果怎样这几问意在为学生指引学习思路。

(2)以开头中的关键词为突破点。有些文章以“开门见山”的方法开头,开头中往往有带动对全文的理解。如《富饶的西沙群岛》的开头中有这样一句话:“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其中“风景优美”、“物产丰富”即是关键词。可这样引导选择:A、西沙群岛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可爱的地方)B、为什么说西沙群岛是个可爱的地方(风景优美、物产丰富)C、从哪些地方看出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此问意在为下一环节指明思维重点。又如《詹天佑》的首句是:“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可这样引导选择:A、詹天佑是什么样的工程师(“杰出”、“爱国”,就是关键词,要选择的突破点。)B、从哪些看出他是“杰出”、“爱国”的工程师以此问导入下一环节的教学。

(3)以结尾中揭示中心的句子为突破点。有些文章往往在结尾点题、揭示中心,讲读课文时抓住它,就可以反顾全文内容。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尾句是:“的确,伯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可这样引导思考:A、鲁迅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让学生用课文上的语句来回答。B、从哪些地方看出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此问是本节课要研究的重点。又如《草船借箭》的尾句,是周瑜说的一句话:“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可设计如下思考题:A、草船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诸葛亮神机妙算,带点的词就是突破点)B、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几方面

(4)以主干部分的中心句、过渡段为突破点。有些文章主干部分有中心句、过渡段,讲读课文时,可从文中间选点突破,然后向头尾逐步扩展。如《十六年前的回忆》的主干部分中有这样一句话:“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可这样引导思考:A、课文中有一句话能集中表现李大钊同志的革命精神、高尚品质,请同学们把它找出来。B、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李大钊同志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又如《伟大的友谊》一文中有这样一个过渡段:“在生活上,恩格斯热情地帮助马克思,更主要的是在共产主义事业上,他们互相关怀,互相帮助,亲密地合作。”可这样引导思考:A、文中有一个过渡段能集中反映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伟大友谊,请同学们把它标出来。B、从哪些地方看出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事业上互相关怀、互相帮助、亲密合作

(5)从文中概括、提炼重点词为突破点。有些文章没有明显的突破点可选择,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概括提炼出教学突破点。如《记金华的双龙洞》是按游览顺序记叙的,文中很难选择出明显的突破点,可这样引导提炼选择:A、预习了课文之后,你认为金华的双龙洞有什么特点让学生概括说出。B、同学们用了下面一些概括双龙洞的特点词语:美丽、壮丽、壮观、奇妙、奇特、神奇等,你认为哪个词语最贴切双龙洞景观,不是人工雕饰的,是大自然的神奇伟力使然,因此用“神奇”一词概括最为贴切。C、双龙洞的“神奇”表现在哪些地方

(6)从课文插图切入、突破。课文插图所表现的大都是文章中最精彩的片断,讲读课文时,引导学生从插图切入,让其进行形象思维,然后过渡到抽象的语言文字,这样设计别具一格,更有利于唤起学生学习兴趣。如教学《月光曲》,可这样引导思考:A、课文中有一幅插图,画面清幽、美好,也很感人,谁能说一说画面的内容(贝多芬再弹一曲的场面)B、为什么说是“再弹”一曲的场面(因为贝多芬在前面已给盲姑娘弹了一曲)C、你能想象一下贝多芬第一曲的画面吗这样从画面切入引导,学生很容易寻觅到“弹—再弹”这两个关键词,这就抓住了学习的重点。

2.点的扩展。这一环节是教学的重点。所谓“扩展”,就是要经历一个由“点”到“重点”再到“面”的教学过程,也是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点”的扩展方式,要依据教材,针对实际,灵活多样,突出教学重点。这里介绍如下几种扩展方式:

(1)跳跃式。此种方式的特点是,由突破点直奔重点段,在理解课文内容时,暂不涉及非重点段,以便集中时间突破教学重点。如教学《我爱故乡的杨梅》,“爱”是突破点,可从上一环节提出的导向性的提问着手引导:杨梅的可爱表现在哪几方面这个问题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之后回答:一是“树”可爱;二是“果”可爱,要抓住“贪婪、吮吸、伸展、欢笑”这几个用于拟人描写词语,理解含义,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再讲“果”可爱,是教学重点之重。A、形状,圆圆的,从“小刺”变软、变平,作者用舌尖触到的“细腻”、“柔软”之感觉,可见之观察仔细,也传出作者喜爱之情;B、颜色,外表颜色的变化是:“淡红”—“深红”—“几乎黑”,能体现出层次性,而果肉则是鲜红的。可见杨梅果由表及里,都给人以色彩美,流露着作者的喜爱之情;C、味道,从“又酸又甜”到“甜津津”,再到吃杨梅果的感觉,充分表达出作者喜爱之情。这里只讲读了写“树”和“果”的这两部分,而第一自然段(总述)、第三自然段(过渡段),都没有涉及,至于这两个自然段在表达方面的作用,留待第二课时研究文章表这时再讨论。

(2)变序式。此种方式的特点是,紧扣突破重点,根据教学需要变序安排教学内容。例如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可从尾句切入:从哪些地方看出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其实语言中所记叙的“谈《水浒传》”、“讲‘碰壁’”、“救助车夫”、“关心阿三”这四件事都能说明这一点,但其中前两件事离现实生活较远,且含义深刻,学生不易理解、接受。因此,我们调整了讲读顺序:先重点讲读“救助车夫”、“关心阿三”;后略讲“谈《水浒传》”、“讲‘碰壁’”。

(3)顺序式。此种方式的特点是,紧扣突破点,按照课文叙述的顺序,有详有略地进行讲读,由点逐步延伸扩展。例如教学《可爱的草塘》,紧扣突破点“可爱”提问:草塘的可爱表现在哪些地方引导学生按课文顺序发现“珍珠”,欣赏草塘的美丽可爱,体会作者对草塘的热爱之情。

3.点的升华。是一点空破教学法的终结环切。在“点”的扩展之后,引导学生回归整体,升华文章中心,提高学生的认识。例如《我爱故乡的杨梅》,作者着力描写的是杨梅这一物,表达的是爱杨梅这个意,抒发的却是爱故乡这份情,但文章中没有一句话写作者爱故乡。因此要引导学生精心领悟本文借物抒情、融情于物的写作特点,仔细体会作者爱故乡之情。又如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仅让学生感受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高尚品质是不够的,还要让他们懂得学习、歌颂现实生活中像鲁迅先生一样的人。

我市小学从1995年开始推行一点突破教学法。实验5年多来,这种教学法已被本市大多数语文教师认可、接受,有部分教师以此法执教参加各级优质课评选,都取得了显著成果。

《现代中小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