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语文论文>所答并未切中要旨(教师中心稿)

所答并未切中要旨(教师中心稿)

时间:2022-08-17 16:37:40 语文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所答并未切中要旨(教师中心稿)




兰化四中    

初中语文第二册《社戏》一文,课后有这样一道练习题:
三、填空
1、平桥村之所以“在我是乐土”,是因为(用概括的语言填写):
(1)                                   
(2)                                   
(3)                                   
这道题,《教师教学用书》的答案是:
(1)我在这里是公共的客,可以得到优待;
(2)可以免念《诗经》之类难懂的书;
(3)可以钓虾放牛,体验到乡间的生活乐趣。
上述答案,细细品读课文,从本文“层层蓄势、衬托”之特点及文章的主题内容而言,并不完全,尤其重要的是未切中要害。笔者认为完整而又切中要害的答案应是这样:
(1)我在这里是公共的客,可以得到优待;
(2)免念难懂而又枯燥的经书,相反,可以和乡间的小朋友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在大自然怀抱中玩乐;
(3)我在这里可以“到赵庄去看戏”,圆满我的“第一盼望”。
这样说,理由有三:
一是基于本文的主题。
关于本文的主题,课本“预习提示”中有说明,很中肯:
“《社戏》是鲁迅1922年写的一篇短篇小说。作品以少年时代的生活为依据,用第一人称写‘我’二十年来三次看戏的经历,两次是辛亥革命后在北京看戏,一次是少年时代在浙江绍兴小村看戏。课文节选的是看社戏部分。这部分表达了作者对少年时代生活的怀念,特别是对农家小朋友诚挚情谊的眷恋。” 
其二, 缘于以上“主题”的表现过程和手法。
这篇小说对主题的表现是通过极具匠心的层层蓄势、衬托来实现的。课文由说鲁镇的习惯自然起笔,引出“乐土”——“平桥村”;再略述平桥村在“我”为乐土的原因;然后由“一般乐事”衬托出“最大的乐事”——“至于我在那里所第一盼望的,却在赵庄去看戏”,接着浓墨重彩地写“我”在“十一二岁那一年”看戏的全过程,其中极尽层层渲染、蓄势的能事,可以说文气摇曳多姿。文末又用回味、相较“豆味”来回衬或说反衬文章主题,即以“豆”的难记反衬“戏”的难忘,因为,“豆”是在圆了“看戏”梦,在归航中吃的。反衬“戏”的难忘用意何在呢?其实是更深一层地反衬那夜水乡生活的难忘,那夜水乡生活之所以难忘,是因为有农家子弟陪伴,因此,那“豆”、那“戏”,在此已感情化了,被感情“裹”了,这感情里不仅渗透着农家子弟勇敢、纯朴和真诚的品质,而且也渗透着“我”跟他们的纯真友谊,可见,“对农家小朋友诚挚情谊的眷恋”这一主题的抒发,不是直白的,而是含蓄地、血肉丰满地层层衬托得出的。全文围绕着“看戏”这一主题情节展开而又收束全文,正是因为“看戏”是“乐土”的最大“乐事”,自然,也是平桥村之所以在“我”为“乐土”的关键原因。
三、基于段落、文句之间的逻辑关系。
小说第一自然段段末“但在我是乐土:因为我在这里不但得到优待,又可以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了”这一文句跟第二、三自然段是什么关系呢?概括而言:是总提示与解释性分述关系。
具体说来,第一段段末语句是对第二、三自然段所做的总括性提示;第二、三自然段内容是对第一段段末文句所做的解释性叙述。也即:第二段针对“得到优待”,细说怎样的“优待”;第三段承“又可以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了”一句详细陈说:作为“迅哥儿”,若不来平桥村,在家必每天必诵读“四书五经”,极为乏味枯燥;若来平桥村,不读经书,那么,有哪些有趣的事呢?显然,第三段给了较详细的交代,即和小朋友们“挖蚯蚓”,去“钓虾”,“放牛逗乐”,在大自然怀抱中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玩乐。因此,“教参”中的“(2)(3)”项答案应归为一项之因。

(注:本文发表于2001年第二期总第60期《中国石化教育》)

所答并未切中要旨(教师中心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