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语文论文>课堂阅读的兴趣指向及其调控

课堂阅读的兴趣指向及其调控

时间:2022-08-17 16:42:06 语文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课堂阅读的兴趣指向及其调控

影响学生课堂阅读兴趣及其指向的因素可以有很多,如阅读材料、教学方法,学生自身的心理特征、知识 程度、阅读习惯等。其中阅读材料和教学方法是两个一般性的因素。笔者就这两方面与学生的阅读兴趣的关系 作了一些调查,下面是对800 名高中学生的有关调查材料的统计:
    一、兴趣程度
    兴趣程度 感兴趣 较感兴趣 不感兴趣
    诗歌散文 70% 20% 4% 阅 小说戏剧 76% 12% 6% 读 记叙文 32% 44% 10% 材 议论文 30% 30% 32% 料 说明文 16% 28% 48%
    文言文 60% 30% 2%
    二、兴趣指向 阅读材料 感兴趣的 不感兴趣的
    主要因素 主要因素 诗歌散文 语言生动优美, 好看但不实用,
    意象具体鲜明 又难学到手
    情节曲折生动, 学后觉得没多 小说戏剧 人物形象个性 大收获,篇幅太
    鲜明 长
    内容平实易学,
    记叙文 对写作很有帮 平淡,篇幅过长
   
    与考试作文关 枯燥,难学到
    议论文 系密切,对写作 手,教学形式单
    有帮助 一
    有些内容较新 语言平淡,一看
    说明文 鲜 就懂,教学形式
    单一
    文章精炼;词句 教学形式单一
    文言文 学得实在,成效 乏味
    明显
    从上述调查统计中,我们可以发现高中学生课堂阅读兴趣的几个特点:
    一、倾向于阅读材料的形象性。根据认知发展的理论,儿童进入青年前期和青年初期,认知功能渐渐由具 体、直觉水平占优势过渡到抽象水平占优势。但教学心理学的有关研究资料又表明,从具体到抽象的转化,在 不同学科和不同难度的材料中,出现的年龄不同,程度也有不同。调查表明,高中学生的阅读兴趣主要的仍停 留在形象的感知阶段,尚缺乏一种深层的抽象思考的自觉性和爱好。这就势必影响阅读的效果,即使兴趣极高 。如散文的阅读,由于兴趣只指向具体可感的语言、意象,而缺乏对构成意象的诸多原因的思考,如表现手法 、生动形象的语言与具体鲜明的意象的关系,作者如何抓住事物的特征,如何情景交融等,因而最终没有掌握 散文的本质内容。有些学生认为散文好看但难学到手,原因也在此。当然,少数成绩较好的学生已有较浓的语 言抽象思维的兴趣,因而他们能感到议论文那种严密论证的雄辩之美,对议论文也有较高的兴趣。
    二、阅读兴趣有明显的功利色彩。这表现在两方向,一是他们把阅读与是否实用相联系,如是有助于写作 ,特别是考试中的写作;二是与阅读的成效相联系,读了之后是否有明显的收获,如学古文,他们觉得一篇文 章学了之后,马上可以感到自己掌握了哪些文言词句。不过这种兴趣有时也不太稳定,因为有时阅读的成效不 是很明显,如阅读对写作的帮助,一般不可能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这时学生若以一种急功近利的动机去学习 ,一旦达不到功利目的,其阅读兴趣随即动摇直至失去。
    三、阅读兴趣有片面性。他们的阅读兴趣往往指向阅读材料的某些方面,而不是全面的或是主要的方面。 如阅读小说,只专注于故事情节及人物形象的一些表象内容,而不是通过情节对主题思想作深层的思考,不是 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等具体表现去发掘其思想性格特征等。由于兴趣指向的面过狭,有时甚至发生错位,阅 读能力没有得到全面的训练,因而阅读效果明显下降。另外,由于兴趣指向的这种单一性,也导致在一篇文章 的阅读时,其兴趣难以持久或出现断续,当某个“兴趣点”过去之后,其他内容就激不起阅读兴趣。学生感到 有些课文过长就是如此,如小说,其阅读兴趣常在第一教时,故事情节熟悉后的几教时常常兴趣骤减。
    四、要求课堂阅读形式的多样、新奇。既要求阅读材料形式的多样,内容的新奇,又要求教学方式的多样 化,而不喜欢议论文、说明文教学中一味的论证方法、说明方法、论说层次之类的分析,不喜欢文言文教学中 刻板的串讲,不喜欢教师分析学生记录之类的方式。
    可见,高中学生的阅读兴趣需要因势利导,适当调控,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针对上述高 中学生阅读兴趣的特点,我们认为,这种调控应特别注意如下四方面:
    一、要提高阅读教学的深度,提高学生形象思维的水平,注重培养学生抽象思维的习惯。我们应充分认识 到高中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已达到了一定水平,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也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如果忽视 了这一点,在阅读教学中就会产生流于肤浅的现象。我们要认同学生已有的阅读水平,在其浅层的阅读兴趣的 基础上,趁热打铁,调动其思维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作深层的思考,以唤起他们更高的兴趣,最终达到提高阅 读能力和思维水平的目的。
    二、让学生成为阅读教学中的主人,并让他们多感到阅读的成果。“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 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 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措 施都是无济于事的。”(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目前的课堂阅读教学有两大弊病:一是“讲”风长 盛不衰,学生的阅读权利受到不同程度的剥夺;二是缺乏明确的阅读教学的目标。通过一篇课文或一节课,要 完成什么任务,达到什么目标,学生常常不清楚,有时甚至教师也不甚清楚。为此,要多用一些点拨式、问题 讨论式之类的教学方式,要创设各种情景,引导学生多读多分析;还要把阅读目标具体化,把总目标分解到每 篇课文乃至每节课,然后根据具体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步骤;在每一单位的教学过程中还要适当进 行学习效果的检测。
    三、要根据阅读教学的目标,培养学生多方面的阅读兴趣,使其兴趣更持久,阅读效果更全面更好。如文 言文的阅读,学生大多关注词句意义,此外,我们还应引导学生注重其语言精炼典雅的特色,学习名家名作高 超典范的写作技巧。如学习《过秦论》,自然要让学生掌握许多典型的实词,但也要激发学生对其语言的气势 、论证的气势的兴趣,领悟文章观点的普遍意义。又如文学作品的阅读,不能让学生的兴趣只停留在具体形象 的感知中,还要引导学生对形象的创造、对艺术形象的深层思考,对艺术技巧的鉴赏。学生对论说文兴趣不大 ,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多体会论证的雄辩严密,说明的准确科学,要培养对问题的思考、对事物的观察等习惯; 而不能只停留在论说文的一些基本的写作知识的教学上。
    四、要注意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追求新奇是青年学生的心理特征之一,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即使有效 ,最终也只能导致学生的厌倦。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关于激励、唤醒、 鼓舞”(第斯多惠《德国教师教育指南》)。“激励、唤醒、鼓舞”学生的兴趣,就是调控的艺术,其方法如 :课堂结构的组织,如何导入课文;引导阅读的欲望,如何把握课堂的节奏,使兴趣持久有序;启发提问的设 计,如何使学生不断地发现新的知识;教师语言、体态、表情影响学生的方法等等。调控作为艺术,没有固定 的方式,它因教材、学生、教师、课堂气氛的不同而变化,它体现出教师的个性。
    正如上文所说,学生的阅读兴趣受多种因素影响,它常呈一种动态,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随时加以关 注,不断调控,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取得最理想的阅读教学的效果。

课堂阅读的兴趣指向及其调控